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家乡的习俗(5)作文 文案

2019-03-13 六年级作文 类别:说明文 8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家乡的习俗(5)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家乡的习俗(5)作文  文案

家乡的习俗(5)作文 文案: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接下来,我就来介绍介绍我的家乡景德镇端午时的习俗吧!
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粽子喷香,甜蜜幸福。奶奶可是包粽子的老手,她包的粽子又香又甜。每到端午,奶奶都会准备好糯米、红枣、白糖、箬叶等材料。奶奶先把红枣洗净,将糯米与红枣混在一起,做成正三角形的形状, 再把箬叶紧紧包裹在糯米上,放在锅里煮30分钟左右,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煮熟的粽子,由几道米黄色的草绳捆着墨绿色的箬叶,绿油油的,很漂亮;剥开枣儿粽的箬叶,只见鲜红的枣子镶嵌在雪白的糯米中,仿佛是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让人垂涎三尺。将煮好的粽子放入白糖中,入口,软软糯糯的糯米带着糖的甜味和枣的香味,使人胃口大开,不禁要多吃几个粽子,直到吃不下为止。
端午节最热闹的就要数划龙舟了。你看,昌江河上,整整齐齐的排列着一行各色各样的龙舟。昌江河两旁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比赛还没开始,场上就已经响起了一片欢呼声,吆喝声。划龙舟比赛开始了,龙舟上的比赛队员都神采奕奕,他们整齐地划着桨,船如箭一般地向终点冲去。鼓手也卖力地敲着鼓,鼓声震耳欲聋。岸上的观众也沸腾了,不停的大声喊:“加油,加油!”掌声、锣鼓声、呐喊声混合在一起,竟掩盖住了鼓手打鼓的声音。“加油,必胜!”观众们喊的更激烈了。大家富有节奏地划着水浆,争先恐后地往终点前进。最终,一只白色的龙舟以非常快的速度取得了胜利,这时,一声清脆的掌声响起,尽管声音很小,但如平地一声雷,大家庭的目光齐刷刷的随声音望去,渲闹声如断弦吉他骤然平静下来。
不仅如此,我们景德镇的端午节还有插茱萸、佩香囊、饮雄黄酒、挂艾叶等习俗,每个习俗都十分有趣味。
这就是我的家乡端午节的习俗,每家每户都开开心心的迎接端午节的到来,热热闹闹地过端午节。

家乡的习俗(5)作文 文案: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包粽子、挂艾草、喝雄黄酒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赛龙舟了。
  关于龙舟,有一个传说:我国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端午节这天投江自尽。百姓闻之,都纷纷划船赶走河里的鱼儿,唯恐鱼儿吃掉他的身体。六月十四日清晨,兴奋的比赛选手早早地来到河边。家里有强壮青年的都会参加比赛,只要穿好队服,活动一下身体就可以去河边了。三三两两的人从四面八方走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密,把河边挤得水泄不通。
  等到了上午八点钟,比赛开始了,河岸上已经挤满了人,放眼望去一片黑压压的脑袋。人们把六只龙舟搬到河边,那龙舟威武极了,金黄色的龙头,张着那张血盆大口,仿佛是在咆哮着。龙身是扁平的,身上的粼片清晰可见,有的红似火,有的黄赛金,有的白如雪,真是五颜六色、威风凛凛。上了年纪的人被家人搀扶着看比赛,看着那些年轻的小伙子们,他们仿佛回忆起了自己年轻时划龙舟的样子。已经成了家的人一边吃着热乎的粽子一边给选手加油。刚刚出生的婴儿在母亲的怀抱中“呀呀”地叫着,仿佛在给选手们打气呢。
裁判员一声令下,龙舟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边上溅起了许多小水花。我哥哥也在那里划龙舟,看!哥哥和其他选手们划得多整齐,一起抬起桨,又一起落下桨,连桨抬的高度都是一样的。只见选手们都咬紧牙关,紧抿着嘴唇,眼睛紧盯着前方。观众们都沉浸在精彩的比赛中,加油声和呐喊声响彻云霄。
  参加比赛的大多数是青年男子,划龙舟看似简单,其实却十分困难。它不仅需要你掌握划桨的技巧还需要你有足够的体力和坚定拼搏的毅力。每年,我哥哥都会参加划龙舟比赛,他每次在比赛前都会做好充足的准备。哥哥他买了一只桨,每天在家中练习划桨的动作,并且通过跑步、举哑铃来煅炼自己上下肢的力量。哥哥会从比赛前20天开始训练,直到比赛当天。
  比赛结束后,排名也出来了,哥哥他们队得了第二名。即使没有拿到等一,我也依然为我的哥哥感到高兴和自豪。我爱我的家乡,也喜欢这里的人民和习俗,赛龙舟不仅只是一项单纯的体育运动,它更多承载的是古代先贤的爱国情怀以及奋力拼搏的顽强精神。作为华夏子孙,我们要继承发扬的正是赛龙舟所蕴含的精神价值。

