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正文

生与死的距离作文 生死一瞬间感悟句子文案

2019-03-10 初三作文 类别:记叙文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生与死的距离作文 生死一瞬间感悟句子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生与死的距离作文  生死一瞬间感悟句子文案

生与死的距离作文 生死一瞬间感悟句子文案:

新建中学九年级(1)班:朱俊琴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什么天涯海角,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更是人生中的生与死的距离。因为天涯海角能用数学知识计算出来,而心理距离是无法度量的,那生与死就属于两界了。朦胧诗“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就是对前一种距离的最佳阐释;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即是对后一种距离的亲身体验和解读。而我只能用自身的体验来说一说。
生命只有一次,没有轮回,不能重复。但人的生命总是脆弱的,因为人生路上的陷阱太多,无形杀手也不少。有时候,往往一步之遥,此时还站在生之一界,稍不留神,抬起腿来,彼时就朝死之一极迈去。生死两界又是那样近啊!正如刚刚还骑着一辆摩托车呢,一会儿就听说出了车祸,车毁人亡了。
死之必然,生之偶然。可人类对偶然觉得是理所当然的,思考的也并不是很多。而对必然却想的太多。一是归咎于自然界的灾难,无法抗拒,那是大自然的规律。比如地震、火山、海啸、台风等。还有洪灾、旱灾、荒原等,人们却从未想过,这是大自然太娇宠人类惯了,人类肆意妄为的结果。二是人为的因素。比如谋财害命的、因矛盾而置人于死地的、发生交通事故而导致人身伤亡的等,都属这一类。其实这种因素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却喜欢推脱责任,去寻找更次要的原因。探其原因很多,也有我们做的工作还不够,预防措施还不到位。平时留心不够,没有做到警小慎微。三是人类对生的美好愿望太多,并且还很执著。而对死的渲染却太可怕了,自然恋生而怕死。四是人们喜欢对第二种祸患寄寓的同情往往更俱多一些。所以生之喜悦,死之悲哀,即孟子说的:“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人类对待生与死的情感是不相同的。
我们的文化是没有宗教情结的,贪恋生,害怕死,也很自然。对新生命的降临说成添人加口,是喜形于色,呈欢迎态势的。对死也来一个送葬告别仪式。西方文化却不同,他们是相信上帝的。认为人类的生存过程就是一场受苦受难的过程,而认为死则是通往天堂的唯一途径。生时在人间承受灾难,死后就是到了天堂,所以他们面对生时总不如意,面对死时却很坦然、豁达。谈论死时眉飞色舞,从不忌讳,谈论生时愁眉苦脸,极不情愿。这也许也是对生与死的另一种思考吧!
生与死、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都是等同的。这是从哲学的层面上来思考这一问题的。让我们既无生之喜悦才无死之恐惧。亦即无大喜则无大悲。生与死、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又是相对而言的。有时候,甚至有人还认为生不如死呢!这是从人生的层面上来思考的。我们何必在乎那么多东西呢,只要我们曾经认真地体验过人生就足够了,不后悔、不叹息自己拥有生命的那一时刻就行了。
我认为人生要做好两种准备,即拥有财富的准备和失去财富的准备。那人生就泰然自若、心安理得了,更会自然一点、达观一些。面对灾难、罪恶、惩罚不觉得又苦又累,面对幸福、善意、奖赏宠辱不惊。那还有什么样的苦难不能承受的,什么生、什么死不能超越呢?那生与死还有什么距离呢?

生与死的距离作文 生死一瞬间感悟句子文案:

一瞬间的出生,一瞬间的死亡。生与死的距离似乎那么的近,却又好象在银河两岸遥遥相望。生与死,不曾拥有着距离。
生命是那么的短,却经历了各种感觉:酸,甜,苦。但是在死亡的时候,或许一切都化为乌有,只有那滴晶莹的泪珠还残留在眼间,是对生活的依恋,还是对生活的绝望?生与死在身边,茫茫然然的擦身而过,它们的距离是那么的近,那么近。
天使的祈祷总是带着微笑,死神的脚步总是轻轻的紧跟在后面。一个生命诞生的同时,都注定着一个人死亡的命运。命运总爱曲折缠绕,让人或喜或悲。都说人在死亡之际带不走钱财,可是谁又能保证得了他能够带走友情,亲情与爱情。竟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为什么还有生命在闪烁?最终还是什么也带不走。
生与死,不曾拥有着距离。
对,我知道生与死之间的距离是那么的渺小,小的让人停止呼吸。但还是在不停的粗喘,对生活拥有太多的渴望,让人变的自私。就像猎豹在森林中寻找食物,一双绿色的眼睛在黑暗中闪闪烁烁,那是多么的贪婪。
如果生命没有那么的遥远,我想死亡时还能残留着微笑,因为那时的我们太天真,太美丽。
如果,生与死——不曾拥有着距离。

