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小升初作文 > 正文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作文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方法文案

2019-03-15 小升初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语文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作文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方法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作文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方法文案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作文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方法文案:

一、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比喻法描寫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鮮明生動,加深讀者的印象;用來說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於理解。比喻的基本結構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係的詞語)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比喻一般分為明喻、隱喻(暗喻)及借喻三類。明喻:本體、喻詞和喻體同時出現。常用的喻詞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等。例子:他動也不動,彷如石像。(本體)(喻詞)(喻體)隱喻[暗喻]:本體、喻體同時出現,但用「是」、「成」、「成為」、「變為」等係詞代替「像」一類的喻詞。例子: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本體)(喻體)(本體)(喻體)借喻: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直接用喻體代替本體。例子:天上張著灰色的幔。(喻體)二、擬人,根據想像把事物當作人來寫,賦予事物以人一樣的思想和行為的一種修辭方法。擬人成功與否,就看所創作的句子是否把物當人來寫,看有沒有人一樣思想、行為,有沒有人的喜怒哀樂?那麼,我們如何來創造擬人句呢?第一步,分析事物,尋找共性。所謂共性,就是事物和人類相、相似的言行、思想。如:小鳥在枝頭叫,我們可以想像成唱歌;又如飲料瓶放桌上,我們可以想像成為飲料瓶站在桌上;螞蟻在地上爬,我們可以想像成為螞蟻悠閒地在散步;蜜蜂在花叢間采密,我們可以說是拎著花籃在舞蹈。第二步,添加感情,寫活事物。人們的基本感情,可以歸類為喜、怒、哀、樂四種,在創作時,我們可以恰當把人類神態、言行、心理活動附在事物身上,賦予物以“人性化”,讓物開口說話,讓物栩栩如生、躍然於紙上。第三步,昇華靈性,過目不忘我們要創作一個真正的擬人句,還要從思想內涵中下功夫。可以想像,一個毫無個性的句子,是沒有生命力可言的,因此,我們要努力挖掘事物的深刻含義,找出其獨特的“靈性”,讓人們一看就過目不忘。練習:1、小河向東流。改:小河歡快的唱著歌向東奔西跑2、螃蟹煮熟了。改:披著紅色盔甲的螃蟹煮熟了。3、水稻成熟了。改:水稻笑彎了腰。4、高梁成熟了。改:高梁漲紅了臉。5、大地上有白雪。改:大地披上了一層白雪。6、大樹在路邊。改:大樹站在路邊。三、什麼叫排比?在一個句子中同時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密切關聯的三個或三個以上句子或詞語,排列起來的修辭手法。它能增強句子語勢,加深感情。其特點是有三個或三個以上分句組成,而且開頭幾個字相同。常見的排比句有並列式和遞進式兩大類。(一)、並列式排比句所謂並列式排比句,它的分句之間是並列同等地位。練習:1、下課了,同學們在玩。改:下課了,同學們有的玩滑梯,有的玩乒乓球,有的玩翹翹板。2、爸爸下班了。改:下班了,爸爸一邊喝茶,一邊看雜誌,一邊聊天。3、小金魚在水中。改:金魚一會兒浮在水面,一會兒放在水中,一會兒沉在水底。4、我課餘生活很豐富。改:我課餘生活很豐富,有時看書,有時跳繩,有的畫畫。5、小明來到公園。改:小明來到公園,一會兒拍皮球。一會兒放風箏,一會兒踢足球。(二)、遞進式排比句遞進式排比,也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句子組成,後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意思更進一層。練習:1、我們要努力學習。改:為了做祖國的接班人,為了家鄉美好的明天,為了祖國騰飛,我們要努力學習。2、邱少雲趴在火堆紋絲不動。改:為了整個班,為了整個部隊,為了這次戰鬥,邱少雲趴在火堆紋絲不動。3、歡聲笑語傳到外面。改:歡聲笑語傳到教室,傳到走廊,傳到校園。4、劉胡蘭壯烈犧牲。改:為了保護幹部,為了保守黨的秘密,為了共產黨的勝利,劉胡蘭壯烈犧牲四、誇張:對描寫的事物有意識地加以誇大或縮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徵,表達作者的感情,引起讀者的聯想,加深印象。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描繪的一種修辭方法。如:①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三千丈\"為擴大誇張)②芝麻粒兒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兒\"是縮小誇張)③太陽剛一出來,地上已經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來\"與後一事物\"下火\"誇張到幾乎是同時出現五、設問:為了引起讀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問題,再自己進行回答。即自問自答。六、反問:將明確的意思用問句的形式表達出來,即只問不答,問中有答。七、對比:把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並舉加以比較的方法。如:①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②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八、對偶:用結構相同或相近,字數相等的一對短語或句子對稱排列起來表達相對或相近的意思。