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游天一阁作文 游天一阁有感文案

2019-03-09 六年级作文 类别:想象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游天一阁作文 游天一阁有感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游天一阁作文  游天一阁有感文案

游天一阁作文 游天一阁有感文案:

一走进天一阁,正门前就出现出一座石雕人,头上带着官帽,身上穿管服。这个人是谁?我走近一看石人前面的那块小石碑,知道了:原来他叫范钦,是天一阁的创建者,也是一个有名的藏书家。在石雕后面,有一幅“溪山逸马图”,我粗略数数,有八匹骏马;细细一看呢,八匹马在溪边仰鬃踢蹄,甩头扭尾,嬉戏嘶鸣,其形其姿,栩栩如生。参观好了这幅“溪山逸马图”我们就从右边的直门“春随人意”中进去,又看见天一阁的另一块照壁,我一看,哼!画上有一只和麒麟差不多的怪物!它旁边是朵朵云雾,云雾下有隐隐约约的山。我刚想走,妈妈说:“这不是麒麟。是叫‘獬豸’的一种动物。”参观了这幅奇异的壁画,向左边一望,展现在眼前的就是东草明堂,哇!真是漂亮!瞧,刚进入房间的门,就有一幅栩栩如生的风景画,旁边还有两副对联,图画前面,有好多把精致古老的红木椅,前面桌子旁有两把大的,四周环绕了些小的。
走过了东草明堂,我们跨过高高的门槛,来到了藏书楼。这是一栋两层楼的木式楼阁,楼下正中悬有白底黑边的“天一阁”匾额一方,廊柱楹联写道:“石品洞天题海岳,书藏福地辟琅环。”那书架当中的用具真是好:中间是大桌子,四周是带有漂亮油漆的椅子,上面刻着三个清清楚楚而又醒目的字:藏书楼。
走出了藏书楼,我突然看见那边有个封闭的小屋,就走过去,原来是刻书房!看看这里,一些刻书工具,一些书架,再加上两块石碑,古人使用的器具真让我惊讶不已。
参观好了藏书楼,我和妈妈就沿着走廊走进了南园,天哪!风景真是优美!这里小桥流水,几座怪模怪样的假山分别在小河的中央与边上,走廊上,有好多盆香味扑鼻的花。绕过南园的小河,我们便走进了一座不是很宽敞的屋子,只见一块又长又大的匾上写着“水北阁”三个大字,两旁的柱子上写着“江上风生浪作堆,中山云在意入妙”,这里的橱窗里陈列着数不清的书籍,例如明朝任庆元所编的《商略》、清朝的《新疆图志》……淡淡的书香味令人陶醉,因为这里每本书都散发着它那浓浓的古味,原来这里就是中国地方志珍藏馆。
穿过了南园,穿过了司马第,我们不知不觉到了平和堂,嘿!看啊!这里有三个石头人在“打麻将”!我一看,哦!中间坐着中国人,左边坐着英国人,右边坐着日本人,听游人说麻将就是这个宁波人——陈鱼门发明的。麻将馆的地上,到处是麻将的图案。
过了平和堂,我们几下子摸到了一个叫秦氏支祠的景点,我抬头一看,啊!好一个大戏台!边沿的条纹全是用金做的,上面刻着精花彩画,漂亮得令人目眩,屋顶上,中间有一面小镜子,旁边就是一条条金边花纹,百看不厌。
时间过得可真快,夕阳西下,美丽的天一阁便参观完毕,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古色古香的百年古阁。

游天一阁作文 游天一阁有感文案:

今年寒假,我们全家去了宁海的前童古镇、森林温泉,安吉的冰火两重天等地方,但我最喜欢的地方还是宁波的天一阁。
到了天一阁的大门口,就看见“南国书城”四个大字,大字下面是“天一阁”的牌匾。走进大门,就看到一位带着帽子,手拿一本书的老人铜像,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范钦,这南国书城也就是他以前的家。
向右拐进一个小门,我们来到了东明草堂。它是天一阁建成之前范钦的藏书处。范钦字尧卿,号东明,所以将他的书室命名为“东明草堂”。沿着长廊笔直向前走,我们来到了范氏故居,这里是范宅的东厅,后为范氏后裔的居住之处。走进去,就能看见范钦亲手书写的对联:“养十年豪气,读万卷诗书”。
出门继续向右走,穿过一扇门,我们就到了著名的天一阁。天一阁藏书楼又称宝书楼,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范钦取“天一生水”之说,以水制火的意思,建造书楼,取名“天一阁”。天一阁楼上有一间,楼下分为六间,并且在阁楼前面凿池蓄水以防着火。清康熙四年,范钦的曾孙范光文又在阁前叠山理水,植树筑园。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海礁石堆砌成九狮一象等景物,放眼望去,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向右走,穿过曲折的长廊,一座石头砌成的亭子映入眼帘,这就是“百鹅亭”。百鹅亭原来是坟墓前的祭亭,1959年移建到这里,上面有“鱼跃龙门”、“双狮戏球”、“海马跃浪”、“麒麟招宝”等吉祥的图样,非常漂亮。百鹅亭的对面是凝晖堂,这里陈列着各个年代的书法家临摹的《兰亭序》。
再向右拐个弯,我们又回到了大门口。原来,天一阁里的房子是围着蓄水池一圈建造的。天一阁有400多年的历史,这里有许许多多的文化,说也说不完,希望你有空去那里细细游览。

