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正文

读唐诗品唐韵作文 唐诗唐韵原文文案

2019-03-15 初三作文 类别:话题 9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读唐诗品唐韵作文 唐诗唐韵原文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唐诗品唐韵作文  唐诗唐韵原文文案

读唐诗品唐韵作文 唐诗唐韵原文文案:

读唐诗品唐韵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短短的言语中蕴含着千古不变的道理。
唐诗是对生活的一种品味,对情感的一种宣泄,对论理的一种写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谱写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情意浓厚,字里行间都足显真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饱含真情的写出了苍凉的心声,扣动人的心弦;还有那诚挚多情的祝愿“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也将心中的情感抒写的淋漓尽致!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寄托了诗人对朋友无比真挚的情感,那种情谊经久不衰,沁入人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将远隔千里情谊凝聚在咫尺之间;还有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离别时,纷飞的离愁别绪仍然荡漾在诗中,激起情感的浪花。
边塞战士此起彼伏的愁绪,也在唐诗中回荡。“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中无比的牵挂,凭借着一句话,将思念遥寄远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人征战几人回”写出了戍边战士壮烈的心志与无法归乡的无奈,还有那“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令人佩服的决心与勇气都久久回荡在诗的长廊。
唐诗中还体现着古人怀揣天下,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飞扬着杜甫博大的胸襟和美好的夙愿。他还曾有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品着他“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激动与欢喜,似乎我也随着他的思想被卷入历史的长河。情感的起伏灌在字里行间,诗中有“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流”的悲凉与无奈,同时还有那“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的闲适与清心。诗人将情感凝聚在汉字上,尽情抒发着心中的悲愤与喜乐。
唐诗是一颗洋溢着人性魅力的魂灵,似乎是平仄的浪花上行舟,领略天高云淡,倾听天籁之音,感受历史沧桑。
穿越在历史的长空,我似乎亲近着一颗厚重而深远的心灵,感受着诗歌的奇特,传唱着诗歌的精髓,在别有洞天的境界中,我心中似乎也谱写着属于自己的华丽篇章,似乎赴着古人的脚步,去追求那诗歌的风采。
诗不仅仅存于唐代,但唯独它让我久久回味。
走进唐诗,你会感受到万千情感扑面而来,在情感的海洋中,不得不使我荡起心中的船桨,随着诗歌在历史的长河中前行,去体验生命的升华!
初三:董安梅

读唐诗品唐韵作文 唐诗唐韵原文文案:

翻开历史的长卷,那厚重的气息中奔腾不息的是源远流长的文化,而在这之中,最熠熠生辉的,便是唐诗了。
对于浩如烟海的唐诗,我只是领悟到了一点皮毛,却已让我折服于唐诗优美的韵律,深邃的思想。这是一个繁荣的时代造就的一群伟大的诗人,也是这些诗人留给后人们最珍贵的财富。
我一直很喜欢吟诵唐诗,喜欢它富有生命感的韵律和句句诗中饱含的无限哲理。“山岳临窗近,天河入户地。”一个“山月”,一个“天河”便勾画了一副静而清幽的夜景,而“入户低”更让银河的浩瀚美醉人心神,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再有“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短短几个字,便将一副幽静的林间兰若图跃然眼前,如诗中有画一般。“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现在咏月的作品也不少,但有几人能做出“摇情满江树”的佳句?这种情感的宣泄直入人心,更令人感叹,而我也不觉被这情绪所感染,目光停留在浩浩江面的一轮明月上了。
唐诗中,不仅有这些优雅迷人的景色和淡淡的感伤情怀,还有气势雄浑、情感豪放的诗篇。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恢弘的洞庭湖景观何尝不体现了诗人远大而广博的抱负呢?“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又是怎样一种豪气干云,视死如归的情怀!又听得“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大丈夫男儿当自强,不为国家效忠怎能对得起“七尺男儿”的名声?“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战争的残酷在这黄沙遍天的背景中,让那一堆堆的白骨更令人心寒啊!
而我最喜欢的诗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在时间的洪流中过去的圣君豪杰已不复存在,以后又寻不到一位明主贤人。在浩瀚的天地之间,我却又显得如此渺小而卑微,这怎能不令人痛哭流涕?虽然我并不为圣明君王、江山社稷而忧虑,但对于这份自己的渺小之感却感同身受。当我们还自高自大、飞扬跋扈,沉浸在飘渺的荣耀之中,甚至以为睥睨天下时,却不知道自己不过是悠悠天地间的一粒微尘啊!而我们所追寻的过去未来更是虚幻如梦,遥不可及。这是怎样一种雄浑的境界,又有多少人明白了这其中对宇宙、对人生的感悟?唯有敬仰,思悟。
我想,我仍然不过是烟波浩渺的唐诗面前一个稚嫩的孩童,可我会不懈努力的追寻下去。或许,我穷尽一生也无法完全领悟唐诗的境界,可我相信,有了唐诗,我的人生会积淀的更丰厚而深邃,同时也希望那些还迷茫在纸醉金迷、麻木冷漠的人生路途中的人们,让唐诗真正的驻入你们的生命,读唐诗,思唐诗,感悟人生。

