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正文

语文测试卷作文 语文测试卷家长写分析文案

2019-03-08 五年级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语文测试卷作文 语文测试卷家长写分析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语文测试卷作文  语文测试卷家长写分析文案

语文测试卷作文 语文测试卷家长写分析文案: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4分)
1、通过学习第一组课文,使我领略了祖国西部的奇丽风光。(修改病句)
2、春天的草原是多么美丽的季节啊!(修改病句)
八、根据内容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2分)
1、《草原》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老舍还写了长篇小说《茶馆》。()
2、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它既是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又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谊之路和文化之路。()
九、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括号里。(3分)
1、爸爸只是在给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3、车窗外是忙忙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草原》选段,回答问题。(15分)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填空:“迂”字是()结构,部首是();“襟”的音序是();“蹄”的音节是()。(2分)
2、文中有一对反义词,它们是()和()。
最能体现第一个词意思的句子是
最能体现第二个词意思的句子是(4分)
3、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的词语。(2分)
4、用——划出文中的比喻句。这个比喻妙在哪里(3分)
5、草原人民具有怎样的特点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3分)
6、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对我们说些什么(2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今天,我照例出去散步。信步走到一个西瓜摊前,看见一位半身瘫痪的老奶奶摇着轮椅来到瓜摊前。她艰难地掏出钱,哆哆嗦嗦地把钱递到卖瓜人的手中说:“买块西瓜。”卖瓜的叔叔急忙递上一块西瓜说:“大娘,快吃吧!这东西可解渴啦!”没想到,大娘一失手,西瓜掉到地上。卖瓜人急忙又拿了一块捧到大娘嘴边喂大娘吃。大娘感动极了。
正在这时,一个手戴三个金戒指,持着手机的小伙子从摊前凑过来,举着一张“大团结”,指指西瓜又指指嘴,示意卖瓜人像刚才那样也把西瓜拿来喂他吃。卖瓜人眼里射出怒火,转过身去,根本不理他。那人又掏出一张“大团结”,晃了晃说:“怎么样,”那位卖瓜人叔叔轻蔑地瞥了一眼,就忙着接待别的顾客去了。这位大款见卖瓜人无动于衷,便再一次伸长胳膊,用力抖手中的票子。叔叔轻轻地有礼貌地推开了他的手说:“把你的钱收回去钱在我这儿不是万能的你有手有脚没病没灾为什么要我喂你啊”
周围的人鼓起掌来。有的说:“好样的,有骨气!”有的说:“钱固然重要,但人格,人的尊严更重要。”听了人们的议论,我暗自为卖瓜的叔叔感到骄傲。
1、请在第2段的“”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2分)
2、写出跟下列词语意思相近及相反的词语。(2分)
轻蔑()()骄傲()()
1、让“大娘感动极了”的原因是(2分)
2、卖瓜的叔叔“有骨气”体现在:(2分)
3、你认为:卖瓜叔叔对待老奶奶和小伙子的态度为什么要这样呢(3分)
6、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2分)
7、从卖瓜叔叔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2分
四、下面句子中带点字的意思相同的,请找出来画上“√”。(2分)
A、也不知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
B、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
C、鄂温克姑娘端上温热的奶茶。()
D、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
五、选词填空。(3分)
矗立屹立挺立
1、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上。
2、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3、一行高大的白杨树沿着铁路线()在茫茫戈壁上。
六、下列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这学期,我校开展了“我为他人添欢乐”的热潮。
B、六月一日上午,我们去公园玩了一整天,个个意犹未尽。
C、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
D、这次语文考试,全班同学普遍成绩提高了。
七、判断。正确的打“√”。(3分)
1、“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两句中的“茫茫”一词的意思不同。()
2、《草原》和《白杨》两课在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中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八、发挥合理的想象,把主客敬酒时的祝酒辞简要地写下来。(3分)
干部向我们敬酒,70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
1、干部的祝酒时可能说:
2、老翁的祝酒时可能说:
3、我们回敬他们时可能说:
九、请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填空。(4分)
九曲黄河万里沙,。
,同到牵牛织女家。
在《草原》一文中,有一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也是老舍先生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这句话就是:
十、语文实践。(3分)
第一组课文引领我们走进祖国的西部,请你结合本组课文内容和搜集到的资料,谈谈你对西部的感受。

十一、根据下面所描绘的情境,回答下列问题。(3分)
