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正文

当孔子遇上老子作文 当孔子遇上老子怎么办文案

2019-03-10 初一作文 类别:叙事 8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当孔子遇上老子作文 当孔子遇上老子怎么办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当孔子遇上老子作文  当孔子遇上老子怎么办文案

当孔子遇上老子作文 当孔子遇上老子怎么办文案:

在广袤的大地上,一辆马车在飞速行进。车上端坐着一位儒者,他双目有神,胸怀宽广。他——仲尼,历经月余的奔波,终于见到了洛邑高高的城墙……此时,周守藏室内,一位老者双目微合。他须发皆白,双耳垂肩,淡薄从容。他——老子,似乎在冥想,又似乎在等待。他有种预感,知道将有人来访……城外,春草芊芊;城内,行人寥寥。仲尼见到这衰落的周王朝,不免生出一丝怅惘。穿过长长的街道,守藏室就在眼前。大门似常年未开,遍布蛛网;阶上厚厚的青苔,仿佛是一块绿地毯;门前的鸟雀全然不惧来人,仍自由嬉戏。与阍者通报后,仲尼与弟子敬叔步入大门。内殿阶上已有一位老者伫立相迎,这便是老子。仲尼近前行李,老子以笑相迎,二人相视,似乎早已相识。仲尼一行随老子进内室,分宾主而坐。阍者斟上三杯清茶,香气盈满室内。“如今周室衰微,二位前来有何贵干?”仲尼笑道:“无所为而来,不过想拜访老先生。”老子用睿智的目光看了看仲尼与敬叔,笑道:“没说实话吧,年轻人。我主张‘绝学无忧’,你们不一定赞同,你们信仰‘学而时习之’;我主张‘无为’,你们也许也不赞同,你们信仰‘有为’。”敬叔惊曰:“初次见面,老先生就已相知,莫非老先生是仙家?”“道家并非仙家,然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仲尼笑曰:“实不相瞒,我们此行是想向老先生问道,并求观藏书,学习周礼。这些年来,民间流传的典籍太少了。听说老先生为周守藏史,因而由鲁而来,拜访老先生。”“呵呵,二位远道而来,求学心切,我就破例准许吧。二位请到馆舍休息,明日再来阅读典籍吧。”仲尼、敬叔再拜而退。光阴荏苒,仲尼每日阅览典籍,与老子问道,话语投机。一日,仲尼问曰:“老先生整日管理史籍,不曾烦闷?”“不,洛邑之藏书为天下之最。我能够日览群书,何愁之有?”仲尼又道:“如今周室衰微,天下无道,诸侯纷争,民不聊生。老先生有济世之才,却安居于此,何也?”“此所谓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答曰。仲尼争辩道:“昔者大禹继父之志,治理洪水,三过其门而不入,最终大功告成,为天下景仰;周公旦辅佐成……

当孔子遇上老子作文 当孔子遇上老子怎么办文案:

认识了你,我才知道所谓君子之道;认识了你,我才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真理;认识了你,我才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至理真言。轻轻地,孔子曰……你仿佛圣人一般,从天而降,衣袖轻拂,带以爽人的智慧和傲人的才气微微低吟,就如同来自天际的梦呓,却又发人深省而引人注意轻俘雪白的胡须,微皱高高的眉头,壮大的身躯,是严肃而睿智的化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行淡淡的墨迹而已,我却了然印入心底。当自私之意习习而来,它便在第一时刻弹跳而出,警示着我的大脑。冥冥之间,你伟岸的背影便在我眼前回荡,隐然刻在内心。于是就学你,微微含笑,那永远是我最岸然的神情。衣衫褴褛,或是衣衫屡地,你却总是坚持了周游列国,带领着各位学子,曾参,颜回,子路……你总是希望用自己的儒家学说打败所有君主的倔强与固执。款款地,孔子曰……微笑之间,你缓缓靠近,踏在青石板上。朦胧里,你沉吟:“君子不重则不威,不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做人首先是自己要庄重,要自重,否则别人就不会尊重你了。因而,和人相处要诚实,要谦虚,要认识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并努力改正错误。你总是穿着蓬松的布衣,俨然平民。或读圣贤书,你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时,常会想起你的这番话。我反复地问自己,我学了吗?我思了吗?当自己迷惑只知学习的时候,就轻轻地坐在月下,静静思索。当被思索伤透脑筋的时候,我就打开书本,学习再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吧!你谆谆教育着。在思索中学习吧!你循循善诱着。我在思海中畅游,在书山上漫步,我轻悄悄地步向你,静静地学习你。静静地,孔子曰……捧卷在手,想起你的教诲,风中会有淡淡的菊花香味,还有野草不为人知的幽香。夜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仿佛有约定似的,照亮前方……悠悠地,孔子曰……我仿佛听见一个温和的声音缓缓传来,看到一个优雅的身影款款扬起,伴随我慢慢成长……

