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科星”邓稼先1作文 邓稼先先生文案

2019-03-10 六年级作文 类别:叙事 5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科星”邓稼先1作文 邓稼先先生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科星”邓稼先1作文  邓稼先先生文案

“科星”邓稼先1作文 邓稼先先生文案:

邓稼先同志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而就是这样一位科学巨匠,民族骄傲。我们似乎不曾留意,我们在乎关心的只是那些外貌漂亮,演技高超,或歌声动听的明星们。却往往忽视了那些无味,献身事业,无国家做贡献的科学家。难道我们就不该为这些人扮一个“科星”的称号?出生于1924年安徽省怀宁县的他,在以着优异的成绩走向美国普渡大学之后,又获得博士学位后的他,不忘祖国,不忘国耻。回到了自己的祖国投身科学事业。而邓稼先由美国回返中国这件事,使我很受感动。因为当时的中国,已经被侵掠者蹂躏的千疮百孔,体无完肤,像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既将要告别这个世界一样。邓稼先能在这个紧急关头回到祖国,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有爱国之心的科学家。我欣赏他那种为了国家而放弃美国的金钱与地位,而在回国后的他,又表现出了他那种不怕苦、不怕累,为国防事业而献身全部的精神。在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在之后的3年里又做了第二次手术。而正是大病初愈的他,不顾自身安危,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做着贡献。终于,在7月29日,他因全身大出血而牺牲在了工作岗位上。然而他的死,使全国人民都愤痛,伤心不已。然而我认为,邓稼先为了国家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肯定和赞扬吗?这一伟大的“科星”,使我感受到他为人的忠诚纯正。他去世的消息也使我永远的记住了这一位为祖国为事业而献身的邓稼先,他不在了,但他留下的东西是无价永恒的。

“科星”邓稼先1作文 邓稼先先生文案: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安徽,说到安徽的名人,那真的是数不胜数,群星璀璨也不过如此,但是说到最闪亮的那颗星星应该要数邓稼先了。邓稼先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但仍然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破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把许多年轻人“挡”在了试验基地的门口。自己不顾生命危险,毅然走进试验基地研究。1948年,邓稼先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在普渡大学当研究员。有人劝他留在美国,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1950年10月,他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和二百多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国内。一到北京,他就同他的老师王淦昌教授以及彭桓武教授投入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设,开设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的崭新局面。邓稼先在获奖时的颁奖词是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我也想赞叹他:“默默无闻多年,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当中国的第一枚导弹爆炸,蘑菇云升起,世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邓稼先!”这就是我家乡的名人,家乡的名人还有很多,但是我最崇敬的就是邓稼先,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也要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做一个像邓稼先那样的人!

“科星”邓稼先1作文 邓稼先先生文案:

他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他享有“两弹元勋”的美称;他是受国人敬佩的中国核武器之父——邓稼先。每当听到他的名字,我就会热血沸腾,他的奉献执著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 邓稼先出生在一个贫民家庭,他经常连饭都吃不饱,但这丝毫没有没有阻挡他对科学的热爱。长大在美国获得了博士学位的第九天,他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毅然决然回到祖国,当国家需要“放一个大炮仗”时,他又义无反顾的辞妻别子,与戈壁沙漠为伴,和艰苦困难为伍,献身于研制核武器的第一线。 邓稼先忠厚淳朴、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质。他用执着的精神诠释着“中国制造”这个响亮的口号。在核武器制造的第一线上,永远有他的身影。有一次,在井下的一个信号测不到了,人们都让他回去,他丢下一句话:“我不能走!”每次核试验之后,他总要走进爆炸区,捡起碎片,仔细的研究,找到错误的地方,拟定一套新方案,再重新实验,直到成功为止,他的执着着实令人钦佩,就是靠这样的执着,中国在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而邓稼先却因核辐射不治身亡年仅62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准确的描述了他的一生,也让我内心激情澎湃。是邓稼先让我明白了这句话的真谛。

“科星”邓稼先1作文 邓稼先先生文案:

我心中的明星不是什么歌星,他是被追的两弹一星得邓稼先。邓稼先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邓稼先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此外有同名影视作品、散文。邓稼先他一生喜欢“纯”字,邓稼先是清政府誉为“四体皆精、国朝第一”书法家与篆刻家邓石如的第六世孙。父亲邓以蛰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曾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哲学教授。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在他逝世后13年,被追授为“两弹元勋”。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邓稼先同志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他是中国的骄傲,他是中国的自豪。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科星”邓稼先1》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星”邓稼先1》,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科星”邓稼先1》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