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正文

与“古韵”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 一起走过的诗词文案

2019-03-07 初三作文 类别:记叙文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与“古韵”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 一起走过的诗词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与“古韵”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  一起走过的诗词文案

与“古韵”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 一起走过的诗词文案:

在这个嘈杂的年代,一首诗词咀嚼在心头,不就是一种幸福吗?——题记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听,有人在吟词。穿越千年的时光,那一首《醉花阴》依旧是这样的迷离和幽怨,依稀泛动着某种隐隐约约逝去的美好,让我也不自觉地吟诵起来。
古今中外文化中,我独独偏爱古诗词。现代诗词不少,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到底是什么呢?那些被放在记忆深处的轻轻掀起的岁月。哦,是它!是古韵!现代的诗词让欣喜溢出明媚的眼眸,让杨柳抹上如烟的新绿,可是却缺了古韵的历史沉淀、渊源流长、沧海气魄、袖手天下。
正想着,听见一丝不和谐却慈爱的声音闯进来了:“紫丫头,吃饭了。”哦,是奶奶,轻轻地放下手中的《诗词经典》,出了书房。紫丫头是奶奶喜欢叫的小名。家中是书香世家,起名字极其讲究,长辈们恨不得把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全部浓缩在短短三个字上。最后,还是爷爷大掌一挥,从他最喜欢的唐朝大文豪杜甫的一首《月夜忆舍弟》中把我的字敲定下来。其它家长只得悻悻闭嘴,好在还有字、号这种东西,让他们找寻安慰。
想起这事,不禁莞尔。或许从这名字开始,便定下了我于“古韵”的约定。原来,“古韵”就是名字里的深刻爱意。
吃完饭后全家人一起去散步。如烟的柳枝随风飘荡,轻抚着我的脸颊,妈妈看到这一幕不由的感叹:“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朝母亲嫣然一笑,挽着父母向我的“小基地”奔去。静静的湖水轻轻地流淌,微波荡漾,华光粼粼。我弯腰捡起地上的小石子,轻轻一抛,激起圈圈涟漪。妈妈也学着我的样子一扔,却远不如我的远,我得意洋洋向父母展示这个技能,并大声的炫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就是爸爸,也不一定会扔的比我远。”爸爸听到了,便认真地抛了一颗石子,果然不及我远。爸爸看着我说:“你说得对,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石子一颗一颗地被抛起,一颗一颗地落下,石头这种平凡的物体,在阳光下竟也可以拥有媲美金子的耀眼,欢声笑语在湖面上空环绕。
每天过着这种轻松谐意的生活,让我变得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日复一日,我明白了,原来“古韵”是生活的点点滴滴。
看着这样青春明媚的我,你能猜想到过去的我曾是一个把痛苦蕴藏在眉间心头,哀愁藏在字里行间的女孩吗?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是我曾经最喜欢的诗句,一曲朗朗上口《金缕衣》含着淡淡的哀愁。让我明白了“古韵”是人间的悲欢离合。
小时候,父母见我总爱一个人呆在家里,就给我买了一本《漱玉词》打发时间。至今仍记得这本书的封面:月下美人,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幅美人图,花开似梦,风过无痕。在那个月华如水的秋夜,沐香而来的少女吟唱着特有的风韵。
我不由自主的屏住呼吸,我不得不承认它深深的吸引了我。一页一页的拨动,看着这个被世人称为闺阁文章之伯,女流翰苑之才的女子,一步一步走进我的心,带着她独有的古韵。
她果敢率真,敢爱敢恨;她爱花,爱酒,爱春光烂漫的人生。但命运却只在她手上放了一半的幸福,后一半只留给她苦涩流离。也正因此,她的古韵是如此的与众不同。看完这华美的词句之后才明白,原来初次见到《漱玉词》的那份惊艳,终究还是肤浅。
渐渐地,妈妈说我变了,爸爸也说我有所不同了。看着他们疑惑不解的眼神,我才不会告诉他们是古韵改变了我。从此我便与诗词为伴,交古韵为友,一首首小令古词在我手中绽放、嘴中流露、心中徜徉。原来,“古韵”是一位绝代风华的老师、更是一位单纯质朴的友人。
千百年来,岁月在变迁,古韵却从未改变。我不知道自己生涩的笔是否能勾勒出古韵的激情澎拜或是哀唱浅愁。不曾惹青丝,怎会乱流年。祈祷古韵如淙淙流水,缓缓散发在这世间,伴随着中华儿女走过一个又一个的千年时光。
红尘喧嚣,我与古韵同在……

与“古韵”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 一起走过的诗词文案:

那些深匿在一种静谧中的古色古香,泛着墨香,洒着茶韵,隐在那轮皎洁而浪漫的月色中。 千年的沧桑未将它埋没,只希望耳畔再萦绕着,那曲离殇 细拂心尘,远离喧闹。静坐在古筝前,用心抚一首《渔舟唱晚》,若隐若现的夕阳余晖,在静谧的月色中飘向远方。绕梁的余音啊,你是否也在低吟这千古绝唱?波光碧影,那些离绪别愁,就让它在这一晚月色中消逝吧,消逝吧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一首首,一句句,这不是简单的诗句啊,这是一份又一份不同的心情,我读懂了!读懂了大唐之美,读懂了宋之忧郁;读懂了古时天下之苦乐,读懂了那经典的文化底蕴 伴着月夜,望着星辰,我数着,数历史上有多少个经典名句;我吟着,吟千古中有多少心伤 难得一晚月光晴朗,那如丝的惆怅被庐州月光掩埋了吗?难道等到明年的清明雨上时,借昏黄的烟火来祭奠曾经的国色天香? 你听,那一句句吟哦,那一声声琴音,难道让流行音乐代替了吗?清新而质朴的中国风,难道在中国文化被争相欣赏时,被中国人遗忘了?经典,不值得遗忘。它忍受了千年的风霜,拂走了尘埃的玷污,见识了沧桑的巨变,笑纳了寒风的嘲弄。依然高贵而脱俗这是怎样美丽的中华文化啊! 我只想抚一首无韵的小曲,任它缠绵在我凄凉的心房,那种未经修饰而天成的典雅之美无法诠释,或细品一杯凉茶,任它无尽的悠长浓香弥散远方,送你一丝东方茉莉的清香 中华古韵,也悠而长

