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正文

清明游记--知足常乐作文 知足常乐是出自于哪里文案

2019-03-14 初一作文 类别:叙事 6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清明游记--知足常乐作文 知足常乐是出自于哪里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清明游记--知足常乐作文  知足常乐是出自于哪里文案

清明游记--知足常乐作文 知足常乐是出自于哪里文案:

这两天是清明节,学校放假,当然是我最开心了,因为其中涉及到我的生日。
这天母亲带我去爬山,令我很是兴奋,上时间投入学习的我,左转转,右看看,拿个树杈当拐棍,一步一个脚印。刚下完雨的山色就是不一样,土地是那样湿润,空气是那样清新,一切都令我神往。爬到半山腰,坐下来休息休息,只见一位老人热情的让我们坐在椅子上休息。听他的话语我们了解到,他当年是朝鲜志愿军的卫生兵,和老伴是战场上认识的,五百多人,伤的伤,死的死,最后只有20个人活了下去!
20个人,令我多麽吃惊,战争真是无情,夺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眨都不带眨眼。为什么?生命在你眼里是那样渺小,老人今年已经79岁了,深居山林,只有过年才能见到儿女,每天吃枣子,喝山泉水,却过得那样顺心。有人问他:“政府一个月给你多少钱。”,“不给,一个月100块。”一百块是多少个家庭一天甚至一个小时的花销呀!有人问他,你怎么不向政府要钱,老人的回答出乎我们的意料,:“其实没有政府,哪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算了算了。他的回答一次次让我震惊,一次次微笑让我感触,没有一丝掩饰。我们参观了老人的家,睡得只有土炕,烟雾缭绕。老人舍不得自己的家,舍不得他的土炕,深入荒山,只为给上下山的人鼓励,打水。
命运,总是公平的,有舍有得,让老人身居荒山,保留着一份安详,平静。现在,城市人因为工作辛苦满头白发,而老人生活确是那样滋润,当我们是个农民,我们拼命赚钱,想过更好的生活,我们拼命赚钱,买房,当老了,才发现家还是农村好,却不知自己早已被金钱所束缚,成了金钱上的奴隶。总觉得少了份安详。
今天,在这普通却又不平凡的日子里,我领悟了四个字:知足常乐。

清明游记--知足常乐作文 知足常乐是出自于哪里文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错的,每年清明都是阴雨连绵,正好寄托人们的哀思。每逢清明节,父母都会起早,烧锅做饭,蒸上几碗鱼肉,然后带上我们,去给地下的亲人们扫墓。爷爷的坟很近,就在村外,到了墓前,父亲会用上镰刀,细细的将坟墓上的草除去,传说那是亲人的头发,要轻轻“梳理”“剪去”,可马虎不得。除完草,母亲摆上鱼肉,烧上几柱香,放上几串鞭炮,“啪啪”声传得很远,似乎在提醒爷爷,儿孙们来看你了。给爷爷扫完墓,其它亲人按照亲疏,依秩序祭拜,不能有所遗漏,在农村的习俗,遗漏代表着不孝顺,谁也不敢担当这样的罪名。到了中午,我们祭完回家时,青山中,已是白幡点点,在风中飘扬。下午,做清明果是一样盛事。母亲拿出前几日采摘来的的清明草,在水中煮熟煮透,和上米粉,加入以萝卜为主,虾仁、猪肉为辅的馅,捏成花状,很是精致。每当此时,我也会卷起袖子,上阵捏果,虽然不成样子,但蒸熟后吃起自己做的清明果,味道更觉鲜美。这清明果啊,也算是为这哀伤的清明节,增添了一点生气。

清明游记--知足常乐作文 知足常乐是出自于哪里文案:

我们都是生命的过客,每个人都只不过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所以,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妨站得高一点、走得慢一点、看得远一点,对有些东西看得淡一点,知足常乐。
知足是生活的智慧。林逋感慨道:“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这正是为什么乞丐可能因为多捡一个塑料瓶就会感到快乐,而富豪很有可能只因为少挣了一元钱而心情郁闷。贫困的凄苦并不妨碍乞丐简单、满足的快乐,而更为富有的富豪却总是不知足而纠结不已。知足让每个人的世界观都能发生改变,而它却是快乐的翅膀,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翱翔。
知足使自己快乐。生活的智慧正是让我们做好任内的工作,不要过多地掺合外面的事,这就是所谓的“欲而不制止,使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没有过多的欲望,生活的快乐也会因知足而更简单纯粹。
知足是精神的智慧。“智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陶渊明,归隐山林,醉心山水的豁达与情怀又有几人能比?他不渴慕功名利禄,不挂怀朝廷纷争,更不在乎凡俗的世事,仅仅满足于山水之间,与酒和茶作伴,达到了“出世”的境界,知足常乐,无欲无求。
精神的智慧让我们能从点滴平凡的事中体悟快乐。“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在纪昀的生命中一直秉承着这样的处事态度,一生中心意顺遂,即使是在逆境中也能品出滋味与乐趣。知足常乐,也是让我们要满足于点滴小事,放大点滴快乐。
知足是灵魂的香味,是山穷水尽后的“柳暗花明”,更是灰暗天际中的第一缕曙光,能让平淡坎坷的生命充满希望与欢愉。让我们简单地生活,不失真善的本性。知足,方能常乐。

清明游记--知足常乐作文 知足常乐是出自于哪里文案:

今天是清明节,学校放了三天假。我和爸爸妈妈回到了老家和亲人们一起过清明节。早上的时候,妈妈和奶奶早早就起床了,要做许多的事情,到市场买菜、肉,其中有葱、荷兰豆、猪肠子、豆腐、猪肉、猪肚。妈妈买完各种东西后,就回家当场和爸爸一起杀鸡、炒菜、买鞭炮……做清明扫墓前的准备。妈妈叮嘱我们说:饭后不要乱跑,上午准备出发去扫墓。妈妈、爸爸、奶奶、二伯、二伯母等一直在做准备工作,从早上忙到中午。差不多11点的时候,我们带着汽水和啤酒,还有鸡鸭、米、水果、鞭炮等供品,带着装满黄草纸,冥币等祭祀品的麻袋就出发了。哥哥是负责扛所有的汽水和啤酒,虽然很重但却坚持扛到目的地,因为妈妈相信他的实力。相对来说,我拿的东西是很轻的,但责任重大:一不小心可能引起大爆炸,我拿的是鞭炮。我们走了很长的一段路,终于到达目的地了,哥哥累的气喘吁吁,而我也累的心脏怦怦直跳。我和哥哥最先到达墓地,后面的一群慢慢才跟上来了。二伯一上来就二话不说,拿起锄头就把太公的墓碑前后的野草和烂泥清理起来,清理干净后,就叫爸爸到附近的泥地里,拿起锄头挖了几块大的泥块。我、哥哥还有表哥一同去搬石块。我们把石块搬到墓前,接着大家把带来的纸钱统统交给二伯,,二伯把叠得整整齐齐的纸钱分别放在石碑的东西南北方向,用石头压着。此后,奶奶把盛了两碗干饭用两双筷子插在饭的中央,再在墓碑前摆上各种供品。然后奶奶就拿出一大麻袋的黄纸和冥钱,让我们分别把它们搓得均匀。哥哥搓得最搞笑,他使尽力气地搓,像打沙包一样用力地打着,使冥钱都均匀散开而他的拳头的皮搓破了。纸钱搓好以后,表哥就把火点着了,点燃了香烛,纸钱一叠一叠地烧,在烧纸钱的过程中,由于风势很大,使得周围的干草燃起来了,我们赶紧拿起树枝扑打火焰,扑灭火焰后,又锄了一条防火隔离带。接着把还没有烧完的纸钱再烧起来。这时候,天上下起了小雨,表哥说:“糟糕,下雨了。“小姑和妈妈却不慌张,她们异口同声地说:“下钱罗,下钱罗,祖宗在保佑我们今年赚大钱了!”。几位表哥们点燃了“浪漫礼花”,随着“呼--啪啪啪”响了三声,那礼炮就像离弓的箭一样,在空中跳舞几圈后爆炸了,显得绚丽多彩。小雨此时也停了,天空又出现了太阳。我们全体成员在铺了毡子的墓碑前齐齐地跪下来,随着二伯的叫声又跪又拜,我们在默默祝愿祖宗在九泉下安息,祈祷祖宗保佑我们下一代兴旺发达。最后,我们打开了带来的东西,午饭就在墓前吃,含义是邀请祖宗和我们一起吃饭。我觉得这顿饭很好吃,也觉得清明节扫墓是一件有趣的有意义的事情。希望每年我还能回老家跟乡亲们一起扫墓过清明节。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清明游记--知足常乐》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明游记--知足常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清明游记--知足常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