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小升初作文 > 正文

标语若能点醒人,通俗一点又何妨-作文 文案

2019-03-08 小升初作文 类别:其他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标语若能点醒人,通俗一点又何妨-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标语若能点醒人,通俗一点又何妨-作文  文案

标语若能点醒人,通俗一点又何妨-作文 文案:

戊戌年末,庚子年初,新冠疫情,汹涌而来。举国上下,抗疫应战;邻国闻此,倾力相助。一句“山河异域,风月同天”的守望相助,一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肝胆相照,与“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此类国内标语形成强烈冲击,继而引发国人对民族语言运用的深思:难道本国语言丧失了对诗意的感知力?
在探讨本国语言是否丧失了诗意之前,我们应先认清中国语言文化的现实。早在2017年,作家许知远在节目访谈中问马东:“你不觉得现代社会越来越粗鄙了吗?”马东反问道:“我们曾经精致过吗?”关于语言“精致”与“粗鄙”的问题,马东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说:“1949年前,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超过5%,透过千年历史烟雾的文化和传承都是剩余5%的人留下的。如果你只看到那5%的识字率,你当然认为文化是精致的。今天,人们的识字率为95%。但是,人们内心的娱乐趣味并不因为识字而发生根本性改变。因此,只因邻国馈赠医疗物品的诗意标语便质疑本国语言,既非本国语言粗鄙,更非运用语言自信力的缺失,乃是对本国语言现实的深深误会。
由此,我们拨开现象的迷雾,进而挖掘国民对语言运用的心理——向往精致,却更倾向接地气。且看乡间标语“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从效果上看,这些标语更接地气。既对新冠病毒危害作出恰如其分的强调,又对人们聚会受感染的错误行为进行了警戒。在广大中国子女苦头婆心规劝父母带口罩这件事上,这种看似“简单粗暴”的标语更具威慑力,更能激起中国百姓对新冠肺炎病毒的重视,从而对预防疫情扩散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
往更深的层面去思考,语言运用除了要接地气,还要传播正能力,让人们在语言运用上得到心灵的慰藉、振奋和鼓舞。君不见,“武汉人,不服输,疫情面前不低头”道出了武汉人抗击疫情誓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君不见,“你加油,我加油,战胜病毒有盼头”道出了全国人民抗击疫情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君不见,“众志成城齐努力,誓把病毒全抗击”道出了社会各界抗击疫情上下一心的团结凝聚力。可以这么说,中国疫情好转,迎来稳定阶段,这些既接地气,又振奋人心的标语,功不可没。
语言的运用,应该是要厚植社会现实。语言的创造、运用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否则语言的创造和运用就失去了其源源不断的活力与生命力。因此,面对日本援华物资标语的冲击,我们大可不必过度惶恐,紧张,甚至对自我文化产生自卑。其实,在传统语言的传承方面,中国并不是无所作为。除了坚守课室这个传承传统语言的主阵地之外,还有《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文化节目的助推,诗意的语言种子已经在新一代国民心中扎起了根。只需要慢慢浇灌,假以时日,这一颗颗语言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所以,疫情当下,面对形形色色的抗疫标语,我们不妨换一种思维去看,标语若能点醒人,通俗一点又何妨?

标语若能点醒人,通俗一点又何妨-作文 文案:

标语若能点醒人,通俗一点又何妨-作文 文案:

标语若能点醒人,通俗一点又何妨-作文 文案: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标语若能点醒人,通俗一点又何妨-》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标语若能点醒人,通俗一点又何妨-》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标语若能点醒人,通俗一点又何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