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正文

李清照作文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文案

2019-03-09 中考作文 类别:散文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李清照作文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李清照作文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文案

李清照作文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文案:

我说李清照的女汉子气
——读易安诗词有感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词坛上一位杰出的巾帼词人。她的词风以婉约、清浅著称,后人多把她的词归为婉约一派。但独特的社会环境和人生经历又使她的作品中流淌着一股有别于一般女性闺房柔美秀气的男性的刚健洒脱之气。我想这种气概放之今世,应该就是我们常说的女汉子气了。
其实这样的话早在清代沈曾植的《菌阁琐谈》中就有记载: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苏辛,非秦柳。这种评价可能是对李清照的文学成就的推崇,但客观上也说明了李清照作品中反映另一种性格特征——阳刚之美的女汉子气。
李清照的女汉子气与她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宋代远不如唐代国势强盛。不论北宋还是南宋,始终处于强敌的威胁之下,特别是靖康之难后,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使南渡文人有着强烈爱国情怀,他们往往将这种感受投射于作品之中。李清照虽身处闺阁,但并未被囿于深深庭院。其父李格非被称后四学士之一,李清照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养,早年她又随父生活于汴京、洛阳,性情胸襟自然不同于一般闺阁女子,即使后来为人妻子,其夫赵明诚又是才子一枚,他和李清照志趣相投,并未以女子的三从四德来束缚李清照,这使得李清照对社会种种现象有着深刻的认识,自然视野超
出闺阁的狭小范围。作品的风格在阴柔之美掺杂着男性的阳刚之气。李清照的这种女汉子气可以说是贯穿她一生的创作之中的。早在少女时代,她的这种女汉子气已初见端倪。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虽然是一首记郊游的小令,但却表现了词人的豪情逸兴。在一次郊外泛舟的活动中,词人一边喝酒,一边游赏美景,不知不觉中喝醉了,醉到连回家的路也忘记了。忘记了归路又有什么关系呢?美景怡人,兴尽而归,游玩的目的本就在此。那就随舟而行吧!谁曾想误入藕花的海洋,船桨凌乱的摆动却惊起宿息滩头的鸥鹭。这是何等新鲜迷人、美好的景色啊!又是何等洒脱、纵情、奔放的少女啊!每每读后常常感叹在士大夫大力提倡封建礼教、控制妇女思想、扼杀妇女才能的宋代,竟有这样的奇女子敢于冲破闺房的牢笼纵情驰骋于自然山水,并且酩酊大醉。我不得不说我在这个十几岁的少女身上看到了古代隐逸者那不拘一格的情怀。但这也正是李清照的任情豪放,不受拘束的女汉子气的体现。
步入婚后生活的李清照,不免有着小女儿的娇态,也难免会有离怀别苦相思难却之作。但这类作品婉约而不绮靡,不似一些艳词庸俗脂粉气太重。是其真性情的抒发和写照。她的《凤凰台上忆吹箫》是婚后不久赵明诚离家远游时所作,真切的写出词人对丈夫的深情思念。虽是典型的婉约之作。却言由心生,敢爱敢恨。,陈廷焯曾说:“此种笔墨,不减耆卿、叔原,而清俊疏朗过之。”(《白雨斋词话》)词中那句“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令人深思。“多少事”到底是哪些事,词人并未没明说,但试想肯定是夫妻间值得回味怀念的难忘
之事。为何不明说?说了又有何用呢,徒增丈夫的担心罢了!此时的隐忍,此时的沉默,难道是一般娇滴滴的女子所能做到的吗?这难道不是易安旷达包容气度的体现吗?词的下阙中说“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难道词人不怨吗?怨又有何用,男儿志在四方,尽管不舍但是也不能阻挡丈夫追求理想的步伐。新婚燕尔李清照能够看得如此清楚明白,不得不说她的胸襟气度非一般闺阁女子能比。在当时理学家大力倡导封建礼教和淡漠女性地位的情况下李清照这种敢于直率的表达自己爱恨欲望,不得不说她是那时的女汉子了。最能体现李清照的女汉子气的应属于她的那首《渔家傲》。此词以梦游的方式与天帝问答,倾述隐衷,寄托情思,意境阔大,气势磅礴,颇有屈原,李白遗风。历来被人们认为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后人称:“此似不甚经意之作,却浑成大雅,无一毫钗粉气”。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的晚年,南渡之后,形单影只、孤独寂寞,身世零丁的她觉得“路长嗟日暮”看透了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厌恶了龌龊社会使她希冀精神的寄托,希望借助长风把自己带到没有忧愁,没有束缚,没有污秽的仙境中去。每每读到这,总令我想到郭沫若《雷电颂》中的屈原,他和李清照一样希望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小岛上去。有着希望借助自然力量来改变黑暗社会的愿望。在一个宋代女子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几千年前三闾大夫的影子。这种豪迈的气概,不凡的壮举难道仅仅来源于她的作品吗?我想更多的是她骨子里就有的一种直爽洒脱、柔中有刚的女汉子气度。
李清照不仅在词的创作中彰显着她的女汉子气。诗歌的创作更是
锋芒毕露的显现了她的男儿气概。她的《夏日绝句》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高亢的基调,鲜明的价值取向和在民族大义前的不卑不亢丝毫不逊色于男儿。对于只顾苟且偷生,丝毫不顾百姓死活的南宋统治者来说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只是如此慷慨激昂,掷地有声的诗篇却是一位柔弱的女子所作,不得不让我们由衷的敬佩。
李清照是宋代的旷世才女,她的作品有着隐隐英烈之风、丈夫之气。但又不失女性的感性与妩媚。这正是当今人所说的女汉子气的体现。所以,谁说易安只作闺怨离愁婉约词。我说清照风流倜傥女丈夫。

