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正文

一场特殊的追悼会作文 一场特殊的追悼会英文文案

2019-03-10 初一作文 类别:记叙文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一场特殊的追悼会作文 一场特殊的追悼会英文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场特殊的追悼会作文  一场特殊的追悼会英文文案

一场特殊的追悼会作文 一场特殊的追悼会英文文案:

一场特殊的追悼会在山东省加祥县后申庄举行。
死者申春玲是一位年仅16岁的小姑娘,但她享受了这个村最高的葬礼规格:她的三个哥哥穿上了为父母送葬才能穿的孝衣,在灵柩前长跪不起;全村老少自发地佩戴黑纱哭着为她送行。
这位早逝的姑娘与这个家庭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她只是一个连户口都没有的继女。在继父瘫痪,亲生母亲离家出走后,她勇敢地留了下来,用柔弱的双肩托起了四个大学生哥哥!
从今天起,我就你的亲生女儿
1994年6月,失去丈夫的母亲带着申春玲姐弟从山东范泽龙周集来到加祥县后申庄。春玲的继父申树平是一个木匠,为人忠厚老实,上有七十多岁的二老,下有四个正在读书的儿子。爷爷,奶奶,继父都对小春玲疼爱有加,哥哥们更是亲热地叫她小铃铛。
小春玲到继父家时,早已过了上学的年龄,由于父亲去世,这之前她只能失学在家。继父知道后二话不说,拿钱供她上了学。
小春玲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第一学期就考了个全年级第三名。学习之余,她还抢着干家务活,帮几个哥哥洗脏衣服,帮继父抬木头,拉锯。继父逢人就夸:我这辈子有福气,天上掉下个好女儿!
快乐的时光转眼即逝。1995年初夏,继父在一次施工中从三楼摔了下来,瘫痪在床,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断绝了。为给继父治病,家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看着瘫在床上的病父,二哥申建军率先提出辍学,父亲坚决不同意,因为成绩全校名列前茅的他和老三马上就要高考了。老三,老四也要求辍学。
正在哥哥们相争不让,继父左右为难之时,小春玲提出由自己辍学,帮妈妈支撑这个家。
然而,刚刚走出磨难的春玲的母亲承受不住灾难再一次的打击,三个月后,她带着小儿离开了危难的家。小春玲把哥哥们叫到继父床前,保证道:\"爹,娘走了,最娘没良心;我不会走,我要留下来陪你们共渡难关,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亲生女儿。\"这一年,申春玲12岁。
只要哥哥们出息了,就是小妹有出息了
小春玲说到做到,她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农活和家务,和真正的家庭妇女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小春玲知道,这个家要想好起来,首先得让继父好起来,所以,在繁忙的农活之余,她一刻也没有停止为继父治病。1996年夏,由于天气炎热,继父的病情加重,小春玲决定带着他去济宁市住院治疗。安顿好家里的事,她拉着板车上路了,八十多公里的路程她足足走了两天一夜。继父的病情稳定了,她又拉着继父回乡。刚回到家就赶上了麦收,七亩多地的麦子只能靠春玲一个人。为了抢收,她连续几天都睡在地里,累得实在支撑不住了,就趴在麦垛上睡一会儿,醒来后再接着割。
这次麦收换来了全家的粮食,二哥在高考中也以优异的成绩被上海同济大学录取。手捧着二哥的录取通知书,小春玲忘记了劳累,高兴地跳着,喊着。望着又黑又瘦的小妹,落榜的三哥自责道:\"我对不起小妹,她为我们受了这么多苦,我可却--\"说着就痛哭起来。
小春玲慌了,忙拉住三哥的手劝道:\"哥,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你别灰心!我受受累不就是让你们好好上学吗?哥哥们有出息了,就是我有了息了,你怎么就想不通呢!\"三哥听从了妹妹的劝说,决定复读。
