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正文

曾祖母的曾经作文 曾祖母的母亲叫什么?文案

2019-03-12 初一作文 类别:叙事 8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曾祖母的曾经作文 曾祖母的母亲叫什么?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曾祖母的曾经作文  曾祖母的母亲叫什么?文案

曾祖母的曾经作文 曾祖母的母亲叫什么?文案:

我的曾祖母是个了不起的人,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她如今已经度过了八十六个春秋,两鬓斑白,老态龙钟,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却透露出满满的慈祥。
听妈妈说,曾祖父三十多岁就因病去世了。曾祖父去世后,曾祖母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含辛茹苦地养大了三个女儿。进入中年后,又帮女儿们养育了四个外孙。
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扶曾祖母在露天地里享受阳光的照射。上了年纪以后,她格外喜欢阳光。
我忽然起了兴致,想听曾祖母过去的故事。于是:“老奶奶,您可以给我讲您年轻时候的故事吗?”
曾祖母笑了:“你想听吗?”
我很兴奋:“当然想听!”
曾祖母开始了无限的回忆:“我小的时候啊,生活很苦,住的是茅草屋,也没有电,更没有像现在这么多稀奇古怪的家具。不过,那时候全家人都能在一起,就挺满足的。不像现在的人,为了挣钱就什么都不顾了。”
“那您以前的理想是什么呀?”
“我呀,以前想当医生。我觉得,医生能够用双手来治病救人,太了不起了!”
“那您为什么没有当医生啊?”
“那时候生活很穷,连书都没法读,十几岁就得做饭、洗衣服、干农活……怎么能完成这个理想呢?”
“原来是这样啊!那在老爷爷去世以后,你是怎样抚养起三个外婆的?”
“是呀,你老爷爷去世的时候,她们都还不到十岁。说实话,那些繁重的活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每天都腰酸背痛的。不过,我就想着,不管怎么样也不能委屈了孩子们呀!日子再苦,熬一熬也就过去了。还好,她们都很懂事,也能帮我很多忙。”
……
那天,我与曾祖母聊了整整一个下午,我忽然意识到了她的乐观与坚强。
我常常想,有多少时间,曾祖母在墙角偷偷流泪,转身又露出一个笑脸!
我的曾祖母,用瘦弱的身躯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是这个家庭渐渐变得幸福、和睦。我暗暗下决心:要使这位伟大的老人在晚年度过一段幸福的时光,使她的一生不留遗憾!

曾祖母的曾经作文 曾祖母的母亲叫什么?文案:

我和曾祖母的接触不多,仅剩的一点记忆都已快要磨灭。在我还是个稚嫩的小屁孩时,曾祖母便已驾鹤仙去。幼小的我还不懂世事,把这一切只当作一个梦。我认为她并不是离我们远去,只是默默地沉睡了许久。而这“许久”,在我的心中毫无概念,或许是一世纪,或许是几辈子,但我不曾知道,她永远不会醒来。父母依稀和我讲过,曾祖母是个十分美丽、俊俏的人,但她的一条腿不是很健全。我只能凭着这些线索去想象。在我的脑海里,她是一个满头银丝,有着一张标准东方美女的脸,丹凤眼,樱桃小嘴,高挺的鼻梁。脸上皱纹有点密,但总喜欢笑脸迎人,和蔼可亲的老婆婆。又听说祖父长得挺像她,我便努力在祖父身上寻找她的影子。结束期中考后,我回了一趟乡下,我们翻箱倒柜,在一本老相册里找出一张发黄甚至模糊的黑白照片。果然她和我想象中的轮廓差不多,只是长得更精致一些。我永远会忽略用“瘸子”这一个词去形容她。毕竟会感觉到一点缺憾。记得小时候,奶奶家后面有一栋可爱的老房子。黑色的瓦,淡灰的墙,屋前种着爷爷精心培养的蔬果,几只鸡在里头窜来窜去。听妈妈说,我总爱在这片小园子里乱跑,大人们无奈来教训我时,曾祖母就爱做我的挡箭牌,保护我。家长们又不好再说什么,只是不了了之。偶尔被父母训斥后我会哭哭啼啼的往园子里跑,曾祖母就喜欢坐在板凳上用温州方言给我唱童谣。渐渐地,我就破涕为笑。如今,房子仍然是房子,但已出租给他人;门前的蔬果、调皮的鸡、小巧的木凳早已不见踪影,还有那喜欢哄孩子的曾祖母。而这些,在我的印象中越来越模糊了。清明刚过不久,我上了曾祖母的坟。坟前有几个橘子,几束鲜花。我看着墓碑,心里默默祈福:祝她在天上安息。即使这一切都是从他人口中听闻,但却是曾祖母留给我的唯一的珍贵记忆。我不会忘记,我的童年里,原来还有一位漂亮的老人,曾坐在小板凳上,为我唱过的遥远的童谣……

