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正文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作文 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文案

2019-03-10 五年级作文 类别:叙事 2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作文 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作文  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文案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作文 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文案:

五年级甲班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1、试题质量分析
(1)、试题题型分析
试题由填空、选择、判断、比较、计算、作图、统计及解决问题组成。题型全面,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
(2)、试题难易程度分析
本试题适合新课标理念,难易程度适中,题型多样,有利于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突出了教材重点。教材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考查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点涵盖与课程标准的对应分析
本试题内容全面,覆盖面广,注重能力培养,对每一部分内容均有涉及,且重点突出。教材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同时根据整套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进行设计。本次考试中解决问题和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贯彻始终,知识点考查很全面。《标准》认为,数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一题5、7、9,二题6、9等,挑战性(如应用题第一题、第三题等),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同时,体验数学问题的严谨性和挑战性,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4)试题与新课改的对应分析
本试题注重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并让学生通过此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作用,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这份试题八题的第一题和第三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来源于生活,但又在题意的表达方面做足了功夫,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又必须细心认真的思考,充分的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和实用性。
2、试题质量评价
五年级数学试题,试题知识覆盖面广、涉及的知识点特别全面,难易适中,侧重了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也充分考查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生活数学,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具体地说,有以下显著特点:
(1)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数学活动必须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的过程。如六题1题、2题,在学生想、画的过程中发展其空间观念,动手实践的能力。
(2、)注重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在数学中有重要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比如一题7,8及应用题,这些题目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分析、推理,感受了数学的思想方法,感受到数学的挑战性。
3、今后命题建议
(1)分解质因数是本册的一个典型问题,是否应进行考查。
(2)题目类型能否进一步新颖多样。
(3)能否增加一些旋转问题的题目。
二、试卷分析
1、等级情况分析:
从做题情况看,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说明部分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稍差。
2、学生答卷中反映出的问题分析
学生对基本计算的掌握较好,统计、作图能力很高。相比较而言,应用题失分较多,说明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稍差一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填空:第6题、7题失分较多,第6题考查倍数的特征的性质,学生知识点不会灵活应用导致失分。7题连系实际因学生不能根据题目情况正确思考导致失分。
(二)、选择:2题部分学生失分。原因在于此题对余数的性质掌握不好。4题少部分学生因对题目理解不够仔细导致失分。
(三)、6题少部分学生对质数和合数的定义理解不够透彻而错判为正确。9题出错率较高,原因是余数性质掌握不好。10题对面积公式理解不好导致失分。
(四)、第3、4题,不注意观察题目特征导致失分,粗心造成。
(5)、3简便计算:估算1,基础知识乘法分配律掌握不好导致。
脱式计算中,部分学生虽然弄清了运算顺序,但部分计算结果错误,这与学生计算不够仔细有关。。
(八)、应用题:相比较而言,应用题部分失分较多。其中,1、3两题出错最多。1题,部分学生不能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忘记加上第一层的楼高做错。3题,学生读题不够细心,把边长当做面积来算导致失分。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1)、以县教育局、镇教研室“三环节”指导意见为指导,扎实推进课前预习、课中改进、课后检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次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中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水平。
(3)、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学困生的心理,发现其长处,挖掘其潜力,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4)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做题习惯,加强思想教育。
(6)加强学生的作业的检查和评价的有效性,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作文 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文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本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已经结束,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以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对试题的认识
本次五年级期末数学试卷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为主的特点,所考内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验。同时使学生在答卷中充分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另外此次试卷注重学生的发展,从试卷的得分情况看,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难获得高分的.
