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人教版数学导学案《课时—税率》作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文案

2019-03-09 六年级作文 类别:叙事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人教版数学导学案《课时—税率》作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教版数学导学案《课时—税率》作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文案

人教版数学导学案《课时—税率》作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文案: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
第3课时税率
【学习目标】
1.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法制意识,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理解纳税的含义和纳税的重大意义。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通过课前调查,你了解了哪些税收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
1.纳税的意义是什么?
2.为什么要纳税?
3.税收的种类有哪些?
4.什么是税款、应纳税额、税率?
我发现:单位或个人收入中的一部分要上缴给国家,上缴的钱叫做(),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
5.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我发现:应纳税额=收入额×()。
三、课堂达标
1.填一填。
(1)纳税是(),按照
()把()。
(2)纳税主要分为()。
(3)()叫做税率。
2.一个造纸厂4月份的销售额是3000万元,如果按照销售额的45%缴纳消费税,4月份应缴纳消费税款多少元?
3.一家酒店1月份营业额为50万元,如果按照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1月份应缴纳营业税款多少万元?
4.刘老师的月工资是1500元,如果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每月收入扣除800元后的余额部分,按5%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刘老师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5.歌舞演员王华参加演出,取得收入3000元,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演出收入扣除800元后的余额部分,按20%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此次演出后,王华的税后收入是多少元?

人教版数学导学案《课时—税率》作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文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最新)
课题:抽屉原理(一)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重点: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难点: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抢椅子的游戏吗?现在,老师这里准备了3把椅子,请4个同学上来,谁愿来?
1、游戏要求:开始以后,请你们5个都坐在椅子上,每个人必须都坐下。
2、讨论:“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这句话说得对吗?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出示题目:有4枝铅笔,3个盒子,把4枝铅笔放进3个盒子里,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师:请同学们实际放放看,谁来展示一下你摆放的情况?(指名摆)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师出示各种情况。
板书:(4,0,0)(3,1,0)(2,2,0)(2,1,1),
问题:4个人坐在3把椅子上,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4支笔放进3个盒子里呢?
引导学生得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笔。
问题:
(1)“总有”是什么意思?(一定有)
(2)“至少”有2枝什么意思?(不少于两只,可能是2枝,也可能是多于2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我们把4枝笔放进3个盒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这是我们通过实际操作现了这个结论。那么,你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得到这个结论呢?
学生思考并进行组内交流。
问题:把6枝笔放进5个盒子里呢?还用摆吗?把7枝笔放进6个盒子里呢?把8枝笔放进7个盒子里呢?把9枝笔放进8个盒子里呢?……你发现什么?(笔的枝数比盒子数多1,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总结:只要放的铅笔数盒数多1,总有一个盒里至少放进2支。
(二)教学例2
1、出示题目: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把7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把9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
(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师巡视了解各种情况)
2.学生汇报,教师给予表扬后并总结:
总结1: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如果每个抽屉里先放2本,还剩1本,这本书不管放到哪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
总结2:“总有一个抽屉里的至少有2本”只要用“商+1”就可以得到。
三、拓展应用
如果把5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用“商+2”可以吗?(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到底是“商+1”还是“商+余数”呢?谁的结论对呢?(学生小组里进行研究、讨论。)
总结:用书的本数除以抽屉数,再用所得的商加1,就会发现“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商加1本书”了。
四、教学小结:有关抽屉原理,你还有哪些疑问呢?
五、作业布置:做一做
板书设计:
抽屉原理(一)
例1、有4枝铅笔,3个盒子,把4枝铅笔放进3个盒子里,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4,0,0)(3,1,0)(2,2,0)(2,1,1)
课题:抽屉原理(二)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抽屉原理,掌握抽屉原理的反向求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思考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进一步掌握抽屉原理,掌握抽屉原理的反向求法。
难点: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思考的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一天晚上,有一个小女孩正要从抽屉里拿袜子。抽屉里有黑白两种颜色的袜子各10双。突然停电了。小女孩至少摸出多少只袜子,才能保证拿出相同颜色的袜子?
学生思考、发言。
师: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能解决类似的问题了。
二、活动探究、深入了解:
(一)出示例3: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1、学生提出猜想。
2、用预先准备的学具,小组合作交流。4、小组反馈,师相机板书:
3、得出结论:把颜色看作抽屉。
有两种颜色,只要摸出的球比他们的颜色至少多1,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
(二)研究规律
师:如果盒子里有蓝、红、黄球各6个,从盒子里摸出两个同色的球,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分小组讨论后汇报。
再出示做一做第2题,汇报后得出:问题结论只与球的颜色种数也就是抽屉数有关。
三、拓展应用
有红色、白色、黑色的筷子各10根混放在一起,让你闭上眼睛去摸。
(1)你至少要摸出几根才敢保证有两根筷子是同色的?
(2)至少拿几根,才能保证有两双同色的筷子?为什么?
四、教学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回归生活:你还能举出一些能用抽屉原理解释的生活中的例子吗?
五、作业布置:75页4、5题
板书设计:
抽屉原理(二)
例3: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有两种颜色,只要摸出的球比他们的颜色至少多1,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

人教版数学导学案《课时—税率》作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文案:

一、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教学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体会数学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8、认识简单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三、学生情况分析我班原有学生35人,现转入5人,共40人。从去年一年教学情况来看本班的学习情况较差,特别是作业习惯和自习习惯,因此必须对此进行培养。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因此对学生的关心和思想教育也十分重要。另外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比较牢固,有一定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期重点就是抓好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景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四、教学措施: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体验式、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8、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9、体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人教版数学导学案《课时—税率》作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税率教案文案:

在一片有着伐木工人、猎人和工厂的森林里,居住着一群小动物。每天森林的树木都在减少,空气变得混浊,河流也改变了颜色。
最近几天,森林老是地震,大家都睡不好。有一天晚上,三个好朋友:小牛、小羊和小马
聚在了森林广场。小牛说:“最近老是地震,我们到地底下去看看吧。”“好!”,小羊和小马爽快的回答。
既然已经说好了,他们就在同一个地方一直往下挖。他们每天挖一丈深。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地道也越挖越深。突然,一条伸手不见五指的通道出现在眼前,也不知道尽头在哪儿。
小羊兴奋地说:“我们去告诉大家吧,也许这通道的尽头有什么秘密。”
“好!”小牛和小马连连点头。
早上,地底通道的消息森林里传遍了。狮子大王沉思了一会儿,响起了威严的声音:“我们去通道的尽头看看吧,说不定能发现什么。”
狮子是万兽之王,动物们都不由自主地服从了他的命令。
动物们走了三天三夜,才到了尽头,发现出口很亮。出来后居然是一个小岛。岛上的树木高耸入云,枝繁叶茂,组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树林的深处有一条小溪,无比清绿,给这片海洋绣上了一条银链子。溪两岸,长着一片果树,每到秋天,枝头上就缀满了果实。红彤彤的是苹果,黄澄澄的是梨子,紫莹莹的是葡萄。
小羊兴奋地喊:“这里不会有猎人呢!”
小牛快乐的叫:“这里也没有伐木工人!”
小马跳了起来:“这里更没有工厂!”
动物们觉得这儿很美,就在这儿住了下来,过着幸福的生活。
四年级:毛天歌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人教版数学导学案《课时—税率》》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数学导学案《课时—税率》》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人教版数学导学案《课时—税率》》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