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正文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小鸟天堂作文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小鸟天堂》文案

2019-03-08 中考作文 类别:叙事 6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小鸟天堂作文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小鸟天堂》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小鸟天堂作文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小鸟天堂》文案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小鸟天堂作文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小鸟天堂》文案: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小鸟天堂
活动目标:
1、会通过多种形式(语言、动作、想象、观察)来欣赏画作,充分感受画作清新和欢快的意境。
2、学习词语,巩固淡浓墨技法的创作,学习用点、洒、流等技能创作。
3、体验活动和绘画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寂静山林、天堂之歌)、课件。
活动过程:
一、结合课件,散文导入:《小鸟天堂》
在天马河中,有一个小岛。……“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T:故事好听吗?你觉得小鸟的天堂是哪里?为什么?
这株榕树长得怎么样?
二、欣赏吴冠中的《小鸟天堂》。
介绍画家
欣赏画作《小鸟天堂》
你看到了什么?
听音乐分角色表演。(部分扮小鸟、部分扮大树。)
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并用动作表现画面中的小鸟,树的不同造型,感受热闹、欢快的气氛。
……谁会用动作来表现这群快乐的小鸟?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一学,好吗?
……榕树是什么样的?你会用动作来表现吗?
4、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会想到什么?
小结:和孩子一起用优美的语句概括讲述该画意。
三、欣赏吴冠中其余三幅《小鸟天堂》
除了这幅小鸟天堂,吴冠中老爷爷还创作了其余几幅《小鸟天堂》,我们一起来欣赏。
学习技法,教师示范创作,重在启发幼儿学习用淡浓墨创作榕树,用彩墨表现鸟及各种物体。
画面上用了哪些颜色?黄色、绿色、红色、蓝色的点会是什么呢?这些点是怎样留在画纸上的?(点、洒、流)
小结:吴冠中老爷爷创作的《小鸟天堂》,墨色有浓有淡。还用……等技能绘画技巧创作出了一副副绝美的画作,其中有一幅画作还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四、幼儿创作
让我们也来做一回小小画家,来创作一副你的《小鸟天堂》吧!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小鸟天堂作文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小鸟天堂》文案:

《鸟的天堂》教案
导读:一、教学要求: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感受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习课文写景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生字、泛读课文、分段、讲读第一段。
一、释题,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学期初,我们在第一单元学过了《长城》和《桂林山水》两篇课文,长城和桂林美吗?其实,在广东也有一个很美的地方,着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去过以后,还写出了一篇十分有名的游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课。
2.板题(“鸟的天堂”),读题。3.释题:①你能告诉我题目里哪个是中心词吗?(天堂)②天堂是什么意思?(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③“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小鸟的乐园)
过渡:课文写到的这个“鸟的天堂”其实离我们很近,就在广东新会。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巴爷爷眼里的“鸟的天堂”是怎样的。
先来学习字词。
二、字词教学。
①出示生字、课后词。
②开火车读――正音――齐读。
③指出容易写错的几个字。
“茂”不要写成“”(加多一点)
“隙”不要写成“”(第三笔是“丨”不是“亅”)
“暇”不要写成“”(“日”字旁不是“目”字旁)
④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我们从小生活的这个地方就是南方。)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三、泛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听课文朗读录音,思考: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两次)
2.自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鸟多的句子,画下来。
3.四人小组讨论: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我们”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的?
4.课文开头讲什么?结尾呢?
5.请按“上路――第一次――第二次――离开”的顺序将课文分四段,并说出每段段意。
6.分组分段读课文。
四、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
思考:巴金爷爷在何时去何地?怎么去?天色和景色如何?心情怎样?
2.回答思考问题。
3.默读课文,作者在乘船途中,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请找出相应词句划下来。
4.作者的所见、所闻(听)给你什么感觉?
5.练读句子。(男、女分练)
6.作者就快要到“鸟的天堂”了,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7.怀着喜悦的心情,轻声读第一段,感受、欣赏河面环境的幽静和景物的优美。
五、布置作业。
1.抄生字、词,组词。
2.预习3、4段。
①朗读3、4段。
②第一、二次去鸟的天堂,作者的所见所闻有何不同?(可在书上圈点。)
③思考课后题2.⑴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二第三段。教学目的: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描写静态和动态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教具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带、录音机、幻灯机、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三段,随巴金爷爷泛舟出游,一起到……(齐读课题)。
二、讲读第二段,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作者以前来过吗?这第一次来鸟的天堂,留给他最深印象的是什么?(板书“大榕树”)
2.请同学们边听(第二段的)课文录音,边思考两个问题:
①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榕树?请找出有关语句。
②课文描写了大榕树的哪两个特点?
3.学生回答问题。
①(示幻灯片)就是这样的一株大榕树,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板:远、近)
②你找到了哪些句子?句子中的“逼近”可换作什么词?表示什么意思,哪一个词用得最好?
4.作者从远到近,又描写了大榕树的两个什么特点?(板“大、美”)
5.请四人小组讨论,划下你找到的描写榕树“大”和“美”的句子。并读一读。
6.告诉大家你的结果。
7.自由读自己所划的句子。
8.大榕树真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文章里写得特别好的句子。
A:(幻灯)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a.请1、2组齐读句子,很明显这个句子是写榕树哪个特点的?
b.你能用另一个词代替句子中的“不可计数”吗?用哪一个最好?(“数”是多音词。)
c.这句子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能用一个四字词概括出大榕树的生长情况吗?
d.读句子,体会这是一株多么大的榕树!(配合想象)
范读――男读――(纠正)女读。
e.你能看图复述句子吗?(示幻灯片)
(自述――个别――齐)
B:(幻灯)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a.请3、4组同学齐读句子。
b.榕树什么时候的叶子是翠绿的?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什么令它们发光?
c.“颤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颤动?请给它换个词,并比较哪一个最合适?
d.为什么会有这种“新生命在颤动”的情况出现?
e.指导读句子。
假设你眼前就有这么一株大榕树,阳光灿烂,刚好微风吹来,叶子上像有精灵在向我们招手。你想我们也和作者一样心里对榕树充满了……之情?请带着这种感情读句子。
(齐读――范读――个别――齐读)
9.面对这样一株大榕树,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什么赞叹?请在前面加上“啊”字,读出来。(啊!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0.你能告诉大家,在这一段里,作者抓住了大榕树的哪几个具体方面来写的吗?(示幻灯片提示,板“枝、干、叶、根”)
11.齐读7、8自然段,作者笔下的大榕树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宁静、悠远、美丽、幽雅)
12.这种对静止不动的事物的描写,我们称为静态描写。(板“静态”)
13.(过渡)大榕树有一种静态的美,可作者来到榕树下,目的是什么?他看见小鸟了吗?作者什么时候才真正看见了小鸟?
三、讲读课文第三段,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概括鸟的天堂起初场面的词。找出马上举手。
2.示图,小鸟出来了,鸟的天堂马上变得怎样了?
3.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这种热闹情景的?
4.鸟声是作者――(听到的),鸟影是作者――(看到的)。
5.为什么出现这种热闹的场景?是什么把小鸟给引出来了?找出句子。
6.指导朗读2、3、4句,注意“第二只、第三只”要紧凑。(齐读,轮读)
7.导读:作者继续拍掌,无数的鸟从榕树丛中飞了出来,品种真多啊。
8.这么多的鸟声,这么多的鸟影,作者有什么感觉?
9.理解“应接不暇”的意思。
10.哪一只小鸟引起了巴金爷爷的注意?请找出句子。
11.你觉得巴金爷爷当时的心情怎样?带着这种心情读句子。
(个别――齐――范――齐)
12.作者终于看见这数不清的小鸟了,原来对于小鸟们来说,这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就是它们的――(天堂)啊!果真名不虚传。
13.你觉得小鸟出现后的热闹场面,在感觉上和上面大榕树的宁静幽雅一样吗?
14.这种对活动状态的事物描写,我们称之为动态描写。(板“动态”)
四、通过自选朗读总结全文。
1.这节课上,你了解认识了什么?
课文从大榕树的静态及对小鸟的动态描写,介绍了作者和朋友两次在“鸟的天堂”所见所闻,十分真实合理,形象生动。
请自选一节你认为写得最美的课文自由朗读并将写得好的地方介绍给大家。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课文第四段,归纳中心,解决课后题,巩固写作手法(动、静态描写)。
一、引入。上一节课,我们跟着巴金爷爷先后两次欣赏了鸟的天堂这一动一静的美丽景
致,当他要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二、讲读第四段。
1.指名读,找出巴金爷爷离开时心情如何的有关词句。
2.为什么作者对鸟的天堂这么留恋?
3.这段的最后一句最能把作者去完“鸟的天堂”之后的想法表达出来的。(示幻灯课后2题(3),请读句子思考括号内问题。
4.这时,巴金爷爷的心情如何?(留恋、赞美)
5.朗读第四段。
三、总结全文。
课文写了作者先后两次赴新会“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去的时间不同)
2.“鸟的天堂”其实就是指什么?(大榕树)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联系上下文找出原因。
(①大榕树周围环境安宁,景色幽静。)
(②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儿栖息。)
(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保护。)
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观察事物时,不仅要注意形状、大小、颜色、位置,而且更要注意事物在不同时间里的静、动态的不同变化。)
五、质疑、
学完后有什么不明白、弄不懂的地方?
六、解决课后题。
七、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背诵要背的部分。
2.用“陆续”和“应接不暇”造句。
3.预习下一课。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小鸟天堂作文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小鸟天堂》文案:

小鸟天堂是新会一个有名的风景区,也就是巴金笔下的小鸟天堂。
在天马村的天马河围着一个像小岛般的沙洲,上面长着一株根茎相连的巨大榕树,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大树上百鸟栖息,歌唱嬉戏,被人称为“雀墩”。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小鸟天堂作文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小鸟天堂》文案:

在一条美丽的小河,旁边有一株大榕树,那里有许多既活泼又可爱的小鸟。 有的穿上美丽的晚礼服,正准备去参加晚会;有的在河边玩水嬉戏;有的鸟儿正在梳理自己蓬松的羽毛去参加选美大赛;还有的鸟儿正在给同伴们讲好听的故事(例如:它以前被猎人打伤惊险的事)。 一只又小又可爱的翠鸟飞出来,它的毛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身上的羽毛五颜六色,像一条美丽的小彩虹。它的的眼睛非常尖锐,什么东西都逃不过它锐利的眼睛,它还有一个小巧玲珑的嘴巴,特别可爱。 这就是鸟儿们的天堂,鸟儿们快乐的天堂。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小鸟天堂》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小鸟天堂》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小鸟天堂》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小鸟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