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正文

鲁迅作文 文案

2019-03-15 初三作文 类别:记叙文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鲁迅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鲁迅作文  文案

鲁迅作文 文案: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1-6]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7-9]

?
? ? ?
? ? ?
纠错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涉猎颇广影响遍及海外的文学巨匠
鲁迅的主要成就包括杂文、短中篇小说、文学、思想和社会评论、古代典籍校勘与研究、散文、现代散文诗、旧体诗、外国文学与学术翻译作品等。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
生了一定的的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它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首发于《新青年》月刊。文中讽刺了中国封建礼教和中国人的陋俗,最终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
它描写了辛亥革命并未给农村带来真正的改革,并透过农村中贫穷雇农阿Q的艺术形象,影射人性的劣根性,如卑怯、精神胜利法、善于投机等。
相关词条
:中文名
鲁迅
别 名
长庚、风声、尊古等
国 籍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出生日期
1881年 9月 25日
逝世日期
1936年10月19日
职 业
思想家、文学家 [10]
毕业院校
南京矿路学堂、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中途弃学)[11]主要成就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0]中国翻译文学的开拓者[4]











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伟大导师[12]
代表作品
原 名
周樟寿,周树人


豫山、豫才 [2]

目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物生平 少年时期
光绪七年(1881年)9月25日(夏历辛巳年八月初三),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幼名阿张,长根,长庚,学名周樟寿。[13-14]
光绪十八年(1892年),入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课余影描图画。与章闰水建立友谊。[15]
光绪十九年(1893年),祖父周介孚因事下狱,父周伯宜又抱重病,家产中落,全家避难于乡下。每每为父亲出入于质铺及药店,遭人冷眼。[16]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父亲去世。家境益艰。于本年开始写日记。[17]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家族开会分房,分给鲁迅他们的既差且小,鲁迅拒绝签字遭到叔辈们斥责,倍感世态炎凉。[18]
奋力求学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4月,入南京水师学堂,改名周树人。12月,
被本家叔催促参加县考,中榜后以四弟患病为由不再参加府考,继续前往南京求学。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这期间接触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对他以后的思想具有一定影响。除读新书外,爱骑马运动,敢于和旗人子弟骑马竞赛。[14][20-22]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月,矿路学堂毕业。3月,公费赴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普通科江南班(为日语学习速成班)。[23]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剪辫。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人性及国民性问题。[24-25]
光绪三十年(1904年),4月,于弘文学院结业。6月,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9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肄业。[26]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月,课间观“日俄战争教育片”,深受刺激,决定弃医从文。6月,将学籍列入“东京独逸语协会”所设的德语学校。夏秋间,被骗回国与结婚。旋即复赴日本,7月,从仙台回到东京,不再入学读书,专门从事文艺译著工作,此后几年通过不同方式学习了德语,俄语。[23][27]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从章太炎先生学习,为“光复会”会员,并与二弟作人译《域外小说集》,期间生活艰难,以校对书稿补贴生活。[28]
宣统元年(1909年),《域外小说集》二册出版。
迷茫困顿
宣统元年(1909年)8月,归国,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兼任日本教员铃木珪寿的植物学翻译。
宣统二年(1910年),8月,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1911年,写个人的第一篇小说文言小说《怀旧》。[29-31]
民国元年(1912年),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八月任命为教育部佥事。从本年起至1917年,他大量抄古碑,辑录金石碑帖,校对古籍,其中也对佛教思想进行了一定的研究。[32-33]
民国六年(1917年),7月7日,因张勋复辟乱作,愤而离职,14日,乱平即返部。[34]
民国七年(1918年),1月,参加《新青年》改组,任编委

鲁迅作文 文案:

鲁迅先生是我国民国时期的大文豪,是“五四运动”的主将,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主席曾经这样评价鲁迅先生:“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色和媚骨。这是殖民比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是的,鲁迅先生以笔战斗了一生,他奋斗的目标,是整个中国奋斗的、是整个亚洲奋斗的目标、是全世界人民奋斗的目标!
鲁迅先生出身于一个官僚主义家庭,在一八九三年那年,对于鲁迅先生来说是饱受苍桑的一年,那一年,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因事下狱,鲁迅先生的父亲此时此刻又患了重病,家产也变得中落。两年后,鲁迅先生的父亲去世,鲁迅先生的整个人挨了当头一棒,家境变得十分益艰,鲁迅先生的叔辈们欺负鲁迅年幼,分给了他一间又差又小的房间,鲁迅先生感到亲情其实并不美好。但他也开始奋斗,他不愿被别人踩在脚下,开始发奋图强,于一九零四年考上了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从他的少年时期,鲁迅先生奋力求学的特点也就可见一斑了。
鲁迅先生最明显的性格就是忧国忧民,他有一首闻名世界的小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在当时那个黑暗的旧中国,环境是多么的险恶,社会是多么的动荡黑暗,国民党反动派的魔爪延伸到整个中原大地,但是,鲁迅先生由于对民族未来的忧虑之心,用文字写下了自己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憎恨,把矛头对准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虚伪,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但是鲁迅先生并没有被吓倒,而是找了一个竹篮子,把书和笔放在里面,再用被子放上去,只要有敌人来,他就提起竹篮子,换个地址,继续揭露社会的黑暗性,有的时候,人们可以看见鲁迅先生满大街地跑,后面国民党反对派正高举着枪追着他,但仍追不到——原来鲁迅先生在仙台留学时认识了一位日本好友,他不同于别的日本侵略者,他同情中国人,在中国开了一家书店,他对鲁迅先生说:“如果迫不得已,你尽管来找我!”鲁迅先生就把这里当作避难所,继续进行对社会的批斗。鲁迅先生写文章的稿费很少花在自己的身上,他经常资助劳动人民,无论是三轮车夫、农民还是仆人,他都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他视民如子,一生追求民主,追求中华民族的完全解放。他的文章,就是人类审视自己的一面镜子,起到了反衬作用;他的文章,折射出了人性的亮点,也折射出了人性的污点。
鲁迅先生还崇尚阅读,这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作家,他可是大公无私的。有一个叫颜黎民的青年,最爱看鲁迅先生的著作,给鲁迅先生写了一封信,说自己最爱看的书就是鲁迅先生的著作了,鲁迅先生看完之后,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一脸严肃的回了一封信:“你说专爱看我的著作,这也许是我经常议论时事的结果。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大公无私的性格了。
鲁迅先生是珍惜时间的。这位大文豪,一生十分勤奋,工作得多,休息得少,就算是在他逝世的前一天,他仍然在记日记,废寝忘食,有时候甚至工作通宵,常常别人在工作时他在工作,别人在吃饭时他在工作,别人做了好几个美梦了,他仍然在工作!有的时候实在困得没法坚持了,就闭上眼睛,眯一会儿,再喝一杯浓茶,继续写作。
鲁迅先生的身上有一股“韧”的精神,他总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有战斗精神,就要勇于开拓美好的未来,让明天比今天更美好。
鲁迅先生绝对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有一次,他出门时天已经黑了,路上遇见一个黄包车夫,他的脚受伤了,回不了家。鲁迅先生赶紧把他扶上车子,半跪着帮车夫包扎伤口,又把身上所有的钱给了车夫,一分钱也没有给自己留,就走了。这样做的后果是鲁迅先生一连步行了三天三夜,一刻也没停,因为他没有路费。但是,他并没有后悔,认为那是自己应该做的是事、是自己的本分、是自己的使命。鲁迅先生始终把救助劳动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当作自己与生惧来的任务,是必须做的,是要无偿做的事。
鲁迅先生十分关心青少年,他认为,自己这一代人无论多么厉害,始终不能再次成为国家的主要力量了。他关心社会青年,经常把书籍免费的送给了青年们,培养了一大批的人才,如啊累,他的《一面》就被选进了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教材。
一张消瘦的脸、一双犀利的眼睛,射出了两道可以刺破黑暗的闪电。一头平发,一根根精神抖擞的直竖着——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他自强不息,既不相信命运,也不向命运屈服,他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十分忧国忧民,他关心后代,是我心中的大文豪。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鲁迅作文 文案:

鲁迅1881年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议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梁启起为首的改良派展开了大规模的论战时,鲁迅站在革命派的一边。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重要论文。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发表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最前列,并同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等取一致步调,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妥协,投降倾向。1918年至1926年间陆续创作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在这一时期,鲁迅开始接触马列主义,阅读过《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著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来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他是无产阶级的伟大战士。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20年后,党和人民政府迁移重建了鲁迅墓。毛泽东亲自为鲁迅墓题字,并多次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向鲁迅学习,北京、上海、绍兴等地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
鲁迅的15部小说中有六部代表作:《一件小事》、《狂人日记》、《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我从中摘抄几句精彩片段: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一件小事》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狂人日记》
可是,这样一位大文豪,离我们而去。“鲁迅先生?您在哪里。”永别了,鲁迅先生。
点评:反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强调作者的观点,论据充足。不失时机地运用排比的手法,从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特征,既增强语势,又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全文清新秀逸,亲切委婉,朴素而不落俗淘,值得借见。

鲁迅作文 文案:

三月初,语文王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两本有关于鲁迅的书——《人间鲁迅》和《笑谈大先生》。
看完之后,便会觉得鲁迅的一生其实是非常艰难而又坎坷的,他的祖父周介孚下狱,父亲周伯宜又患有重病,家道衰败,没有在城里生活的条件,于是全家避难于乡下。鲁迅常常为父亲出入于质铺及药店,遭人冷眼相对。三年之后,父亲去世,家族开会分房,因为鲁迅当时是辈分最小的,所以分给鲁迅他们一家的房子样式简陋而且非常的小,他处处遭长辈们的斥责,“好。那么,走罢!”从此,他开始了前往南京求学的旅程,赴日学医,一开始,他想成为一名医生,因为医生可以救助需要帮助的人,比那些只会谋财的中医好多了,但之后鲁迅觉得医学只能拯救人的身体,但文学可以扶正人的思想,中国落后的原因在于思想,扶正人民的思想才是最根本的。鲁迅先生就是想使用文学的力量从而改正中国人民的思想,于是他便弃医从文,想要以写文章的方式来揭露人们的丑行。
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他有着一头不愿屈从的黑发,仿佛根根在展现与邪恶势力的顽强斗争;一张瘦削的脸颊,透出顽强与不屈;一双嫉恶如仇的目光,仿佛能刺穿黑夜的牢笼。他用大半辈子的精力,创作出许多篇文章。
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他帮助过很多的人,为别人想得多,仅仅是为了别人,为自己想的少,从来也没有关心自己。在一个寒冷又阴暗的天空下,地上躺着一位被扎破脚而受伤的车夫,他立刻跑去为那个车夫包扎,并给了他一些钱,他并没有因车夫身份地位低下而不帮助他。有一次,他得了一场重病,连女佣都说“他病的那么重,还在关心我,不让我干重活”。
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惜时如命的人。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他因写文章经常会熬夜,于是身上便落下了许许多多的病。有一段时间他只能坐在轮椅上,但他仍会捧着一本书,细细品味,不容自己虚度一分一秒,在逝世前的一天,他还坚持写了日记,因为他深信,“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挤,总是会有的。”
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爱国忧民的人。他如果不忧民,他会弃医从文吗?他如果不爱国,他会在幻灯片中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而一群中国人在旁边看热闹的片段,精神会受到那么大的打击吗?
鲁迅,一位伟大而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眼中的鲁迅以他意志坚强、平易近人、爱国忧民、惜时如命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们要向鲁迅学习。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鲁迅》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鲁迅》,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