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家乡的习俗作文 文案

2019-03-09 六年级作文 类别:说明文 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家乡的习俗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家乡的习俗作文  文案

家乡的习俗作文 文案:

新年到了,鞭炮不停地响着。非常热闹,人人载歌载舞,广场上也是一片人海。新年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拜年,还有一件事就是包饺子。我奶奶包的饺子可香了,有几种馅的饺子:有玉米加红萝卜馅的、还有韭菜馅的、还有虾仁馅的。
我们这里的家乡有一个习俗,每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每个小孩子都要洗澡,然后我们再穿好新衣服出去领红包。晚上12点的时候还要放一个鞭炮。在这时候我们就会惊醒,这鞭炮连绵不断的响着响着“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第2天我们就会贴春联。红红火火,我还跟爷爷学习了写毛笔字。
小时候每到新年我都很高兴,但是就是不知道新年是怎么来的,有一次我问爷爷说:“新年啊,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每到这个时候都会来抢小孩子吃然后啊,人们就包了红色的红包给孩子们作为压岁钱,因为年兽怕红色更怕红色的鞭炮。所以我们人类为了赶走年兽,每年在这个时候都会放鞭炮给压岁钱,小孩子们。”我听完爷爷说的话惊呆了。我怕的连忙躲起来,爷爷摸了摸我的头,说:“不用怕,这只是个传说而已”。
在新年里,每个人都要回家拜年。吃到鲜美的饺子,饺子里还放了硬币,谁吃到硬币就是最幸运的人。
我看着天空的孔明灯许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万事如意、和睦堂堂”。

家乡的习俗作文 文案:

我的家乡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一个小城市——涡阳。又被称“老子故里,道德之乡。”这里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热爱生活,所以习俗也丰富多彩。其中就有一个传统节日——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传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经历一冬的龙也在二月二这天被春雷惊醒了,抬头而起,所以也叫“春龙节”或“龙头节。”还有句俗语“二月二,龙抬头,天子下地,臣赶牛。”也就是意味着从这天开始,就告别农闲,开始劳作了。大家在这一天祈龙赐福,希望一年风调雨顺。在这一天吃的东西都和龙有关:吃春饼,称作吃龙鳞;吃馄饨,称作吃龙眼;吃面条,称作吃龙须;吃米饭,称作吃龙子……另外,还吃煎粉、炒豆子等。 为了讨吉利,在这一天,人们早上起床都要说:“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还有句俗语“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剃毛头,”所以家长为了给孩子讨个吉利,同时也是有一种望子成龙的期盼。所以,就在这天带孩子剪头。理发店门口都排成长长的队,理发师傅都忙得顾不上吃饭。 在我的家乡,有给男孩留辫子的习俗,也当然选在这天剃辫子。大摆筵席,广请宾客。男孩要盘腿坐在八仙桌上,有几个人抬着,唢呐手吹吹打打在前面引路,到村外的小桥上或小河边举行剃辫子仪式。 剃辫子的师傅要说唱祝福歌,祈祷孩子一生平安,长大金榜题名。而且,要看孩子有几位舅舅,就把辫子分成几缕,每个舅舅分一缕,舅舅拿到头发,要给孩子红包。然后把几缕头发用红纸包好,系在鸭子的腿上或鲤鱼的背鳍上,放入河里,众人会一哄而上抢鸭子或鲤鱼。也把仪式推向了高潮。 另外在二月二这天,农村还有“围仓”的习俗,就是在房前屋后,用青灰围成大大小小的圆圈,就是期盼今年是个大丰收。 我们家乡有着浓厚的民俗特点,需要我们传承、保护。

家乡的习俗作文 文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也会有不同的习俗。你想知道我的家乡有什么习俗吗?别急别急,请君听我慢慢道来!
比如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中秋节人们都喜欢吃月饼,把它看作是团团圆圆的象征,用月饼祭月、招待亲友。也会将月饼分送给左邻右舍表示团圆。
月饼状如圆月,色泽金黄。月饼有着考究的用量,严谨的制作,使其皮薄柔,回味无穷。月饼不仅美观美味,而且还有一定的功效用途。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辅助降血脂,健脑益智。
关于吃月饼的来源,有这样一个传说: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
后来,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家乡的习俗作文 文案:

除夕夜,我们按照北方的习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
我问爸爸:“为什么在北方大年三十要吃饺子呢?”
爸爸告诉我:除夕这天,北方地区有包饺子的习俗,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寓意来年吉祥如意;南方地区做年糕,和年年高升同音,寓意“年年高”我们全家都是北方人,春节吃饺子是一个隆重仪式。
吃饺子要和面,‘和’就是‘合’有一家人团聚的意思,饺子的‘饺’与‘交’谐音,象征着新旧交替,新的一年开始了。
妈妈告诉我,年三十我们都要吃福饺,有的人家会在饺子里面包硬币,有的人家会在饺子里面包糖果,今年我们全家就包了几个带有硬币的福饺,寓意着吃到硬币的人,来年会好运连连。
一家人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有说有笑,不一会就把饺子包好了。我也亲手包了一个放了硬币的福饺。外婆就带着弟弟到厨房忙着为大家煮饺子,我和爸爸妈妈开始看春节联欢晚会。
饺子煮好了,一盘盘的饺子像一堆堆的小元宝摆放在餐桌上,我和弟弟马上跑到餐桌前,往自己碗里夹了几个福饺。我吃的第一个福饺就吃到了硬币,开心极了。弟弟边吃边偷看我,嘴里不停的说:哪个是有硬币的饺子呢?我怎么还没有吃到呢?正说着就突然大叫起来,“妈妈,妈妈,我也吃到了。”弟弟和我都雀跃欢呼起来。
这个春节让我知道了团聚对一家人的意义,以后每年春节,我都要跟家人团聚,一起吃福饺,一起过充满亲情的中国年。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开始拜年了,祝大家20XX年春节好!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家乡的习俗》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习俗》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家乡的习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