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正文

品读李清照作文 品读李清照的一生文案

2019-03-08 初一作文 类别:其他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品读李清照作文 品读李清照的一生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品读李清照作文  品读李清照的一生文案

品读李清照作文 品读李清照的一生文案: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卖花担上。
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这些诗词均出自“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说起李清照,我与她还有一段故事……
小学五年级,班上同学开始谈论起了古诗词,无意间听见他们谈到了”李清照“这个名字,第一次听这名字,就有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萦绕在心头,便特
别想去了解她。那天放学回家,我拖鞋没换,书包也没放,就立马冲到电脑前,打开百度,搜索“李清照“,映入我眼帘的除了关于李清照的人物介绍就是一大波网友们对她的赞赏。我不禁在心中默默叹道:“她写的诗词真有这么勾人吗?”想着想着便随便点开了一首《醉花阴》,不知何时,我仿佛已经沉醉在其中。过了好久,我才从中走出。从那天起,我便深深喜欢上品读李清照的诗词,这仿佛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每当听见有人在谈论李清照,我便仿佛又找到了一位知心好友,与她谈起来,在我认识的朋友中,喜欢李清照的也都占了一大半。
在李清照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如梦令》了,来让我给大家读一读吧。“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个夏日的傍晚,出游归来的李清照,泛舟于清溪之上,观赏到藕花绽开、鸥鹭惊飞的美好景色,心中洋溢着青春的愉悦。这一情节,犹如青春溪水里一朵可爱的浪花,在词人的记忆中不息地跳动着。
词的开篇,用了“常忆”二字,不仅表明作品是追忆往事之作,而且表明所追忆的内容,在词人的脑海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记。这里的“沉醉”二字,不可拘泥于字面的含义来理解,而要看到,其中体现出青春少女的娇憨情态,蕴含着一种纯真的形体美。更何况,真正让词人“沉醉”的,又岂止是醇厚的美酒,更包括着自然的美景。接下来,用了“兴尽”一语,高度概括了整整一天的欢乐活动,而把其中的具体细微之处,全都留给读者去想象。词中的情节发展非常自然,清澈的水面上,覆盖着丛丛密密的硕大荷叶,无数只粉色或白色的荷花,在绿叶的簇拥下,迎着阵阵晚风悄然绽放。一只漂流的小船,载着一位优雅的少女,就在这荷花深处的翠绿暗香之中,迷失了回家的方向。词的结尾,重复使用了两个“争渡”,意思是“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呀”,生动地再现了少女词人当时那焦急的情态和迫切的口吻。结句写“惊起一滩鸥鹭”。其实,河滩上惊飞的鸥鹭,不过是一种衬托;真正受惊着慌的,还要算李清照自己吧。作品到此,戛然而止。后来的结果如何呢?词人虽未明言,读者还是不难想象:这毕竟只是一场虚惊,迷途的小船和船上的少女,终究还是化险为夷,安然地回到了家中。
这首小词,语言生动流畅,风格清新自然,趣味横生,引人入胜。它虽然只撷取了青春溪水里的一朵浪花,却非常耐人寻味。
这小小的一首词就带给了我无限的遐想,我又怎么会不喜欢李清照呢?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李清照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是啊,李清照的才学又是谁能比得上的呢?
清照,清照,我愿你永远如《如梦令》中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品读李清照作文 品读李清照的一生文案:

周六,天阴郁着,偶尔洒下几丝细雨。湿度和温度很适合人的感受,应该可以很好地享受周末的休闲时光。可不知怎么,一个人在家的我,居然有些落寞。是儿子的离家带去了我的思念?带走了我的一部分情感?还是阴雨的天让我的心变得有些潮湿?变得有些柔软?
我坐在电脑前打字,想让文字安抚我的思绪,烘干我那潮湿的心。可是,我无法安定下来。于是,我干脆听音乐,来调剂情绪。听过几首歌曲,却没有哪一首能熨帖我的心灵。我只好放李清照的《一剪梅》,也就是歌手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这是我昨天新学的歌,当时是喜欢歌曲的旋律和意境。今天听来,却如此符合我此刻的心境。
我将音乐尽量放大,这样,无论我走到哪个房间,都能感受到乐曲的旋律。音符一个一个地跳动,旋律一遍一遍地流淌,画面一页一页地翻展,我整个人便穿越时空,徜徉于李清照的世界。八百多年前,想必是李清照一人在家,甜甜蜜蜜,卿卿我我的二人世界里,少了另一个人的身影和气息。手中把玩的金石并没有让她的思念释怀,于是才女借词抒情,把心头的思念,对丈夫的依恋记录下来,留待归家的赵明诚体验妻子的的情感世界。这该是怎样巧妙的撒娇和机智的倾诉?“云中谁寄锦书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任怎样刚硬的男人都会柔软和细腻下来,绝不忍离开爱他的女人。
我享受着歌词的抚摸,感受着旋律的共鸣,企图借助歌曲与李清照进行着心灵的交流,试图听到她内心的声音。当年李清照写这首词时,又怎会料到后世有一个多愁善感,痴情至性的女子在解读着她?不是出于学术研究,不是为了讲课需要,寻求的只是女人与女人的心灵沟通。我在用现代女性心理揣摩着李清照,她的情,她的爱;而八百多年前的李清照,却用她的词,安定了一颗驿动的心。因了她词的意境,才有了美妙的音乐,而柔美哀愁的旋律拂去了一个现代女子心灵的涟漪。
李清照,婉约柔美的李清照,“人比黄花瘦”;李清照,豪气男儿的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今天,无意中我解读了你,也解读了我自己。
天依然阴郁,我的心开始阳光!

