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正文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作文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800字文案

2019-03-08 中考作文 类别:写人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作文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800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作文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800字文案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作文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800字文案:

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所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无人能及。于是,她成了愁的化身、美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烟尘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仅她一人,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其实,李清照在写这首词之前,曾经有过太多太多的欢乐。
官宦人家的千金,天真无邪的少女,秀发香腮,享受着舒适的生活。同时,她饱览群书,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的得外美如花,内秀如竹。她在驾御诗词格律方面已如斗草,荡秋千般随意自如,胸有块垒,大气如虹。
李家有女初长成,笔走龙蛇起雷声。少女李清照静静享受着娇宠和才气编织的光环。
请看这首《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
这是婚后的甜蜜,是对丈夫的撒娇,也从中透出她对自己美丽的自信。
再看这首送别之作《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离愁别绪,难舍难分,爱之愈深,思之愈切,另是一种甜蜜的偷偷咀嚼。
更重要的是,李清照决不是一般只会叹息几句“贱妾守空房”的小女人,她在空房里修炼着文学,直将这门艺术锤炼得炉火纯青。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丈夫赵明诚在外地时,李清照寄给他的一首相思之词。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当金人南下一举砸烂了大宋的平静之后,李清照先后经历了丧夫,失家,改嫁,受虐,离婚,入狱等等磨难,最后还要忍受超越时空的孤独。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苦海。一个生于乱世的柔弱女子像一叶孤舟一样在风浪中无助的飘摇。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着一处孤清院落,身边无一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日孩子来玩,李清照对其表示愿将平生所学相授,不料这孩子脱口而出“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倒抽一口凉气。童言无忌,原来这个社会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啊!而她还一心奢想什么关心国事,著书立说,传道授业?!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栋,她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到头来落得一个报国无门,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别人看她如同怪异!她唯有如样林嫂一般茫然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花黄叶,吟出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花黄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如果李清照像那个孙姓女孩或鲁迅笔下的样林嫂已麻木不仁,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可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的愁绪又抽思剥茧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中有执着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以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们千百年的读下去。今天的人们偶尔再回望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伫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一个愁字绵绵无绝期的美神。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作文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800字文案:

悠悠中华五千年,济济人才数千万,篇篇佳作百年传,口口传诵今朝在。所以赵翼大笔一挥写出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可在那个以男性为主的代代才人中,我却独爱那位“此花不与群花比”的易安居士。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打开了李清照一生的光彩,十六岁的李清照正值青春年少,却早已显现出她的写作天赋,之后一路走来,不但佳篇不断,还从本体论的角度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让世人赞叹。使得宋朝文士王灼感叹道:“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而清代戏曲理论家李调元更是说出:“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于是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宋朝的一大女词人。对于一个封建制王朝来说,女人无才便是德,所以多数女性在社会上没有任何地位的,而李清照,竟然能过在宋朝的历史上画出自己精彩的一笔,实属不易。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在中国封建帝制的阴影下,这似乎成为了每个生活在古代妇人所必须遵守的条令,可李清照却不受这些封建思想的束缚,不但对自己的公公毫无忌讳的说出:“赤手可热心可寒。”更是在自己心爱的丈夫去世后,为了保护那仅剩的一点文物收藏,选择了与张汝舟再婚,之后又因种种原因,毅然决然的决定离婚。纵然她面对着“贞女不事二夫”的社会舆论,也无所畏惧。她的爱憎分明,她开放的性情岂女子所为?可就是李清照在那个时代书写了她的不简单。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步入晚年的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财散、再嫁、离婚、没有子嗣……这世间几乎所有的不幸。在风雨飘摇的生活中,承担了一个男子都难以承受的重担,可她,挺住了!都说人生最叹老来悲,她经历了如此之多的挫折之后,也只是在一腔愁苦,老泪纵横完了,找回了微露一霎喜悦,心波叠起。她超越了平凡女子所不能承受的悲凉、痛苦、孤独、忧心,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不平凡。
既有“人比黄花瘦”的柔情,又有“死亦为鬼雄”的豪气,更有“凄凄惨惨戚戚”的忧伤。李清照,一个历史上的佼佼者,一个不容易、不简单、不平凡的佼佼者!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作文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800字文案:

半生烟雨,半世落花。她的酒杯里,盛满了孤独。青丝成了白发,烟雨湿了年华。——题记
有这样一个人,我与她素未谋面,却熟识。初闻她婉约的名字,初读她美得惊心动魄的诗词,便对她一见如故。
风姿绰约,人淡如菊,才惊叹“原是李清照啊!”
李清照这般的女子,活出了诗一般的日子。年轻时,自由的生活,无尽的才华,有着“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年少情怀,更有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纯美爱情。与赵明诚结为夫妇后,煮酒论诗,醉心于金石,即便面对后来的变故,她也坦然面对,无挂于心。孰不知,这份淡然的背后,承载着多少无奈与哀伤。
她是才女,是不论世俗,为爱情奋不顾身的女子;是义愤填膺,为国家呐喊的女子。
突然西风萧瑟,短暂的美好背后,苦难才正式拉开帷幕。江山风雨飘摇,朝政无能,李清照用她满腹的才思,用她的笔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
我敬佩李清照,敬佩她的才情,敬佩她的温婉,敬佩她的坚守,敬佩她的凛然……
就是这样一位女子,傲然挺立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她从未离开,离开的,是起承转合的往事,是物是人非的情愁。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作文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800字文案:

写人作文主要是通过对于人物的外在描写或者是性格的描绘,将人物展现出来的一种手法,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作文范文,快来看看吧。
我眼中的李清照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江山代有才人出”,如果说李白、杜甫、苏轼等是出类拔萃的男诗词作家的话,那么李清照则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震烁古今的女诗词作家。
李清照,自易安居士,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工于词章,母善属文,家中藏书甚多。她的一生,既享受过幸福,也饱受苦难。十八岁与情投意合的赵明诚结婚,夫妇俩诗词酬唱,共同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生活舒心适意。靖康之变,身遭战祸,又逢丧父之痛,所藏文物尽失,后贫困悲苦,东飘西泊,客死江南。
李清照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在封建社会里,她冲破了一般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专心在家学女红的束缚,常常是走出闺房,走向自然,去感受自然的和谐与美丽,以拓展胸襟,陶冶情操,如“兴尽欲同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就写出了李清照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以及对禽鸟花草的眷顾。
荷花凋零,香味散去,竹席冰凉的触感,由身下泛至全身。你孤身一人,泛一叶兰舟。偶然听到一声清脆的鸟鸣,下意识地仰头看天,望着远方飘来的洁白的云,心中涌上一股酸涩。唉,这相思之苦,离别之痛,才从微皱的眉宇之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这时的你,已不似从前,没有从前的那份天真。这时的你,已陷入那忧愁的黑洞,不能自拔。这时的你,已然没有那么幸福。这时的你,被离愁之苦折磨得烦恼攻心。当丈夫赵明诚病重过世,所有的不幸如潮涌似的向你涌来,把你卷入那寂寞的深渊。你哭了,如此无奈。你问,世间谁懂吾心,却无人回应。百年后,有人在感叹,李清照的悲剧人生只因生逢乱世。百年后,有人在感慨,李清照的流芳百世只因才情无双。百年后,有人在感怀,李清照一生的成就只因世事无常。
她是才女,但她毕竟是个女子。她是个有抱负的人,但她仍是女子。她追逐梦,但她不免女子的命运。我眼中的李清照。少年幸福,晚年疾苦。因为她终究是个女子。
古往今来,嗜酒的女词人屈指可数。中国古代女诗人的魁首李清照,远近闻名。她爱酒之深,亦可与李白、苏轼等同列。早期,酒伴随着李清照,渡过了浪漫、潇洒与安逸的日子。酒,成了她笔下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靖康之乱,国破家亡。清照流离失所,老来无依。我却为之惊叹:一个饱经世态炎凉,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人,写出的作品反而更脍炙人口。而且,像李清照这样嗜酒的人应该更容易麻醉自己吧!
可她却没那么做。她用词,倾诉了内心的苦闷,记载了历史。这段坎坷,使她的词风有了转折性的改变。她的词更加丰富,而且,她的全身心都得到了磨练,她变得更坚强。她为后人留下的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可以说,是磨难造就了如今的李清照。我这么说可能太残酷了。但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所以在我看来,磨难确实是一种财富。怎么看待磨难也是关键。若以消极的态度面对它,那只能越陷越深;若坚强、正确地对待磨难,那就是无价之宝。李清照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但不管怎样,李清照的诗词、人生就像她的杯中酒一样,流光溢彩,回味无穷。
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了宋代有这么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似乎是从那首《如梦令》开始的吧!西亭日暮下,藕花幽深处,一切都显得那么闲暇、惬意;沉醉失归路,兴尽乃回舟,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古代女子所特有的矜持,此时,我眼中的她是个率直开朗、为受世俗束缚的女子。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字里行间满载的是李清照对新婚不久便外出求学的丈夫的无尽思念。空中有雁飞过,左等右盼,都始终等不到她朝思暮想的人捎来的书信。孤孤单单的她只能望着园中的花朵在风中渐渐凋零。独上兰舟,回忆起昔日与丈夫相处的点点滴滴,心中惆怅更是无穷无尽。初为人妇的她,在我眼中是一个心思细腻、情感丰富的女子。
南北两宋交替兴亡,历史巨变让李清照经受了颠沛流离之苦、夫亡家散之痛。命运的无情捉弄令她将个人遭遇与亡国之痛交织在一起,从此,她所作之词不再如早期那样充满着闲情雅致,更多的是对故国、故人的思念和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无奈。“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仅这一句便道出了她心中无限的苦闷孤寂。梧桐兼细雨,夕阳西下,伤感的季节,伤心的人,一片凄凉。惨遇不幸后的她,在我眼中是一个无依无靠、孤孤寂寞的女子。
这样的一个女子,才华洋溢却命运坎坷。我同情她,为她不幸的遭遇感到愤愤不平。时常有着这样一个想法:假如李清照是活在当下,活在国泰民安的现在的生活,那么,她也许就会写出更多更好的词。不过,后来一想,不过,这样一来也许她会什么也写不出来,或者写出的词再也无法与以前的一样好了。
生活的磨难让李清照饱受煎熬,却也让她的心智、情感越来越成熟,我们才能够读到这么多这么好的词。她在我的眼中无疑是一个传奇,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一个不朽的传奇。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