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二作文 > 正文

周村之行作文 周村在哪文案

2019-03-15 初二作文 类别:叙事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周村之行作文 周村在哪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周村之行作文  周村在哪文案

周村之行作文 周村在哪文案:

说起周村,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周村不仅是古代的著名商埠,还是重要的货物中转站和集散地,更因周村煮锅和烧饼而闻名于世。 站在古朴典雅的银子市街入口,四块并列镶嵌在墙的石碑赫然在目。上面镌刻的是周村的历史和各家店铺的名称。虽然历经了数百年岁月,但石碑上的字迹仍然清晰可见,隐隐约约的可以窥探到当年的一些细节。我粗略估计一下,上面的店铺名称足有千百个之多,依稀可见当年的繁荣。这里的街名都十分奇怪,遵循这“见名知义”的原则。卖什么就叫什么名字。除了上面的银子市街,还有棉花市街、丝绸市街等等。而景区的主干道则干脆叫做“大街”。 一到大染坊,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染布的复原现场。里面倒是有少劳动实物,比如长满了红锈的染色吊桶,但那水泥池子让人实在找不出什么历史的痕迹。在高高的晾布架上,晒着染好的几匹布,从远处望去犹如一道彩虹。我们又来到了织布工坊,在这里我们见到了织布工的秘密武器——一台巨大的老织布机,它仅仅是由一些简单的木板和绳头构成的,真难以想象当年的周村先民们怎么用这种机器织出五彩斑斓的锦绣绢纱。 来到“大德通票号”门口,一种浓重的商业气息扑面而来。这里展出的是古代的各种票号。票号类似于现代的汇款单,上面带有密码,能清楚地显示出时间、地点、取款收款人,几乎不可能造假,这一点,让现代的密码专家也惊异不已,因为他最后能编成一整句话。在过道上还镌刻着一枚巨大的铜钱,上面写有“唯吾知足”四个字,每个字都以铜钱中间的方孔作为偏旁部首。使人不得不感叹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 走了一会儿,我们又到了中心广场。其实说是“广场”有点太夸张了,一个小平台而已。那里有很多父辈们玩过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游戏,如滚铁环、踩高跷等。我也忍不住跃跃欲试感受一下这些古老的童趣。由于我第一次玩,缺少经验,玩起来自然是洋相百出。滚铁环我试了十余次,才勉强让它跑起来两次,还险些一头撞上墙。踩高跷更别提了,我在大家七手八脚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站起来,为了安全起见,大家有架着我胳膊的,有扶着我腿的,在众人的齐心保护下,我仍旧是寸步难行,哎,这哪是踩高跷啊,从远处看那直接是一个重度残疾——拄双拐的。但高跷可是爸爸小时候的最爱,他踩上高跷后走路、转弯都很灵活,望着爸爸健步如飞的身影,我只有当看客的份了。虽然这些游戏玩起来累一些,但是仍就让我们笑得前仰后合,其乐无穷! 周村,真是中国古代商贸繁荣的见证。

周村之行作文 周村在哪文案:

周村,我的家乡,它养育了我,我美好的记忆在这里留下的也最多,我爱我的家乡。今年是周村开埠100周年,作为一个周村人,真为之骄傲!周村,号称“天下第一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渔猎开垦,繁衍生息了;我国封建帝国,周村一直是商业名城;近代,周村是革命要地,同时这里的经济发展迅速,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的《大染坊》就是讲述的周村的繁荣经济。
周村是古老而又新兴的商贸名城。自古商业发达,明末清初周村就以它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鲁中工商业的重镇,开始走向繁荣,成为远近闻名的“旱码头”,被人们誉为“金周村”。清乾隆帝到周村来观元宵灯会御赐周村为“天下第一村”。1904年,与济南、潍坊同时被辟为商埠。而早在春秋战国,周村就已经有了家庭手工丝织作坊,成为“桑满园、户养蚕,机声不断、家织绸缎”的着名丝绸产地,是远近闻名的“丝绸之乡”,同时,也成为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
目前,全区已形成了蚕茧、缫丝、丝织、印染、丝绸原料、丝绸机械、丝绸服装、科研、教学等完整的行业体系。全区年生产丝绸2000多万米,占全省丝绸行业的三分之一呢!怎么样?厉害吧!这只是过去的繁荣景象。而近几年来,周村区以专业市场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先后建立了纺织大世界、沙发及沙发材料等较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九六年全区集贸市场成交额达到54。7亿元,其中纺织大世界达到32。
3亿元,位居全国“双百强”大型专业市场第19位。而且,周村的招商引资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周村区是山东省的纺织工业基地。纺织行业已经形成了学校教育、科研机构、纺织机械、服装设计、生产、经营非常完整的产、学、研、贸一条龙体系。全区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居全省领先地位,拥有一批国外引进的先进生产流水线,其中,具有八十年代末国际先进生产水平的剑杆织机300台,喷水织机200台。
周村区有一批传统名牌产品响誉全国。如300年生产历史的周村大酥烧饼、有500多年历史的王村食醋、黄酒,300多年生产历史的铜响乐器。凤阳牌沙发是全国家具行业的名优产品,曾获全国最高质量奖。兰雁牌牛仔服装、北方牌、美亚达牌系列家具等十几种产品都成为了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名牌产品。其实,这才说了家乡在经济成绩上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很多的“美”,如地理位置优越、古文化悠久、民间艺术、古代庙宇等等。
可是,如今的周村还比不上许多城市,周村是我们的家乡,我们有义务将周村建设成为一个美丽、富饶的现代化城市。朋友,你说对吗?那么接下来,作为中学生,就要好好学习,为周村的未来献计献策,投身其中。那么就将周村的未来作为自己的未来,以回报周村的养育之恩吧!。

