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正文

最新人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作文 最新人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表文案

2019-03-11 初一作文 类别:叙事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最新人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作文 最新人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表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最新人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作文  最新人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表文案

最新人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作文 最新人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表文案:

第一章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①②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0和正整数;a>0?a是正数;a<0?a是负数;
a≥0?a是正数或0?a是非负数;a≤0?a是负数或0?a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0?a+b=0?a、b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可表示为:或;
(3);;
(4)(4)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非负性。
5.有理数比较大小:
(1)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2)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4)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5)-1,-2,+1,+4,-0.5,以上数据表示与标准质量的差,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
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若ab=1?a、b互为倒数;若ab=-1?a、b互为负倒数.

最新人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作文 最新人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表文案: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知识结构图
二、知识概念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是ax+by=c(a≠0,b≠0)。
2.二元一次方程组: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5.消元: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6.代入消元:将一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7.加减消元法:当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本章通过实例引入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完整性和深刻性,使学生掌握好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解法.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最新人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作文 最新人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表文案: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条件: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
(1)它是等式;
(2)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3)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
(4)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
4.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三: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等式仍然成立。
解方程都是依据等式的这三个性质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5.合并同类项
(1)依据:乘法分配律
(2)把未知数相同且其次数也相同的相合并成一项;常数计算后合并成一项
(3)合并时次数不变,只是系数相加减。
6.移项
(1)含有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方程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右边。
(2)依据:等式的性质
(3)把方程一边某项移到另一边时,一定要变号。
7.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一般解法: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
8.同解方程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9.方程的同解原理:
(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2)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10.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2)画图分析法:…………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12.做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重要方法:
(1)认真审题(审题)
(2)分析已知和未知量
(3)找一个合适的等量关系
(4)设一个恰当的未知数
(5)列出合理的方程(列式)
(6)解出方程(解题)
(7)检验
(8)写出答案(作答)
一元一次方程牵涉到许多的实际问题,例如工程问题、种植面积问题、比赛比分问题、路程问题,相遇问题、逆流顺流问题、相向问题分段收费问题、盈亏、利润问题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有理数
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所在。重点利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
一、目标与要求
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4.了解倒数概念,会求给定有理数的倒数;
5.通过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转化的思想;通过有理数的除法
二、重点
正、负数的概念;
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除法法则和除法运算。
三、难点
负数的概念、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归纳出除法法则及商的符号的确定。
四、知识框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1.正数:比0大的数叫正数。
2.负数:比0小的数叫负数。
3.有理数:
(1)凡能写成q\/p(p,q为整数且p不等于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4.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5.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等价于a+b=0等价于a、b互为相反数。
6.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可表示为: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7.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8.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a的倒数是1\/a;若ab=1等价于a、b互为倒数;若ab=-1等价于a、b互为负倒数。
9.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10.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1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2.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3.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14.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即a\/0无意义。
15.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为正奇数时:(-a)n=-an或(a-b)n=-(b-a)n,当n为正偶数时:(-a)n=an或(a-b)n=(b-a)n。
16.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17.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18.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19.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20.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参考教材:初中数学七年级人教版)
练习:
1.若密云水库的水位比标准水位高出3cm记为+3cm,某月的水位记录中显示,1日水位为-5cm,2日水位为-1cm,3日水位为+4cm,则()
A.1日与2日水位相差6cmB.1日与3日水位相差1cmC.2日与3日水位相差5cmD.均不正确
2.篮球的质量,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检查的结果如下表:
最接近标准质量的是_________号篮球;质量最大的篮球比质量最小的篮球重____________克.
3.判断:1)最小的自然数是1;2)最小的整数是1;3)一个有理数的倒数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1;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式的加减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式的加减是由巨人中考网整理的,供大家参考,下面来看一下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式的加减吧!
整式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在本章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一、目标与要求
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在准确判断、正确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理解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依据是分配律;理解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仍然成立。
4.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还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
二、重点
单项式及其相关的概念;
多项式及其相关的概念;
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三、难点
区别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区别多项式的次数和单项式的次数;
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四、知识框架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式的加减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数字或字母的乘积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2.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任何一个非零数的零次方等于1.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5.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6.多项式的排列
(1)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
(2)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7.多项式的排列时注意:
(1)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性质符号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排列时,要注意:
a.先确认按照哪个字母的指数来排列。
b.确定按这个字母向里排列,还是向外排列。
(3)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8.多项式的加法:
多项式的加法,是指多项式的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即合并同类项)。
9.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10.合并同类项: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可以合并,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11.掌握同类项的概念时注意:
(1)判断几个单项式或项,是否是同类项,就要掌握两个条件:
①所含字母相同。
②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
(2)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排列的顺序也无关。
(3)所有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12.合并同类项步骤:
(1)准确的找出同类项;
(2)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13.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时注意:
(1)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
(2)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
(3)只要14.整式的拓展
整式的乘除:重点是整式的乘除,尤其是其中的乘法公式。乘法公式的结构特征以及公式中的字母的广泛含义,学生不易掌握.因此,乘法公式的灵活运用是难点,添括号(或去括号)时,括号中符号的处理是另一个难点。添括号(或去括号)是对多项式的变形,要根据添括号(或去括号)的法则进行。在整式的乘除中,单项式的乘除是关键,这是因为,一般多项式的乘除都要“转化”为单项式的乘除。
整式四则运算的主要题型有:
(1)单项式的四则运算
此类题目多以选择题和应用题的形式出现,其特点是考查单项式的四则运算。
(2)单项式与多项式的运算
此类题目多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技巧性强,其特点为考查单项式与多项式的四则运算。
(参考教材:初中数学七年级人教版)
练习
1、如图1,若D是AB中点,AB=4,则DB=_____________;
2、如果∠α=29°35′,那么∠α的余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
3、如图2,从家A上学时要走近路到学校B,最近的路线为(填序号),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
以上“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式的加减”是由巨人中考网整理的,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的精彩内容请查看巨人中考网。
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几何图形初步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几何图形初步是由巨人中考网整理的,供大家参考,下面来看一下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几何图形初步吧!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从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对物体的形状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抽象的几何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展开立体图形,初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和角。
一、目标与要求
1.能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得出几何图形,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能把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研究和处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经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形成自觉、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敢于面对学习困难的精神,感受几何图形的美感;倡导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从小组交流中获益,并对学习过程进行正确评价,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知识框架
三、重点
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是重点;
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探索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重点;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是一个重点,在现实情境中,了解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另一个重点。
四、难点

