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小升初作文 > 正文

不一样的河南民俗:对长辈的称谓作文 河南人对长辈的称呼文案

2019-03-12 小升初作文 类别:说明文 6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不一样的河南民俗:对长辈的称谓作文 河南人对长辈的称呼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不一样的河南民俗:对长辈的称谓作文  河南人对长辈的称呼文案

不一样的河南民俗:对长辈的称谓作文 河南人对长辈的称呼文案:

管爸爸叫爸爸,管妈妈叫妈妈,这是大家认为理所当然的了。难道你会问管爸爸不叫爸爸,能叫叔叔不成?对,在河南的一些地方,就这么叫。关于爸爸的称谓可谓是五花八门的。当然这都是以前的老风俗,现在统一叫爸爸倒是被大家认可了。
我爷爷他们弟兄五个(可惜我没见过他,我出生的时候他已经死了十几年了),爷爷是曾祖父的大儿子,他的孩子管他叫伯(bai),管我奶奶叫娘。而我二爷到我五爷家的孩子,则管我爷爷也叫大伯,管我奶奶叫大姆。我爸爸他们则管我二爷到五爷叫“n达儿(der)”。管我二奶到五奶叫n婶儿(n代表排行,以下同)。
听着比较乱吧。从老二以下生的孩子,对比自己父亲大的伯父,统一都叫n伯(bai),而对自己的几个叔父统一都叫“n达儿”,对伯的配偶叫n姆,对n叔的配偶叫n婶儿。但是对父亲的叫法却不同,老大,老二家的孩子管父亲叫伯(bai),老三家的孩子管自己的父亲叫爹。从老四开始,管父亲叫叔或者达儿。老三的孩子管自己的母亲叫娘,老四以下的孩子管自己的母亲叫婶。
对舅,妗子的称呼没有什么特别的,但称外祖父的称呼叫魏爷,称外祖母叫魏婆。据说这还是从三国时期曹操那里流传下来的风俗。
我中华民族最讲究礼仪,所以对长辈的称呼也就有很多,这种繁琐的称谓在古代可是有着严格讲究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称谓已经不适合当今形势了,爸爸妈妈这些从西方引进回来的外来词已经被我们同化了。现在无论是城市或者农村,叫爸爸妈妈但是被普遍接受了。不过我爸爸他们还是沿袭着以前的叫法。 版权作品,未经《99作文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不一样的河南民俗:对长辈的称谓作文 河南人对长辈的称呼文案:

亲 戚 称 呼
一、父族
:1、父母:称已故父亲为显考;称已故母亲为显妣。自称孝男某名。
对他人称自己的已故父母,为先父、先母。
2、爷爷:称已故爷爷为显祖考;称已故奶奶为显祖妣。自称孙某名。对他人称自己的已故爷爷、奶奶,为先祖考、先祖妣。
3、爷爷的父亲:称曾祖。自称曾孙某名。
4、爷爷的胞兄弟:称伯叔祖大人。自称侄孙或又孙。
5、父亲之胞兄弟:称伯父、叔父大人。自称脉侄。
6、父之胞兄弟之妻:称伯母、叔母。自称脉侄。
7、兄长之妻:称尊嫂,自称夫弟。嫂嫂回称夫弟:称贤叔,自称愚嫂。
8、弟弟之妻:称贤弟妇,自称夫兄。弟妇回称尊伯,自称愚弟妇。
9、侄子之妻:称贤侄媳,自称愚叔、愚伯。父(侄子之父)回称伯叔翁。
10、祖母之父:称外曾祖大人。自称愚外曾孙。
11、祖母之亲叔伯:称外曾伯祖、外曾叔祖大人。自称愚外曾又侄。
12、祖母之胞兄弟:称舅祖大人。自称愚甥孙。
13、祖母之胞姊妹:称姨祖母。自称愚姨侄孙。
14、祖母之胞脉侄:称表伯叔大人。自称表侄。
15、祖母脉侄之妻:称表伯叔母。自称愚姨侄。
16、祖母胞兄弟之婿:称表姑父。自称表内侄。
二、母族
:1、母亲之父母:称已故外公为外祖考;称已故外婆为外祖妣。自称愚外孙。
2、母服内伯叔:称外伯祖、外叔祖大人。自称愚外侄孙。
3、母服内伯叔母:称外伯祖母、外叔祖母。自称愚外侄孙。
4、母亲之姑夫:称外祖姑夫大人。自称愚姻内侄孙。
5、母之胞兄弟及妻:称舅父母大人。自称愚外甥或外侄。
6、母亲之胞姊妹:称姨妈。自称姨甥或姨侄。
7、母亲之姊妹夫:称姨丈大人。自称愚姨甥。
8、母之亲表兄弟:称表舅。自称愚姻侄。
9、母之表兄弟妻:称表舅母。自称愚表侄。
10、母服内之侄儿:称贤表兄弟。自称愚表兄弟。
11、母服内之侄媳:称表嫂或表弟妇。自称表夫兄弟。
12、母服内之侄女:称贤表姊妹。自称表兄弟。
13、母之侄女丈夫:称表姊妹夫。自称姻弟。
14、母胞姊妹之女:称姨表姊妹。自称愚表兄弟。
15、母亲姊妹之婿:称姨表姊妹夫。自称姨表姻弟。
16、母胞姊妹之媳:称姨表嫂。自称姨表侍上。
17、母服内之侄孙女:称贤表侄女。自称愚表伯叔。
三、妻族
:1、妻子之曾祖:称岳曾祖大人。自称愚曾孙婿。
2、妻子之祖父:称岳祖大人。自称愚孙婿。
3、妻之外祖母:称姻外祖母。自称愚外孙孙婿。
4、妻服内之祖姑夫:称内祖姑夫大人。自称内侄孙。
5、岳丈之亲舅母:称内舅祖姑。自称愚甥孙婿。
6、妻子之父母:称岳丈、岳母大人。自称婿或忝子婿。
7、妻子之族母:称岳庶母大人。自称愚甥婿。
8、妻服内伯叔:称岳伯叔大人。自称愚侄婿。
9、妻服内之伯叔母:称岳伯叔母。自称愚侄婿。
10、妻子之母舅:称内大人。自称愚甥婿。
11、妻之亲舅母:称内舅母。自称愚甥婿。
12、妻之亲表伯叔:称内伯叔大人。自称表侄婿。
13、妻服内之姑母:称内姑母。自称姻侄婿。
14、妻服内之姑夫:称内姑夫大人。自称内侄婿。
15、岳母之姊妹:称内姨母。自称愚侄婿。
16、妻之胞兄弟:称贤内兄弟。自称姊妹夫。
17、妻胞兄弟之妻:称姻眷嫂。自称姻侍生。
18、妻之胞姊妹:称贤姊妹。自称愚姨夫。
19、妻胞姊妹之夫:称襟兄弟。自称愚襟兄弟。
20、岳母姊妹之媳:称内姨嫂。自称姻姨表侍生。
21、妻之表兄弟:称内表兄弟。自称愚表姊妹夫。
22、妻之亲表兄弟妇:称内表嫂。自称姻表侍生。
23、妻姑母之子:称内表兄弟。自称表姊妹夫。
24、妻胞兄弟之子:称贤内侄。自称愚姑夫。
25、妻胞兄弟之媳:称贤内侄媳。自称愚内姑夫。
26、妻胞姊妹之子:称贤姨侄。自称忝姨丈。
27、妻胞姊妹之女:称贤侄女。自称忝姨丈。
28、妻胞姊妹之婿:称贤侄婿。自称忝姻姨丈。
29、妻子之亲表侄:称贤内侄。自称表姑夫。
30、妻服内之侄妇:称贤侄嫂。自称愚姑夫。
四、姻戚称呼
:1、祖父之亲家:称姻老太翁先生。自称姻再侄。
2、父亲之亲家:称姻太翁先生。自称姻晚或姻侄。
3、亲家之父亲:称姻太翁先生。自称姻侄或姻晚。
4、亲家:称姻翁某老大人。自称愚姻弟。
5、亲家母:称姻母某老孺人。自称眷侍生。
6、子亲家之父、孙亲家之祖:称姻太翁先生。自称姻弟。
7、儿子之亲家:称姻台。自称姻愚弟。
8、女婿之伯叔:称姻台兄。自称姻愚弟。
9、伯叔之内侄:称姻表兄。自称姻愚弟。
五、其他各亲称呼
:1、姊妹之夫:称姊妹夫。自称内兄弟。
2、姊妹之子:称贤外甥或外侄。自称愚舅氏。
3、姊妹之女或媳:称贤外甥或甥媳。自称愚舅。
4、姊妹之婿:称贤甥婿。自称愚内舅。
5、姊妹之翁姑:称姻太翁、姻太母。自称姻晚。
6、女儿之夫:称姻贤婿。自称亲岳丈或愚岳氏
7、侄女之夫:称姻贤侄婿。自称愚伯叔。
8、女儿之婿:称贤外孙婿。自称忝姻外祖。
9、女儿外孙:称贤姻外曾孙。自称忝姻外曾祖。
10、女儿之子:称贤外孙。自称忝外祖或忝外祖母。
11、侄女之子:称贤外侄孙。自称愚外伯叔祖。
12、姑母:称某府(以所嫁夫姓)姑母。自称脉侄。
13、姑夫:称姑夫大人。自称愚内侄。
14、姑夫之兄弟:称表伯叔。自称愚表侄。
15、姑母之子:称贤表兄弟。自称愚表兄弟。
16、姑母之媳:称表嫂。自称表侍生。
17、姑母之女:称贤表姊妹。自称愚表兄弟。
18、姑母之婿:称表姊妹夫。自称愚表兄弟。
19、姑母之孙女或孙媳:称贤表侄女(侄媳)。自称表叔。
六、师生称呼
:1、业师:称老师。自称受业或学生。
2、师之妻:称师母。自称学生
3、业师之父:称太老师大人。自称门下晚生。
4、业师之母:称师太母。自称门下晚生。
5、业师之子媳:称世兄嫂。自称世愚弟或世侍生。
6、业师之女:称世姊妹。自称世侍生。
7、子之业师:称老师。自称世侍生。
8、学生:称贤友、贤世侄。自称友生。
9、学生之父:称仁兄。自称世愚弟。
10、学生之母:称世嫂。自称世侍生。
11、朋友:称仁兄。自称愚弟。同门为朋,同志为友。
12、同乡:称仁兄。自称乡愚弟。
13、同学:称学兄砚。自称学弟。
14、同庚:称庚兄。自称庚愚弟。
附:“服”的解释
服,本意指丧服。按照死者亲属的亲疏远近而穿戴五种不同的丧服。以父系为宗,以自身为基点,上溯至高祖,即为五代之内。假如高祖去世,自己就应该穿孝服;曾祖去世,自己以及自己的子女都应该穿孝服。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为应该穿丧服的亲属。后来将“五服”引申作五代内这一范围的亲属。

