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小升初作文 > 正文

数学课堂趣味教学-最新作文 数学趣味课堂活动文案

2019-03-09 小升初作文 类别:叙事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数学课堂趣味教学-最新作文 数学趣味课堂活动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数学课堂趣味教学-最新作文  数学趣味课堂活动文案

数学课堂趣味教学-最新作文 数学趣味课堂活动文案:

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教学
一、开讲生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如“三角形内角和”的引入部分,我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预先准备的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各自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报出不同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我当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一开始,有几位同学还不服气,认为可能是巧合,又举例说了几个,都被我一一猜对了,这时学生都感到惊奇,教师的答案怎么和他们量出的答案会一致的。“探个究竟”的兴趣因此油然而生。
二、授中激趣
开讲生趣仅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那成功之路,至多只行了一半。还需要在讲授新课中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恰到好处地诱导,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以好奇心为先导,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上例新授部分,在板书课题后,接着又让全班学生动手做一个实验:分别把各自手里的三个三角形(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再分别把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并言之有趣地激励学生:看谁最先发现其中的“奥秘”;看谁能争取到向大家作“实验成功的报告”。这时,学生心中激起了层层思考的涟漪,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发言争先恐后。还有的学生通过把正方形的纸沿对角线对折,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因为正方形有4个直角,是360°,所以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好方法。显然,此时不但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性质有了感性的基础,而且教师对这一性质的讲解也已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最佳时刻。
三、设疑引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中启动思维的起点。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见疑生趣,产生有趣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
四、练中有趣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境。但也往往被呆板的练习形式、乏味的练习内容,把在学习新知识中激发出来的学习兴趣,而无情淹没,使学生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受到严重的扼杀和抑制。因此课堂练习要设计得精彩有趣,教学中教师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
1、练习形式要注意层次性。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示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降低习题的坡度,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比如“三角形内角和”中在运用规律解题时,先已知两角求第三角;再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锐角求另一角,感知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之和是90°;最后已知三角形的一角,且另两角相等,求另两角的度数,或已知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均相等,求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以上设计,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不断掀起学生认知活动的高潮,学生学起来饶有兴趣,没有枯燥乏味之感。
2、练习形式要注意科学性和趣味性。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时可适当选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有点情节又贴进学生生活经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题目,通过少量的趣题和多种形式的题目,使学生变知之为乐知。比如,本课在完成基本题后,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出一个三角形,要求其中两个内角都是直角。在学生画来画去都无从下手时,个个手抓脑袋,冥思苦想。这时教师说出“画不出来”的理由,学生们恍然大悟。
五、课尾留趣
一节课的前半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最佳时刻,但一到后半节,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时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游戏,不仅可以使大脑得到适当休息,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课业结束趣犹在”的效果。
在本课结束时,我设计了一道抢答题。
揭示:把左图截去一部分,(每次只截一次)要使剩下图形的内角和是180°,有几种截法?“
学生原以为截法只有几种,到后来知道截法可以有无数种,感到是“一大发现”。但更使他们感到“一大发现”的是尽管截法有无数种,但剩下的图形的种类只有一种,因为内角和是180°的图形只能是三角形。这样练习,使学生在探索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六、“评”中增趣
这里的“评”是指教师对学生答问或作业的口头或书面评价。数学材料本身因其感情色彩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如果数学教师能在教学语言、语速、语调和语气上风趣一些,幽默一些,对学生的答问、作业的评价上恰当地赋予一点情感味,那么,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可增添妙趣,乐学而不疲。
例如在本课教学中,在学生发现了三角形内角和特征时,我立即表扬,“你真能干,你是咱班第一个发现真理的数学家”;又如学生发现了另外一种证明三角形的方法时,我对他说,“你真聪明。”;在学生解题终于成功时,我又说:“祝贺你,成功了”等等,用以激发学生的求成心。另外在对待学生作业中有困难的同学,我总是用一些深情地惋惜语。如“真遗憾”、“差一点就对了”、“想得不错,但说……”、“没关系再说一次”、“下次肯定会更好”。……这些尊重、企盼、惋惜的用语对中差生来说,其作用不仅是情感上的补偿而且是心理上的调整,可以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探索中,变无趣为有趣,变有趣为兴趣,变兴趣为乐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实际,灵活多变地采用多种做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的脑子积极转动起来,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数学课堂趣味教学-最新作文 数学趣味课堂活动文案:

二〇一〇年二月五日星期五晴昨天,我看了《四年级提高班》上的巧猜年龄与口袋中的钱,它马上把我吸引过去。上面说了,把你的年龄乘以2,加上5,所得的数乘以50,加上口袋的钱数(不超过十元,要以角为单位),再减去一年(平年)的天数,加长115就可以了。我看了这个题目,有点儿不相信,于是我就试一试,我的年龄:9岁,口袋里的钱5元5角。我先把9×2=18,18+5=23,23×50=1150,1150+55=1205,1205-365=840,840+115=955。这样,我把955拆分两段是9和55,9是我的年龄,55是我口袋里的钱。怎么样?这个数学游戏也挺好玩吧!请你也来试一试,看看是不是对的。

