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作文 文案

2019-03-11 六年级作文 类别:说明文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作文  文案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作文 文案:

妈妈今天带我到内乡县衙游玩,妈妈告诉我:中国有四大保存最完整的官衙,分别是北京故宫、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山西霍州署、内乡县衙。内乡县衙之所以赫赫有名,除了它保存较完整外,最主要的就是它的对联很有特色,很多东西现代人看来都觉得受益匪浅。
内乡县衙共分为三堂,一进门是仪门。一幅简短的对联就把内乡县的地理位置介绍的非常清楚了。上联“东襟白水西带丹江商圣故里”,下联“北接嵩邙南通襄楚襄郦邑菊源”。仪门右侧是监狱,我们进入了普牢,里面竟然介绍了27种刑法,每种都让我看的胆战心惊。我心想,古代的刑法是多么残酷啊!有一种刑法叫做车裂,把人的四肢和头分别绑到五个马车上,向不同的方向拉,直到把人体撕成五块,这就是成语“五马分尸”的由来。
第一个是大堂,两侧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门上都有对联,其中,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礼部大门上的对联“倡礼兴学崇孔孟;制章定典尚萧曹”和兵部大门上的对联“厉兵秣马备不懈;枕戈待旦防未然。”大堂就是县官平日里升堂审案的地方。大堂对联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背书“明镜高悬”四大大字。警示人们要自律、勤勉、公正、廉洁(讲解员阿姨语)。大堂东西分别是县丞衙和主簿衙,都是辅助县官的。县丞衙大门对联: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主簿衙大门对联: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穿过大堂来到了二堂。要想进入二堂,需要经过一个门房,讲解员阿姨还开玩笑说现在的“走后门”在古代就有了。二堂有一棵七百多年的老桂树,它是内乡县衙历史悠久的证明。普通的桂花只在八月开花,但这棵桂树在九月份还会再开一次,且花的颜色是橘红色,俗称“丹桂”。旁边还有一颗南天竹,二者合在一起,起到“主贵”的寓意。二堂的对联是“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二堂旁边还放着两套刑具,一个是夹棍,主要夹男人的小腿;二是拶子,主要夹妇女的手指,这两种刑具都能使人的腿骨和指骨折断,丧失劳动能力,所以使用这两种刑具,需要上级审批。这些都充分展示了当时以人为重,以法为重的思想(讲解员阿姨语)。
三堂最出名的就是它的对联:上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通过这幅对联可以看出,当时的县官高以永是一个清官,当他担任内乡知县时,局面动荡不安,百姓苦不堪言,高以永亲自耕种,并申请免除赋税,烈日当头,尘土弥漫,他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书上记载说“见者不知其为官也”。三堂旁还有个介绍文官和武官服饰的展厅,看得出,古代的等级制度是非常森严的。三堂东西分别是东花厅和西花厅,这两个地方的对联也很有名。其中,东花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西花厅对联:忙里有余闲,登山临水觞咏;身外无长物,布衣蔬食琴书。妈妈告诉我说这都是让人淡定、洒脱,保持好的心态的意思,需要大智慧。