按下来,二哥去上海读书的3000年学业杂费压得全家喘不过气来。无奈之际,小春玲想到了卖血。第一次去血站,因年龄太小,医生不给抽;第二次去时,她虚报了年龄才被允许抽200CC血。当她拿到400无\"营养费\"时,脸上的愁容仍没有散去。这400元钱对于3000元学费只不过是杯水车薪。于是,她第三天又来到血站。这一次,医生说什么都不给抽了。小春玲无奈,只好跪下向医生讲述了卖血的原因。这位医生叹了一口气,象征性地给她抽了少量的血,自己凑了700元给了小春玲。
回到家,春玲如数把钱交给了继父,撒谎说是借的。细心的二哥从她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脸上明白了一切。他抓住小妹的手看了又看,又从她兜里掏出了两张卖血的收据,全家人都惊呆了---
为了让二哥申建军体面地去上大学,小春玲连续几个晚上没休息,给他缝制了新棉被和新布鞋。
你们可以忘了我,但不能忘了你们的妹妹
哥哥们上学走了,小春玲开始盘算着怎么赚钱给继父治病,为哥哥们缴来年的学费。农闲时,她听说人说苹果便宜,就跟着村里的大伯去贩水果。每天晚饭后拉着排车上路,天亮时也赶到苹果园,装上车就往回赶。壮年男子拉一排车,她也拉一排车。在路上,别人都吃苹果解渴,她却一个也舍不得吃。四哥申建华看到年仅14岁的妹妹如此艰辛,心中实在过意不去,决定退学参军。
四哥去部队那天,小春玲从口袋里掏出一大把皱巴巴的零钱塞到哥哥手里:\"哥哥,这是八十多元钱,是俺省下来的,你留着零用--\"
1997年春节,是小春玲最快乐的一个春节。除了四哥在部队外,三个哥哥都回来了,并且三个哥哥都为小妹准备了新年礼物。继父把儿子们叫到床前,说:\"你们三个哥哥做得对!玲玲太辛苦了,以后你们有了本事,可以忘了我,但不能忘了你们的小妹。\"
我们永远爱着你-亲情小妹
在繁忙的农活中,春玲始终不忘给继父治病。苍天不负有心人,继父的病有了很大的好转。大哥申建国在完成本科学业后又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四哥申建华在部队入了党,并被提拔为班长。1997年9月,三哥申建文高考顺利过关,被山东中医学院录取。
1998年3月,奶奶突然病重,临终前,老人抓住小春玲的手说:\"玲儿,奶奶这辈子不亏,有你这么个好孙女,奶奶真舍不得走呀!\"说着,老人从枕头底下摸出一个玉手镯递给春玲,春玲没接。爷爷说:\"玲儿,这是奶奶原本留给你长嫂的,可奶奶想,这个手镯最该给你,你就满足奶奶的心愿吧!\"春玲含泪接过了手镯,老人安祥地闭上了眼睛。
四哥来信了,说他原准备考军校,可知道奶奶去世后,家里又用了不少钱,他决定放弃。春玲看了信,急了,马上去信劝说,并寄去了200元钱,让哥哥买学习资料。
为了给四哥多筹点钱买学习资料,1998年8月的一天,小春玲又一次想到了卖血。在她的再三请求下,医生一次为她抽了300CC血,原本就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的她此时更加虚弱。她强打精神去邮局汇钱。没想到,过马路时一恍惚,她被一辆满载着钢筋的大卡车挂倒,沉重的车轮从她身上轧过--
噩耗传来,爷爷承受不住打击,病倒在床。继父四度昏厥过去。三哥申建文是第一个知道消息赶到家的,他扑倒在妹妹遗体前,哭昏了过去。二哥申建军接到电报后,在火车上两天没吃没喝,哭着从上海站着回到家乡。远在西安读研究生的大哥申建国闻讯后失声痛哭,抽不出空回家奔丧的他,流着泪为小妹发来唁电:亲情小妹,你用母亲般的胸怀挑起一个沉重家;至爱小妹,你用脆弱的双肩撑起一片希望,我们永远爱着你-亲情小妹。
刚刚收到桂林陆军学院录取通知书的申建华同时收到了妹妹的噩耗,当场晕倒在训练场上。他也匆忙赶回了家乡。
按当地的风俗,未成年的人死后不仅不能举行葬礼,就连祖宗的\"老林\"也不能入。小春玲到继父家四年,除了改姓,连户口也没来得及报,所以,她连村里的人都还算不上。可是,村里的长辈们被这个\"亲情义女\"的大仁大义感动了,不仅破例为她举行了最高规格的葬礼,还在祖宗的\"老林\"为她选择了一块坟地。老人们流着泪说:\"这么好的闺女,死了再不能让她受屈了。\"
不是每个女孩都有自己的化妆品,也许小春玲一生都没见过也没触摸过!但她是世上最美的女孩。