家乡的习俗(5)作文 文案:

我的家乡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一个小城市——涡阳。又被称“老子故里,道德之乡。”这里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热爱生活,所以习俗也丰富多彩。其中就有一个传统节日——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传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经历一冬的龙也在二月二这天被春雷惊醒了,抬头而起,所以也叫“春龙节”或“龙头节。
”还有句俗语“二月二,龙抬头,天子下地,臣赶牛。”也就是意味着从这天开始,就告别农闲,开始劳作了。大家在这一天祈龙赐福,希望一年风调雨顺。在这一天吃的东西都和龙有关:吃春饼,称作吃龙鳞;吃馄饨,称作吃龙眼;吃面条,称作吃龙须;吃米饭,称作吃龙子……另外,还吃煎粉、炒豆子等。 为了讨吉利,在这一天,人们早上起床都要说:“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还有句俗语“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剃毛头,”所以家长为了给孩子讨个吉利,同时也是有一种望子成龙的期盼。所以,就在这天带孩子剪头。理发店门口都排成长长的队,理发师傅都忙得顾不上吃饭。 在我的家乡,有给男孩留辫子的习俗,也当然选在这天剃辫子。大摆筵席,广请宾客。男孩要盘腿坐在八仙桌上,有几个人抬着,唢呐手吹吹打打在前面引路,到村外的小桥上或小河边举行剃辫子仪式。
剃辫子的师傅要说唱祝福歌,祈祷孩子一生平安,长大金榜题名。而且,要看孩子有几位舅舅,就把辫子分成几缕,每个舅舅分一缕,舅舅拿到头发,要给孩子红包。然后把几缕头发用红纸包好,系在鸭子的腿上或鲤鱼的背鳍上,放入河里,众人会一哄而上抢鸭子或鲤鱼。也把仪式推向了高潮。 另外在二月二这天,农村还有“围仓”的习俗,就是在房前屋后,用青灰围成大大小小的圆圈,就是期盼今年是个大丰收。
我们家乡有着浓厚的民俗特点,需要我们传承、保护。

家乡的习俗(5)作文 文案:

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
冬至
文\/宋欣玉
每到冬至,我们家里都会包饺子,吃饺子,这是家里常有的习俗。因此,冬至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节日。
包饺子当然先要把食材准备好,有猪肉、芹菜、白菜、香菇……把它们一个个的放进榨汁机里炸碎,放上盐、味精等一些调味的东西,将他们在大碗里搅和一下,包饺子用的馅儿就做好了。
现在我们开始包饺子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一片面皮摊在手上,在面皮的周围沾上水,再放入肉馅。奶奶说:“看!像奶奶这样包的饺子准好看!”
我慢吞吞地将手中的饺子拿起来说:“奶奶……我这饺子……吃的好像……有点多。”
奶奶哈哈大笑:“你这的确是吃得有点多啊!连它的小肚皮都给撑破了呢!少放一点馅儿,这样就不会破啦。”我点了点头,继续拿起一片饺子皮,专心致志地跟着奶奶学。
先是按之前沾水、包馅,这次包的馅不多不少,没有撑破。我小心翼翼地将皮边黏合,我很有成就感地说:“看看我!竟然包出了一个完美无瑕的饺子!”
奶奶一看:“你那是饺子吗?一点形状都没有。”
“哦,能包拢就不错了。”我嘴上不服气,心里想着一定要包好。我偷偷观察奶奶是怎么包的,也学着一步一步包,包着包着就会了。我不仅包出了元宝饺子,还有三角形饺、鱼形饺、月牙饺……包的馅儿也不一样,有蘑菇馅儿、香菜馅、萝卜馅儿……
饺子煮好后,我们家人吃的那是一个开心。你说说,一边看着有趣的电视,一边吃着自己包的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那怎能不高兴?怎能不快乐?
每到冬至,都有饺子吃。饺子皮薄馅大,舌尖上的美味,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因为饺子,我喜欢冬至。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家乡的习俗(5)》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习俗(5)》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家乡的习俗(5)》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