游天一阁作文 游天一阁有感文案:

早听说天一阁素有“中国最古老的藏书楼”之称,今年寒假终于能一睹天一阁的风采了。我和爸爸乘地铁来到了天一阁,大门两侧,是一对清代的石狮,木结构的门古朴典雅,古色古香,门厅外侧立着一块石匾,上面镌刻着“南国书城”这四个大字,我们买好了门票,一进门,就被说不出的幽静与厚重的氛围感染了。这里是闹市区的一番幽静,与一墙之隔的灯红酒绿这样的隔绝着。向前走了不久,一块石壁映入眼帘,走近一看上面刻着许多麒麟和神兽。继续向前走着,就来到了东明草堂。跨过门槛,叩响历史尘封的大门,历史的画卷在面前展开。这满屋的藏书,让我感受着历史的更迭,接受着书香的洗礼,感受着时间的变迁。真是“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啊!这儿还有一段韵味悠长的故事呢——范钦酷爱藏书,他宦游四处,悉心求购,东明草堂是天一阁建成之前范钦的藏书处,因范钦号东明因此将他的书室称作“东明草堂”。东明草堂奠定了天一阁的基础,如果没有它就没有如今享有盛誉的天一阁。我们边走边欣赏,天一阁的景致,岩石大多覆盖着青苔,古意盎然。走累了,就在树荫下歇息一会儿。树荫下泻入点点阳光,徐徐清风拂过脸颊,让人感到惬意与舒适,一切都静谧美好。短暂的休息后,我们继续欣赏美景。忽然,我的目光被一座戏台吸引住了,戏台建得是那么富丽堂皇。看着这戏台,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戏曲艺术家穿着华丽的戏服登台唱戏,妙语连珠,余音绕梁。天一阁中最有趣的要莫属“麻将起源地陈列馆”了,进入陈列馆中,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麻将牌,让我了解了麻将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没想到麻将这国粹,竟起源于我们宁波。我们在天一阁中整整走了一个下午,直至太阳快亲吻西山的时候,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天一阁,这真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啊!天一阁最难能可贵的,是几代人对保护文籍善本的艰辛与坚守。历经了几代的沧桑,如今的天一阁已经成为宁波一颗璀璨的明珠。

游天一阁作文 游天一阁有感文案:

宁波有个世界闻名的藏书楼——天一阁。它是我国历史上保存至今的最早的藏书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地人来宁波,都会去参观的,尤其是那些文人墨客,没有不去天一阁参观的。它这么有名,我来宁波当然也想去看看。
天一阁博物馆共有30多个景点。我们进入天一阁,一眼就能看到其创始人—范钦的大型雕像。范钦是浙江鄞县人,他一生嗜书、藏书、聚书。在雕像后可以看见溪山逸马图,上面雕刻了许多马在青山绿水中奔跑,显得栩栩如生。走进一个小门,在上面的牌子上清楚地写着“春逍入意”四个大字。在那儿,有一条小溪,看上去像一轮弯弯的新月。旁边也就是东明草堂,有称“一吾庐”。在两旁的柱子上刻有文人学士题写的槛联。
在刚进去的时候会吓你一大跳,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原来里面有一个真假难辩的蜡人,旁边放了许多的书籍,不过这些可是以后重新印刷的的哦。
走出东明草堂,来到范氏故居。在这里,有近50大类的书籍,还有除天一阁外的四大藏书楼:文溯阁、文津阁、文渊阁和文澜阁的简介和历史图片,其中,天一阁为收藏科举录最富者,有三百七十种之多。
缓缓西行不远就是宝书楼了,这里陈列了范钦的官服和他收藏的部分书籍。天一阁之所以定名为“天一”,是范钦取《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取其以水克火之义,以期免去历来藏书者最大的忧患——火灾。宝书楼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楼下的天花板上藻井图案皆绘有水纹和古代的水兽,象征着以水制火,喻意明确而专一。阁前还凿有一水池,名“天一池”,据说是范钦所凿,平时清波一泓,美不胜收,急时可汲水灭火,以保藏书无恙。范钦真是谋事周全,用心良苦。
旁边是尊经阁,一眼就能看见两把太师椅整齐地摆放的大厅中央,周围是放满书的书柜,其中隐隐约约散发着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
离开宝书楼,径直来到东园和南园。东园和南园。占地6000多平方米。从1959年开始就不断种植竹木,移迁石亭、铁牛、石虎等于此地,而一汪美丽的明池更为天一阁增添了几许妩媚。
来天一阁游览有一处地方不能不看,那就是秦氏大戏台。我刚到那里就被惊呆了,只见那戏台雕刻精美,处处贴金,显得金碧辉煌,而旁边厢房中陈列的一架古代花轿,更是玲珑剔透,美伦美幻,上面雕刻的鱼虫花卉,个个造型生动逼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超凡的聪明才智,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天一阁依然在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好象在告诉我们:可爱的中国有着悠长而艰辛的过去,也会有美好和灿烂的未来。朋友,,难道你不想去看看吗?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游天一阁》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天一阁》,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游天一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