品读李清照作文 品读李清照的一生文案:

似水柔情的女人花似水柔情的女人花,一瓣摇曳在动荡的北宋,一瓣在南宋的哀怨中飘零。
历史注定她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否则怎会让一个女子的柔情劲经南北宋朝,又怎会让一个女子的才情遮掩文坛墨客。
一介草民,惟求安。
风雨过后,不变是动荡。历尽了颠沛流离,何尝不愿安宁?却是世事难料,却是兵败马乱,即便如此,安逸的生活可以不要了罢,珍世的古董可以舍弃了罢,可家呢?不论家,国已逝,家何存!留下的,唯有一刬的哀怨与心酸,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一名青衿,惟求清。
清淡的生活是多少迁客骚人的追求啊,却终于被现实大海重重拍下。面对残阳秋水,晚秋落叶,诗人的苦闷,身处异乡的孤寂,也散落在水面,晕开思念的涟漪。女人花映在水中,水滋润了花,水却因她的思绪而惆怅,为她的柔情而妩媚。
一缕轻衫,惟求静。
才情缀满了一缕轻衫,但她终究还是一名女子,有血有肉,柔情似水。她与赵明诚明明相爱,却是天人相隔,是源于当时无情的乱世啊,才会让他们的爱情这般悲凉!这又是一个何等坚韧的女子,悲怆使她柔肠万断,她却化作细语追忆自己的爱情,然而,这柔丝般的细语又怎能载起她千钧的伤痛?
面对残香断酒,面对物是人非,面对绿肥红瘦,柔弱的女子要如何抵撑?只能以泪筛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恐怕连蚱蜢舟也载不下罢,既然载不下,那就忖度着旧梦,让泪滴下,滴在对国仇家恨的悲愤中,滴在对赵明诚的思念中。
女人花飘落了,镶在水面上,流水洗去了岁月的光华和铅华,变的是岸上风雨,垂柳芭蕉,不变的仍是东流水。
春花秋月,年年月月依旧,还有惆怅也依旧。纵使没有了风横雨狂,不再乱红纷飞,然惟有一丛芳草,蜂蝶纷舞里,年年月月爱与恨俱长。
梅落花香,花逝人叹,千古的情愫,留于后人咀嚼。

品读李清照作文 品读李清照的一生文案:

一缕阳光在午后闯进了寂静的屋子里,看着洒在地上的阳光,心中有种暖暖的感觉。停下手中的笔,走向客厅。“踢踢踏踏”的拖鞋声透露出了慵懒的气息。取出茶杯,斟酌一杯醇香的茶,茶叶旋转到杯底,然后静止。浓郁的香气告诉我它们曾经历了多次烘焙,这韵味是历史的积淀。来到书架前,取出那本年代悠远的《宋词鉴赏辞典》,一丝愁绪悄然爬上我心头。喜欢水般的柔情,于是喜欢婉约派代表李清照的词。李清照的词大多凄凉悲伤,不过这也难怪,当李清照与丈夫在岔路口分别时,就注定了她凄情的一生。或许当时的李清照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一颗少女之心是多么美好啊!可惜,上苍给了她诗香,就无法赐予她爱情。当她以为爱情来临之时,却发现,那只不过是天上的烟花,转瞬即逝,丈夫的离去也带走了她曾经的单纯。她记得初见他时“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的慌张;她记着想念他时“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焦急;她体会着失去他时“载不动,许多愁”的悲凉。情悠悠,愁悠悠,一缕愁绪,萦绕着一段相思,萦绕着一段爱情,萦绕着一段家史,萦绕着她的一生。李清照生活在南北宋朝交替之际,黑暗的社会夺走了她优渥的生活,夺走了她心爱的丈夫,留给她的便是遍地的愁,满心的伤,四处漂泊的生活更添加了她眉目间的愁。一双流转的美目,再无当年的清纯,眼角渗透出的是悲伤;一双芊芊玉手,没了当年的温柔,写下的是满纸的哀凄。她可曾在那颗定情的树下,焦急地望向远方,盼望能够看到那个日思夜想的身影;她可曾在月明之夜,望向家的方向,满叹一声凄凉。她想念那曾经繁华的城市,那疼爱她的爹娘,那单纯的过往。“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在这月朗星稀的夜晚,四周寂寥无声,更是别般清冷,经历了太多坎坷,身上便多了种莫名的沧桑。可到后来,经历了国破家亡漂泊动乱的她,既有“凄凄惨惨戚戚”,又有“九万里风鹏正举”;一首《永遇乐》,使刘辰翁“为之涕下,每闻此词,辄不自堪”。早年婉约的词风,在南渡后,也开始“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之中见雄杰。”正所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像是一朵摇曳在红尘中的女人花,却没有红尘的艳丽,轻摆的姿态令人莫名的心痛。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却依然散发出淡淡的花香,可谓是“此花不与群花比”。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品读李清照》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品读李清照》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品读李清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