一场特殊的追悼会作文 一场特殊的追悼会英文文案:

农历4月28日,在王庄村,正举行着一场隆重的葬礼。三个哥哥身穿孝服,为小妹妹送葬。不仅本村村民全体出动,就连周围村的村民也都赶来为小姑娘送葬,现场一片痛哭声。这是一场不寻常的葬礼。 这个永远也听不见哭声的小姑娘,并非哥哥的亲生妹妹。她的亲爸爸得病去世以后,妈妈带她改嫁到这户人家。这个新家非常贫穷,爸爸常年有病卧床不起,并且还有三个正在上学的儿子。为减轻父母的负担,小女孩选择了辍学,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这一年,她正好10岁。
从此,白天、黑夜都有她在地里干活,在家忙里忙外的身影。每到寒暑假,都是她的“鬼门关”。因为新学期开学,三个哥哥都要交学费,几千元的学杂费对她来说,可是个天文数字。而这时,母亲不堪家庭的重负,又抛下她远嫁她乡,整个家庭的重担全落在了这个10岁女孩的肩上。前一段时间,她跟着别人用地排车到几十里外的集市上去拉苹果回来贩卖,可是这样拼死拼活挣的钱还不够,家中能卖的都卖了,东拼西凑还差2千多元,她想到了卖血。由于每隔一天她就去一次,医生说什么也不给她抽,当时她扑通一声就给医生跪下了,哭着向医生说明了情况。医生被感动了,当即掏出1千元钱给了小姑娘。
当她再一次到医院卖血出来时,感到很晕,这时一辆急驰而来的汽车正朝她扑来…… 葬礼已经结束了,但人们却唏嘘着,久久不肯离去。

一场特殊的追悼会作文 一场特殊的追悼会英文文案:

这一刻,让我们用泪水浇灌希望,让我们在泪水中坚强。这一次,让我们给死者最高的尊重,给生者最大的抚慰。这一天,让生命的尊严站上历史最高点!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为普通遇难者降下半旗,警报第一次为普通遇难者响起,全国人民第一次为普通遇难者共同哀悼。虽然我们心中早就进行过无数次的哀悼,虽然我们心中早已降了半旗,但我们需要的是一次全国性的哀悼。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灾难,而是一场国难……3分钟的默哀不算长,但我们分明感觉到心灵中难以承受的沉重,这场强烈的大地震让这一刻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痛。我们在心底向命运之神愤怒地质问:为什么要夺走我们兄弟姐妹们的生命?然而,在大自然面前,我们是那么的渺小……3分钟的默哀不算长,可是脑子里却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画面:那只伤痕累累却仍紧握一支笔的小手;那位张开双臂俯身护住4个学生的老师;那个手机短信中写道“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的母亲……告诉自己不要哭,不要哭,可泪水还是不听使唤地夺眶而出。废墟之上,阳光重临大地;废墟之下,多少生命已然在黑暗中寂灭,又有多少生命在无声处默默维持活着的气息。一息尚存,四川不哭,中国不哭。我们用真情让逝者安心。多少青年不能为老父老母养老送终,多少年幼的孩子永远失去父母的呵护,多少逝者会因此死不瞑目。哀悼日,既是对死者的哀悼,也是政府的实际行动,它让我们深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仍将是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准则,逝者也将因此走得很安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那一刻,他们失去生命。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这一刻,我们含泪肃立。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一场特殊的追悼会作文 一场特殊的追悼会英文文案:

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当时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礼服,亲自主持了这个特殊的葬礼。这个葬礼是为一条瀑布——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的。
事情是这样的。
在拉丁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两国的交界处,有一条巴拉那河,河上有一条世界著名的大瀑布——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每秒钟有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据说在30公里外,瀑布的巨响还清晰可闻。
长期以来,塞特凯达斯瀑布一直是巴西和阿根廷人民的骄傲。世界各地的观光者纷至沓来,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中,感受着这世外桃源的清新空气,游客们常常为此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但这雄奇的景观,竟然在逐渐消失。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发电,在瀑布上游建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水电站高高的拦河大坝截住了大量的河水,使得塞特凯达斯的大瀑布的水源大减。而且,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同时沿河两岸的森林被乱砍滥伐,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水量逐年减少。
几年过去,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即使在汛期,也见不到昔日雄奇的气势。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见此情景,无不惆怅满怀,失望而去。
科学家们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消息传开,令人震惊,同时也唤起了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1986年8月下旬,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名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汇集在大瀑布脚下。他们模仿当地印第安人为他们的酋长举行葬礼的仪式,一起哀悼将要消失的大瀑布。
这次行动引起了更大的震动。
9月下旬,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也亲自投身到这一行动中,那天,他特意穿上了葬礼专用的黑色礼服,主持了这个为瀑布举行的特别的葬礼。
菲格雷特总统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回忆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给巴西和其他国家人民带来的骄傲与欢乐,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一场特殊的追悼会》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一场特殊的追悼会》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场特殊的追悼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一场特殊的追悼会》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