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二作文 > 正文

棕子作文 棕子叶文案

2019-03-13 初二作文 类别:记叙文 9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棕子作文 棕子叶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棕子作文  棕子叶文案

棕子作文 棕子叶文案:

妈妈昨天从超市里买来的肉粽,不禁又发出了在奶的唠叨,我好像看见太婆正在兴致勃勃地教奶奶包粽子,厨房里溢满棕叶的清香……
现在,在我周围,,从十月底开始,一连串的节日接踵而至“万盛节”、“感恩节”、“圣诞节”……羡慕他们因节日而来的轻松与欢喜,更羡慕那种因节日而来的忙碌。
随着“洋节日”的普及,中国传统的节日显得越来越苍白,记忆中似乎只剩下饭宴和无聊的拉家常了。作为现代人的我们省去了包粽子、省去了做香囊、省去了插菖蒲(艾草)、甚至省去了赛龙舟……我在深思:人们省去的仅仅只是一些繁琐的形式吗?不!端午节的喜庆、人们对屈原的敬仰、民族的风俗在这些省略中一点点的淡去、一点点的遗忘、一点点的丧失……
还记得我小时候过端午节,偶尔还会看到几家门口挂着几枝用来“避邪”的还带着露珠的艾草;奶奶也会用雄黄酒在弟弟的额头上写“王”字,房间里也会有雄黄和香囊混合的特殊香味。随着我年龄的渐渐增长,那种种的“规矩”好像都已经成为历史了。再这样下去,纪念屈大夫的粽子就会“变味”,比我们更小的孩子们将不会了解端午节的纪念意义。大概只有奶奶那样年老的一辈人才知道端午节要包粽子、插艾草、喝雄黄酒这种习俗了吧。周围的父辈常说:过什么节日啊?害得我失去了两单业务;身边的同龄人常说:过什么节日啊,无非是放一天两天假而已,玩也玩不爽。人心不古,粽子变味,端午节也变味了。
传统节日的风俗应该是一个民族几百年几千年积存沉淀下来的珍宝,里面或许藏着一个英雄的传奇故事,或许藏着一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或许藏着一个神秘缥缈的故事……风俗是一种文化,我们穿梭其中,追寻各自的精神家园!
不能在淡漠中丢弃自己的精神家园,泱泱中华有五千年的历史传承啊!在没有几百年历史的美利坚,尚有“万盛节”的装神弄鬼,“感恩节”的火鸡大餐,“圣诞节”的圣诞老人和新年的钟声,难道我们——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竟然不知道过节做什么吗?
望着奶奶手中的软搭搭的粽子,闻不到原有的浓郁清香。“粽子包好了,烧一锅水,等水沸腾将粽子下锅,先旺火,再小火,嗯!粽子韧韧的,那个香呀,客厅里都能闻到!……奶奶还在念叨着,大概只在她记忆的底片中才有粽子的原汁原味,才有端午的忙碌与充实吧。
初二:vav刘

棕子作文 棕子叶文案:

粽子
踏上土路,走上石阶,跨过门槛,迎面扑来的,是老家特有的熟悉味道。回眸望向那条给我带来无数欢乐的小溪,已经变得浑浊,岸边的点点玫红也消失不见。
外婆从客厅走出来,我笑着跑去抱住她。“你们回来啦!明天就要包粽子了!”外婆笑道。“嗯!外婆,明天我来吃哦!”
我跟着阿姨回来,只有我一个人。因为外婆家里没有睡的地方,那几天,我住在阿姨家。
这一次回来,只有三天时间,再见到外婆,看见她又染了一次头发,青丝仿如旧,可是我知道,其实不是。白发,应该已经悄悄爬上了她的刘海和鬓角了吧。鼻子一酸。“外婆,我走了,不然阿姨要担心了。”“好,明天你来啊。”我答应着,出了门。
第二天,我很早就起来了,可是婆婆和阿姨起的更早,他们已经在准备包粽子的材料了。公公刚拿回一捆粽叶,那是早上刚摘的竹叶。阿姨拿着刷子开始刷洗,刷掉叶子上的绒毛,再过一遍开水,然后放在一边。昨夜泡下的糯米已经吸饱了水,一粒粒透亮饱满,相互依靠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阿姨端来一盆碱水,把糯米倒了进去,包碱粽。
婆婆动作极其利索,手上下翻飞,便捏着一个粽子在绑线了,我甚至都看不清她把米填进作粽叶卷成的三角锥后的动作。翻、折、压,重复几遍,便又是一个饱满的粽子。很快,一串粽子出现在门檐下。红丝线,绿竹叶,风一吹便会摇晃。
我跑去外婆家,外婆包的是花生豌豆的粽子,浅黄的糯米中点缀着红花生和绿豌豆,是一种朴素的美感。
午饭在外婆家吃。外婆外公要开始煮粽子了,我在长凳上,看他们添柴旺火,煮着粽子。厨房里的烟雾升腾着。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的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趴在桌子上张望。这温热的午后,我感受到了困意,便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醒来,外婆已经凉好了一盘粽子。递给我一个,我轻轻捧起,拉下线绳,展开粽叶,四角粽子煮得透亮,咬一口,竹叶的清香弥漫,有着花生的甜香。
时间到了,我又要回厦门了。看着那条已不太清楚的小溪,一天天变老的外婆,还有日渐稀少的野莓丛,越来越少见的手作粽子,我又不愿离开这方水土。因为我知道,改日再见的时候,又会有某种我所珍视的东西消失不见,人事物却非。

棕子作文 棕子叶文案:

今天我刚学会了包粽子,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香味。 粽子的制作方法:先把粽叶错开放,然后把弄成一个三角形的,在上面再放入糯米,再放入一颗蜜枣,然后用线捆住。一只粽子包好了! 我学的时候,难点是绑粽子,我总是绑不住,米会淘气的跑出来,我就着急,妈妈说:“不要着急,慢慢来。”我说:“淘气的米专门和我作对,我一定要打败他。”反复的失败,反复的重来,终于找到了帮粽子的窍门——我成功了! 生活处处是学问,一个小小的粽子都有这么多学问,这么多窍门!我们要学的、要做的这是太多了!我以后要多学习,多实践,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让自己做一个新时代的“多能“少年!

棕子作文 棕子叶文案:

人生中出现过许多第一次,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拖地,我印象中最深的是第一次包粽子。 包粽子需要许多材料:粽叶,糯米,瘦肉或肥肉,酱油,棉线。糯米和酱油混合一下,再加上肉就是粽子的食材。当然,这都是按自己口味来进行选择的。如果喜欢吃甜的话,可以不需要酱油,可以加一些赤豆或糖。粽叶要尽量绿一些,光滑面和粗糙面分的明显一些了。要有韧性的,不能太碎的粽叶,这样包的时候容易裂开,包的时候米粒会漏出来,粽子的香味也会大大减少。 材料准备后,就可以做了。先把粽叶的1\/2卷成无底的圆锥,然后兜2到3勺子,拌好的糯米和酱油加到圆锥里,加一块肥肉和瘦肉,用勺子挤一挤,在兜三到四勺的糯米,兜满为止。可是我兜了一勺又一勺,一勺又一勺,就是兜不满,像个无底洞一般怎么装都装不满,可是我始终都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我把粽子检查个遍,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卷的时候,没卷好,“圆锥”的头上有个洞,只要我轻轻一捏,下面就会像个没关紧的水龙头一样,时不时漏下一些糯米下来。拆掉,重包!这一回,我可小心多了,为了防止它再露出来,我甚至提前用了棉线。在尖角上面先捆了几圈,粽子倒是兜满了,总该盖盖子了吧。我把剩下的1\/2的粽叶包上去,盖住,再扯下来,将棉线捆上去,一个粽子就这样做好了。后来我渐渐学到了技巧,竟然包的比妈妈和奶奶还要多。 在第一次包粽子中我学到了很多。希望以后有更多的第一次能让我难以忘怀。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棕子》作文的经历,对《棕子》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棕子》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棕子》,希望对大家写《棕子》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