与“古韵”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 一起走过的诗词文案:

闭合双眸,任风卷起书页,乱了心扉,任发丝凌乱碎了一地墨香。千年来,文人墨客在历史长河中翩然流逝,唯诗词与墨香,永不老。
——题记
仲夏时节,暖阳氤氲了一室的墨香。静坐窗边,手捧一杯香茗,闻茶香与墨香在空气中缠绵交织,看风起雨落,云卷云舒,岁月静好,你我安然。不为三千弱水,只待流年逝去,与诗词相伴的时光,还镌刻在记忆深处。无需刻意想起,便会在心间回荡。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已是黄昏,阳光撒在水面,将这莲池染上一层金辉。一少女泛舟而行 ,所行之处酒香四溢,欢声笑语。精致的小舟穿梭在莲池中,将那浮萍划开一道,蜻蜓立在花苞上,似是在打量夕阳,又像是在打量这活泼的少女。天色渐晚,倦鸟回巢。或是闻多了酒香,夕阳也喝醉了似的,愈发红艳。少女有些慌乱,急着从这一片莲花中寻找回家的路,却不想这泛舟声惊起了那已回巢的鸟儿“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那水鸟轻啼了几声,便另觅归处。少女有些惊愕,随即笑了起来……历史的镜头定格在这一刻,便有了这首《如梦令》的出世。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一白衣少年郎独坐花丛中,一壶清酒,月下独酌。微风轻拂,影随风动,花香四溢。“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影,一月,一人。月下相酌,看似热闹,实则孤独。什么天资聪颖,什么“诗仙”之称,在这一刻也随风而去。月下之人,此时此刻,亦是一个有家不可归的游子。如此盛世,如此繁华,谁又愿四海为家?鲜衣怒马仗剑天涯之时不以为意,看尽世间虚伪繁华后才懂得其珍贵。可以一切早已为时已晚。空留遗恨,奈何孤独,只好与月、影为伴,自我安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春寒料峭,风微冷,也无风雨,也无晴。聪颖一生,不也是埋没了半身才华?此时之东坡,应该也是看透了。金榜题名,荣华富贵,不如学那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虽步入老年,但照样悠然自得,无惧无畏,如此豁达,令人敬佩!三毛说:“人生有三道茶,第一道苦似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此刻的苏轼,应该也是在品尝这第三道吧。竹杖芒鞋,一生烟雨,宠辱不惊,淡若清风。如此,甚好。
沧海又桑田,斗转又星移。仲夏之时,蔷薇正茂,与诗词相伴的日子,如此静谧美好。手持一卷书,忧其之忧,乐其之乐,倒也是“万顷波中得自由。”

与“古韵”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 一起走过的诗词文案:

一曲古韵,一杯清茶,一首诗词。
“梨花香,缠着衣角略过熙攘……”我轻哼着小调,勾起了我与古韵的回忆。“三月梨花雪,几载开了又败,笔锋走黑白,丹青中穿插无奈……”这是我听的第一首古风歌曲,婉转的曲调,优美的歌词,飘忽的意境,让我感受到了古风令人身临其境的技能,让我爱上古风。一曲一曲的古风歌,让我听懂了些许畅快,想起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让我情不自禁地拾起搁置已久的竹笛,吹奏起一曲紫竹调;让我慢慢尝到了品茶的惬意,看着教程学着烹茶。
“烟波江南多妖娆,风过柳摇二十四桥,偶尔闻雨打芭蕉,‘滴答滴答’夸赞江南好……”翻开一本诗词书,指尖缠绕着淡淡的茶香,沉浸在古人闲适的生活中,读着跌宕起伏的经历,若是还能再加一件襦裙,一根发簪,那是再好不过了。看累了,夹上一朵干桂花瓣,合上书本,微抿一口清茶,舌根尝着有些微苦,清风忽起,脑中瞬间清醒不少,继而翻回先前读到的那页,伴着茶、花的飘香,随着悠扬的音乐,品读着、回味着……“油纸伞,青石桥,又见青鸟衔来绿丝绦……”
咏“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无奈;阅“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的逍遥;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哀愁;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放;续“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的不羁,论诗词的魅力,怕不就是如此了吧。古今中外,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被诗词联系在一起,就像曲水流觞,一只小小的酒殇,发掘了不少文人墨客、佳人才子;又如“中国诗词大会”,一场激烈的飞花令,诉说了一次次诗词的狂欢。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夏,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秋,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朝,是“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暮,是“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每每遇到相似的境遇,脑中便会蹦出一句两句诗词,便会愈发觉得感同身受,理解也会更深一层。
诗词它很美,它承载了诗人的遭受,表达了诗人的心境,抒发了诗人的志向。
诗词古韵,古韵风华。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与“古韵”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与“古韵”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与“古韵”一起走过的日子》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与“古韵”一起走过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