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苏州名人作文 苏州名人故居文案

2019-03-10 六年级作文 类别:想象 4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苏州名人作文 苏州名人故居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苏州名人作文  苏州名人故居文案

苏州名人作文 苏州名人故居文案:

中国明代建筑匠师。生于明惠帝朱允?山ㄎ脑??1398年),卒于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二年(1481年)。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曾参加或主持多项重大的皇室工程,景泰七年(1456)任工部左侍郎。负责建造的主要工程有北京皇宫(1417)、皇宫前三殿(1440)、长陵(1413)、献陵(1425)、裕陵(1464),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1460)、隆福寺(1452)等,表现了他在规划、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杰出才能。
蒯祥是江苏吴县人,明太祖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出生于一个木工家庭。蒯祥的父亲蒯富,有高超的技艺,被明王朝选入京师(金陵),当了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首”。蒯祥自幼随父学艺,蒯富告老还乡后,儿子已在木工技艺和营造设计上成名,并继承父业,出任“木工首”,后任工部侍郎。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从金陵北迁时,征召全国各地工匠,前往北京继续大兴土木。蒯祥作为明成祖的随从人员,先期北上,参加皇宫建筑设计。由于蒯祥的设计水平高人一等,被任命为皇宫重大工程的设计师。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作为宫廷正门的承天门(即今之天安门)。这项工程在蒯祥运筹下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竣工,其城楼形状与今日大致相仿,但规模较小,这就是最早的天安门,原名“承天门”;建成之后,受到文武百官称赞,永乐皇帝龙颜大悦,称他为“蒯鲁班”。
蒯祥在京40多年,在正统年间(1436~1449)年,负责兴建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1457年被大火烧毁。八年后,明英宗又请他重建9开2层的木构城楼,以及两宫、五府、六衙署等,还于1464年亲自主持明十三陵中的裕陵建造。蒯祥因有功于朝廷,从一名工匠逐步晋升,直至被封为工部左侍廊,授二品官,享受一品官俸禄。明末,天安门又被焚毁。1651年,重建33.7米,广9间,深5间的这座天安门,即我们今天所见的天安门。
据明史及有关建筑专著评介,认为蒯祥在建筑学上的创造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精通尺度计算,每项工程施工前都作了精确的计算,竣工之后,位置、距离、大小尺寸、与设计图分毫不差,其几何原理掌握得相当好,榫铆技巧在建筑艺术上有独到之处。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是木结构,其关键在于主柱和横梁之间的合理组合。蒯祥不论在用料、施工等方面都精心筹划,营造的榫铆骨架都结合得十分准确、牢固。在北京皇宫府第的建筑中,蒯祥还将江南的建筑艺术巧妙地运用上去,他采用苏州彩画,琉璃金砖,使殿堂楼阁显得富丽堂皇。
蒯祥活到八十四岁,逝于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墓葬于他的故乡太湖之滨,墓碑右侧立有明代天顺二年钦赐的“奉天诰命”碑。据说,本世纪六十年代之初,重修了蒯祥墓,此墓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蒯鲁班留下的天安门建筑却是华夏之宝,民族之光。
千百年来,苏州人文荟萃。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这得益于它的文化、经济和稳定的社会秩序。譬如:孙武——春秋吴国军事思想家;陆逊——中国三国时期吴国军事家;张旭——中国唐代书法家;张籍——中国唐代诗人;范仲淹——北宋政治家;范成大——南宋诗人;蒯祥——明代杰出的建筑大师;沈周——明代吴门画派创始人;文徵明——明代杰出画家;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唐寅——画家、文学家;祝允明——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徐祯卿——明代文学家;柳亚子——中国近代诗人;陆文夫——作家;顾颉刚——中国历史学家。
在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中,苏州籍是最多的。在我所熟知的大师中有三位,第一个是王淦昌,新中国“两弹一星”的突出贡献者;第二个是吴健雄,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第三个是贝聿铭,建筑大师,代表作品有香港中银大厦、法国卢浮宫前金字塔、纽约会议中心、波士顿肯尼迪图书馆等等。

苏州名人作文 苏州名人故居文案:

说起家乡苏州的名人,我一下子就想起了费孝通,他一生经历坎坷,而他身上的故事却感人至深。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出生于苏州吴江,4岁时进入母亲创办的蒙养院(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吧),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在吴江和苏州读完小学,又转入东吴大学附属一中,高中毕业时直接升入东吴大学医学预科。两年后,因受当时革命思想的影响,决定改换专业, 1930年进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社会学专业。1933年考取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5年通过考试取得公费留学资格,第二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留学,1938年完成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抗日战争的漫天烽火中,他毅然返回祖国,继续进行中国内地的农村社会调查。
最让我感动的是费孝通出国前的那段经历。他与妻子王同惠前往广西大瑶山做调查,费孝通因迷路而误踏虎阱,腰腿受伤,而王同惠去找人救援,却不幸坠落悬崖,溺水身亡。一个美丽温柔的新婚妻子,一个志同道合从事社会学研究的伴侣,就这样匆匆离开了人世,对他的打击有多大啊!然而费孝通没有怨天尤人,就此止步,而是昂首挺胸,勇往直前。这正是他特别值得称颂的地方,也是他能成为屈指可数的社会学家的原因。
费孝通一生成就卓著。《江村经济》一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著作,国外很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都将其列为必读的参考书。1980年,费孝通获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3年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1988年当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他一向倡导“三勤”:脚勤、脑勤、笔勤。脚勤就是“真知亦自足底功夫”,也就是为了社会调查和实践,不辞辛劳,要亲自走遍千山万水。脑勤就是“事迹易见,理难相寻”,也就是要将从西方学来的学问转变成为研究中国、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利器。笔勤就是“处处留意皆文章”, 也就是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实践、写作。他一生写的文章不可胜数,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不可估量。“三勤”所反映的都是他对事业的追求和对祖国的挚爱。
这就是我家乡的名人费孝通,一个享誉全世界的社会学家,一个毕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中国学者。
(指导老师:钱海萍)