当孔子遇上老子作文 当孔子遇上老子怎么办文案:

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孔子拜师》,让我对孔子有了好奇。他的知识渊博,年纪轻轻已是远近闻名,却非常谦虚,为追求知识的学无止境,仍千里迢迢地拜老子为师。他的这份孜孜不倦地求学精神就让人不由得由衷地佩服。下了课堂,我带着这份好奇,走进了孔子的殿堂。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一生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被人称为“至圣”(圣人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虽然后世对他推崇备至,但是孔子一生都是怀才不遇的。对于这一点让我感到无比的遗憾,也有许多的感叹。孔子一生都在寻求能让其发挥才能的明君,在当时,那些君主都是那么的高高在上,尊贵无比,而孔子却得不到欣赏,过着贫苦的生活。几千年过去了,有谁还能记得那些君主的名姓呢?而孔子却不仅仅让中国人铭记,更走出了国门,让世界认识了他――一个中国的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这是多么高的荣誉呀!
人应该怎样才算是活得有价值呢?无论拥有再多的金钱也有花光的一天,无论多么尊贵的身份也有被遗忘的一天,只有为人类造福才会让世人铭记。我愿成为像孔子一样的人!

当孔子遇上老子作文 当孔子遇上老子怎么办文案:

风中飘过两千年前的墨香,耳际响起三千弟子朗朗的读书声,孔子带着他和霭的笑容从我的心中走过,走过中华两千年的历史,走过中国每一片土地!孔子,谢谢你。是你告诉了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是你教会了我若要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且做人要学会先义而后利。要宽恕待人,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他人。人人平等,没有富、贵、贫、贱之分,要学会尊重他人。孔子,谢谢你。是你教会了我‘温故而知新’,告诉了我学到的知识需要时常加以复习,只有多看多读多写,才可将知识熟记于心。任何事都少不了‘勤奋’二字,做事就要一心一意,做学问同样如此。学习与思考是分不开的,两者需结合起来,不可偏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懂的不可以装懂,否则丢的不仅仅是脸面,还丢掉了学问。孔子,谢谢你。是你教会了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诉了我做人要谦虚谨慎,懂得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全方面的了解和剖析自己的秉性,才能不被一叶障目,自高自大,才能兼听则明,博采众家之长。哪怕是真的拥有了那么一点点值得骄傲的资本,也还是能够弯下腰倾听他人的教诲与批评。孔子,谢谢你。你的勇气、你的坚强深深地感染了我。你为了儒家的思想,周游列国,传播学问,虽然经历了许多的嘲笑与漠视,但你的思想从未停止,而是一次次地凭自己的智慧攀越思想的高峰。是你教会了我面对坎坷,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要用自己的力量去跨越,去打败它,勇敢地站起来,不要怕输,因为只要我们敢与困难拼搏,无论结果怎样,我们永远是赢家。孔子,谢谢你。你告诉了我,要‘以仁为本’;要知过改过;要真诚,光明磊落;要说到做到,言行一致;要勇敢探索真理;要……。是你教会了我做人、做学问、做事,我们要把你的思想和文明一代代传承,传遍中国、传遍世界。你的墨香永在,你的思想永远被我们传诵。孔子,请接受来自两千年后的感谢!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当孔子遇上老子》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孔子遇上老子》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当孔子遇上老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