一天你亲眼看见自己的好朋友正在欺负低年级的小同学,你会说: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白杨》选段,回答问题。(12分)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疆”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1分)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
3、请用直线把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画住。这段话点明了白杨树的的精神是:
(3分)
4、文段中写到“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请发挥想像,说说爸爸可能在沉思些什么呢
(3分)
5、联系上下文,谈谈你从画线的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3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8分)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州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在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3分)

2、请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2分)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辽阔——()欢跃——()
4、第二自然段突出了草原的特点,第四自然段突出了草原的特点。(2分)
5、请在短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抄写在下面的直线上,并仿照此句写一句话。
(2分)
6、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了的作用。(2分)
7、认真读短文,体会到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8、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上。(2分)
五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70分钟)10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xiùsèlǐmàoqīngxīnyūhuíxuànrǎn
()()()()()
二、辨字组词。(10分)
僵()陷()勒()偏()zài()
疆()馅()鞋()编()zǎi()
三、填空,并选自己喜欢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10分)
1、()飘带舞高大()秀栩栩如()始料不()
不()其数美()美奂()黄一体废()忘食
造句:
四、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晚会上,小伙子们和姑娘们表现了优美的舞蹈。(修改病句)
2、这动人的歌声让人民欢呼、鼓掌。(改为反问句)
3、白杨树从来就那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用带点的词造句)
4、蒙汉情深何忍别,。(把句子补充完整)
请联系,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五、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6分)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在天底下,(),而并不()。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勾画]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即使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好像()。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词句,把段落补充完整。(4分)
2、把“[]”内不恰当的词语用“”划去。(2分)
3、在“□”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5、文中画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把什么比做什么(2分)
6、这段话写了、、、、等事物,着生写的是。(3分)
7、“一碧千里”描写了(),“翠色欲流”描写了()。(2分)
A、绿的程度B、绿的范围C、绿的形态
六、课外阅读。(14分)
美丽的草原
内蒙古锡林格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用“”画出静态描写的句子,用“”画出动态描写的句子。(4分)
2、第二自然段突出了草原的特点,写的主要景物有:、
、。(4分)
3、第四自然段突出草原的特点,写的主要景物有:、
、。(4分)
4、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抄写下来。(2分)
七、作文
在祖国的东西南北,有许许多多我们的同龄人。大家彼此建立联系,交上朋友有多好!让我们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手拉手”的活动。给远方的小学生写封信,在信里,可以先介绍自己的情况,再说说打算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语文测试卷作文 语文测试卷家长写分析文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部编版
部编版五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放肆(sìsī)吓唬(hǔhu)计策(dìcè)瞄准(miáomiào)
二、读拼音,写词语。
在海上háng()行时,我在聚精会神地看海ōu()绕着wéigān()飞来飞去,突然听见船cāng()里传出一阵欢笑声,我niǔ()头一看,原来是船长正在zīyáliězuǐ()地dòu()大家开心。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拳()掌出()划()跃跃()()
()有()竹心()胆()兴致()()
四、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意思()
A.吾盾之坚坚固B.夫能应呼应
C.冀复得兔希冀D.誉之曰荣誉
五、用“然”字组词,并分别填入下列句子中的括号里。
1.猴子()知道大家拿它取乐。
2.猴子()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
3.爷爷今年八十岁了,他()能爬上天都峰。