最新人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作文 最新人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表文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的数叫做负数.
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与“正”相对.增长-1,就是减少1;
既没有增加又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增长率是0.增长1就是增加1.
归纳如果一个问题中出现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它们.
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它们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用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
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用负数表示支出款额.
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m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是表示“没有”.
1.2有理数
1.2.1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
1.2.2数轴
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它满足以下要求:
(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依次表示-1,-2,-3,?.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原点是数轴的“基准点”.分数或小数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归纳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边,与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边,与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
1.2.3相反数
归纳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左右,表示-a和a,我们说这两关于原点对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一般地,a和-a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这里,a表示任意一个数,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例如:
当a=1时,-a=-1,1的相反数是-1;同时,-1的相反数是1.
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就得到这个正数的相反数.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1.2.4绝对值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这里的数a可以是正数、负数和0.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值是0.即
(1)如果a>0,那么a=a;(2)如果a=0,那么a=0;(3)如果a<0,那么a=-a.
数学中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一般地,
(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异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正负;同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绝对值.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有理数的加法
引入负数后,除已有的正数与正数相加、正数与0相加外,还有负数与负数相加、负数与正数相加、负数与0相加等.
有理数加法运算中,既要考虑符号,又要考虑绝对值.(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a+b=b+a.
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a+b)+c=a+(b+c).
利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可以使运算简化.认识运算律对于理解运算有很重要的意义.1.3.2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也可以表示成a-b=a+(-b).归纳
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a+b-c=a+b+(-c).
(-20)+(+3)+(+5)+(+7)可以省略算式中的括号和加号写成-20+3+5-7.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1.4.1有理数的乘法
正数乘正数,积为正数;正数乘负数,积是负数;负数乘正数,积也是负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负数乘负数,积为正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有理数相乘,可以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要得到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将它乘-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多个有理数相乘,可以把它们按顺序依次相乘.
归纳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等于0.
像前面那样规定有理数乘法法则后,就可以使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在有理数乘法中仍然成立.
axb也可以写为a·b或ab.当用字母表示乘数时,“x”号可以写成“·”或省略.
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乘法交换律:ab=ba.
有理数乘法中,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乘法结合律:(ab)c=a(bc).
有理数乘法中,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分配律:a(b+c)=ab+ac.
运算律在运算中有重要作用,它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基础.
1.4.2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a÷b=a·1\/b(b≠0).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另一种说法)
分数可以理解为分子除以分母.
因为有理数的除法可以化为乘法,所以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运算.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无括号指出先做什么运算,则与小学所学的混合运算一样,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