生与死的距离作文 生死一瞬间感悟句子文案: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身与心的距离,而是明知有爱却不知珍惜。面对生死困惑的挑战,却又不知何去何从?
古老优美的诗行犹如衣香鬓影的女子涉水而来,千年历史风云重隐于世,生与死,爱与恨,义与亡,都在遥远之国独幕上映,在那片落日青冢中留下不朽之音,成为重载历史千秋的万年青史。
享一世盛世,看战乱红尘。荆轲告别燕王太子丹,踏上刺秦不归之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是义与生的体验,实为一生大义之所作,高渐离击筑,舍生取义终归英雄路。生命之大义,战乱于疆场,大义与大爱,生与死仅止步之遥?
落日溶金,云暮四合,独步于岸边,望芦苇随风飘扬,芦苇茂密丛生,在远离世俗的淡泊独守一方瘠土,筛风弄月,潇洒倜傥,它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亘古的沉默,伤倒了清风,刺痛了历史,遗缺了自己。
“舍生而取义者也”。流淌于爱国诗人心间,身心痛苦的兼备已让他孤言沉默,心力交瘁,独步江畔,望江探月,在独立于世的天际勇求义之痕。君王,昏庸无能;大臣,尔虞我诈;外使,威逼利诱;生命,已死所再需,信仰已无从再来。生死之夕,生于苟,死于义,生死之替无从再虑,不容多疑,侧身反辗,弹跳汩罗,你——屈原,沉睡于汩罗,结束于奔流。你,生命的大寂寞结于心,奔突于胸,使你纵身大江,泛起的涟漪是芦苇的眼泪,在温湿的夜色中流淌,如今,青青的竹叶包裹着万人对你的崇敬,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想念……
生死之难,大义之诱,面对生死,屈原当死免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生意在义与利,死意在放与念,生死之距,究竟有多远?

生与死的距离作文 生死一瞬间感悟句子文案:

生如夏花,死如枯叶。
生死之间的距离太遥远,我可望而不可即;生死的距离又似乎很尽,我可以瞬间穿越。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死亡,是在很小的时候,小到那时的我会把脑浆误以为是八宝粥。
那天下午,我和伙伴们在离家不远的院子里玩跳绳。突然一个重物落在我们的面前,接着有很多人围过来看——是一个小男孩,脑袋已经变形了,满地都是血和粉红色的脑浆。一会儿孩子的母亲跑了下来,她抱住孩子哭,双手沾满鲜血;我的母亲也跑了下来,也抱住我哭,只是不停地低语:“还好没事。”
这事过了两三年,我们搬家了。离开那个院子的时候,我不小心把一个小孩撞倒,当我把他扶起来的时候发现他竟然和那个小男孩一模一样。妈妈告诉我这是那个男孩的弟弟,我的心才平静下来。毕竟每个生命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即便是消逝了,再也不会出现曾经那个生命。
慢慢成长,我见闻了不知多少次死亡,却只有一次让我感受到了巨大的恐惧。
今天冬天,外婆去世。这是个我至今都无法接受的事实。那一天晚上,我还给外婆按摩,还对她说:“外婆,你一定要身体棒棒!将来我还要研究长生不老药给你喝呢!”没想到,这竟然是最后一句话!!!清晨,我听到妈妈撕心裂肺的哭喊,仿佛回到了多年前的那个下午,只是这更让我的心颤抖......糖尿病发作引起死亡。短短几个字,就叙述了外婆去世的过程。生命,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长时间,我处于消极状态,害怕死亡,害怕某一天又一个亲人的突然逝去。爸爸对我说,生命是脆弱的,但生命也是坚强的。花儿只有不断吸收来自外界的能量,承受各种风暴,最终才有机会绽放。花期虽短,却散发出它毕生的光华。
我曾把人与一朵花比较,结果发现有的人竟然不如一朵花。比如我。我因为害怕失去,所以一次次妥协,放弃了追求梦想的机会。一朵花,却能够勇敢迎接风雨,哪怕是划伤了美丽的外表,也要拼命寻找盛开的机会。
我总是一个耍嘴上工夫的人,大道理我会很多,却一样也做不到。花儿没有嘴巴,所以它们不会这样消耗掉时间。我离死亡或许不再遥远,我的花期,就是现在。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生与死的距离》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与死的距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生与死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