4.孩子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5.他()工作忙,可是对业余学习并不放松。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调皮的小猴子一口气爬上了高高的桅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转身回来。(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十秒钟,在平时看来的确不算长,可是,当孩子落入大海之后,他的生命随时都会有危险,每一秒对于大家都是煎熬。注意加点的部分,说一说自己类似的体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自相矛盾》是一则寓言故事,选自《韩非子·难一》。
B.《田忌赛马》是根据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相关内容改写的,故事反映了人的思维很重要。
C.《跳水》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D.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我们都应该先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办法去解决。
八、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1.《自相矛盾》中事情的起因是____,经过是____,结果是____。《跳水》的作者是___国的_____。本文赞扬了船长________的品质。
2.《田忌赛马》中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有_____的孙膑,有______的齐威王,有_______的田忌。
3._______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______指女子年满十五岁,________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_______指人三十岁,_______指人一百岁。
九、课内阅读。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那个卖盾与矛的人说的自相矛盾的话是哪些?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
A.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B.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D.他说的盾没有那么坚固,矛也没有那么锐利
3.对于那个人不能回答的表情,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A.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好之后再夸大其词。
B.说话、做事都要考虑周到,不要相互抵触,产生矛盾。
C.做生意不能同时卖两种东西。
D.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不要发生矛盾。
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晏子使楚
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赔着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短文写了楚王三次侮辱晏子和齐国,分别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照晏子的说法,只有访问“狗国”才钻狗洞。
B.如果他们让晏子从洞进去,就等于承认了楚国是“狗国”。
C.因为晏子的身材矮小,所以只好这样回答。
3.文中多处写了人物的“笑”,请你选一选。
A.得意地笑B.嘲笑C.轻蔑地笑D.无可奈何地笑E.不怀好意地笑
(1)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
(2)楚王只好赔着笑。()
(3)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
(4)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
(5)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
4.从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习作
题目:一次神奇的探险之旅
要求:发挥想象,选择恰当的人物(如探险爱好者、向导、异能者等)组成探险小组,结合具体的场景(如茫茫沙漠、深山老林等)、装备(如指南针、地图等)、险情(如遭遇沙尘暴、猛兽来袭等),写一写你们的探险故事。
参考答案
一、sì√hu√cè√miáo√
二、航鸥桅杆舱扭龇牙咧嘴逗
三、摩擦谋策欲试胸成惊战勃勃
四、D
五、1.显然2.忽然3.居然4.竟然5.虽然
六、1.猴子爬上了桅杆。2.即使我们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3.示例:我也有过同样的感受。上一个周末,爸妈要去邻居王阿姨家串门,让我自己在家写作业。爸妈走后,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恐怖的画面,我害怕极了。每一秒对于我都是煎熬。十分钟——我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七、C
八、1.楚人卖矛又卖盾楚人夸赞自己的矛和盾都是一流的楚人哑口无言俄列夫·托尔斯泰2.机智果断善于谋划善用人才坦诚豁达3.豆蔻年华及笄弱冠而立期颐
九、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2.C3.目瞪口呆、哑口无言、张口结舌。4.B
十、1.让晏子从城门旁边的洞进城。讽刺晏子的身高,说齐国没有人了。嘲笑齐国人没出息,做盗贼。2.C
3.(1)C(2)D(3)E(4)A(5)B
4.晏子是一个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人。

语文测试卷作文 语文测试卷家长写分析文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评卷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评卷含答案
(考试范围:《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语文园地三》)
时间:90分满分100分
一、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并用“____”标出。(4分)
A.发誓(shì)好歹(dǎi)衰老(suāi)
B.嫂子(sǎo)稀罕(hān)谎话(huǎnɡ)
C.瞌睡(kē)拘束(jū)执拗(yòu)