1、正對。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補、相襯的對偶形式。例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2、反對。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例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①滿招損,謙受益。3、串對(流水對)。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係的對偶形式。例句:.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③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流水對)九、引用:指寫文章時,有意引用現成語、詩句、格言、典故等,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說明自己對新問題、新道理的見解,這種修辭手法叫引用。P31P147輔助練習一、指出下列各句運用的修辭手法。①一串串寶石般的水珠飛騰著,飛騰著,落進深潭。()②聽了這感人的故事後,你不覺得我們的戰士是可愛的嗎?()③別看小草的身軀是那樣的柔弱,卻有著驚人的生命力。狂風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乾旱不能滅絕它;即使是車輪將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會從地下挺直身軀,開始新的生活。()④蒲公英媽媽為孩子們準備了降落傘,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⑤漸漸的,天邊的魚肚白變成了淡色,好像人們喝了一點酒,臉上呈現出紅暈一樣。()6.這間屋子又悶又熱,仿佛是蒸籠。()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8.難道我們小學生不應該遵守《日常行為規範》嗎?()9.成群的蝴蝶在花間飛舞,百靈鳥在果林的上空歡樂地歌唱。()10.天空變成了一幅黑色的幕布,上面綴滿閃閃發光的星星。()11.未來的郵政傳遞手段靠什麼呢?靠電子。()12.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13.那是我們的軍艦嗎?不,那是帝國主義的軍艦。()14.風雨咆嘯,給勇士們高唱讚歌;山上的青松挺立,向英雄敬禮。()15.長城像一條巨龍在崇山峻嶺間蜿蜒盤旋。()16.啄木鳥大夫熱情地給小樹治病。()17.黃河掀起了萬丈狂瀾。()18.清清的溪水,映照著藍天,映照著彩霞,映照著山上的松樹林。()二、請你從讀過的文章中找出二——三個排比句、設問句、擬人句和誇張句。三、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字補充完整:①樹上的小鳥在唧唧喳喳叫個不停,似乎在——。(擬人句)②站在山頭遠遠看去,村邊那條清亮的小河像——(比喻句)③躺在草地上,望著變幻莫測的雲朵打扮著藍色的天幕,一會兒飄來了——;一會兒跑來了;一會兒——。(排比句)四、下面的句段中都使用了兩種以上的修辭方法,你知道嗎?(1)湖裡的睡蓮像個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地睜開眼睛,欣喜地開放著。()(2)春天的雨像牛毛,像細絲,像繡花針。()(3)這種像棉團似的雲是什麼?哦,原來是積雨雲。()(4)是的,這裡是落葉松的海洋。看,海邊上不是還泛著白色的浪花嗎?那是些俏麗的白樺,樹幹是銀白色的。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是海邊的浪花嗎?()(5)海自己醒了,喘著氣,轉側著,打著呵欠,伸著懶腰,抹著眼睛。()(6)每當秋末冬初,柿樹葉漸漸落光,一眼望去,圓溜溜的柿子,像許許多多的紅燈籠掛滿了枝頭,你想,老楓樹哪有這一手呢?()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作文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方法文案: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反问、设问、疑问、排比、夸张、对比
1.比喻: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 特点 | 本体 | 比喻词 |喻体| 例句 明喻|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 出现 | 是、成为 |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 无 |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朱自清 春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 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 朱自清 (2)拟物: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荷塘月色 朱自清)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 特点 例句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1.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7.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明 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暗 引(间接引用)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0.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 故乡 )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梅岭三章 )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榆钱饭 )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最后一次讲演 )
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 有的人 )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排比、对偶、拟人、夸张、反问......