周村之行作文 周村在哪文案:

你们一定听说过周庄吧,可能你们没去过周庄,今天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中国第一水乡——周庄。
周庄有着悠远的传统,淳朴的民风,古老的建筑,波澜的河水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构成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图画,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前来观赏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像我就是被这美景所吸引的南京客人,早就听说周庄古色古香,今天一见还真是名副其实啊!我们一下车,就有一阵阵扑鼻而来的香甜,导游说周庄人的口味偏甜,还真是不假。街道两旁是万三系列食品,有万三蹄、万三糕等,令人唾涎欲滴,特别是我这个小馋虫,拉着妈妈买了好多呢!
周庄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有人把它比作“中国的威尼斯”,它的河道交叉形成“井”字型,将周庄分割成很多条街道,各种各样的小桥如彩虹般跨在“井”字型的河道上,河里有许多小船游来游去,为周庄增添了风采。在这些桥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双桥,两座桥的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当地人称它为“钥匙桥”。这座桥是怎么出名的呢?据说当时在美国留学的画家陈逸飞画了一幅画《故乡的回忆》,画上就是美丽的双桥,人们被这梦幻的景色迷住了,从此,周庄出名了,双桥也出名了。站在小桥上往前看,有小桥、流水、船只、房屋等,这里成为人们写生、摄影、拍照的好地方。
桥向北,就是张厅了,它是明朝时建成的,白墙灰瓦的明代建筑使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张厅具有“轿从前门进,船从家中过”的水乡建筑特色。他也验证了一句俗语:有钱人家门槛高!人们在大大小小的房间和走廊里参观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不被那高高的木头门槛给跘到。再向北不远,我们来到了鼎鼎有名的沈万三的家,也就是沈厅。它是江南民居之最,沈万三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号称江南“第一大富豪”,民间传说沈万三有一只“聚宝盆”,金银财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沈厅的建筑气宇宏伟,雕梁画栋,很有气派。而他那只聚宝盆,我也见识到了,我还和他拍了张照片留念呢!
在街道上,人山人海,也有很多有特色的东西,有妈妈小时候吃的棒棒糖,有边吃边玩的麦芽糖,有醇香的江南名茶……还有米上刻字、芦苇画、刺绣等等,都是你感受到浓浓的江南诗情。我们一行人还在那波澜的小河上泛舟游玩,欣赏着那随风飘动的垂杨柳,和渔家们的小木舟……心中无比激动。
这就是我眼中的周庄,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江南淳朴民风的古城小镇……

周村之行作文 周村在哪文案:

在古老的苏州城边,有个恬静的小镇,名唤周庄。那里盛产鱼虾,广泛种植水稻,是江南有名。的\"鱼米之乡\"。那里以舟代步,很少看到宽敞的路面,却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船家,举着一根半长的篙,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哼着家乡的小调,在熙熙攘攘的船群中悠然地穿过……。那年有幸,与妈妈一同目睹了这一片古色古香、与世隔绝的“中国威尼斯”。
那年我八岁有余,去那里时也是五月已过。夏雨淅沥不停,柳絮飘摇未衰,现在依稀记得也只有这些了罢?但那种视觉的冲击,却是我一生都忘不了的:古朴的建筑群漂浮的水气、质朴的人群都令人难以忘怀……
周庄虽已将旅游业开发多年,却不曾见到过半点现代人为的一丝痕迹。因为那天下雨,致使能见度很低,但那虚无缥缈的雾气,却在船与人之间来回穿梭。也有三两个人,挑着担子,沿岸叫卖些瓜果蔬菜,还有许许多多当地独有的工艺品:尿娃;一种泥制小人,只要在它头上浇少许水,它便会从底下“尿”出来,直到现在我都不懂这是什么原理只是觉得很新奇,便买了一个,戏于股掌之间;套娃:一种竹制的小玩偶,可以一一打开,中间会有一个比前时要小但却一模一样的东西。我只买了一个,仔细数数,里面竟有五个之多,真是不得不佩服当地人民的高超技艺……
乘着小船,开始向镇的深处进发,舟身随着船家地撑篙而一左一右晃动。这时雾气散去,我这才发现,原来周庄的水是这样清:似一块巨大的翡翠,又恍如一面明镜,还可以看见鱼的一颦一蹙,一举一动……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周庄之旅!


结语:《周村之行》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周村之行》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周村之行》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