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文案

2019-03-08 六年级作文 类别:叙事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家乡的风俗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家乡的风俗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文案

家乡的风俗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文案:

我的家乡有很多风俗,比如说元宵节吃元宵、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在这些许多的风俗里面,有一些是我们小孩最喜欢的,它们大多发生在春节里面。 吃年夜饭,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个习俗。大年三十晚上,都在赶做年夜饭,家家屋里飘着酒肉的香味。年夜饭里有鱼、鸡、肉、水饺······可谓是琳琅满目。我们也不例外,黄昏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赶到爷爷奶奶家吃年夜饭。爷爷来给我们开门,刚一进门,扑鼻而来的就是饭菜的香气,鞭炮声和炒菜声加杂在一起,声音非常大,淹没了电视的声音。吃饭的时候,我们拿来提前买好的酒和果汁喝,一家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过春节的时候,我们小孩子是必须要放鞭炮的。传说,年是一种怪兽,这个怪兽一到过年的时候就出来到处伤人,有一年,一位老头想了一个办法,他把一些火药装在一个竹筒里,点燃火药,使竹筒爆炸,年兽一听见爆炸的声音,就被吓跑了。后来,人们根据这种方法,制成各种各样的鞭炮。每年春节,我都会买很多的鞭炮存起来,等到大年三十的晚上再燃放。到了除夕夜,吃完了年夜饭,我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妈妈,拿着鞭炮去广场上燃放。这些鞭炮有大的、有小的、有长的、有短的。 到了广场上,我准备从小的开始放起,先拿起一个小的鞭炮,捏着鞭炮的尾部,用香棒点燃后,迅速往天上一扔,只听咚的一声,鞭炮在天上爆炸了,只留下一股白烟在空中飘着。随后,我又拿起一个会飞的鞭炮,这个鞭炮必须要固定在地上才能燃放,我低头寻找了半天,周围竟然没有泥地,心想:没有泥地,可怎么固定呢,算了,用手拿着试试吧。我小心翼翼地用手拿着鞭炮,用香棒凑近引信,一点燃就赶快撒手,撒手后,它径直落在地上。我心想:坏了,放手太早了!还没来得及跑,鞭炮就不受控制的从我身边飞了过去,爆炸了。很长时间过去了,我还心有余悸,看来以后放鞭炮真是要小心一点呀。这次放鞭炮真是又惊险又刺激。虽然放鞭炮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但是,近几年国家不让放鞭炮,我以后也要响应国家号召,不随意燃放鞭炮了。 吃完年夜饭、放完鞭炮,我们全家最期待的就是一块看春晚了,这也是我们家乡的风俗。我在桌子上摆好零食,爸爸妈妈泡好茶水,爷爷奶奶早就坐在沙发上了。春晚开始了,开场的是一个歌舞类的节目,我们大家都不很喜欢,我们最喜欢的还是语言类和小品类的节目,而我最喜欢的是魔术和杂技。等过了一会,我们终于盼到了一个小品,看到好笑的地方就哈哈大笑,看到感人的地方就鸦雀无声,还时不时地拿起零食吃。我们在欢笑声中度过了一个快乐的除夕夜。 我的家乡还有很多风俗,我都很喜欢,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春节里的这几种风俗。希望我们中华民族的各种好的习俗能继续保留、发扬下去,这也是我们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让我们的后代继续传承这种文化。

家乡的风俗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文案:

在我的家乡:四川。有很多节日,如:除夕节、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等。
我的家乡是一个有许多风俗节日的地方,我的家乡很美,而节日也很好玩。我小时候特别爱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可以穿新衣,可以贴对联,可以贴年画,还可以放鞭炮等等。白天贴对联,晚上放鞭炮等等。<\/paralight>这象征着新一年的新开始在我的家乡,过年那天家家鞭炮声不断,在我的老家这代表:鞭上放鞭炮拜神,贴年画。春节这一天是要吃汤圆的,白天我找长辈要一点压岁钱,晚上和朋友一起玩,我的老家春节那天在家什么都不干,也就是一年里最闲的一天,晚上家家灯火通宵这不是守岁,而是大人们在一起打麻将,聊天和玩等等。而我们小孩子在一起玩烟花和放爆竹等等。
尤其是我们男孩子。特别爱放爆竹和放烟花。因为我们特别喜欢热闹和喜庆。这并不是为了好玩的,而是一些喜庆的东西。春节可真是美啊!这只是一些风俗习惯。春节过了就到了元宵节。元宵节在我们老家也是一个大闲节,这一夜家家也打牌,放鞭炮等等,这一天不一样的就是吃元宵。元宵可真美啊!我爱元宵节!这就是我家乡的节日习俗。
这个民风民俗很好吧!我爱我家乡的节日。

