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同步家乡的习俗作文 文案

2019-03-13 六年级作文 类别:叙事 8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同步家乡的习俗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同步家乡的习俗作文  文案

同步家乡的习俗作文 文案: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作文:家乡的习俗
吃饺子前,我们还要放鞭炮,以此来警示“妖魔鬼怪”。每到这一天,我们的村子就分外热闹。 五更串门拜年,长辈们都会发给我们压岁钱,预示着对我们这一代的关怀,对我们这一代的祝福,希望我们能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一帆风顺。同时,我们还要带一些纸钱、肉、饼干之类的东西,以此来请我们的先辈,让他们也能过一个好年。就到了二十六二十七,我们应该去蒸馒头、包子,炸东西。 春节的时候,是一个热闹非凡的新气象。又叫“守岁”。大年三十上午家家户户贴春联,但如果谁家过世了老人就例外,据说是晚辈要守孝三年才能贴喜气的大红春联。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饺子谐音就是相交子时,交好运,饺子的形状又像金元宝,象征团圆和财富。 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到了正月十五,我们还需要点旺火,这一把火烧得越大,就预示着你家将在新的一年里生意红红火火,一帆风顺,也预示着你会更幸福。大人们急急忙忙去准备过年的菜,而我们小孩,则商量着应怎样去过年,去买爆竹,准备在除夕夜里点燃。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的下午,我们通常都要上坟去请我们的先辈,让他们知道有人在关心他们,请他们和我们一起去过年。腊月二十三日我们就开始过年了。三十晚上的饺子也是必不可少的,老人说吃饺子有着非常的意义。 到了那,只见路上的行人一个接一个,去上坟的人也一个接一个,鞭炮声更是响彻云霄。过了腊八节,大家更忙了。它是用大米、黑米、糯米、大豆、红薯、蜜枣、葡萄干和玉米混合而成。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俗。腊八节那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吃腊八粥,可这腊八粥不是稀的,而是稠稠的。关于压岁钱,有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妖怪叫“祟”,除夕夜里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 这不是洲,而是一个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同步家乡的习俗作文 文案:

每逢正月十三至十五,我县农民都有自发舞板龙(板凳龙)的习俗。板龙由一节节板凳连接而成,每桥长1.8米左右,用竹篾扎制龙头、龙肚、龙尾造型,糊以棉皮纸或丝绸,再彩绘或贴制龙鳞、云钩图案,龙身以红烛或灯炮装饰,长度超过百米。 2月14日,又逢元宵夜,勤俭村村民早早就将板龙的龙头、龙尾装扮一新,傍晚时分,全村老老少少都在翘首等待着板龙起舞。夜幕降临,伴随阵阵鞭炮声和两千余人的欢声笑语,一条巨型板龙在夜晚的风里和灯笼照耀下,来回舞动,让人目不暇接。以锣鼓伴奏,锣鼓打得慢就舞得慢,打得快就舞得快,劲舞起来气势恢弘,激情四射,令人大开眼界。 所谓“板凳龙”,由龙头、龙肚、龙尾组成,前有锣鼓队开道,还有烟花爆竹队,引路人,阵容十分庞大。表演时家家户户出一男丁扛一板凳参演,一条条板凳首尾相连,一般都有上百条板凳,200多米长,起舞时巨龙游走,威不可挡。舞龙的村民齐心协力,或抬或举,先小步走,后快步奔,再急速跑,一圈圈跑下来,龙头接龙尾,“火龙”成了个“大火圈”,熠熠发光。随着激越的鼓点,那道流动的光圈越转越快,越转越奇,时而组成了“同心圆”,时而扭成了“大麻花”,时而又上下奔腾跃动……鞭炮声更加密集,白色的烟雾在夜色中升腾,那条“火龙”在烟雾中出没,神龙不见尾,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同步家乡的习俗作文 文案:

新年到了,鞭炮不停地响着。非常热闹,人人载歌载舞,广场上也是一片人海。新年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拜年,还有一件事就是包饺子。我奶奶包的饺子可香了,有几种馅的饺子:有玉米加红萝卜馅的、还有韭菜馅的、还有虾仁馅的。
我们这里的家乡有一个习俗,每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每个小孩子都要洗澡,然后我们再穿好新衣服出去领红包。晚上12点的时候还要放一个鞭炮。在这时候我们就会惊醒,这鞭炮连绵不断的响着响着“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第2天我们就会贴春联。红红火火,我还跟爷爷学习了写毛笔字。
小时候每到新年我都很高兴,但是就是不知道新年是怎么来的,有一次我问爷爷说:“新年啊,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每到这个时候都会来抢小孩子吃然后啊,人们就包了红色的红包给孩子们作为压岁钱,因为年兽怕红色更怕红色的鞭炮。所以我们人类为了赶走年兽,每年在这个时候都会放鞭炮给压岁钱,小孩子们。”我听完爷爷说的话惊呆了。我怕的连忙躲起来,爷爷摸了摸我的头,说:“不用怕,这只是个传说而已”。
在新年里,每个人都要回家拜年。吃到鲜美的饺子,饺子里还放了硬币,谁吃到硬币就是最幸运的人。
我看着天空的孔明灯许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万事如意、和睦堂堂”。

同步家乡的习俗作文 文案:

  在我们老家,过年的习俗可不少呢!让我细细跟你讲吧!
  除夕夜我们要包饺子,还要往里面塞几个硬币,要是谁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就会有好运气,寓意着一年都财源滚滚、大吉大利。吃完饺子还要守岁,真困了守到12点也能去睡觉。并且,这一夜要把屋子里的灯都打开,寓意接福纳喜、前途光明。守岁时无聊的小孩子就会去放仙女棒,可以开心玩闹好久!
  过了除夕,新年就正式到了!“放了开门炮,财神要来到!”而“开门炮”从早晨五点就炸开了花!听到炮声,我也醒了过来,穿了新衣服新鞋子,就赶忙下楼洗漱,污水就倒在家里桶中,这天不能花钱,不能扫地。我们家的“开门炮”是爸爸放的,因为他总能第一个起床。
  我们这还有个很有意思的习惯,那就是大年初一起得越早越好,醒了还不能叫别人起床,因为会把别人的运气叫走。并且这天还不能说忌讳的话,遇上倒霉事要“呸呸呸”,打碎东西要默念“岁岁平安”。
  在我们这边还会走亲戚,从初一走到十五。大年初一一般都是大人们忙着置办各种美食,小孩们则是成群结伴地去放摔炮、玩过家家。等到晚上,大家会一起吃团年饭,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坛底肉,坛底肉大概在过年的十五到三十天前就得开始做了,要不然入味不足,那味道可就大打折扣了。
  到晚上,爸爸又放了“闭门炮”,在响了炮后就要关门,其中的寓意是财富不外流,挣的钱都可以留在家里,不会到手就没啦。
  这就是我们这边除夕和大年初一这两天的习俗,你们觉得有趣吗?
  


结语:《同步家乡的习俗》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同步家乡的习俗》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同步家乡的习俗》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