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正文

白露时节作文 白露时节人们要干什么文案

2019-03-10 初三作文 类别:叙事 6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白露时节作文 白露时节人们要干什么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白露时节作文  白露时节人们要干什么文案

白露时节作文 白露时节人们要干什么文案:

白露时节
秋风吹过一片田野,拂起一串串水珠,不知不觉已置身白露。
炎热的夏天随着白露的到来,已经告一段落,天气也随之转凉。人们整天沉浸在细雨霏霏的世界里,好似裹上了一层纱,朦胧间仿佛听见是谁在吟唱着情歌,世界已经换了新颜,秋意浓浓了。
夜间,夹杂着秋雨阑珊的声音,很快进入梦乡,但却总在半夜嫌凉,又添上一床薄被。
清晨,串串露珠洒遍,躺在草地上,坐在菜叶间,玩在花丛中。透明的小球在微微的晨曦中闪闪发亮。和谐的田园风情,就在一夜间促成,万幅画卷中最精致的一篇!推开窗户,迎面扑来的是秋风,像位失恋的小情人,横冲直撞,显得愁苦。
漫步在山间,空蒙的山色,雨丝像花絮,像轻纱,像柔丝。我蹀躞其中,雨丝温柔地亲吻着我的脸颊,些许冰凉。远处的桂花、菊花开了,灼灼其华,妖艳而深沉,埋在江南烟雨中,似乎闻到它那迷人的芳香,在山野中弥漫。
“白露过秋分,农事忙纷纷”丰收佳节的号角也随之吹响,农民们扛着锄头、提着篮筐,有的尽情播种,有的喜悦收获。
傍晚,大雁、燕子纷纷南飞,枝头鸟儿也在风中啾啾。走在回家的路上,却觉“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白露,数不尽的湿润雨露,道不尽的诗情画意。

白露时节作文 白露时节人们要干什么文案: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更是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以及酉月的起始。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因为白天的温度虽然仍达三十几度,可是夜晚之后,就下降到二十几度,两者之间的温度差达十多度。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 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其实,气象学表明: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白露时节作文 白露时节人们要干什么文案:

白露悄然在风中凝然成了秋霜。只知道,枝间掩映过的那种圆白,此刻已在舟下,被曳动的波桨撕碎成一片片荡漾在清波之中的憔悴,三秋桂子提前的绽放,给轻舞而过的风染上一层迷离的色彩。徘徊在朦胧之间,不再去想那个时候,曾挂疏桐头的缺月,于人声初静之处,为何如同子规,拣尽寒枝。
只知道当时月曾明,彩云曾归。华年锦瑟,却似迷离圆与缺。漏断而下的时光,总是独自往去,点染着幽静的忧伤。忽而惊醒在梦中,缥缈地如同一影孤鸿,却见新叶旧葱茏,歌罢心字又两重,诗人的目光,总将盈月剪破,去补全另一轮缺月。
百年新旧愁,无人领会却渐同,月明中,何必懂。总算回忆如丝,却难以轻断。依稀的时光叙说着那时氤氲过在梦中的芬芳。在某个百花吐艳的黑夜,远去了白日之中的烟草满川,风絮满城,那时的天空照旧是满圆的一轮。
似乎渐渐地,我辗转离开了这眼前的世界。徘徊在时间的渡口,拂过眼角的一缕清风把目光引至了并不遥远的远处。在月的清辉之中,我执起过往的风,独上高楼,尽望。总在咫尺天涯之处,我会栽下一棵树,并在繁花盛开的时刻,埋下我所执着过的信仰,在风里。
任曾经迷茫过的思绪升起过在地平线,在黑色的夜空之中倾诉成晦涩的诗篇。翩跹而落的花与飘零而下的的叶,总是在默默诠释着流光倾洒过在眼前的意义。也许,曾经清澈透明过的悲伤只能将世间存在过的一切风景播撒。曾经的柳绿花红何其明艳,到最终只能换做一柄灰黄枯脉,任自己飘飞在昏暗的秋风中。
如一只垂暮蝶,振动着曾经的芬芳,在生命的终了,做最后一次的舞蹈。忽而来到月下舟中,听商女错弹琵琶,看残月当空任云破,自古多少情伤化作江中秋水,托着涌上的缺月,在晦暗之中细数面颊上的晶莹,最后悄然落在已渐渐褪色的青衫之下。如果渐去一切皆空,总盼望有人信笔,以缺月作画。浸润着时间,总会有月圆月缺。
当风华凝结作枯霜,当眼中忽而流露出彷徨,当一切没入了时光,不管这曾经执着过所有。月圆月缺,无论结果如何,远去了旧的时间,在这一刻,我只知道抬起头,仰望。

