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小升初作文 > 正文

立夏作文 文案

2019-03-11 小升初作文 类别:记叙文 3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立夏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立夏作文  文案

立夏作文 文案:

今天是立夏之日,也就是夏季的开始。这天吧要煮蛋,还要编个网袋,把蛋装在网袋里,挂在脖子上,大家一起拄蛋,蛋分两头,尖尖的是头,圆圆的是尾。一早妈妈就给我准备好了这些,妈妈还告诉我拄蛋用尖尖的一头,胜算大些。到了学校,我和同学们一个一个的斗过去,斗破的就算输了,最后分出高低。我们班最后徐凝玉胜了,做了今天的拄蛋王,虽然我没能赢,但是好开心。
放学后,妈妈又做了一桌美味的佳肴,有蛋,有豌豆,有笋,有鱼等,今天主要还是吃蛋、豌豆、笋。听奶奶讲民间相传立夏吃蛋拄心,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神不受亏损。吃豌豆拄眼,豌豆形如眼睛,祈祷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的。吃笋拄腿,也就是说双腿像春笋那样健壮有力,能走很远的路。按我的理解,应该就是立夏这天吃了这些食物,是让大家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度过炎热的夏天。
今年过立夏,让我感觉真开心!

立夏作文 文案: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每念起这朗朗上口的节气歌,我的脑海就会被自己钟情的“立夏”所填满。钟情立夏,因为它象征着夏天即将拉开序幕,火热登场。恍惚间,我已经舔了满嘴的冰淇淋,香香甜甜,爽滑清凉……又仿佛,闻到了飘散在空中的“野米饭”的香气。啊!饭里有笋、有肉、有豆……真让人馋涎欲滴。钟情立夏,源于那热闹的田野。勤劳的人们在田间挥汗如雨、一个个汗流浃背,谱写着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希望之歌。听!蝈蝈在开音乐会了,你一首我一曲地演奏着,竟不知疲倦。瞧!勤劳的蚯蚓在过劳动节了,他们帮助农民伯伯翻动泥土,不久的丰收日他们想占头份功劳呢!看!瓜藤宝宝们在进行比赛了,争先恐后地努力伸长脖子,好像在比谁长得更快呢!咦!这些不是都应了那句立夏谚语了——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钟情立夏,怎离得开那任性的雨?它的出场太特别,天说暗就暗下来,闪电立刻调皮地滑过天边,雷声紧随其后,最后主角来了:有时的它很调皮,你伸手接它,它总是从你的指缝里偷偷溜走;有时的它又变得豪爽霸气,豆大的雨滴攻击着炎热,为人们带去一份雨后的清新。它从不拘小节,说来就来,说走就走。钟情立夏,当然少不了斗蛋比赛。在传统节日里进行一场民间传统比赛,每个小朋友都跃跃欲试,抢夺冠军,场面有趣极了!在“咔嚓”、“咔嚓”的蛋破声中败落的小朋友也不生气,径直剥开了蛋壳,大咬一口,可香了。都说“立夏吃一蛋,力气长一万”,吃完了一定更有力气了。钟情立夏,更源于它开启了一个开天辟地的季节。1921年7月,在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色游船上,一群不平凡的人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红船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拼搏进取、奋勇直前,它所代表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1945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法西斯,结束了屈辱的历史,中国开始自强并在国际上独立地站了起来!夏天,它是一个充满希望、变化多端、日新月异的季节,它一直上演着振奋人心、波澜壮阔的历史。其实我们人生之中也有同样的夏天,而现在的我们正处于这样的立夏时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们要珍惜时光,抓住机遇,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去迎接丰硕的人生秋天!这就是我钟情不变的节气——立夏!你的呢?

立夏作文 文案:

立夏节,这个名字你一定非常熟悉。立夏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二十立夏四节气中我最喜欢的一个节气。
立夏,象征着夏天即将来临,不断地给还在春天中的人们纷纷报信;再过几天,你们就会在菜地里、花园中看到蚯蚓出来了,它们在帮助农民伯伯勤劳地翻动着泥土;瓜果的藤蔓也开始抽出嫩芽来,飞快地成长着,菜园里即将翠绿一片。
清晨,乡间的草地上,带着露珠的小草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挺直了小腰,好像在比赛谁站得更高。一眼望过去像一张毛茸茸翠绿的大地毯,让夏天更加生机勃勃。午后的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雨后的空气虽然湿润凉爽了一些,但炎热还是让人们感觉张开嘴巴就口干舌燥,像是要吐出火来。但是田野里的农民伯伯们,不怕炎热,头戴草帽,肩膀上搭着一条毛巾,用他们勤劳的双手认真地插着秧,准备迎来又一个丰收的季节。
夏天,是生机勃勃的,我喜欢这个美丽的夏天。