读唐诗品唐韵作文 唐诗唐韵原文文案:

诵读唐诗领略诗意生活
我爱唐诗,不仅因为它独特的意境美、凝练美、韵律美,而且因为每当诵读唐诗经典,我都会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充满了诗意,让我渐渐学会了感恩自然和更加热爱生活。
记得小时候,刚刚呀呀学语,妈妈就指着墙上的贴画,教我诵读唐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第一次得到书籍作为生日礼物,是奶奶送给我的 唐诗三百首 。上学后,在班级和同学们一起诵读经典,参加学校组织的诵读比赛,一首首唐诗朗朗上口,抑扬顿挫,令人回味无穷。随着自己背诵和理解的唐诗越来越多,在学习和生活中,唐诗的意境就好似缕缕春风拂过我的七彩童年。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一首 劝学 成为我学习的动力,每次考试成绩不佳的时候,李白的那句“天生我才必有用”会给我增强自信心。“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朝阳初升我开始了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夕阳西下,我也会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学习水粉绘画的时候,我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妈妈离家在外进修学习,中秋节通电话中我问妈妈是不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妈妈回答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每年暑假跟随爸爸妈妈去旅游,对我来说,简直是在地图上寻找诗情画意。我们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小镇泛舟,在“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苏州寒山寺流连,在“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泰山登顶,在“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俯瞰长江。
唐诗就这样渗入我生活的点点滴滴,每当读到一首诗,我都急切地想要知道诗意和背后的故事传说、历史背景,还有诗人所要抒发的感情、告诉人们的道理。我相信,跟随着唐诗经典的脚步,我一定会收获更多的精彩生活!

读唐诗品唐韵作文 唐诗唐韵原文文案:

一首诗,能够看透一个人,看透一段人生,看透那些时光。
——题记
不知道如此美妙的诗韵,最初是谁的纸墨记下的。或许,最初诗不过是段段民谣,人们口口相传罢了。唐朝的盛时让那段段民谣,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升华,变得飘逸。也许,不尽然是好的。但是,她的美是有目共睹的。
诗,盛在唐朝,也许这是因为,只有在那个强大的年代才有这样富有才情的诗人,只有在那个宏伟的年代才有这样的景给诗人们描绘。
唐诗就像是唐时的美人——杨贵妃,称得上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诗,很少谄媚,又是甚至是尖锐的,她有时是婉转的,但有时她又是高傲的。她的豪放,她的傲骨,都是透着一股盛世唐朝的风气,端庄稳重。这样的唐诗用“天生丽质难自弃”来形容都是不过的。
品读唐诗的味道,读出当年的悲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将进酒》的诗句,这首诗让我认识了这个豪放不羁的诗人,被贺知章称之为“谪仙人”的李白,李太白。他潇洒,高傲。“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太白这样写道。杜甫就写过“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样的李白是骄傲的,他轻蔑权威,这样的李白让我们感觉真实。将进酒让我看透了李白,那个潇洒的酒仙,那个豪放的诗仙。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王昌龄写下的《出塞》,这是那个年代的悲壮,那时候的人们希冀着和平,希冀着没有战争的日子,镇守边关的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守护者泱泱大国。多少年以后,抗日战争里的勇士们,不也是有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的承诺吗?保卫我们自己的国土,保卫着属于这个国家的尊严,即使,代价是我们的生命。愿意付出一切,换的你的尊严,更不愿如今的美好,被那些人破坏。出塞,让我看透了那个年代,那个沙尘纷扬的年代,那个期待和平的年代,跟让我看到了他们的坚持,和承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在他的诗中写到。在那个纷乱的时代里,家书比起金钱来说更是珍贵。安史之乱后,盛唐的风范开始慢慢落下,一代盛世就开始不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离别是那样的痛苦,感伤现在这个即将落幕的唐朝。那个盛唐,随着李隆基和杨贵妃一同远去了。留下无数的悲伤,给那些平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河在又如何,国家已经灭亡,那些山河沉默地望着,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的离别,已经习惯了,看着这些寿命短暂的人们,用自己或许是微不足道的力量改变这个久远的国家。春望,让我看透了唐朝的悲哀,那些平民的悲哀。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读唐诗品唐韵》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唐诗品唐韵》,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读唐诗品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