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正文

读后感作文 辛亥革命读后感作文 辛亥革命读后感700字左右文案

2019-03-15 初一作文 类别:读后感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读后感作文 辛亥革命读后感作文 辛亥革命读后感700字左右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后感作文 辛亥革命读后感作文  辛亥革命读后感700字左右文案

读后感作文 辛亥革命读后感作文 辛亥革命读后感700字左右文案:

随着时光的流逝,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让我们把思绪转到那百年前的神州大地上,我们耳边仿佛响起那隆隆的战火声,眼前浮现出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献身。正因为这些烈士们,才让我们赶上了此刻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出生在这么一个和平,幸福的年代,所以,我们更要懂得珍惜。
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该年以支计为辛亥年,故名。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而领导的,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及领袖孙中山。孙中山先生曾有一句名言\"华侨乃革命之母\"。形象的说明了华侨和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不解之缘,的却如此,在本世纪初年,广大海外华侨用心支持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他们对孙中山先生忠心耿耿,赤诚一片,而孙中山先生对他们则是推心置腹,热情关怀,勉励有加,所以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的枪声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深的历史好处。是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又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使辛亥革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能够这样说:是辛亥革命开启了新中国的大门。
辛亥革命为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最后,辛亥革命对近亚洲的各国被压迫的解放运动做出了无可厚非的巨大贡献。
2015年的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勾勒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天,回首过去,展望眼前,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铭记那些革命先驱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永远铭记辛亥革命所带给我们一切的一切。我坚信,它的精神和历史使命将无止境的延续下去。
2015年10月10日,我们将迎来辛亥革命100周年这个伟大的日子。一个世纪过去了,革命先贤们的业绩熔铸成了不朽的史诗,他们的抱负在后人的手中逐步变成了现实,他们的爱国思想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则在我们的事业中得到了延续与光大。
这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因为辛亥革命功绩彪炳千秋。1911年的10月10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孙中山领导下的湖北革命党人成功发动武昌起义,打响了推翻帝制的第一枪,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帝制,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为民族的独立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辛亥革命的光辉永存,功绩永存。
这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因为辛亥志士永存不朽。\"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敢发。\"这就是武昌首义所体现的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100年前,孙中山先生率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00年后,振兴中华,实现祖国统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仍然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这天,孙中山先生的呼喊仍然在我们耳边回响:\"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当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意气风发的跨入新世纪的时候,回顾中国人在上个世纪走过的艰难而曲折的道路,怎能不对前人在那黑暗年代创立的不朽业绩肃然起敬。

读后感作文 辛亥革命读后感作文 辛亥革命读后感700字左右文案:

这是一次伟大的革命,是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我看到了!看到了中华儿女们的自强不息,看到了英勇奋战的精神!辛亥革命牵动着多少中华人民的心呀!我激动地说了一句:“我是中国人!”电影一开始是一位妇女,她戴着枷锁一步一步顺着围观观众开辟的道路走着,她步伐刚劲有力,她说:“我此蕃赴死,是为革命。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球瑾始。纵使世人不尽知革命为何竟让我狠心抛家弃子。我此蕃赴死,正因为回答革命为何事,革命是为给天下人创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我此蕃赴死,是为革命。死并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但牺牲之快,之烈,牺牲之价值,竟让我这一刻自心底喜极而泣。”我不由得感动,她是多么的伟大呀!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这看似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它有那么不平凡。就在这一天,武昌城城头一声枪响,它预示着革命第一次的成功,也宣告清王朝的灭亡!武昌首义前后,无数革命烈士洒下了热血,舍生忘死的精神令我敬佩!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当年的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孙中山先生说:死不是革命的目的,革命是改变命运,为天下人谋取幸福,是许多年轻人用生命的代价换取让他活着的人更好的活着!”“革命”是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强大的目标,这目标,将会是你人生的“革命”!

读后感作文 辛亥革命读后感作文 辛亥革命读后感700字左右文案:

半学期以来,学习“中国近代史”总是那么令人痛心。中国,这个两千年来的全球文明领跑者,近一两百年间在西方的尖船利炮下,显得是那样的脆弱和不堪一击。这正是对清政府逆世界潮流而动的尖锐讽刺。经历了甲午战争后,洋务运动的破产和后来维新派戊戌变法的流产,让明眼的中国人终于认清了世界潮流的方向——共和。从此,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便走上了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道路。这样,中华民族出现一丝复兴的曙光。但《走向共和》中的一幕发生了。武昌起义取得了空前的胜利,10余个省宣布独立,成立了军政府。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土崩瓦解。不久,流亡国外的孙中山先生得知了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从剧中可以看到,当孙中山看到报纸上“THE FIRST GUN”时,激动得打翻了好不容易才在咖啡厅里赊来的一杯咖啡,揉烂了旁人的报纸。可见孙先生对中国共和的殷切盼望。但事与愿违新兴的资产阶级并没有几年后苏联共产党那样雄厚的阶级和群众基础,也没有强有力的武装军队拥护支持,资金与军火严重缺乏。这一系列的客观原因和革命派内部的压力迫使孙中山等决策人最终采取妥协方案把新生的国家政权送到了大投机分子袁士凯的血盆大口里。当然革命派不会那么心甘情愿把革命成果送给别人。但他们寄希望于一纸《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就想限制袁士凯。这次他们被老奸巨滑的袁贼给耍了。不久,袁士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接着完全背叛革命,违背共和。孙中山真挚热切的愿望化为泡影,中华民族再次滚入黑暗之中。由观看《走向共和》中的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辛历程,我看到革命的成功不仅仅需要美好的愿望,更需要雄厚的实力和领导人超凡的巨大魄力!

读后感作文 辛亥革命读后感作文 辛亥革命读后感700字左右文案:

在清朝末年时期,有许多的人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改变了当时革命的结局,如清朝大臣荫昌、瑞,有民国的开辟者孙文、黄兴;也有很多人凭着革命混上高位,比如黎元洪等。辛亥革命的成功实际上是非常偶然的巧合。在这场革命中,许多事情的发生发展都出乎革命党人的预料,然而革命却误打误撞地成功了。如果没有这场革命,黎元洪恐怕也不会当上副总统。黎元洪比较老实,为人谨慎,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他做军官时从不克扣军饷,带兵宽厚。没想到,等到革命发生了,他以前的所作所为不仅保住了他的性命,而且还被推选为了武昌城里那些大兵的头头。假如当时的瑞没有按图索骥,辛亥革命就不可能爆发,那么黎元洪也就只能做个胸无大志、规规矩矩的军官,哪里轮得上他做副总统啊!可见,革命真的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孙中山通过辛亥革命成为了民国的第一任大总统,毛泽东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任主席,就连黎元洪这样一个与革命毫无瓜葛的人也竟然成为民国的副总统。可是,有很多革命党人拥有崇高的理想,却被人当猴子耍。正如我之前说的,革命中种种往往难以预料,但是对照情形,事态的发展又合乎情理。比如黎元洪,正是他宽厚老实,胸无大志,他才对士兵比较好,他的这种性格让他在官场上一路顺风,即使是做了坏事,也没有人怀疑是他干的,这就是他如此幸运的原因吧。每个时代都会造就一批这个时代的幸运儿,然而时代的特殊性是因为人才诞生的。也许是清朝末年奸猾的人太多,黎元洪这样老实的人才会受到欢迎吧。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读后感作文 辛亥革命读后感》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读后感作文 辛亥革命读后感》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作文 辛亥革命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读后感作文 辛亥革命读后感》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