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选择、判断、计算、操作题和观察与探索的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解决问题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本册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本份试题覆盖面广,既考查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本次数学试题编拟内容能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题量适中,难易适当,考查内容分布全面合理,。通过成绩来看,我镇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了小学科学的有关知识,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探索规律。当然也有个别后进生对数学缺乏理解,成绩不够理想。
二、学生答题况分析
我班小五参加考试学生50人,优秀40人,合格48人,平均89.16分,优秀率80%,合格率96%。
班现将试卷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题“填空”,考查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了学生理论和实际的相互结合能力,部分学生由于学得比较死板,导致失分较多。
第二题“判断”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大部分学生做的较好,失分较少。
第三题“计算题”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细心程度,计算较简单,失分较少。
第四题、“选择”考查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又紧密联系生活,和生活实践挂钩。部分学生失分较多,同时本题也为教师们提供了教学的努力方向。
第五题“动手操作”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观察、实际操作能力。学生能通过手、眼、脑把学到的知识展现出来。学生失分较少。
第六题、小小统计家,此题主要考察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总结归纳能力,此题简单,十分较少。
第七题“解决问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部分学生由于分析能力较差,出错较多,有的还写得不能让人理解。
““卷面”分,大部分学生书写还不够整洁,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失分现象,这是教师以后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以上只是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的问题所做的试卷分析,通过分析这张考试卷,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我认为今后的教学中应重视: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留给他们动手动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合作、探究,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积累知识,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继续着眼于教材,稳扎稳打,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做前仔细审题,做时认真分析,做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试题的不成熟意见和建议:
纵观本次测试,明显看出试题的全面,所以平时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以课本为主,精讲、精炼、让学生吃透教材,抓紧教材中的每一个细节。同时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各种能力有所提高,真正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为了更好的指导我们的教学,望多提供这样的试卷,通过及时的检测,调整教学思路,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总之,从学生对本次试卷的作答中,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也查到了自身的不足,给我们的收获很大,这对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抽样整体情况统计表
总人数总得分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秀人数优秀率504279.589.164896%3570%
抽样试卷(好、中、差班)各大题得分情况统计表
大题项目一二三四五六七卷面分总得分2710126119205平均实得分好2710126119205中20810466184差1368243103平均得分20610476164平均得分率好100%100%100%100%100%100%100%100%中74.1%80%83.3%66.6%54.5%66.6%90%80%差40.8%60%75%33.3%36.4%33.3%50%60%平均得分率74.1%60%83.3%66.6%75.7%66.6%80%80%典型错例及主要优点典型错例:1、第七题,解决问题第4,小题,求大集装箱里能装多少个小集装箱,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学生提解不了,大部分同学画不出来,失分较多。主要优点: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较好,比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书写方面比以前都有较大提高。
各分数段分布情况统计表
编号123456分数段10090—9980—8970—7960—6960分以下频数02515622频数百分比0%50%30%12%4%4%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作文 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文案:

一、试卷评价
本次期末试卷覆盖面广,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空间观念以及解决问题的考查,也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但是对我们学校的学生而言难度比较大,成绩不大理想。
二、试题分析
试卷题型分为: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画图、解决问题六大内容。通过不同侧面考查了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及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三、学生成绩情况
(一)本次参加考试的五(1)班一共41人,考试成绩情况如下:
人数成绩分析总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80)任以上后10名学生平均分10090-9980-8970-7960-690-59人数%412167313284469.468.3%1843.942.9
五(2)班一共40人,考试成绩情况如下:
人数成绩分析总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80)任以上后10名学生平均分10090-9980-8970-7960-690-59人数%40291676284971.285%1127.550.9
(二)从整个卷面来看,学生的成绩特别不理想,错误的题目非常多,现就各个大题型进行简单分析,以下是整张卷子中错误非常多的题目与分析,希望让执教者通过整理有更进一步的思考:
(1)填空题
1.2.05升=()dm3=()cm3
【分析】:复习时出现复式单位转化,而这里是连等,很多孩子就混淆了。写成(2)dm3=(50)cm3,其实课堂上也多次强调过,他们理解起来仍然困难。
2.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米,占全长的()
【分析】: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是学习有关分数知识的基础,教材迁移“平均分”时用除法解决问题来得出具体的“数量”可以用分数表示,这是学习知识的正迁移。受“分数的意义”影响,学生一看到分数,他们马上会想到“平均分”,分数作为具体的“数量”令学生难以理解,一遇到这样的情况,一部分学生的思维还是要想尽办法把分数转化为小数,好像分数不是数,小数才是具体的数。所以当两个类型放在一起出现时,学生的思维出现混淆,难以区别。
3.把一个长方体切分成2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32平方厘米,原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分析】:此类题目多次遇到,在单元考试卷最后一题附加题中更是图形结合,但是对于学生就难道颇大,一方面是由于文字更加抽象,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的改变理解得不深刻。
(2)判断题
正方形的边长是奇数,那么它的周长一定是偶数。()
【分析】:这里要考察的是奇数×偶数=偶数,由于知识的遗忘,学生也是很糊涂。
(3)选择题
自然数的分类正确的是()
A.质数和合数B.奇数和偶数C.真分数和假分数D.小数、分数和整数
【分析】:题目以集合圈的形式来阐释自然数的分类,以及其他答案的错误点。让我想起雷夫老师的做法是:面对选择题不仅要选出正确的答案,更要说明其他错误答案的理由。这也是选择题的真正价值所在和内涵。
(4)计算
1.口算10—9.12=
【分析】:此类的错误率是因为孩子们对知识的遗忘。
2.简便计算
【分析】:“减法的性质”学生掌握得不怎么理想,此题又增加了另一个加数需要在“有加有减”的情况下交换位置,所以对于孩子们来说很有难度,再加上面对“简便计算”,他们的意识真的很弱。这是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希望执教老师加强!
