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正文

天时不如地利作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案

2019-03-07 中考作文 类别:叙事 8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天时不如地利作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天时不如地利作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案

天时不如地利作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案:

2008广西百色市
阅读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9~13题。(13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①委而去之(委:)(去:)②亲戚畔之(畔:)
10.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以天下之所顺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11.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2.翻译下列句子。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译文:
②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
13.“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答:含义:。
事例:

答案:9.①委:放弃去:离开②畔:通“叛”,背叛10.D(D项“以”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其余各项“以”字均为介词)1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2.①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啊②译文: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他。13.含义: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相关事例如:①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②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③2003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④2008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⑤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能举类似一例即可)

天时不如地利作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案: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8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苹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城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奚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去:
②亲戚畔之。畔:
10.用“\/”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1.翻译句子。(2分
环而攻之而不胜。
12.盂子在文中指明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是,它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此空用文中原句作答)。(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4题。(4分
中渚①,有螺蚌相遇岛间。蚌谓螺曰:“汝之形,如鸾②之秀,如云之孤,纵使卑朴③,亦足仰德。”螺曰:“然。云何珠玑之宝④,天不授我,反授汝耶?”蚌曰:“天授于内不授于外。启我口,见余心。汝虽外美,其如内何?摩顶放踵,委曲而已。”螺乃大惭,掩面而入水。
注释:①中渚:水中一块小洲。②鸾:凤凰。③卑朴:谦卑朴拙。④珠玑之宝:珍珠宝贝。
1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汝之形形:形体
B.然。云何珠玑之宝,天不授我,反授汝耶?然:然而
C.摩顶放踵,委曲而已。踵:脚后跟
D.螺乃大惭,掩面而入水。乃:于是
14.最能准确概括短文主旨的一句是(2分}
A.学会包容别人的缺点。
B.应该注重外表美。
C.能认同别人的优点。
D.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

天时不如地利作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案:

天时不如地利作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案: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天时不如地利》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天时不如地利》,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天时不如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