不一样的河南民俗:对长辈的称谓作文 河南人对长辈的称呼文案:

我的妈妈出生在河南濮阳,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把它做为都城,所以又叫中华龙乡。
濮阳最常见的一种小吃是烧饼。和好的面蘸点五香盐泥,在盘里按成圆形,沾点糖稀,撒上芝麻,放在烤炉里,几分钟就出炉了,刚烤好的烧饼两边是脆的,中间是个五香的软夹心,趁着热,几口就吃完了。当地人也喜欢把烧饼从一边切开,把煎好的灌肠塞进去,这就是有名的“烧饼加灌肠”。
每次回家,妈妈总是满大街去找;每次离开,她又总是念念不忘。我想,这就是家乡的味道。

不一样的河南民俗:对长辈的称谓作文 河南人对长辈的称呼文案:

前天,是重阳节,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妈妈—这个孝敬老人的模范。
我的外婆,早在8 年前就过了花甲之年,体弱多病,粗糙的脸颊上皱纹遍布,拄着一根拐杖,走起路来十分慢,背也十分驼。我妈妈和我们住在城市中心,而外婆住在江北,妈妈不顾 这两个小时的路程,每星期都去看一看外婆。妈妈每次看到外婆乱乱的家,都会帮外婆打扫、整理,还不忘把已经放了几天的饭菜处理掉,叮嘱他们买菜不要一下买 一大堆之类的生活问题。有一次,我们去餐馆吃饭,要坐车,但是外婆晕车,妈妈安排她坐在靠车窗的位置,然后递上一个小塑料袋。看到外婆露出不舒服的面色, 妈妈便轻轻地拍着她的背,给外婆吃一颗酸梅糖,说:“吃一颗,好一点,虽然你不喜欢吃。”外婆吃了这颗不怎么好吃的糖,因为她知道这是妈妈对她的爱。到后 来,外婆还是吐了,有一些滴到了鞋子上,外婆腿脚不好,擦不着,妈妈则俯下身为外婆擦了鞋,十分仔细。吃饭时,看到外婆吃东西时的笑脸,妈妈也笑了。回家 的路上,妈妈还给其它老人让了座。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真正的孝心要体现在言行上。“百善孝为先”,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从我做起,成为尊敬长辈、孝敬老人的好少年。我要向妈妈学习,使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在我们这一代永远发扬!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