苏州名人作文 苏州名人故居文案:

说起家乡苏州的名人,我一下子就想起了费孝通,他一生经历坎坷,而他身上的故事却感人至深。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出生于苏州吴江,4岁时进入母亲创办的蒙养院(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吧),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在吴江和苏州读完小学,又入东吴大学附属一中,高中毕业时直接升入东吴大学医学预科。两年后,因受当时革命思想的影响,决定改换专业年进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社会学专业年考取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研究生年通过考试取得公费留学资格,第二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留学年完成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抗日战争的漫天烽火中,他毅然返回祖国,继续进行中国内地的农村社会调查。
最让我感动的是费孝通出国前的那段经历。他与妻子王同惠前往广西大瑶山做调查,费孝通因迷路而误踏虎阱,腰腿受伤,而王同惠去找人救援,却不幸坠落悬崖,溺水身亡。一个美丽温柔的新婚妻子,一个志同道合从事社会学研究的伴侣,就这样匆匆离开了人世,对他的打击有多大啊!然而费孝通没有怨天尤人,就此止步,而是昂首挺胸,勇往直前。这正是他特别值得称颂的地方,也是他能成为屈指可数的社会学家的原因。
费孝通一生成就卓著。江村经济一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著作,国外很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都将其列为必读的参考书年,费孝通获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斯基名誉奖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年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年当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他一向倡导“三勤”:脚勤、脑勤、笔勤。脚勤就是“真知亦自足底功夫”,也就是为了社会调查和实践,不辞辛劳,要亲自走遍千山万水。脑勤就是“事迹易见,理难相寻”,也就是要将从西方学来的学问变成为研究中国、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利器。笔勤就是“处处留意皆文章”, 也就是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实践、写作。他一生写的文章不可胜数,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不可估量。“三勤”所反映的都是他对事业的追求和对祖国的挚爱。
这就是我家乡的名人费孝通,一个享誉全世界的社会学家,一个毕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中国学者。
(指导老师:钱海萍)

苏州名人作文 苏州名人故居文案:

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的家乡就是书香古韵的苏州。
苏州自古出过许多有名的文人墨客,我的竺伯伯就是其中的一位。
竺伯伯是个讲礼貌、看起来十分的绅士的人,他的说书可谓是有声有色,虽不能名誉天下,但是只要是听过他评弹的人,即使开始不喜欢,听完也是啧啧称赞。大家都乐称他为“竺说书”
竺伯伯为大家评弹近30年,几乎一次错误都没有,字正腔圆,神情把握恰当,引人入胜,让人身临其境。只要有他的评弹会,座无空席,无论是多远听迷们都会赶过去,每次听完,结束的时候,大家都还沉浸在故事里,意犹未尽。每个周末准时准点,观众席挤满了人,只见竺伯伯抱着二胡,打着扇子上场。大家围坐一起,仿佛都认识一样,听着竺伯伯评弹十分惬意,氛围其乐融融。很多时候大家被竺伯伯的口才所着迷,嚷着:“再来一回!再来一回!”
不过,竺伯伯可不是顺利的坐上“说书王”的位子,在他光鲜的背后,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艰苦历程。
竺伯伯自打第一次听完说书起就喜欢上了说书,梦想成为一名评弹达人。可在那个时候中国还是个贫穷落后的国家,竺伯伯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没钱读书,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可是他并不想放弃他的梦想,偷偷的骑着父亲的自行车去了说书场,说书场的管理员瞧他一身脏兮兮的衣服,以为是来捣乱的,就被硬生生的赶了出去,竺伯伯只好垫着石头,往窗户里瞄着看,遇到听不懂的字,就去替别人干活,好不容易才买了本字典。可乐器怎么办?干活的钱都不够买几根弦呢!可是这并没有让竺伯伯放弃他的梦想,他得知大城市里面有专门卖二胡的店铺,就千里迢迢来到了一家二胡店,帮人家打杂,趁老板不在时,他就偷偷看着教书自己学。如今看着那双布满了老茧的双手就知道他付出了多少,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了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竺伯伯终于出人头地了,现在每每提起艰难往事,也是一笑而过,在我心里竺伯伯真是个了不起的“竺说书”。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苏州名人》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苏州名人》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州名人》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苏州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