3.解方程
10.4—x=
【分析】:分数中的方程是非常简单的形式,可是学生做得很不理想,此类方程更是错误连连,在教授方程一单元时,同时也要强化“减法性质”来解决方程,那么学生在这个题目上也会好理解一些。
(5)解决问题
1.用正方体地砖铺一间长56分米,宽48分米的店面,要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的,最大可以用边长是多少分米的地砖?要用这样的地砖多少块?
【分析】:不知道是恨铁不成钢还是执教者要深刻自我反思,此类题目的高错误率真的很不应该,多次联系,课堂上的个别学生回答也是掌握扎实了。那么为什么还会错误呢?我觉得就算课堂上十个孩子举手了,剩下的30个孩子不一定是会做,而且能够认真倾听的。
2.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从里面量长、宽均为2dm,向容器中倒入5.8L的水,再把一个苹果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这时量得容器内的水深是1.5dm。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
【分析】:学生缺乏变化的思维,不能够举一反三,这是学生非常熟悉的题目,但是就改变了一下个别信息。所以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题目的真正内涵。我想执教者如果能够结合题目,通过图形和列出关系式,就能比较好地帮助孩子们理解,多个角度分析这类题目的不同做法。
四、反思与改进措施
本次考试成绩很不理想,虽然题目灵活,但是执教的老师仍然做出从自身出发的感悟与反思:
一、我们为什么教数学?是不是教授书本上那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然后心惊胆战地去等待考题把我们的学生考倒?
二、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外来务工子女),我们要付出的是怎样的更多思考?这是一群一走出校门就多数处于无人管的孩子(父母都忙于打工),真的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吗?
一切都将不是无计可施,希望这次吸取经验教训,深刻认识到,对于这群孩子来说,所有的功夫在“课堂”,结合我自身本学期思考的几点作以下阐述:
1.如果低年级没有培养好学习品质,到了高年级,那么教师就要花更多的心思在“知识本身”上,尽可能地让知识本身富有趣味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每次教授的知识是单个存在的,或者联系地还不够紧密的,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把知识窜成链,连成片,只有构建知识,才能活用知识。本次考差的原因也是由于学生不会变通题目。
3.本学期复习阶段虽然执教老师也思考了怎样复习有效,但是最后还是使学生陷入循环地无效练题中。仍然要思考“查漏补缺、梳理沟通、解决问题能力、拓展延伸”四个复习的宗旨。
总之,我一定要扬长补短,有所突破,取得新的成绩。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作文 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文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一)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期末考试是考核学生一学期所学知识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是通过测试卷这种媒体来间接实现的,一份试卷的内容与质量直接地引领着基层教育的方向。下面我想从这份试卷的特点,并结合本班的一些具体情况谈一谈自己对这份试卷的几点感想。
一。试卷特点:
1、题型全面,合理。本学期期末检测卷题型结构设计较为合理,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列式解答、应用题6种题型,数学测试卷的类型基本如此。其各题间的分值比例也较为合理,更能突出本学期教学的重点是分数应用题,因此,应用题的分值达到28分。
2、考核内容既全面又有重点。看整份试卷,其考核的内容基本涵盖了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学期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以及一些学生容易造成错误的知识点,其考核的面还是非常全的。这些考核的知识点中,分数应用题的比重最大,超过了整份试卷分值的50%,在填空、选择、判断等非应用题中都有大量内容,题型多变,更加多样地考查了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掌握情况,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掌握情况。
3、试题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性。学习数学知识要运用于实际生活,解答数学问题要根据生活实际。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让数学知识得到灵活地运用,这也是这份试卷的最大特点。
4、试卷难易适中。总的来说,试卷以基础知识为主,题目难度并不大,看不出有什么压轴的题目,各分数段的人数也比较平均,考核的知识点较全面细致,想考到满分也是很不容易的。
二、本班情况:
本班此次期末考试我认为存在以下问题:
1、高分不多。这份试卷在90分以上的全班有23人,满分只有1人,这个数字远远小于我的期望值,有好几个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只考到了80几分,严重下降,令人失望之余又有些出乎意料。
2、低分增多。有几个平时成绩在65分左右的学生这次考到50分左右,分析其原因,是只会做死题,不会考虑实际情况。
3、计算薄弱。粗心现象非常严重,特别反映在计算上,错误率很高,导致了一些不应该的失分。
面对这些问题,我不得不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只教学生做题,没有传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题目稍一变化,便不知如何下手。
2、对后进生的关心不够,没有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3、忽视了对中等生的鼓励、促进,应帮助他们向优等声转化。
4、要注意培养学会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在检查作业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用逆向思维检查作业的方法与能力。
