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正文

数学小论文作文 数学小论文四年级文案

2019-03-11 五年级作文 类别:记叙文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数学小论文作文 数学小论文四年级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数学小论文作文  数学小论文四年级文案

数学小论文作文 数学小论文四年级文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如果你做一个有心人,并且善于总结,总能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规律。这不,今天,我在做课外习题时,就有了下面一个小发现。
最近,老师刚给我们讲解了有关等差数列的计算方法,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为:1+2+3+4+5……+97+98+99+100=?老师讲解的算法为:1+2+3+4+5……+97+98+99+100=(1+100)*100\/2=5050,当时,我觉得自己已经听懂了,心想以后碰到这类题目我也可以做了。
但是,在做到具体习题时,事情的发展并不如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今天,我在做习题时就遇到了一只“拦路虎”:1-3+5-7+9……-1999+2001=?
咋一看到这道题目,我首先就懵住了,后来,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认真思考,终于理出了一点头绪:这是等差数列,要求出答案,只要把加的部分和减的部分求出,再求差就行了,即,1-3+5-7+9……-1999+2001
=(1+5+9+……+2001)-(3+7+……+1999)
但是,在计算1+5+9+……+2001,以及3+7+……+1999时我犯了难,因为它与老师的例题不相同,此时,我才感觉自己没有真正理解老师讲授的方法,于是我不得不重新学习老师的例题,并竭力回忆老师讲解的过程:1+2+3+4+5……+97+98+99+100=(1+100)*100\/2=5050中,该公式的基本算法应该为:(首项+末项)*数列个数\/2;对于从1开始的并且数列之间的差为1的数列而言,其数列个数为最大的数,那么,对于不是从1开始,并且数列之间的差不是1的数列如何计算数列的个数呢?我陷入了迷茫之中。
这时,爸爸进来了,见我在思考问题,便也加入进来。爸爸循序渐进的启发我:
1)1、2、3、4…·8、9、10总共有几个数?
2)2、3、4…·8、9、10总共有几个数?
3)0、1、2、3、4…·8、9、10总共有几个数?
4)2、4、6、8、10总共有几个数?
5)6、8、10总共有几个数?
在我计算出结果后,爸爸又要求我分析它们之间的规律,并用公式来表达计算结果:
经过好一会儿的脑力激荡,我终于理清了头绪,找出了计算数列个数的基本公式:即,
数列个数=(末项-首项+差)\/差,
采用该公式,可以验算上面几道题的计算结果:
1)1、2、3、4…·8、9、10的个数=(10-1+1)\/1=10
2)2、3、4…·8、9、10的个数=(10-2+1)\/1=9
3)0、1、2、3、4…·8、9、10的个数=(10-0+1)\/1=11
4)2、4、6、8、10的个数=(10-2+2)\/2=5
5)6、8、10的个数=(10-6+2)\/2=3
这样等差数列和的计算公式可以改写成:
等差数列的和=(首项+末项)*[(末项-首项+差)\/差\/2]
于是,习题答案很快就计算出来了:1-3+5-7+9……-1999+2001
=(1+5+9+……+2001)-(3+7+……+1999)
=(1+2001)*[(2001-1+4)\/4\/2]-(3+1999)*[(1999-3+4)\/4\/2]
=2002*[2004\/8]-2002*[2000\/8]
=1001。
做题目时,只要肯思考,任何题目都会迎刃而解。

数学小论文作文 数学小论文四年级文案:

数学小论文
今天,我们全家去超市购物。
我们来到超市,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我的眼睛都花了。突然,我看见货架上摆着我最爱吃的奥利奥小饼干。其中,一种是用塑料袋子装的,一种是用小纸桶装的。我看了看,发现每袋只要1.8元,而小桶装的一桶却要4.5元。于是,我毫不犹豫,随手拿了两袋1.8元的那种,放进了购物车。我推着小车,边走边美滋滋地想着:这两袋小饼干才3.6元,而那一桶就4.5元,这种袋装奥利奥小饼干实在太便宜了!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我迫不及待地把刚才的事告诉了她。妈妈一听,笑了,她提醒我说:“萌萌,你再算一算,看看到底是哪种便宜?”我不解地问:“袋装的只要1.8元,桶装的要4.5元,买一桶的价格可以买两袋还多呢,难道不是袋装的便宜吗?”妈妈耐心地说:“便宜不便宜可不能光看价钱,还要看重量的呀!你们不是学过小数吗?应该会算的!你算算吧!”于是我看了看两种饼干的重量,喃喃自语了起来:“袋装的,净重20克,用1.8元除以20,那一克就是0.09元。桶装的,净含量55克,用4.5元除以55,那一克就是0.08多元。”“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兴奋得大叫起来,急忙对妈妈说:“应该是桶装的便宜!”接着我把算的过程讲给了妈妈听,妈妈听了直夸我聪明,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妈妈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超市里啊,一般情况都是量多的比量少的便宜。你不能只看价钱,还要看看净含量哦!比如:洗衣液一斤12元,而两斤却是45元。夹心饼干125克3.4元,而375克只要8.7元!如果你买每个东西都这样想想,那我保证你和別人买同样的东西,你却省了钱。”
原来买东西还有这么多数学学问,还那么有趣。看来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做一个有心人!

数学小论文作文 数学小论文四年级文案:

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建高楼要画几何图,发射火箭要经过无数的计算。
我们一般加减乘除都是由0~9十个数字构成的十进制的算是组成的,而电脑里却用了二进制。
我一直都想不明白,直到我做了这道题目:小明有511块糖,分别放在9个盒子里。你只要告诉他糖的块数,(不多于511),他就可将几个盒子里的糖全部拿出,凑成你要的块数,这几个盒子里各有多少块糖?
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样也想不出来。我只好一个一个排,排了5个后,我发现是一个很有规律的数列:1.2.4.8.16.都是这个数乘2得到下一个数的。我照着排下去:1.2.4.8.16.32.64.128.256,刚好为511,原来电脑里面有二进制是因为可以算出所有数呀!
我有看到了一种问题-----“牛吃草”。一牧场上的青草匀速的生长,可供27头牛吃6天,工23头牛吃9天,18头牛吃了6天后增加了12头牛,还要几天吃完?牛吃草有原有量和增长量,一部分牛吃原来就有的草,一部分牛吃长出来的草,吃增长量的牛无论什么时候都有的吃,而吃原有量的牛吃完了就没有了,所以应先求原有量和增长量,27×=162(份),(将牛一天吃的草视为一份),239=207(份),207-162)÷(9-6)=15(份),增长量为15份,162-6×15=72(份),原有量为72份,18头牛吃6天,共吃72-(18-15)×6=54(份)草,54÷(3+12)=3.6(天),答:还要3.6天吃完。
书上也是可以获得知识的。书的页码也有学问。如:甲.乙两册书用了8642个数码,且甲册比乙册多20页,甲书有多少页?首先要知道1~页要1×9=9(个)数码,10~9需要2×90=180(个)数码,100~999需要2700个数码,(2700+180+9)×28642个,所以甲乙书都印到了四位数。20页有20×4=80(个)数码,甲书有(86742+80)÷2=4361(个)数码,4361-(9+180+270)=1472(个)数码,1472÷4=368(页),999+368=1367(页),答:甲书有1367页。
生活中,数学真是无处不在……

数学小论文作文 数学小论文四年级文案:

数学的世界的世界中有无数的奥妙,需要我们去探索。这几天,我们在学比例时,数学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不是任意取四个数都能组成比例?”同学们的看法有不同,有的认为不一定,有的认为不能。
现在,我就要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我随意取四个数,如6、8、23、54,我尝试了多次,发现无论怎样做,其中两个数的乘积都不等于另外两个数的乘积,所以这组数不能组成比例;再如3、4、6、8,我们发现3×8=4×6,所以只要把3和8作为外项,4和6作为内项(当然相反也行),就能组成3:4=6:8的比例。可能有人认为这是偶然,那我再举两个例子:2、4、5、20这几个数也不能组成比例;相反6、7、12、14,就能组成6:7=12:14。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同学们也可以自己去探索哦!
通过这次研究,我知道了任意取四个数不一定能组成比例,还发现了去四个数组成比例的好方法:先任意取两个数,组成比,再将这个比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组成一个比,那么这两个比一定能组成比例。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数学小论文》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小论文》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数学小论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