数学课堂趣味教学-最新作文 数学趣味课堂活动文案:

在上三年级的时候,我们数学老师——夏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课,这也是我们记忆最深刻的一节课。
上课铃“叮叮”地响了,我们陆续地走进教室,坐在位子上,夏老师走进教室。开始上课了,夏老师正在讲题目,王子昂正在看外面的鸟儿。夏老师看见了,便唱道:“对面的男孩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然后说:“是那只鸟帅,还是我帅。”说着还不时地提了提眉毛。顿时全班哄堂大笑。王子昂不好意思的坐正了。不但王子昂坐正了,我们也坐正了,生怕夏老师向我们开玩笑,多不好意思啊!夏老师看我们这么好,就让我们做了一道关于分数的题目,这题实在太难了,我们怎么想也想不起来,夏老师看到我们这个样子,就给我们一个提示,这题就像是吃油条,吃了几段还有几段。我们立刻知道了这题的做法。全班人都会了。这节有趣的课深深刻在我的心中。

数学课堂趣味教学-最新作文 数学趣味课堂活动文案:

小学学科整合课程——“数学与科技”教学设计——《有趣的测量》
教学内容: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亲身试验,探索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
2.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科学的解决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索和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准备:土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同学们,好朋友淘气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来看
(课件显示:淘气手托土豆说:“同学们,谁能帮我测量土豆的体积?”)
2、揭示课题:有趣的测量
(板书课题:有趣的测量)
二、观察思考制定方案
1、动手摸摸土豆
2、提问:若让你求出这个土豆的体积,你有什么困难吗?
(学生可能会说:土豆表面凹凸不平形状不规则、无法用公式解决等)
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
以前我们研究过规则的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今天这个小小的不规则的土豆的体积该怎样测量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触摸土豆,感受土豆体积的不规则性,体会新的学习任务与以前研究的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不图。提问直指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现有任务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讨论、交流测量方案
(课件显示:一、分组讨论:怎样测量土豆体积)
各小组汇报测量活动方案
教师可以借用提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如选用何种容器、为什么要测量上升的水的体积、怎样测量上升的水的体积等
4、小组合作:确定最终测量方案
同学们总结了这么多种测量方案,你们组将最终确定何种方法进行测量?小组合作:确定最终测量方案
(课件显示:二、小组合作:确定最终测量方案)
小组汇报
你们组选择了哪种方案?为什么不用原先的方案?
(学生可能会说:我们选择的这种方案更方便、更可行等)
你们能够看到其他方法的优点,真好!
5、(课件显示:三、组内磋商:简要制定测量计划)
组内磋商:简要制定测量计划并记录在《测量土豆体积活动计划》表中
(显示测量计划表)
交流汇报师生评价
(此处可以展示优秀的活动计划,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其优点,然后各小组修改自己的计划)
【设计意图:在学生独立思考、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确定活动方案,并制定测量活动的计划,使后面的测量活动更加有效的同时,体验测量活动的顺序性及内在逻辑性,体验等量替换这一常用的数学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三、动手实践测量体积
1、依照《测量活动计划表》实施测量活动
〖课件显示:四、分工合作:按原计划完成测量〗
(在学生活动中间,教师要重视每组学生在具体测量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并交流、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2、汇报交流、评价总结
(1)学生汇报测量过程及测量结果
(2)为什么刚才几个小组测量结果不同?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每个组实验的土豆大小不同)
小结:如果这几个小组测量同一个土豆,由于误差的存在测量结果也会不同。所以我们在测量时一定要尽量减少误差。
【设计意图:关注小组合作,关注学生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强调误差,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
四、趣味练习全课总结
1、给自己组的测量方法起一个有趣的名字
全班交流汇报
2、介绍数学万花筒
其实刚才xx组使用的方法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数学家阿基米德就曾经使用过,(讲故事,阿基米德鉴定黄金)故事
同学们听完后都笑了,都惊叹于数学家的研究精神!刚才你们组的方法就可以称为“阿基米德——xx法”(“xx法”表示学生自己给这个方法的命名)
你们组与数学家使用的方法一样,真让人羡慕!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给自己组的实验方法起一个“有趣”的名字,不仅与课题《有趣的测量》首尾呼应,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借助学生起的名字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学生对本节课的认知程度。利用数学万花筒的介绍,使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并进一步借助对学生的评价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
3、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如果我想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课后完成测量实验并记录数学日记。
五、习题设计
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数学课堂趣味教学-最新》作文的经历,对《数学课堂趣味教学-最新》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数学课堂趣味教学-最新》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课堂趣味教学-最新》,希望对大家写《数学课堂趣味教学-最新》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