曾祖母的曾经作文 曾祖母的母亲叫什么?文案:

在我成长的历程中,最不能让忘怀的,就是我的曾祖母。
曾祖母是我儿时最爱的亲人,她伴随着我成长的点点滴滴。直至有一天,我们全家拍了一张全家福,她的身影才慢慢地从我的视野里淡去。
记得当时拍照的时候,我很纳闷,好端端的干嘛拍照?懵懵懂懂的,也没有问那么多,只是感觉当时气氛挺凝重的——好像每个人都心事重重的,只有曾祖母布满皱纹的脸上还保持着一贯的慈祥。事后才知道,曾祖母已经得了绝症,拍张全家福是为了给儿孙们留个念想。
肺癌是一个剥夺了无数生命的词,却偏偏发生在了我最爱的人身上。那个晚上,在大地一片昏沉朦胧中,我抬起头看着天上的月亮,顿觉一阵透骨的凄寒,不禁在心底暗暗泣诉:“月亮啊,你为何在此时变得如此皎洁,你怎么如此不解人间的悲凉?”泪水打湿了脸庞,成了一张定格在时光里的照片。
全家福上的曾祖母笑得像个小姑娘,丝毫看不出她在笑容背后承受了多大的痛苦。成长,却抹不了伤痛。成长,更忘不了思念。
曾经,我和她漫步在花园中,夕阳的倾洒像一个画家把五颜六色的颜料打翻在天空中,也洒在我们的身上,我们的影子倒影在墙上。一个稚嫩无忧,跑前跑后,一个苍老驼背,吃力前移。那时候的我,哪里能够意识到,她的背饱经了风霜,吃尽了人间的苦头。年轻时的重任,把她的背压垮了,再也直不起来了。
我和她之间的爱,如天上的繁星,数也数不清。我真的很后悔,为什么没有在她走之前,好好地陪陪她,让她好受一点,不要孤独的离开。可我没有,连最后一句话也没说成。我后悔过,愧疚过。我也常想,曾祖母大概是不希望我难过的吧,因为她在世的时候,最大的快乐就是看我笑,看我唱歌,看我跳舞。可现在,我越做越好了,她却不在了。
思念只能带给我更多的泪水和痛苦。我从没有从思念的苦痛中走出去过,它长久地成了我心头的阴影。爱是什么?是陪伴;爱是什么?是倾诉;爱是什么?是多回家看看……成长的思念是抹不去的阴影,是挥不去的泪水。
可是有一天,当我无意中翻到《秋天的怀念》一文时,我豁然省悟:人不能永久地活在过去,思念是为了更好的活着,现在我要把对曾祖母的思念化作前进的动力,毅然走向远方

曾祖母的曾经作文 曾祖母的母亲叫什么?文案:

曾祖母出生在一九一,于二五秋天去世,享年九十五岁。
曾祖母去世后,我去查一九一。一九一,农历庚戌狗年,同时也是宣统二年,日本明治四十三年,越南维新四年。那一年,霍元甲创立精武体育会,孙中山正在槟榔屿密议推翻清政府的大计,美国幽默大师马克吐温和俄罗斯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相继去世,爱迪生宣布发明有声电影,哈雷彗星又一次靠近地球……然而,这些重大的事情与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曾祖母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她出生在那个动乱的时代,仿佛冥冥之中也注定了她坎坷而又略带传奇色彩的一生。
小时候,我就听爷爷说过曾祖母作为童养媳嫁给我曾祖父的事情。
具体说来,应该是上个世纪20年代的事情了。那时——就像莫言《红高粱家族》中所写的——全国各地土匪猖獗,山东河南尤甚。离我们那儿不远的河南平顶山就有着一群占山为寇的杆子(土匪用我们那儿的老话说就是杆子)。
杆子们骑着马,到处洗劫,有一次来到曾祖母住的寨子,在洗劫寨子的过程中,曾祖母的父母为了保全自己的一点财产和粮食被杆子们双双杀害。于是,曾祖母和她的弟弟成了孤儿。此后,姐弟俩跟着自己的大伯生活。但当时人们的日子都不好过,缺吃少穿,后来大伯就对曾祖母说,只能养活你弟弟,给你们家留一根香火,你自己出去要饭吧。这对一个刚过十岁的女孩子来说,实在太难了。但当时,曾祖母还是和她村里另外一个同样失去了父母的女孩一块儿出去讨饭去了。
后来,她们要饭要到我们村,机缘巧合之下,曾祖母就被我曾祖父一家以童养媳的身份收留了,另外一个女孩也被我们村另外一户人家以童养媳的身份收留了。
那个和曾祖母一块儿被收留在我们村的那个女孩我也见过。记得我小的时候,她经常找我曾祖母说话聊天,那时她的眼睛好像就已经瞎了,一动不动,像死鱼眼,人们都叫她“瞎芳”,想来她的名字中应该有一个“芳”字。还记得那时她的脸色乌黑,手指乌黑,牙齿乌黑,头巾乌黑,衣服乌黑,手里的拐杖头也被她乌黑的双手染得乌黑,她像是生活在煤堆里似的。她身上唯一的杂色就是她银光闪闪的头发,头发生机勃勃,白得花亮,从她那乌黑的头巾里钻出来,与她看起来死气沉沉的躯体很不相称。后来,我小学没毕业的时候,她就去世了。
据我爷爷说,我曾祖母比我曾祖父大七岁。然而,这七岁的年龄差在当时看来最大的好处就是曾祖母可以照顾曾祖父。十岁左右的曾祖母恰好可以照顾三岁左右的曾祖父长大,这样就可以省去一个照顾曾祖父的人,如此就有更多的人去劳动,去创造粮食和钱财,生活也就会好一些。
等到曾祖父长大后,曾祖母就和他结婚圆房了。一九三六的时候,我的爷爷就出生了,他是家里的老大。后来,曾祖母和曾祖父又生下了我二爷爷和我姑奶奶。此后,他们就再没有生孩子。
爷爷长到六七岁的时候,正赶上抗日战争。我曾问爷爷小时候有没有见过日本人,爷爷说没见过,那时日本人没有打到咱们乡,咱们乡离县城远,靠近县城的一些乡镇就有日本人的踪迹。我又问爷爷有没有听说过共产党,爷爷说没有,他是到解放战争的时候才听说朱毛的。爷爷说,抗战的时候,他倒是见过老蒋的“大军良子”(即当时的正规部队),国民党中央军的一个小分队曾驻扎到我们乡里过。
爷爷还说,当时中央军征兵的时候我的曾祖父也被抓去当过兵。当时我曾祖父兄弟两个,一个留下来照顾老人,但至少有一个去当兵,这绝对是没法通融的事情。后来,曾祖父就去了。
我没有见过我曾祖父,我父亲见过,但时间久远加之印象不深他也给不出一个像样的描述。后来,我是从爷爷的口中得知,我曾祖父是这样的一个人:你曾祖父是我们家族里身高最高的一个人,最少有一米八五,他头戴一顶瓜皮小帽,身穿那种清朝人穿的灰色大布衫,骨骼突出,腿长肩宽。据说,我曾祖父是我们村最富有的人,他甚至还有过小老婆。但又据说他生性为人残忍,不懂分享,见死不救,对自己的财产一直有着一毛不拔的捍卫。我小时候曾祖母也对我说过,她和我曾祖父一起生活的岁月里,不管是作为童养媳的是十四年里,还是和他正式结为夫妻的五十年里,她好像从来没有真正吃饱过一顿饭。