13.联想: 也就是想象.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14.通感: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例如 “晨钟云外湿”(杜甫 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 )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 吕氏春秋·本味 )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15.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16.顶真 顶真也做顶针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17.互文 带有修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例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 烟笼寒水月笼沙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主人下马客上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在阅读古代散文作品时,对于一些运用互文手法的句子,如果不进行仔细的思索和体味,往往容易忽略过去。例如: (1)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 )意为:“她微微一笑就迷惑了阳城、下蔡所有的公子哥儿。” (2) 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如宿构。( 文心雕龙·神思 )意为:“曹植、王粲铺上纸拿起笔写作时,就象事先写好了背出来一样。” (3) 齐魏徭戍,荆韩召募。(李华 吊古战场文 )齐魏荆(楚)韩等战国时期君王为徭役守边而招募兵员。” (4)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 捕蛇者说 )意为:“凶暴的差吏来到我们村里,到处叫嚷喧哗,到处骚扰百姓。”这里的“东西南北”泛指“各处”。 (5)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范仲 岳阳楼记 )意为:“不因外物的影响而悲哀欢喜,也不因为个人处境好坏而欢欣悲伤。”
18.回环 简单地说回环就是顺读逆读一个样。例如: 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养乳源翁。 星岛港迎港岛星。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19.移情 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地赋予 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 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 运用移情修辞手法,首先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 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的强烈感情,发挥修辞效果。 例如: 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月夜忆舍弟 )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 春望 ) ③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杜甫 秦州杂诗二十首 ) ④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断肠声。 (白居易 长恨歌 ) ⑤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 水调歌头 ) ⑥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牛希济 生查子 ) 上面例①两句诗的意思是: 露从今夜起才特别惨白,月是故乡的才格外明亮。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因为诗人杜甫亲历了安史之乱的大动荡,在国家前途、个人命运不断遭到打击的情况下,不得不于公元前 759 年秋天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客居。在这凄冷荒漠的边塞小城里,诗人将思念故乡的感情 移到露色和月光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露色和 月光衬托诗人思念故乡的情绪, 使事人一体,从而 更好的表达了诗人思乡的强烈感情。 例②中两句诗 的意思是:感叹国家遭逢丧乱,花朵溅滴悲伤的泪; 痛恨一家流离分散,鸟儿叫唤惊动忧愁的心。花开 鸟叫是自然界的现象,是没有人的情感的,诗人运用移情修辞手法, 才能写出这样感人的诗句。例③ 说渭河水只有在人愁的时候才“独向东” ;例④说月亮发出的是一种叫人看了“伤心”的光,铃子摇响的是一种叫人听了“断肠”的声;例⑤说月亮常常在人离别时变圆; 例⑥说红豆不是红豆,而是一 颗颗“相思泪”。以上各例都是运用移情修辞手法,将人的感情移到事物上。这样人情和事物融为一体,能够更好的表达人的强烈感情。 移情和移就的区别是: 移情是将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客观的事物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客观事物衬托主观情绪, 使物人一体,能够更集中地表达强烈感情;移就是甲乙两项事物相关联,就把原属于形容甲事物(或人)的修辞语移来属于乙事物,是一种词语活用的修辞手法。 简言之,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 ;后者是“移形容,甲事物(或人)的词来形容乙事物。” 移情和拟人的区别是: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后者是“将物当作人来写”。
修辞及其例句
1.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2.比拟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⑦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⑧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4.夸张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
a、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5.对偶
(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2)对偶的几种形式
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③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排比
(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几种形式
a、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b、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7.设问
设问的特点
“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 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8.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作文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方法文案:

小学五年级,学过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设问、反问。
比喻——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拟人——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作用: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设问是自问自答的。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作用: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作文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方法文案:

语文知识
语文答题公式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
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结语:《语文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语文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语文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