1.5有理数的乘方
1.5.1乘方
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即a·a·?·a,记作a,读作“a的n次方”.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
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
因为a就是n个a相乘,所以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显然,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
次进行.
1.5.2科学记数法
一般地,10的n次幂等于10?0(在1的后面有n个0),所以可以利用10的乘方表示一些大数,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形式(其中a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
1.5.3近似数
一个数只是接近实际人数,但与实际人数还有差别,它是一个近似数.
在许多情况下,很难取得准确数,或者不必使用准确数,而可以使用近似数.
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
初一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数3,1\/2,-0.6,41,127%,0.3,-10,11\/7,负数有_________,分数有___________。2.大于-6的负整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比较-a与-b的大小
为____________。
4.若a+b=0,a=3,则a-b=___________.
5.世界上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848.13m,陆地上最低处位于亚洲西部的死海,它的海拔高度是-392m,则两地海拔高度相差__________.
6.若数轴上的点M和点N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并且这两点间的距离为7.2,则这两个点表示的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7.若a-1与(b+2)(b+2)互为相反数,则(a+b)=__________.
8.计算:-2+(1-0.2×3\/5)÷(-2)=_____________.
9.1m长的铁丝,第一次截去一半,第二次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下去,第8次后剩下的铁丝长度为____________.
10.近似数9.105×10精确到___________位,有____________个有效数字。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B.0不是自然数
C.0的相反数是0D.0的绝对值是0
1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有理数就是正数和负数
B.有理数结合中没有最小的数
C.任何两个有理数,一定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D.在-2,-+5,-(-3),-4,-0,-(-2)中负数共有3个
13.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
A.同为负数B.同为正数C.一个正数一个负数D.不能确定
14.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A.2=2×3B.2=3C.-2=(-2)D.(-2)=-(2)
15.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A.-4=4B.-3=-(-3)C.-7-3D.-50
16.在有理数-(-1\/4),-1,0,-4,(-3),-(-3\/2),-2-8中,负数的个数是()个。
A.2B.3C.4D.5
17.设a为有理数,则a-a的值()
A.可以是负数B.不可能是负数C.必是正数D.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18.已知a0,那么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a=(-a)×aB.a=(-a)C.a=aD.5a4a
19.有理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位置如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bbB.a-b0C.b-a0D.a-b0
20.如果a=+2,b=-1,那么a+b的值为()
A.1B.3C.1或者3D.-1或者-3
三、解答题(共60分)21.(20分)计算。(能用简便方法的用简便方法)
(1)(-3)-(-3)-2+(-2)
(2)(-0.125)×(-3\/5)×(-8)×(+5\/3)
(3)(999+8\/9)÷(-10\/9)
(4)(-1)×14\/3÷(-4)+(-5\/4)×0.4÷(-1\/3)-2
(5)(-5)×(-27\/7)+(-7)×(-27\/7)+(-74)×(-27\/7)
22(5分).某一矿井的示意图如下,以地面为准,A点的高度是+4.2米,B,C两点的高度分别是-15.6米和-30.5米,A点比B点多多少米?比C点呢?
23.(5分)某天股票A开盘价为36元,上午10时跌1.5元,中午2时跌0.5元,下午收盘时又涨了0.3元,该股票今天的收盘价是多少元?
24.(7分)某检修小组乘汽车检修供电线路,规定前进为正,后退为负。某天自A地出发到收工时,所走的路程(单位:千米)为+22,-3,+4,-2,-8,+17,-2,-3,+12,+7,-5.问:收工时他们距A地多远?若每千米耗油0.4升,则从A地出发到收工共耗油多少升?
25.(6分)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市一年漏掉的水相当于新建一个自来水厂,据不完全统计,全市至少有6×10个水龙头,2×10个抽水马桶漏水。若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能漏掉3.1立方米水,一个漏水马桶一个月能漏掉4.2立方米水,那么一个月造成的水流失是多少?(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6.(7分)按下列程序进行计算(如图所示),如果第一次输入的数是20,而结果不大于100时,就把结果作为输入的数再进行第二次运算,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当输入的数为20时,请计算输出结果。
27.(6分)(1)计算(可用计算器)42÷6=__________,44422÷66=___________,4442222÷666=__________:
(2)根据(1)中的结果和存在的规律猜测,444…42222…2÷666…6的值是多少?
28.(6分)观察一列数1,2,4,8…,我们发现,这一列数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等于2,一般的,如果一列数从第二项起,第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数,这一列数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
(1)等比数列5,-15,45,…的第四项为___________:
(2)一个等比数列的第二项是10,第三项是20,它的第一项是_________,第四项是_________.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最新人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人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最新人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