立夏作文 文案:

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我国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蛄)蛄在田间的呜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这时,万物繁茂。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人们往往会在立夏进补,以使自己的身子强健有力。
南方大部分地区,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也迅速滋长蔓延。客家人所居地方,立夏时节,已经完全进入夏季,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枯夏”。但立夏过后,却是农耕时代,最需要人力的时候,人们希望借助于立夏“被养”,强身健体。另一方面,体质较差、抵抗力较弱的人们容易受到病菌侵袭而发生疾病。民间开始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人们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托着祈福、保佑平安、发财致富的良好愿望。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茂盛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其意在庆祝小麦丰收。客家人大部分来自河洛一带,有吃面的习惯。来到偏远的山村后,受到当地风俗的影响,改吃大米为主食,吃面习惯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面食。
客家人很喜欢吃鸡肠面,在永定太平里,每逢立夏,家家都有吃鸡肠面的习惯,每人都要亲手揉制鸡肠面。这时,老人会念叨说:“长长鸡肠面,人人都要食;立夏吃了面,人人脚骨健。”家长们希望家人吃了鸡肠面,都会变得精力旺盛,身强体壮,无病消灾,干活起劲,寿命变长等。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人们还把将熟之小麦、大麦穗在火上烤熟吃,以享新麦之鲜;或用秤秤人之轻重以祈福。立夏节民间严禁家人坐在门槛上。许多人还习以立夏日的阴睛测一年的丰歉,认为立夏时下场雨最好,不然便会“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立夏无雨,碓头无米”。
旧时,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吃“立夏饭”。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称“立夏蛋”,相互馈送。用彩线编织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小孩以拄立夏蛋作戏,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尚有以五色丝线为孩子系手绳,称“立夏绳”。是日,江浙一带至今仍保留吃立夏蛋、脚骨笋、五虎丹、三两半等“吃补食”的饮食风俗。吃“脚骨笋”,用乌笋烧煮,每根三四寸长,不剖开,吃时要拣两根相同粗细的笋一口吃下,说吃了能“脚骨健”(身体康健);再是吃软菜(君踏菜),说吃后夏天不会生痱子,皮肤会像软菜一样光滑。
云南宣威地区则有大门插皂荚枝、红花以压崇,围灰墙脚以避蛇之俗。我国部分少数民族亦有过立夏节的习俗。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它成为福州著名的风味小吃,成为福州地方的一种特殊标志。离乡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异国他乡,一听“鼎边糊”三字,就好像见到家乡的“倩影”,成为恋祖爱乡的风味小吃。
立夏煮鼎边“做夏”,盛行于明末清初。立夏已进入农忙旺季。这一天煮鼎边,不光是一家人吃饱吃好然后下田劳动,还要互赠左邻右舍一起品味。像涮鼎边一样,“一纹(涮)就熟”,藉以联络感情。体现福州人“金厝边银乡里”的传统美德。
从鼎边糊传说来看,“做夏”吃鼎边,意义更深一层。明朝嘉靖年间,福州沿海城乡常遭倭寇骚扰。戚继光带兵入闽剿倭,处处受到当地人民拥戴与欢迎。老百姓经常送粮送食犒劳戚家军。有一天,戚家军到了福州南郊,一路上打了好几个胜仗,决定在此地休息半天。南郊的老百姓早就将家里好吃的东西集中在一起,以便慰劳三军。料想不到,从长乐方向又闯出一股倭寇向福州南郊扑来。戚家军紧急集合准备迎战。乡亲们正在烧菜煮饭办酒席,准备庆功,但已无法开席了。不知是谁出了个主意,将大米磨成浆,肉丝、蚬子、金针、木耳、蛏干、干贝等等一股脑儿混煮成高级清汤,涮米浆于锅边,不消一刻钟,一锅又一锅的鼎边糊出来了。众将士吃饱后奋勇上阵,不消两个钟头,把倭寇全部消灭在海边。 “做夏”吃鼎边糊,缅怀民族英雄,也有着爱国主义的内涵。


结语:《立夏》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立夏》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立夏》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