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小升初作文 > 正文

数学试卷分析作文 数学试卷分析怎么写文案

2019-03-09 小升初作文 类别:叙事 9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数学试卷分析作文 数学试卷分析怎么写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数学试卷分析作文  数学试卷分析怎么写文案

数学试卷分析作文 数学试卷分析怎么写文案:

一、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本年级本册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本次试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但是由于试卷印刷质量和排版的不当,给了学生误导,使学生出现了不必要的错误。
二、学生测试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题:
1、口算题,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只有个别同学出错,原因是平时练习较多,也注重强调了口算的方法,因此失分较少,个别同学还是粗心,方法没掌握,应着重对个别同学加以辅导。
2、填空题,出错率较高的是第5、7、8小题,第5小题考查方位学生本来就掌握的不太好,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生活中的应用和试卷上的解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第7小题是看着计算器的图来填数,很简单,但由于印刷数位错位,给学生误导,学生错的比较多。第8小题也是排版串行学生没有全面的观察造成错误。
3、圈一圈,主要考察分类与比较,第三小题对于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学生区别比较困难,失分较多。
4.看图数一数有几个长方体,有几个正方体,有几个圆柱,有几个球,学生数错长方体与正方体混淆的多,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待培养。
第二部分是解决问题,包括看图列式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看图列式,这种题型平时练习较多,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个别同学马虎出错,老师对个别学生辅导不够。
解决问题,前两小题错误较少,第4题,个别同学出错。主要原因是学生识字较少不理解题意所以出错较多。
三、改进措施:
从失败中找教训,在教训中求发展,综观我们这次考试的情况来看,我以后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在教学时要多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有效的结果,这样也就可以避免考前没提醒学生也不容易忘记。
2、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注重实际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常举行口算、计算、等单项竞赛,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逐步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数学试卷分析作文 数学试卷分析怎么写文案:

2019——2020年第一学期
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川里小学边红月
本次期末测试按照《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段标准,重在考查学生对本册各单元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对五年级学生进行了检测,根据检测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以人教版教材第9册各单元内容和《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制而成。具有以下特点:
1.试题考查全面,覆盖面广。
本试卷共计六个大题,涵盖了教材中的所有内容,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本卷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目标体系。试题内容全面,覆盖了教材的所有知识内容。其中观察物体和图形的面积计算17%,计算题和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约占17%,解方程占1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约占35%。其他占19%。试题又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其中基础题约占85%,稍难题约占15%。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
本卷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和物,让学生切实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
二、学生答题分析
1.从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较扎实,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到位,对相关的方法也能熟练应用,学习效果较好,但有些知识面学生掌握的不够透彻。
2.典型错题情况分析
(1)第一大题动脑筋思考填一填中1小题,计算0.56×0.04时,先算()×()的积,再从积的()起数出()位点上小数点。这道题是小数乘小数运算法则在具体题中的的运用,错误的同学都写成了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学生学习知识过于死板不会灵活运用,这是失分的原因。这一现象也给我们老师提了一个醒,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课堂常规训练,加强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如课堂上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充分考虑每一层次学生的需求和学习能力,渗透数学语言并加强学生说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第一大题动脑筋思考填一填中5小题,有三张扑克牌,分别是红桃9、黑桃3和方块6,从这三张牌中任意抽出两张,它们的差是()的可能性最大。本题考查的是可能性的内容,题中的可能性最大误导了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可能性最大(小)只用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事物)作比较时,两个数(事物)作比较时用可能性大(小)来描述。平时在教学中这方面的内容训练还是不够,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差,在今后的的教学中重点学生培养独立分析问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第三大题精心比较选一选中第2小题,小明用计算器计算15.8×7.9时,错误地输成了14.8×7.9,他需要怎么做才能改正这个错误?()这题考查的知识点是:15.8×7.9=(14.8+1)×7.9=14.8×7.9+7.9。对于这一知识点本试卷考得比较多,这也是我平时着重练习的内容。从这题的错误中可以发现培养学生认真看题,仔细推想,细心做题的习惯非常重要。
(4)第四大题工整书写算一算中第3小题,简便计算里面的12.5×0.16×2.5学生没有将0.16分成0.8×0.2.然后将12.5×0.8和2.5×0.2乘在一起。平时简便计算训练的比较多,从这道题错误中可以看出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在今后的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5)第六大题实际问题解一解中,第2小题是植树问题的典型题目中两端都植的情况,平时训练的题目多是求棵树和间隔数内容的,训练求总长的题目较少,在今后的训练一定要做到全面。
(6)第六大题实际问题解一解中,第3小题是失分最多的题目,几乎没得分。主要是学生知识面窄,不认识大写数字。我想这也是我今后教学时该加强的地方。
三、反思
从学生做题中失分情况来看,发现教学中的存在的不足;
1.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理想。
有的同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理想。如工整书写算一算,正确率没有达到百分之百,说明这些孩子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关注这样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基础知识方面有一定的提高。
2.学生做题粗心大意,不认真。
个别学生计算错误,都是粗心造成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帮助他们改掉这个毛病。
3.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生综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教师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分析能力,来体现知识的应用性和数学学习的价值。
四、今后教学工作方向:
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3.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4.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师设计的提问和练习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

数学试卷分析作文 数学试卷分析怎么写文案:

小学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试卷直观形象、图文并茂、题目类型比较丰富,涵盖的知识点范围较广,抓住了本册的重难点内容,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简单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一、 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从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较扎实,对基础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到位,对相关的方法也能熟练应用,学习效果较好,但有些知识面学生掌握的还不够透彻。
2、典型错题情况分析
(1)一大题我会填中的5小题,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9个人,后面有8个人,这一队一共有( )人,共有10人丢分。这道题也经过反复的练习,可能学生根本没有理解透彻,理解题意上出现了错误,这是失分的主要原因。当然这和孩子们年龄认知水平有关,但这些现象也提醒我们一年级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课堂常规训练,加强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如课堂上多给学生们说的机会,充分考虑每一层次的学生需求和学习能力,渗透数学语言并加强学生说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三大题我会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中的1小题,考查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及基数序数的意义,有16人失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个别同学对图形的认识不清或是丢落,另一方面是学生对于题目中出现的要求没有理解,随便乱写。平时在教学中这方面的内容训练不够,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在今后的教学中需重点培养。
(3)三大题观察与思考的第一小题,请按你的想法分一分,由于学生生活经验较少,部分学生不认识图中的压路机和挖掘机两种大型机械,或对他们了解的不多,而导致分类出错,此题丢分人数较多。
(4)四大题看图列式计算,学生对此类题目非常熟悉,关键就看做题时是否认真细心。出错的孩子都是没有细心,从这个题的错误中可以发现从低年级就要开始培养学生认真看题,仔细推想,细心做答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5)五大题解决问题我最棒中1小题,题目是一道体现逆向思维的题目,学生不容易理解。关于这部分内容发现学生对于求“和”的概念印象较为深刻容易接受,对于已知“整体”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学生表现的就差一些,以后教学中要特别注重从算理以及相应的数量关系上教学。
(二)从学生本次考试中出现错误较多的题目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1、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存在不理想的现象。
有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理想。如我是计算小能手,正确率没能达到百分之百,说明这些孩子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关注这样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让这些孩子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上有一定的提高。
2、学生理解题意能力弱。
目前学生做题时最大的困难是不会读题,理解不了题意,读完题后不能用自己的理解去明白题目的要求,或将题意理解错误。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从一年级开始训练,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提高。
3、学生做题粗心大意,不认真。
个别学生计算错误,都是粗心造成的。造成它的原因一方面是不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是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能。改掉这个毛病不仅需要学生自己用心,更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
4、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尽量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等方法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来体现知识的应用性和数学学习的价值。
5、 学生不会检查,写完后对错题无动于衷。
计算错误,如果学生会检查,很容易发现问题,而这些错误最终还在试卷上出现,说明学生不会检查,教师在平常练习中缺少对这方面的正确指导。
三、今后方向
1、继续进行口算的训练,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要做到坚持不懈,使学生能快速掌握口算的技巧,做到灵活应用口算,熟练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2、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书写的答题习惯。从平时抓起无论是在做作业或是考试时都要求他们做到并学会做完后及时检查,一查题目有无漏做;二查计算题有无算错;三查审题是否有误。
3、继续加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学会倾听、细心做题,书写工整、仔细检查等方面继续对学生进行培养与训练。
4、对学困生要进一步加强辅导,多鼓励,多表扬,争取他们在基础知识上不失分,提高成绩。同时发挥小组的力量,让小组成员当好老师的小帮手,及时与老师对他们进行辅导,不让他们掉队。
5、对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想,多练,并仔细观察周围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同时,注重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把知识活学活用,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试卷分析作文 数学试卷分析怎么写文案: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测试试卷分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测试试卷分析分数段90998人
80909人
708018人
607014人
不及格15人
这次考试和前两次不同,内容是同学们初次接触到的平面几何知识。在这次考试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1、缺乏逻辑推理能力。这主要表现在应用题上,很多同学面对题干,没有清晰的思路,不懂得抓住已知条件,其实已知条件就是破案的提供的线索,抓住这条线索,并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展开大胆的推理判断,在充分演算的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很多同学往往会忽略已知条件,结果面对问题无从下手,或者盲目的摸索。
2、没有意识到课本的重要性,概念模糊。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最严谨的数学语言是课本的表达方式。比如说有一道题说OACD,OBCD,问OA,OB可能因为。大部分同学都能说出重合但原因解释的乱七八糟,说得都有道理,但都不够严密。其实正确的原因就是书上的一句话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线段和已知线段重合。
数学的所有依据都在课本上,紧密练习课本,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才会真正吃透各种定理概念,思维才会更严谨。而同学们则满足于一个大致的印象,所以这次考试中的几道涉及概念的题,都是失分率最高的题。
3、几何做题习惯没有养成。复杂的空间感光靠脑子想极容易出现漏洞,做几何题要养成随手画图的习惯,很多题只要画出图形,很快就可以迎刃而解,切忌空想。
4、做题技巧不够。有位同学说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前面琐碎的小题上,到后面的大题的时候时间已经不足了,匆忙间漏洞百出。做一套卷之前要养成首先浏览全卷的习惯,对难易程度,题型设计等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合理安排时间。这其实就是一种数学头脑。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数学思维其实也表现在一种井然有序的生活方式上,而不仅仅是一门学科。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数学试卷分析》作文的经历,对《数学试卷分析》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数学试卷分析》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试卷分析》,希望对大家写《数学试卷分析》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