总的来说,这份试卷还是能够全面地考查学生对一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是一份较好的试卷,通过考试,我也深深感到自己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我也将吸取教训,争取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小学五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二)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本次命题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的解决能力,可以说是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命题本着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知识结构科学合理,对基础知识的考核也体现了迁移性、灵活性,侧重了基本技能的考察,同时也体现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考核。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
1、注重双基的考查:不论是填空、判断、选择,还是计算、统计、解决问题,都立足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2、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考查。
3、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
4、注重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二、考试概况及问题分析
通过阅卷可以看出,多数试卷卷面清晰,书写认真端正,正确率高,及格率和优秀率都比较高,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基础知识掌握以及运用能力较强。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下面对测试情况做以具体的分析:
(一)、填空部分:问题出现最多的是第(3)小题,此题是为了考查学生对“方向与路线”知识的掌握,多数学生对平面示意图上的方向的辨认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多个观测点,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线路,也就是指出从某地到另一地的行走路线出错率极高;再有就是角度的测量,学生会“用量角器测量”的基础不牢,使用量角器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其原因不外是动手能力差些。
(二)判断题部分:出错率较高的是第(2)、(4)两小题,前者属数与代数,后者商品打折属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学生并没有弄清等式的概念,对于用字母表示数基础不扎实,以及缺乏打折和让利的生活经验,因此失分。
(三)计算中的解方程及列方程求解的问题很多:新教材增添了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而我们的学生从卷面上多数看不出在使用这个性质,近三千多张试卷只有约10%体现了使用这个性质。
(四)解决问题部分:错误率最高的是第(6)题,学生都能用折线统计图去描述数据,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或者根本不会标出平均销售量。
三、失分的主要原因是:
(一)学生方面
1、概念不清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欠缺
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内容,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太少,体验不深,没有相关经验的积累,因而学生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使用学习工具的方法不正确、不熟练。
2、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一是学生对动手操作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二是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审题不认真,读题不完整,做错顺序,抄错题,这类情况导致很多同学无谓失分。
4、学生缺乏综合能力培养
学生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还不够,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单一,不能综合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来分析数学信息,缺乏综合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面
1、关于教材增加的内容
(1)生活中的负数:教材安排的学习内容是由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逐步扩展到动态的课堂实验,即认识了负数,又认识了用负数表示事物的变化。它要求学生不但能用正、负数表示问题,还能学会用数据分析问题。而老师仅仅满足给学生一个把生活中的经验与负数表示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学习空间,却忽略了借助温度计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温度变化的学习,显然使学生的学习有缺失。
(2)方向与路线:五年级安排的学习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基础上学习“在示意图上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描述简单的线路图”。教材中示意图上的角度直观,便于学生观察、操作和描述。而试卷上的问题明显反映出教学中有缺陷。虽然课标准备调整“方向与路线”的内容,但课标中“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的要求不变。
2、关于教材调整的内容
