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小升初作文 > 正文

君子不器,心有天游-关于旅行的作文 君子不远游,游必有方文案

2019-03-08 小升初作文 类别:其他 9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君子不器,心有天游-关于旅行的作文 君子不远游,游必有方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君子不器,心有天游-关于旅行的作文  君子不远游,游必有方文案

君子不器,心有天游-关于旅行的作文 君子不远游,游必有方文案:

古有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又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远离都市喧嚣,投身自然怀抱,人生需要一次次的旅行。
旅行,一场美的享受
“临清风,对朗月,登山泛水,肆意酣歌也。”旅行的出发点,大概就是美丽的诱惑。北京的故宫、苏州的园林、长江的三峡、桂林的山水、西安的兵马俑。朗月清风,碧海蓝天。置身于无与伦比的美景中,捕捉、感受周围的一切。感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适,“岸芷青青,汀兰郁郁”的舒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绮丽。
旅行,心的放松,是一场美的享受。
旅行,一次智的启迪
创作诗歌,为充实自己而远游。杜甫曾在青年时,前往吴越壮游。江南的秀山丽水,不仅滋润了他那颗年轻而浪漫的诗心,同时也影响了他的审美。在他清丽的诗句里,融入江南的倒影,这倒影里也许有荷香、鉴湖的空蒙水色。
搜集史料,为观察和记录而周游世界。20岁的司马迁在山水城郭间亲访古迹,寻找历史的现场感,为书写历史做准备。此外,山川的灵气、豪杰的精神也涤荡着司马迁的心灵。苏辙有云:“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舒荡,颇有奇气。”为后来撰写《史记》奠定了基础。
求得经典,为改变世界而远游。现代人或许无法理解,玄奘是出于怎样的慈悲心,发出怎样的宏愿,置生死与度外,在没有大圣的世界里西行五万里,前后历经16年取得真经归来。其著有的《大唐西域记》至今仍在为考古工作作贡献……钩沉于旅行深处,我们看到的是智慧旅人看透世情、开启智慧人生的旅行。
旅行,成长的盛宴,是一次智的启迪。
旅行,一缕思的飘散
《徐霞客游记》的序中,有这样一段论述,揭示了尽享山水之乐的秘籍:“无出尘之胸襟,不能赏会山水;无济胜之肢体,不能搜剔幽秘;无闲旷之岁月,不能称性逍遥。”或许这才是今人“山水之惑”的正解。游山水,而不滞于山水,用本我之心体味山水的真切,方能游得深广、见得瑰奇。
一个好的旅行者,在旅途中不仅能体会视觉上的震撼,更能提高自己的思维高度,增长才识与见识。在充实自己的同时,进行自我反省。
旅行,自我的反省,是一缕思的飘散。
旅行,是诗和远方的追求,是智慧的召唤。背行囊,踏旅途,倘君子不器,心必有天游。

君子不器,心有天游-关于旅行的作文 君子不远游,游必有方文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了江南第一奇山——梁皇山。梁皇山不但风景优美,还有许多历史呢!它曾给梁宣帝避难,被记载在徐霞客《游天台山日记》里……你是不是想迫不及待地进去游览了呢?那就让我们一起开启梁皇山之旅吧!我们乘坐“飞天魔毯”上山。这魔毯可真长呀!山里到处都是鸟儿的叫声、树叶“沙沙”声,河水唱着轻快的歌在石缝中流淌着,像极了王维诗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忽然,传来了响亮的喇叭声:“终点快要到了,请游客们提前站好……”我扶着栏杆,脚蹬着地站了起来,撒开腿跑了出去。下一个景点是“连云渡玻璃桥”。桥上人来人往,热闹极了。我套上鞋套,小心翼翼地走了上去,往下一看,哇!脚下好像一片一望无际的大海,桥下的行人似乎是海中的鱼儿在礁湖间穿梭,我吓得瑟瑟发抖。记得上次雾天来这里,我仿佛自己就是孙悟空,驾着筋斗云,在雾中穿梭。“没什么可怕的,郭晋宇,加油!”我鼓励自己,抖抖身子,继续飞快地走着。这时,妈妈在后面叫着:“小宇,我害怕,你扶着我走,不要把我丢在这里哦!”大家听了,哈哈大笑起来。一位好心叔叔见了说:“把眼睛盯住前方,不要往下看。”我拉着妈妈走过玻璃桥,来到神奇的“天空之境”,天空倒映在玻璃上,人在上面走似乎是在空中飘,我在一朵白云旁跳舞,和太阳一起玩耍,和飞翔的鸟儿说悄悄话,真快活呀!最后,我们乘坐“七彩玻璃滑道”下山。看着脚下五颜六色的玻璃滑道好像迷宫一样绕来绕去,真是太刺激了。突然,妈妈叫道:“前面是出口,后面的慢点。”“咻”,我一下子滑到了草地上,摔了个底朝天,我爬起来拍了拍裤子,抖了抖灰尘,和爸爸妈妈一起下了山。这就是徐霞客纪游第一山——梁皇山,那风景优美而充满乐趣的地方。

