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正文

一个执著的老人——刘盛兰作文 刘盛兰老人的事迹文案

2019-03-07 初一作文 类别:记叙文 7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一个执著的老人——刘盛兰作文 刘盛兰老人的事迹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个执著的老人——刘盛兰作文  刘盛兰老人的事迹文案

一个执著的老人——刘盛兰作文 刘盛兰老人的事迹文案:

一个老人:脸上,是有那么多的皱纹;满头,是有那么多的白发:皮肤,是那么的黑。这样的老人,早已送进养老院去享受了。但,事情真会这样吗
他,就是刘盛兰老爷爷。
在73岁,他的故事开始了。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日清早,他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出门了,他要捡破烂。叮铃铃,随着他的破自行车走街串巷的同时,若是有一个馒头铺在散发着馒头的香气,尽管他是口水直流,但他还是不会买,因为他是吝啬的。73岁开始,走过古稀,走过耄耋,整整17年,刘老爷爷几乎未尝过荤,未添过新衣,竟连养老院都不舍得进,只为那每年4000元的补贴。是什么让他如此执著地吝啬?执着的坚持?
哦,是他的初衷:助学。为了这个愿望,吝啬的他把省下来的钱,一元一分的全交出去了。一个受助的贫困学生回忆,当刘老爷爷如大款般拿着两百块捐出去后,就只剩两张一块的和一张五块的。两百就这么拱手让人了,我是不会的,但大爷却就这么捐出去了。我已经不止敬佩大爷了,而眼眶也开始微微湿润,鼻子也微微泛红了。
刘老爷爷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
至今,老人再也不能拾荒了,就连下床都不行了。他也没想到,这么多年地捐钱,竟然捐了十多万。这都是他这13年来的努力啊!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写下人间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都应该思考答案。

一个执著的老人——刘盛兰作文 刘盛兰老人的事迹文案:

一个老人:脸上,是有那么多的皱纹;满头,是有那么多的白发:皮肤,是那么的黑。这样的老人,早已送进养老院去享受了。但,事情真会这样吗
他,就是刘盛兰老爷爷。
在73岁,他的故事开始了。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日清早,他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出门了,他要捡破烂。叮铃铃,随着他的破自行车走街串巷的同时,若是有一个馒头铺在散发着馒头的香气,尽管他是口水直流,但他还是不会买,因为他是吝啬的。73岁开始,走过古稀,走过耄耋,整整17年,刘老爷爷几乎未尝过荤,未添过新衣,竟连养老院都不舍得进,只为那每年4000元的补贴。是什么让他如此执著地吝啬?执着的坚持?
哦,是他的初衷:助学。为了这个愿望,吝啬的他把省下来的钱,一元一分的全交出去了。一个受助的贫困学生回忆,当刘老爷爷如大款般拿着两百块捐出去后,就只剩两张一块的和一张五块的。两百就这么拱手让人了,我是不会的,但大爷却就这么捐出去了。我已经不止敬佩大爷了,而眼眶也开始微微湿润,鼻子也微微泛红了。
刘老爷爷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
至今,老人再也不能拾荒了,就连下床都不行了。他也没想到,这么多年地捐钱,竟然捐了十多万。这都是他这13年来的努力啊!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写下人间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都应该思考答案。

一个执著的老人——刘盛兰作文 刘盛兰老人的事迹文案: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举行了,我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些人物感动着。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从容。当我仿徨的时候,他让我看到了坚定。当我怀疑的时候,他告诉我什么叫相信。他就是92岁老人――刘盛兰。
听到名字,还以为是一位老奶奶呢!其实他是位老爷爷。刘盛兰一生贫苦,晚年一直靠拾荒为生。他住着破旧房子,吃着最简单的饭菜,却靠着省吃俭用,坚持捐资助学20_年,捐出善款10多万元。在他的资助下,100多个孩子完成了学业。刘盛兰爷爷,白白的头发稀稀疏疏,常常戴着个破帽子,每天走很远的路去捡垃圾。他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但后来还是散了,从三十几岁开始,他就一个人生活,他那粗糙的手,泛红的血泡,却扛起来了100多人的命运。其实他每月的收入不超过50元,却资助一个个学生上学,从73岁开始,一直到他不能再动。对他来说:“剩下每一分钱才是最重要的。”二十几年他没有吃药,没有一件新衣服,每天吃的是从垃圾里捡的饭菜,和邻居给的吃食。就是这样一个人,谁能想到他在二十多年来资助了一百多名学生上学。捐款多达十几万。他90岁那年过生日,他资助过的学生都聚到一起,陪他过生日。那是他二十多年来吃过最好的饭菜。哪怕风烛残年,也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是啊,我们应该向刘爷爷学习,学习他的坚持不懈,学习他的真诚善良,学习他的无价大爱,更要学习他的崇仁厚德。
想我们现在,都生活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家庭里,从来不知道要节约,看到别人有什么高档或是好看好玩的东西就嚷嚷着要;不愿意帮父母做家务;学习不用功,还常惹老师同学麻烦……这些习惯真的有些糟糕。看了《感动中国》,我深深地被刘盛兰爷爷感动了,我决定从现在开始珍惜美好的生活,刻苦学习,乐于助人,成为社会有用之人,为祖国的美好未来添砖加瓦作贡献。
点评:以感动开关,以感动结尾。这样便使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同时又使文章主题回环复沓,感染力极强。

一个执著的老人——刘盛兰作文 刘盛兰老人的事迹文案:

  在世上,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责任。
  责任,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意味深长。
  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刘盛兰老人将捐助贫困学生作为他的重任。不论严寒酷暑,他总会把通过捡废品得到的钱捐赠给需要帮助的学生,他坚守这份阵地几十个年头,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挡他去承担自己的责任。
  作为学生,我们在学校接触最多的不是同学,就是老师。老师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将自己的知识无怨无悔地传授给下一代。在一些学生的眼里,老师只会训斥学生,只会拿着戒尺在讲台桌上敲来敲去,只会叫家长。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老师为什么会不顾形象地训斥我们?为什么在学生犯错后,老师会不讲情面地去批评他甚至惩罚他?
  或许在你们看来,老师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力、彰显自己的本事,或者只是为了控制活跃分子的自由。如果你们这么想,那就错了。老师们在承担自己的责任时,他们更希望每位学生学习好、表现好,以便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其实这样想想,老师并不是在装样子,耍威风。有些老师管得严,要求高,一般情况之下,这个班集体会非常优秀。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些老师把责任担在肩上,全身心的投入,不惜背负部分学生的误解。
  当然,作为一名学生,我们的责任就是学好每一科知识,学会做人。有些人认为学习是没有用的,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努力学习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开拓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完善我们的思想,帮助我们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
  学习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连生命中的这一部分都完成不了,那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因此让我们在这美好的青春时期,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承担属于我们的重任吧!相信我们都可以把它完成得非常出色!
  每个人都拥有各自的责任,只有勇担重任的人,才能有所作为。


结语:《一个执著的老人——刘盛兰》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个执著的老人——刘盛兰》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个执著的老人——刘盛兰》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