家乡的风俗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文案: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句话不假,我们家乡的许多习俗就和别的地方不一样,现在,我就来介绍家乡的葬礼吧!
葬礼就是家里的亲人去世了都要做的事,我们家乡的葬礼是非常复杂的,不像大城市只要人一去世就送到了火葬场去了。我们这里有人死了,要先给去世的人穿上寿衣,把遗体放在棺材里,放在灵堂的中央,前面摆上逝者的画像,供人们吊唁。家中有老人去世了,远方的儿女不管远近,就算在天涯海角,也要在这时候赶回来见亲人的最后一面。
亲人去世后,家里就要锣鼓班子来,锣鼓敲起来,悲哀的唢呐吹起来,周围的乡亲邻里,远处的亲戚只要得到消息,都会赶来吊念,帮助安排丧事活动。逝者的晚辈都头戴身披长长的孝布,在棺材前的一个火盆里跪着烧纸钱,他们心情悲伤哭泣着,叫着那位去世的亲人的名字。到了傍晚七点多,鼓锣声就不会停了,会一直响到天亮,还有人悲伤地唱着歌谣,这被我们这的人称为闹夜,就是有两个唱夜歌的人,一人提着锣,一个人挎着鼓,围着逝者的灵柩慢慢地转圈,踏着缓慢的节奏,用悲伤的声调现场自编的夜歌,内容大多是历史故事,更多述说逝者生前的功德,让现场的听众都心情都很沉痛。深夜一二点时,就会开棺见亲人最后一面,这是最悲伤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要去逝者告别,有的亲人甚至会爬在棺材上大哭,因为这是永别。
到了第二天,我们这里就会把棺材抬上山入土为安,时间有早有晚,上山和下葬的时间,必须按照道士事先算好的吉时才行,不像县城天还没亮就把人送上了山,这应该就是“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俗”吧!
送葬时,有一列长长的队伍,前面有亲戚晚辈举着花圈,后面就是抬棺材的和锣鼓班子。一声唢呐打破了寂静,锣鼓响起来,震耳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后面还有撒纸钱的跟着。棺材抬上了山,那里有早已挖好的井,在道士的指挥下就把逝者安葬在这里了。
埋坟的第一天傍晚时,逝者的亲人要到坟上去“烧包”就是拿着一条用稻草编成的一个大辫子一样的东西,去给亡者烧掉,前三天每天晚烧一个,传说是为亡者死后怕冷就晚上一晚上烧一个,给亡者作伴,到了第三天就要建坟了,坟建好之后,这丧事才算完毕。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葬礼,你说是不是很有意思?

家乡的风俗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文案: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我的家乡是甘肃,在那里,也有着属于我们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除夕吃年夜饭,元宵节吃汤圆等……但我最喜欢的风俗习惯是冬至节吃饺子了。
饺子可是我最爱吃的了,去年冬至,中午一放学,我可是十万火急地往家里跑,生怕回来晚了就没饺子吃了,我每次赶回家都赶上妈妈包饺子。我妈妈包饺子的技术可好了,擀的皮中间厚,两边薄,擀得还很快。妈妈拿起皮,用勺子挖一勺馅在饺子皮上,两个手一捏,再一顶,一个胖乎乎的饺子就捏好了。妈妈每十秒钟捏好一个,我看上去觉得很简单,也捏了起来。结果可想而知,一塌糊涂。妈妈便给我讲技巧,手把手教我。妈妈的教导,使我包得不是那么难看,但我仍然没有学会怎么包,只是勉强学会了擀皮。不过我和妈妈都觉得已经很不错了。饺子包好下锅了,不一会就熟了。两大盘饺子,散发出美妙绝伦的香味。经不住诱惑的我,早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一出门就听见人们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所以那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包饺子,到处散发着浓浓的饺子味。我却很疑惑为什么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哪?我上网查了查,相传东汉末年,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时任长沙太守,后来辞官还乡,路经白河,当时大雪纷飞,天气寒冷,他看到很多百姓御寒衣物破烂,而且大部分人的耳朵被冻坏了,于是,张仲景吩咐停止前行,搭起临时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做馅,然后再和面擀成面皮包住做好的馅,做成耳朵的样子放在锅里煮熟,名曰“驱寒矫耳汤”。老百姓食用后,浑身暖和,两耳发热,耳朵都医治好了,他的事迹广为流传,后来,每逢冬至,人们都模仿着做,以后就称为“饺子”。所以现在有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也有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说法。我万万没有想到,原来冬至节吃饺子还有这样的来历,饺子是为救人才诞生出的,这让我对饺子产生了更好的印象。
那天冬至,我不但吃到了美味的饺子,还略懂了一点包饺子的技巧,最重要的是知道了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去年冬至我过得可真充实。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家乡的风俗》作文的经历,对《家乡的风俗》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家乡的风俗》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风俗》,希望对大家写《家乡的风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