内乡县衙里面还有很多意味深长和有趣的东西,比如宣化坊、勤补拙、俭养廉、公生明这些牌匾的来历,以及菊井的传说、菊潭古治等等,如果你来的时机比较好,还能有机会听到一种叫做“宛邦”的戏曲呢。“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内乡县衙其他有趣的地方我以后再慢慢给大家介绍啊!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作文 文案:

这是清朝乾隆十七年的事。一天清早,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闯入广西苍梧县衙正堂,双膝跪下,举状鸣冤。县令李文正,见堂下有人告状,把惊堂木一拍,道:“你告何人?慢慢道来。”原告抬起头,呈上状子,声泪俱下:“小人余阿吕,家住西门枥木桥,告前街米店店主邱以诚赖账不还,辱骂小人。邱以诚于康熙五十九年借我父亲白银三百两,今我持邱以诚当年亲手所写借契向其讨还银两,他翻脸不认账。现借契在此,望大人给小的做主。”李公问:“三十二年前的债务为何至今才追还?”余阿吕回答:“先父本是商人,当年邱以诚向先父借钱经商,小人尚幼,未知此事,雍正七年,先父不幸暴病身亡。小人继承父亲经纪,一直做下来,只因近来生意亏本,正值走投无路之际,小人的母亲记起借出白银之事,从箱底翻出当年借契,差小人去向邱以诚索取欠债。”李公令差人递上借契,并传邱以诚到案。
邱以诚五十多岁,一入堂,扑通跪下。李公大声喝道:“你如何赖账辱人,从实招来,以免皮肉受苦。”邱以诚听完原告的状词后,大叫冤枉:“小人过去虽然和他父亲有交往,但从未借过他父亲一文银子。前不久余阿吕向我借三百银子。小人乃小本经营,哪来的这笔银子借给他,他就骂骂咧咧,气愤而去。现他却咬我欠他家三百两银子,实属诬告,请大人明断。”余阿吕在旁骂他狡辩,邱以诚反驳余阿吕有意诈人。李公一时难以决断,便对邱余二人说:“你们先回家去,待本官明断后再传你们。”
李公退入后堂,呷了口茶,拿起借契反复琢磨,沉思良久,又到书案取过《康熙字典》翻阅,然后又翻开雍正某年历书,不禁大腿一拍,哈哈大笑:“这是伪造的借契,怎骗得过本官。”
第二天升堂,传来邱余二人,李公对着余阿吕厉声喝道:“大胆刁民,如何诬告良民,快快招来。”余阿吕抵赖道:“小人有据为证,怎说是诬告?”李公说:“借据是伪造的。”余阿吕惊了一下,随即镇定下来:“大人从何说起?”李公一声冷笑:“借契上借债人邱以诚的‘邱’姓,原来是没有‘阝’旁的。到了雍正年间,雍正帝大尊大圣先师孔夫子,因避孔夫子之‘讳’,才开始给‘丘’姓加上‘阝’旁,成为今天一直使用的‘邱’,当年的历书记录了这一‘忌’。若说此契写于康熙五十九年,那么‘邱’姓应写成‘丘’字才对,借契上却写成‘邱’字,可见这张借契根本不是康熙年间所写,而是后来伪造的。”余阿吕听毕,无言以对。李公于是追问伪契是何人所造,余阿吕还想死赖不说,李公便喝令打板,余阿吕只得招供。
余阿吕从小好吃懒做,长大吃喝嫖赌,又不善于经营,于是逐步弄得倾家荡产。余阿吕便向其父旧友邱以诚借三百两银子,说是要重振旧业。邱以诚一则怒其不争气,二则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把他教训了一顿。余阿吕借不到银子,反受训斥,非常气愤,伺机讹诈。余阿吕有一个朋友叫朱阿良,此人非常善于描摹。余阿吕从家里找出邱以诚的笔迹,串通朱阿良伪造了这张借契,望事成后三百两银子来个二一添作五,谁知阴谋败露。李公传讯朱阿良,朱见余阿吕招了,自己哪还敢隐瞒,也如实招了。李公命差人枷起两犯,待后处置,宣布退堂。邱以诚感激李县令的明断,叩头拜谢而去。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作文 文案:

“新年影戏聚星缸,金鼓村村闹夜窗。艳说长安佳子弟,熏衣高唱戈阳腔。”当我们穿越盐官镇那座修缮得中规中矩的状元宅第时,时光倒流,清代海宁人查岐昌在其所著《古盐官曲》中描述的皮影盛景今又重现。蓝花镶边白幕布上的小皮影热闹沸腾,孙悟空和红孩儿你来我往、腾挪飞越,正打得热闹得紧。
鼓乐飞扬,云雾氤氲,仙与魔在幕布上飞腾幻化,一方小小的皮影里,人们的情绪随着那一方寸小人的命运起伏,这便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宁皮影戏。
