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小升初作文 > 正文

文言文小短文练2作文 文言文小短文及翻译文案

2019-03-12 小升初作文 类别:记叙文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文言文小短文练2作文 文言文小短文及翻译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文言文小短文练2作文  文言文小短文及翻译文案

文言文小短文练2作文 文言文小短文及翻译文案:

文言文小短文练习二
(一)
王粲,汉末人,其强记(记忆力特强)过人。尝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曰:“卿能默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又尝观人弈,风骤至,局败,对局者争之,粲为之复局。棋者讶而不信,以帕盖局,更以他局使复,数十子无一误者,棋者服。
1、“卿能默诵乎?”中的“卿”是“你”的意思,你还能写出几个文言中表示第二人称的代词吗?
2、王粲“观人弈”,你知道他们下的是什么棋吗?
3、请解释下列带点字词
尝 . 与人共行()
更 . 以他局使复()
粲为之复 . 局()
4、请用现代语言解释一下这个句子的意思
风骤至,局败。
因使背而诵之
5、棋者从“讶而不信”到“棋者服”,是因为
(请用自己的话表述) 。
(二)
晏子为齐相,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洋洋,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志念:意志)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抑损:谦退、谦逊)。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②意气洋洋,甚自得.也()
③名显 . 诸侯()
④晏子为 . 齐相()
⑤夫问其故()
⑥自以为足 . ()
⑦策 . 驷马()
2、翻译文言句子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其妻请去
常有以自下者
3、这篇短文称颂了晏子的“”(用文中原句回答),批评了车夫的“”(用文中原句回答),揭示了的道理。
(三)
陶侃①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②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注】①陶侃:东晋名将。②贼:伤害。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见人持 . 一把未熟稻
②执而鞭 . 之
③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
2、翻译
①行道所见,聊取之耳: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
②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因此老百姓勤于耕种养殖,家家生活富足。
3、陶侃怒斥、鞭打“戏贼人稻”者,收到了“百姓勤于农殖,家给人足”的效果,从中可以看出陶侃具有怎样的政治主张?
(四)
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②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③。”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④,意思皆所不及也。
【注释】①王积薪:围棋高手。②道:本文指围棋布子的位置,唐代围棋棋盘纵横各十九道线,双方均在横竖线交叉点布子。这里,婆媳分居两室,都是心中虚设一盘,攻成过程全凭记忆。③伏局:认输。④复其势:复验那盘棋的局势。意思是按自己暗中记忆的,把那盘棋重新布子走一遍。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宿于逆旅
..
②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
③尔 . 败矣
2、翻译
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 ?
3、从本文结尾“意思皆所不及也”,可见媪妇二人棋艺之高,你认为她们技艺高明具体表现在何处?
4、选文短小精粹,趣中寓理,从王积薪“自谓天下无敌”(用原文回答),到自叹棋艺不及媪妇,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五)
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⑤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太宗:宋太宗赵匡义。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④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⑤遽:匆忙。
1、下面句中的“其”,与“其后,帝笔法精绝”的“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
A、百姓多闻其贤B、其如土石何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D、其一犬坐于前2、依据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
刻意临学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又以问著,对如初。
4、你认为王著是一个怎样的人?
(六)
韩信者,汉之名将也。少时,好带刀剑。一日,出①准阴途中,遇无赖故辱之,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②怯耳。”又众辱之曰:“汝敢③死,拔剑刺我;不敢死,则出我下胯下!”信熟思之,俯身匍匐,出胯下。一市人皆笑,以为怯。(据《史记》改写)
注释:①出:路过②中情:内心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又众 . 辱之曰()
汝敢 . 死 ()
信熟 . 思之()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2)一市人皆笑,以为怯
3.你认为韩信的作法是因为“怯”吗?结合短文说说韩信是个怎样的人?

文言文小短文练2作文 文言文小短文及翻译文案:

文言文小测试一 1.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蜀之鄙()(2)西蜀之去南海()
2、翻译下面句子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两个和尚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执()(2)遂()
2、翻译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文中人物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童子何泣()(2)故泣耳()
(3)童子苟有志()(4)不求资()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2)师恻然日:“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邴原为什么哭泣(用文中的话作答)?
4.从“邴原泣学”的行为,可以看出邴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4.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两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解释加点的词。
(1)少.有大志()(2)或.夜昏怠()
(3)辄.以水沃面()(4)既仕.()
2.翻译下列句子。
(1)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2)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我们应该学习范仲淹的哪些精神?

文言文小短文练2作文 文言文小短文及翻译文案:

文言文期末复习一
学弈
孟子
弈①之为数,小数②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③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④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①弈:古代一种围棋。②数:技艺。③弈秋:善弈者,名秋。④为:谓,说。
【译文】
下棋在各种技艺当中,是细致的技艺,如果不能专心致志,就不能学会。弈秋是全国之中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即使也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带丝线的弓箭去射它。即使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然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2分)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案:1.①教诲②这样③引,拉④聪明才智2.C
3.只听弈秋的教导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读《学弈》完成练习:
5.解释词句(6分)
(1)通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惟弈秋之为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学弈》你有什么想法?(2分)
1.通国——全国诲——教、教导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话。援——拿以为——想着、认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和那个(认真学习的人)一起学习,但成绩就比不上(他)了。
2.答:读了《学弈》我知道了,学习要一心一意,否则,就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读《学弈》完成练习:
7.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诲二人弈()鸿鹄将至()
8.用“∕”划分朗读节奏。(1分)
使弈秋诲二人弈
9.解释加点的字。(4分)
①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惟弈秋之为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哪句话说明了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而效果不同?(2分)
11.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效果却不同?(2分)
12.读完这个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发?(2分)
参考答案:
ì;hú。
4.使弈秋∕诲二人弈。
5.擅长;只、单;弓箭;共同。
6.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7.不是他们的智力有很大的差别,而在于是否专心致志。
8.专心致志是学好的唯一秘诀,如果自恃聪明,三心二意,就是老师再好,也是学不好的。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坐:因为。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或曰:“食菱须去壳。”或:
(2)其人自护其短短:
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断六处。(3分)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16.本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
9.(1)或曰:“食菱须去壳。”或(有的人、有人)
(2)其人自护其短短(短处、缺点)
10.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每断对一处得0.5分,“后山”和“何地”之间不断句不扣分)
11.译文:我之所以连着壳一起吃,是想用它来驱除身上的热气。
12.答:①人人都有缺点,但不要掩饰缺点。②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③要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7.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2分)
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
18.解释下列加点词并比较古今义有何不同(4分)
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
19.用原文回答“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中“此”指代什么?(2分)
2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②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21.两小儿提出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证明的根据分别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原话回答。(4分)
小儿甲: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儿乙: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这个故事写得生动,形象而又寓意深刻。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评说。(2分)
23.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2分)
24.文中“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2分)
25.对“两小儿笑曰”一句中“笑”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善意的笑”;有人则认为这是“恶意的讥笑,嘲笑”。你同意哪一态度?谈谈你的理由。(2分)
参考答案:
ì,“知”通“智”,聪明。2.距离;到某地方。热水;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4.略。5.小儿甲: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小儿乙: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6.略。
7.本题可以多角度进行思维。可认为两小儿喜爱探索,精神可嘉;亦可认为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就不一致。8.本题也可以多角度回答。或认为知识无穷尽,即使大学问家也有所不知;或认为孔子能正确对待小儿的问题实事求是,决不“强不知以为知”。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26.《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这部书内容中的学术观点属于________学派,而孔子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3分)
2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①盘盂()②孰为汝多知()()
2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分)
问其故:_________________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___________
而日中时远也:_________________日初出沧沧凉凉:_________________
及日中则如盘盂:_________________及其日中如探汤:_________________
2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6分)
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②孔子不能决也。
③孰为汝多知乎?
30.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3分)
31.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2分)
1.《列子·汤问》道家儒家2.①yú②shúzhì
3.原因、距离、正午、清凉略带寒意、到至、热水
4.略5.一儿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儿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6.一儿从大小角度(视觉)看问题,另一儿从人对阳光的感受(触觉)看问题。
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我们也可以从这些古诗词中汲取营养。
元日(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1)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2)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3)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4)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代: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译文】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注释】
(1)天竺寺:今称法镜寺,位于灵隐山(飞来峰)山麓。
(2)桂子:特指为桂花,本质是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实。
(3)露华新:桂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4)嫦娥:多种说法,有说中国神话人物、后羿之妻等。
【赏析】
“零落的桂花花瓣,带着星星点点的露珠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边散落了下来。”多么美好的场景啊!仿佛如人间仙境一般的场景正是出自唐朝诗人皮日休的七言绝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惆怅、哀绵。联系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的轻松,毫无忧愁。诗中的一大部分是诗人的联想,并不现实,却也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也可谓是恰到好处。
虽只描写了一幅“夜赏月桂图”,却让我们得知民俗——中秋必看月赏桂,这也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使得诗的节气扑面而来。
如此的好诗,读了心清气爽,也不禁对古人的中秋佳节浮想联翩。
七步诗(两汉:曹植)
(版本一)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二)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一)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版本二)
【注释】
(1)持:用来。
(2)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3)漉:过滤。
(4)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5)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6)釜:锅。
(7)燃:燃烧
(8)泣:小声哭
(9)本:原本,本来。
(10)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11)何:何必。
【赏析】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诫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鸟鸣涧(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春天夜晚,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
【注释】
(1)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
(2)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桂花:此指木樨,有春花、秋花等不同品种,这里写的是春天开花的一种。
(3)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4)月出:月亮升起。惊:惊动,扰乱。山鸟:山中的鸟。
(5)时鸣:偶尔(时而)啼叫。时:时而,偶尔。
【赏析】
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不过,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因此,开头“人闲”二字不能轻易看过。“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鸟惊,当然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变化,亦可想见。所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读者联想的。但王维所处的是盛唐时期,不同于建安时代的兵荒马乱,连鸟兽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维的“月出惊山鸟”,大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鸟虽惊,但决不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它们并不飞离春涧,甚至根本没有起飞,只是在林木间偶尔发出叫声。“时鸣春涧中”,它们与其说是“惊”,不如说是对月出感到新鲜。因而,如果对照曹操的《短歌行》,在王维这首诗中,倒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文言文小短文练2作文 文言文小短文及翻译文案:

《农夫与狼》从前,一位农夫在田地里锄草。突然,从草丛中蹿出了一只恶狼,恶狼闯进了农夫的眼帘。在狼的那长着锋利的牙齿的嘴叼着一只三朝未满的小羊羔,农夫觉得小羊羔楚楚可怜,就从恶狼嘴里虎口拔牙救出了小羊。小羊大难不死脱险后就惊慌失措逃向森林。农夫又心慈手软,觉得恶狼也很可怜,到嘴的食物逃掉了,十分饥饿,就将家中的美酒和肉拿出给狼吃。狼大快朵颐,不一会儿就风卷残云吃光了酒和肉,吃饱后的狼大摇大摆,老爷下轿——(不行)步行走回森林。祸不单行,福不双降。过了几天,狼再次光顾农夫的家,这时农夫发现恶狼嘴里叼着两只小羊羔呢!原来狼在向农夫要赏,以为给农夫小羊羔就可以换酒和肉吃。这真是误入歧途,矫枉过正!《商人与牧羊犬》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文言文小短文练2》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小短文练2》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文言文小短文练2》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