白露时节作文 白露时节人们要干什么文案:

人们喜欢用露水来表示秋色的深浅。刚入秋不久,草叶上的露水晶莹剔透,惹人怜爱,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这时候的秋天,名为白露 ,透着年轻人诗意的缠绵。秋意渐浓,寒气加重,进入寒露 ,露水触手冰凉。此时的秋天,在落拓的诗人看来,一如人到中年: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再往后半个月,是霜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大地如老人的两鬓,一片斑白——秋天的露水,竟形象地概括了人的一生。连曹操也发出这样的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然而霜降 ,又是一年当中最美的时节。漫步于山野当中,抬起头来,层层叠叠的山林,显出不同层次的色彩。经过风霜后的林木,是那样的庄重、深沉和含蓄,甚至每一片树叶,都变得成熟而优雅。霜叶红于二月花 ,那种红,直往心里去,像火一样。
林间的小道上,也铺满了落叶,使得每一声脚步,都像在与大地窃窃私语。这一刻,你会觉得你与自然真正地融于一体了,你就是从泥土里长出的一棵树。历经风雨,饱经风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样的秋色,让人的心中,不由自主地生出许多无奈与悲凉。对时节敏感的小虫小兽们,也匆匆忙忙,往自己的小巢里搬运食物。它们不愿意凌霜傲雪,跟严寒做什么争斗。它们只想把洞口堵起来,懒懒地睡一觉。一觉醒来,又是和和美美的春天。可是,有一些生物可不这么想。霜降之日,就是大动杀机之时。
你要是在霜降这一天,愿意再往树林的深处走走,你就可能看到这样一幅诡异而残酷的场景。《周书》上说:霜降之日豺祭兽。 在树林间一块平整的空地上,豺狼正把它捉来的野兽,一只一只,整齐地摆成一个正方形,然后对着天空,发出长长的嗥叫。这时候,你千万不要去打扰它。它在祭祀。它在祷告山神容忍它对更为弱小的兽类的捕杀。
与豺祭兽十分类似的,是在霜降这一天,人们将举行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祭奠旗纛之神。纛是用鸟羽或者牛尾装饰的大旗。《太白阴经》上说:大将中营建纛。天子六军,故用六纛。 旗纛是军魂,是主帅的象征。
霜降之日一早,一声炮响之后,一队一队的士兵,盔甲锃亮,旗帜鲜明,穿街而过,直奔演武厅。先祭旗纛之神。祭品是整猪整羊,十分的丰盛。祭祀时,主祭人要宣读祝文,祈祷旗神指引军士,勇猛前进,旗开得胜。祝词宣读完毕,行军礼,然后阅兵。
阅兵除了能看到变幻莫测的阵势外,还能看到惊险刺激的马术表演。骑手们往来驰骋,在马背上做出各种令人咋舌的花样。有双燕绰水 枯松倒挂 ;有魁星踢斗 夜叉探海 ;有圮桥进履 踏梯望月 ……古人大多选择在秋天讨伐敌寇,阅兵往往就是战前的操练,完了,就直奔战场。
仗不能多打,打多了,就是穷兵黩武,会国破家亡。可是不打仗,霜降也要阅兵。《周易》上说:履霜,坚冰至。 霜既已降,很快就要结冰。要居安思危。阅兵,既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的一种吓阻 手段,也是提醒自己,不可懈怠。
于是,民间又有了这样的风俗——霜降前一天的晚上,人们会在枕头旁边,放几粒剥好的栗子,等到第二天凌晨一响炮响,立即取而食之。据说此时吃了栗子,会变得更加有力。
人们用这样一个横戈待旦,又蓄势待发的风俗,凝重地打发了秋天最后一个节气。
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白露时节》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白露时节》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白露时节》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白露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