李清照作文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文案:

似水柔情的女人花似水柔情的女人花,一瓣摇曳在动荡的北宋,一瓣在南宋的哀怨中飘零。
历史注定她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否则怎会让一个女子的柔情劲经南北宋朝,又怎会让一个女子的才情遮掩文坛墨客。
一介草民,惟求安。
风雨过后,不变是动荡。历尽了颠沛流离,何尝不愿安宁?却是世事难料,却是兵败马乱,即便如此,安逸的生活可以不要了罢,珍世的古董可以舍弃了罢,可家呢?不论家,国已逝,家何存!留下的,唯有一刬的哀怨与心酸,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一名青衿,惟求清。
清淡的生活是多少迁客骚人的追求啊,却终于被现实大海重重拍下。面对残阳秋水,晚秋落叶,诗人的苦闷,身处异乡的孤寂,也散落在水面,晕开思念的涟漪。女人花映在水中,水滋润了花,水却因她的思绪而惆怅,为她的柔情而妩媚。
一缕轻衫,惟求静。
才情缀满了一缕轻衫,但她终究还是一名女子,有血有肉,柔情似水。她与赵明诚明明相爱,却是天人相隔,是源于当时无情的乱世啊,才会让他们的爱情这般悲凉!这又是一个何等坚韧的女子,悲怆使她柔肠万断,她却化作细语追忆自己的爱情,然而,这柔丝般的细语又怎能载起她千钧的伤痛?
面对残香断酒,面对物是人非,面对绿肥红瘦,柔弱的女子要如何抵撑?只能以泪筛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恐怕连蚱蜢舟也载不下罢,既然载不下,那就忖度着旧梦,让泪滴下,滴在对国仇家恨的悲愤中,滴在对赵明诚的思念中。
女人花飘落了,镶在水面上,流水洗去了岁月的光华和铅华,变的是岸上风雨,垂柳芭蕉,不变的仍是东流水。
春花秋月,年年月月依旧,还有惆怅也依旧。纵使没有了风横雨狂,不再乱红纷飞,然惟有一丛芳草,蜂蝶纷舞里,年年月月爱与恨俱长。
梅落花香,花逝人叹,千古的情愫,留于后人咀嚼。

李清照作文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文案: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无论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叠词的应用,还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中的形象比喻,都让人眼前一亮。这位有着淡淡愁绪的女子,才华横溢,用情之至,令人叹服。
李清照与丈夫两地分居,写出不少词中精品,寄予丈夫。她的丈夫赵明诚见过信中词后,甚是惊讶,自己也写了50多首,把李清照的词句穿插其中,给朋友欣赏。朋友阅后,说:“仅三句最佳。”“哪三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嗬,这三句均是出自李清照之手,弄得赵明诚也不得不佩服。
除了才情,李清照还有一个特点:爱酒。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也是爱酒的。
有一回,她醉酒,“沉醉不知归路”了。想回家了,划着船儿,却“误入藕花深处”,船儿抢着渡过,却“惊起一滩鸥鹭”。从她的笔下,我仿佛看到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惊喜的神情。
同样是醉酒,中年以后,她的心境就完全不同了。“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说不尽的愁绪尽在下阕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我以为李清照是柔弱的,直到我看见了《夏日绝句》。
那年,李清照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怒,写下了这首词,表达了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行径的痛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多么直率、有胆魄的女子!她心系国家命运,确有“巾帼不让须眉”之风。
李清照的一生是充满坎坷的,后半生甚至很凄凉。但她留给世人的印象,永远是那个有才情、爱喝酒、心系国家、刚柔并济的女子。
这就是李清照,不知何时,我已与她的词结下不解之缘……

李清照作文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文案: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话,道不尽的愁,丝丝缕缕的缠绕在心头,结了网,扎下了深根。
合了书,我微微叹了口气,然而,那双看尽世间沧桑的忧郁瞳眸却仿佛穿越千古时空出现在我的眼前。
是她,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
我从未曾想过,有这样的一个人,可以用几句食一首词,就那样的抓住了我的心,带来丝丝缕缕的痛楚;也从未曾想过,有这样一个人,可以用她的清丽婉约的语言,就那样的深深印记在我的脑海,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是的,我从未曾想过,但就有这样的一个人,她做到了,她就是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多么朴实,而又快乐呀!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尚不知忧愁为何物,便欢天喜地的写下了这样一篇载满欣喜快乐的归程,但谁料中年时期的她竟落得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曾经的快乐被忧愁淹没,于是,她写下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确,她的丈夫赵明诚病死后,留下的有岂是一个愁字了得?国恨家仇,离别情绪,怎一个愁字了得?但哪一个愁字却道尽了她对自己所经历的痛,那痛,造就了一位易安居士,也早就了一位千古留名的女词人。
李清照,人如其名,月照清影,摇曳出的娟丽落进了哀思,飘散来的清幽道不尽的愁。
李清照,我不愿你永垂不朽,只愿你褪尽哀愁,还你一腔快乐回忆。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李清照》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李清照》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清照》,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李清照》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