君子不器,心有天游-关于旅行的作文 君子不远游,游必有方文案:

1、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陶渊明
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 《饮酒》
3、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4、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 有真意,欲辩 已 忘言。 ——陶渊明 《饮酒·其五》
5、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 今是而昨非 。 ——陶 渊明 《归去来辞》
6、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
7、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杂诗》
8、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陶潜 《拟挽歌辞》
9、 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陶渊明
10、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陶渊明
11、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
12、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
13、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
14、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 或脱故而服新 ! 愿在发 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陶渊明 《闲情赋》
15、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陶潜
16、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
17、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饮酒·其五》
18、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陶渊明 《神释》
19、 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 ——陶渊明 《归去来辞》
20、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 《归来去兮》\"
21、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陶渊明 《 读山海 经》
22、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 《归去来兮》
23、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陶渊明 《形影神赠答诗》
24、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
25、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陶渊明 《咏荆轲》
26、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27、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陶渊明
28、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 《读山海经》
29、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陶渊明
30、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
31、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 《归田园记》
32、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 《 归去来兮辞 》
33、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陶渊明( 闪点情话网) 《挽歌》
34、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陶渊明
35、 勤靡余暇,心有常闲。 ——陶潜 《自祭文》
36、 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 ——陶潜
37、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守 拙归园 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 《归田园居》
38、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 《桃花源记》
39、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潜
40、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
41、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42、 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陶潜
43、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 不重来,一 日 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杂诗·人生无根蒂》
44、 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 《桃花源记》
45、 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陶渊明
46、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47、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陶潜
48、 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
49、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陶渊明
50、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陶渊明 《咏荆轲》51、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陶渊明
52、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53、 宇宙一何愁,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也早已白。 ——陶渊明
54、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余。 恐此非名计 , 息驾归闲 居。 ——陶渊明 《饮酒·其十》
55、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陶渊明
56、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陶渊明
57、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58、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陶渊明
59、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陶渊明
60、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 《桃花源记》
61、 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陶渊明 《九日闲居》
62、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陶渊明
63、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陶渊明 《归园田居》
64、我醉欲眠,卿且去 ——陶渊明

君子不器,心有天游-关于旅行的作文 君子不远游,游必有方文案:

《列子·汤问》中有云:“终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而后庄周大笔一挥,写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春秋战国纷争不休,洋洋洒洒五百余年烽火迭起,诸子百家各施救世之道。十家九流众说纷纭,或曰“法、术、势”,或曰“仁爱礼乐”,或曰“兼爱非攻”。当后世都以为道家万代的光辉要被珠玉在前的“道法自然”遮掩时,只这一笔,宕开属于庄周汪洋恣肆、瑰丽诡谲的酣梦,将南华真人的“逍遥游”铺陈在众生面前。鲁迅评论其文字“汪洋捭阖、仪态万方”,光从此句同样能窥探一二。题中“逍遥”二字,悠哉游哉,流转天地不受拘,大可归无为之最高。《齐物论》说秋毫大、太山小、殇子寿、彭祖夭。《人间世》中有支离疏,《德充符》中便以跂支离无脤、瓮大瘿与之相应。《大宗师》里息以踵的真人形象跃然纸上,《应帝王》中儵、忽试凿七窍。再折身来看《逍遥游》,以鱼卵表大鱼、以微小说穷尽。这种种读来莫不叹奇诡!惜我笔拙,借来王蒙一句评说:“缥缈空灵,则推南华为独步也。其中逐段逐层,皆有逍遥境界,如游武夷九曲,万壑千岩,应接不暇。”若说知名度可与“北冥有鱼”相提并论的,不知看官可曾听闻“庄周梦蝶”?在《齐物论》的末尾记录了一场镜花水月。昔者,庄周梦为蝴蝶。忽忘此身为蝶为周,栩栩然也,蘧蘧然也。这故事不可谓不美,否则何来徐夤的“青虫也学庄周梦,化作南园蛱蝶飞”、李商隐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清人张潮于《幽梦影》中有一妙语:“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然我不觉。萧纲《十空·如梦》诗说:“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恰是如此道理。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鱼乐否?这是个古往今来无从解释的命题,向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逻辑上来看,这场交锋似乎是惠施占了上风,而庄周不过凭诡辩取胜。俗话说得好,此一时彼一时,带入这场漆园梦亦是如此。而今千百年已过,回首那纷乱的世代,先秦百家争鸣的盛况早已凋零,漆园梦中的蝴蝶徐徐陨落,再看那濠梁之上,早已无人结伴同游。天道有常,时光荏苒,不禁叫人扼腕叹息。——究竟是庄周幸,还是蝴蝶幸?没有说法,毕竟无人参透这大道。《齐物论》中有云:“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不正是印证了他那句“天地与我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君子不器,心有天游-关于旅行的》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君子不器,心有天游-关于旅行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君子不器,心有天游-关于旅行的》,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君子不器,心有天游-关于旅行的》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