摩挲着皮影涂了清漆的水亮表面,我仔细观察,那是一种清透金黄的肤色,似乎还带着温度和呼吸。两千多年前,汉武帝日夜思念逝去的李夫人,齐人少翁便“设帐张灯,帝则坐他帐望之……仿佛见李夫人之像”,由之,即有影戏。自诞生伊始,影偶便是灵魂的象征。海宁皮影那特有的流淌着南宋遗韵的彩绘平涂,精致细腻到眉毛发丝毕现的笔绘和少量镂刻,以及明艳不可方物的色彩,都让人惊艳炫目。
俗称为“皮囡囡”的影偶,因为“影子戏法”,成为世界电影的鼻祖,化身为世界文化的传奇。皮影戏艺人赵力大哥哥告诉我,他们一年的收入只有三、四万元,但是因为对皮影戏的热爱,他们投身于这项传承事业中,不怕晨昏操练,不怕走街串乡,因为海宁皮影戏是世界级非遗的瑰宝。
从海宁皮影戏开始,我认识和感知了一个词:非遗。我迫切地想亲近非遗,亲近它的文化底蕴和传承路径,亲近它的神秘厚重和绚丽多姿。父母由此为我打造了一次次“非遗之旅”,把我带到非遗文化的核心之处。
在西湖的湖光山色和题名诗赋中,我读懂了西湖这一世界级非遗的文化之美;在西泠印社的一方方金石篆刻中,我感受那些缔造金石文化的前辈们的坚守之心;在瑞安东源的一排排木活字中,我找到了中国文化的发源;在泰顺跨虹般的廊桥下,我认识了那么多守望传承的好心人……
原来,非遗无处不在。它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传说,也是端午节时的龙舟胜会;它是香飘四溢的绍兴黄酒,亦是温润如玉的龙泉青瓷;它有滚灯的耀眼奇技、线狮的奇雄狡黠、蚕丝织造的精致、灶头画的淳朴憨然;当然还有十里红妆艳丽照人,长兴百叶龙变幻飞扬,以及越剧、昆曲和江南丝竹的清新流畅……
非遗是非物质的,但它是那样具象;非遗或是一种技艺,是那民间的绝技。经由非遗,我们认识中国文化及文化本身,它扎根在民间生活的深处,充满着人间烟火味,却又是一种最具有时光感的精髓。
它是历史的,它也是现代的;它是中国的,它也是世界的;它是丰富的遐想,亦是天才的创造;它在传承,它也在失去……
我庆幸,丰富绚丽的非遗在国家和国人的保护传承下,一路灿烂,一路欢歌;我愿意,做一个小小的“非遗卫士”,告诉更多的人非遗的故事,非遗的多情,非遗的华美,让非遗更瑰丽地活在现代人的视野里,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自由地流转和呼吸。
皮影戏作文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作文 文案: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是姚泽民内心的真实写照。这不仅仅是一位模范乡村邮递员的爱民情怀,更是一名普通的人大代表在漫漫“爱心邮路”上诠释神圣使命的不竭动力,真是邮路漫漫,爱心悠悠。
他,一个平凡的乡村邮递员,却谱写着不朽的歌,有着不平凡的责任感。风雨兼程60公里,伴随了多少个春夏秋冬,用汗水与心血为人民,为大众服务。在邮路上,留下了他多少精力啊!他责任心强,就算是无法投寄或查无此人的“死信”,他要不就是挨家挨户的问,要不就是到派出所查询,几十年来,他就是这样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姚泽民不仅工作认真,还是个热心肠。早在十多年前,姚泽民就与刘镜寰老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刘镜寰的儿女都在外地工作,没有时间照顾老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姚泽民认识了刘镜寰,得知老人孤独,姚泽民每天除了送报刊给老人,还在下班后包下了老人家的卫生打理,传信跑腿,买米等家务杂事,即便那天没有报纸送给刘奶奶,他也会来陪老人家解闷。刘镜寰也将他当做亲生儿子般对待。就这样,他一直陪老人到103岁,闭上了双眼,出殡那天,姚泽民提早送完了报纸,赶去给老人料理后事。
他,一片深情在邮路;他,为白蒲,为爱心邮路做出了贡献。他就是姚泽民。
江苏南通如皋市江苏省如皋市白蒲小学六年级:袁佳钰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