曾祖父去当兵的时候,曾祖母的公公婆婆整天托人打听自己儿子的消息。后来传来消息说县里武装部和日军发生了火并,死了好多人。于是,我曾祖父的母亲,我曾祖母的婆婆,一个很会居家过日子但心肠很窄爱子如命的女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就一病不起了。曾祖母在床边尽一个儿媳所能精心伺候着她。但最后,婆婆还是去世了。公公也曾冒险去县里打听他儿子的消息,但终究没有听说什么,心里总担心儿子出了什么事,终日惶惶不安,然而什么作用也没有。
作为一个从小过流浪生活的女人,曾祖母却表现得出奇地淡定,那时她已有了两个儿子,她努力拉扯两个孩子生活,主办了婆婆的丧事,继续伺候着公公,她抱定的决心是即便丈夫不在了,她也要好好生活下去。然而,后来,曾祖父安然无恙地回来了,毫发无损,再后来,他和曾祖母又生下了我姑奶奶。
爷爷对我说,在他童年的记忆中,和他玩的最多的人竟然是他的小叔,也就是我曾祖父的那个亲弟弟,我的二太爷。
据说,二太爷生性更加残忍。他小时候得天花,由于没有得到合适的治疗,脸上落下了很多麻子。听老人们说,他年轻时有一句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麻子不叫麻子,叫坑人!”二太爷长大后,家里也为他娶了媳妇,可二人结婚后一直没有孩子。二太爷对此非常生气,那个小媳妇因此受尽了他的各种歧视、谩骂和殴打,公公婆婆也都不待见她,谁叫人们常说“不孝有三,无后最大”呢?后来证明,这事根本不怪人家小媳妇,但在当时,人们不明事理,认为就是女人的错。
那时,曾祖母作为长嫂,看不惯这个事,就劝弟弟和公婆,既然人家不能生,就放了人家,就是卖了也行,后来家人就把那个小媳妇卖给了邻村一个寡汉。不久后小媳妇和那个寡汉就有了孩子,还是个儿子,那个小媳妇因此也受到了优待。后来,那个小媳妇子嗣绵延,她的一个重孙子还和我一起上过学。想来当年曾祖母也算是做了一件善事吧。
再多说一句我二太爷吧。听老人们说那之后,二太爷又娶了亲,可仍然没有孩子,最后也是让媳妇走了。记得我小的时候,二太爷还活着,一脸的麻子,瘦骨嶙峋,他年轻时身上的残忍也被如今老态龙钟的身体所覆盖,他还能叫起我的名字。再后来某一年,在一个鞭炮声绵延不断的大年初一,他死在了村头他那间破旧的小屋里。
爷爷说,一九五六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日,他和邻村一个地主家的女儿结婚了。地主家的女儿当然就是我的奶奶了。据说,土地改革的时候,我奶奶的父亲和叔叔被判为地主,枪毙了。我曾祖父一家虽然也有钱有地,但那时曾祖母一直勤俭治家,能干的活都自己干,从没雇佣长工,最终没有划为地主。一家人虽然财产不保,但性命都安然无恙,爷爷说这多亏了曾祖母。
在我的爷爷奶奶结婚生下我的大姑之后,三年自然灾害紧接着就来临了。据说那时,家里几乎没有吃的,曾祖父的父亲也在那时去世了。
曾祖父是在一九八五年离开人世的,据说是死于肝腹水,几乎没有怎么医治就死了。仔细算来,即便不算曾祖母作为童养媳的时间,曾祖父和曾祖母在一起也有大约五十年的时间,而且这是中国最动荡的五十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大锅饭、三年自然灾害、***、改革开放,想来风风雨雨,此间也定有无尽的辛酸吧。
曾祖父死后,曾祖母又在世间平平安安生活了二十年。曾祖母身体还算健朗,并无大的疾病,岁月静好,我有幸在她生命最后的十五年里与她相伴。我现在对她的记忆是,满头银发,驻个拐杖,顶个黑色头巾,会做衣服,爱晒太阳,有个红色的小葫芦,里面盛着她爱喝的白酒。
曾祖母在世的时候,堂哥已经有了孩子,如此,我们家族五世同堂,实在难能可贵。曾祖母作为家族里最长辈的人,在上面守护着她的满堂子孙。
后来,在我十五岁生日快要到来的时候,曾祖母在一个秋天去世了。曾祖母死后, 家里人把曾祖父的坟墓挖开,一劈两半,将二位老人合葬了。
人们都说,曾祖母和曾祖父永远在一起了。
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曾祖母的曾经》作文,希望在写《曾祖母的曾经》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曾祖母的曾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