(1)解方程的依据和分数除法问题的解决方法:传统教材中,把小学阶段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作为解方程的依据,分数除法问题的解题套路是“已知部分和所对应的分率,求整体,用除法”。新教材按照课标:小学阶段“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有关“分数除法问题的解决只采用列方程解答”的要求编写了相关的学习内容。而学生的试卷则普遍反映出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印记,老师们的固执,势必造成学生对一种新的数学思维和方法的不习惯和不熟练。
(2)物体的周长和长(正)方体表面积的学习:新教材在认识图形的特征时,都是选择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物品(农用三轮车也不例外),特别加强了操作活动,并把操作、体验、探索的学习过程作为活动的目标之一。当学习物体的周长和长(正)方体表面积时,都不是统一的给出计算公式,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知识。学生的探索能力,就反映在能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或迁移到其他知识中去。探索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获得的,学生的试卷也直接反映出了这方面的不足。
四改进建议:
(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而发挥教师群体力量进行备课,可以弥补教师个体钻研教材能力的不足,共同分析、研究和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
2、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3、坚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数学教师要经常对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自我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求改进的措施和对策,总结成功的经验,撰写教学案例和经验论文,以求更快地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素质和水平。
(二)、继续加强双基的训练。
1、注意知识的梳理与整合:在一道题中包含多个知识点或多个单元的知识点,往往错一步就会导致连环错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才能在解决问题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在探究中合理性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数学问题,通过不断积累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与能力。
4、利用和拓展教材的空间,补充和完善各部分的联系,理清脉络,构建知识网,强化训练。
(三)、继续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审题不严,读题不完整,写丢答案,做错顺序,不认真检查,这类情况各校普遍存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老师持之以恒地付诸努力。
(四)、加强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小学五年级数学试卷分析(三)
一、本次试卷覆盖面全,能从多方面考查学所学知识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总体来看,这张试卷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题量适中,基本上没有偏、难的题型,试题类型比较灵活,并且比较贴近学生生活。但是学生做的并不是很好,
二、试卷分析生
本次命题共分五大题,下面就对本次测试中存在的问题逐题作一分析:
第一题:计算2、竖式计算50%的同学得满分。出错的原因主要是粗心,如:计算结果有余数的,在横式上写答案时不写余数,计算完没有写结果,写结果时抄错数,
第二题:填空。
第三题:选一选(8分)大部分同学全对。对这部分知识平时都复习到位。
第四题:观察操作
画出对称图形,大部分同学得满分。主要原因就是图形画的不规范,还有个别同学不用直尺。画旋转图形有的同学把握不准。需要进一步提高。
第五题:解决问题(共27分)
第2、3、4、5题正确率较高,个别做错的原因是粗心。第1题,学生做错的主要原因主要是题中的信息很多,要解决的问题也多,学生不能较好的进行信息的选择。
三、通过这次测试,反映出的问题:
(一)、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欠缺,简单的加、减、乘、除也很容易出错。
(二)、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还不够,非常粗心。题目会抄错;简单口算也会计算错;算完结果会抄错;余数会漏掉;等等。
(三)、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对给出的信息不能较好的选择利用,进而解决问题。
(四)、通过这次测试,还反映出学生中一个非常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检查验算的习惯比较差。
四、今后教学措施注意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读题、仔细审题、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做到拿到题目先浏览,清楚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然后再进习分析、解答。解决问题还要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二)对一些基本概念还应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三)培养学生对题目的分析能力。特别是一些题目比较长、字数比较多的问题,先理清思路,酌句分析。
(四)在计算方面还应加强,通过实际情境,先理解计算法则,采用形式多样进行计算专项练习。要做到20个字:加强口算、教学得法、紧扣法则、训练到位、养成习惯。
(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六)进一步做好防差转差工作,防止两极分化低龄化的现象。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要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这确实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爱心和耐心。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