D.筛选(sāi)珊瑚(shān)偎依(wēi)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chóuxièdīnɡzhǔchíyán
púshànbēnɡtāyóuyǒnɡ
qīzijiéhūn
三、选择填空。(8分)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挽霞B.复活C.恩人D.车辆
2.下列词语与“千真万确”是同义词的是()。
A.千言万语B.原原本本C.不容置疑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千真万确确:符合事实的。
B.相依为命依:靠,仰赖。
C.震天动地震: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
D.恋恋不舍舍:放弃,不要了。
4.民间故事存在于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一千零一夜》是()的民间故事。
A.中国B.法国C.阿拉伯D.英国
四、查字典填空。(5分)
“酿”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再查()。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酿”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利用发酵作用制造。②指酒。“王母娘娘喝千年酿的葡萄酒”中的“酿”的意思是()。
五、写出作者,补充诗句。(6分)
乞巧
[唐]__________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这个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他,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上富丽堂皇。天上没有自由。(用适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回顾课文内容选一选,填一填。(4分)
1.《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是()。(2分)
A.童话故事B.寓言故事C.民间故事
2.对下列人物进行评价。(2分)
牛郎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织女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八、课内阅读。(12分)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1.当乡亲们不肯搬家时,海力布是怎么想的?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3分)
2.海力布为什么变成了一块石头?(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力布的所想、所做,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宝贵品质。(4分)
九、课外阅读。(19分)
秦始皇与神女汤泉
骊山华清池,是西安著名的风景区。历代帝王都曾在这里修筑汤池,至今留下了九龙汤、贵妃池、飞霞阁等名胜古迹。那么,华清池的温泉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在很多年以前,女娲补天后在骊山留下了一块石头,于是人们便在那里修了一座娘娘庙。多年来,娘娘庙的香火一直很灵,吸引着远远近近的人们来这里拜祭烧香。
秦始皇有一次来骊山游玩。他听说娘娘庙香火很旺,也要去拜祭。等卫士们赶走了众信徒,秦始皇进了娘娘庙。一进娘娘庙,秦始皇就停在女娲娘娘的神像前不动了。因为秦始皇看女娲娘娘的神像塑得很美,心想自己要是能找到一个像女娲娘娘这样美的姑娘做妃子,该有多好哇!想着想着,不觉向前走了几步,离神像越来越近。猛听“呸”的一声,秦始皇脸上挨了一口唾沫。
秦始皇摸着自己的脸,吓了一大跳。女娲娘娘像是泥塑的,怎么还能吐唾沫,莫非神像活了?秦始皇越想越害怕,带着卫士匆匆地逃离了娘娘庙。
说也奇怪,秦始皇回去以后,被唾的地方竟然生起疮来,又痒又痛,烂得非常厉害。他招来太医,太医看了以后都说这种烂疮没有办法治。秦始皇心里很不好受。陪她去娘娘庙的大臣叫项平,是秦始皇的心腹。他见秦始皇脸上的疮越烂越厉害,便说:“陛下是人间皇帝,富有四海,就是偶尔不恭,神女也该原谅。陛下要虔诚地去庙里焚香,女娲娘娘见您有诚心,会宽恕的……”
秦始皇没有办法,只好听了项平的话去娘娘庙焚香,非常虔诚。这样一连七七四十九天,女娲娘娘终于被感动了。
这一天,秦始皇刚刚拜完,桌上签筒里就跳出一支竹签,秦始皇接过一看,上面写着“汤泉洗痂”四个字。这是什么意思?正想着,忽听卫士进来禀报说,骊山下出现了许多热气腾腾的汤泉。秦始皇听了心中大喜。
原来,女娲娘娘见秦始皇轻薄无礼,就用生疮的办法惩罚了他。后来她见秦始皇能改正错误,于是就想显神通帮他治疗。女娲娘娘从怀里取出一个瓶子,用树枝蘸了些瓶里的水向骊山洒去,骊山下便出现了热气腾腾的温泉。秦始皇用温泉冲洗疮痂,时间不长,脸便渐渐好了。
从此以后,骊山华清池的温泉也就为世人所知,远近闻名了。
1.文中画“”的句子,是对秦始皇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秦始皇____________【A.喜欢神像B.轻薄无礼】的样子。(6分)
2.秦始皇受到了女娲娘娘怎样的惩罚?他用什么办法才感动了女娲娘娘?(6分)
惩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汤泉洗痂”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骊山的温泉是怎么来的?又是怎样为世人所知,远近闻名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缩写下面的短文,要求故事完整,情节连贯,语句通顺。(25分)
“福”字倒贴的传说
据说,“福”字倒贴的风俗,起源于清代恭亲王府。
那年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的欢心,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仆人贴在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一个仆人因为目不识丁,竟然把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福晋十分气恼,要给仆人鞭罚惩戒。
幸好大管家是个能说善辩的人,他怕福晋怪罪下来,他这个管家也一起被连累,便慌忙跪倒在福晋面前说:“奴才常听人说,夫人您寿高、福大、命好,如今大福真的倒(到)了。这真是吉祥之兆哇!”福晋一听,觉得很合情理,心想:怪不得过往的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没想到这个大字不识的仆人,还能想出这样的招式来呢!福晋越想越高兴,连忙各赏仆人和管家五十两白银。
后来,倒贴福字之举,便流传在百姓家。更有趣的是,倒贴了福字的人家都希望过往的行人和顽童们多念几句“福倒(到)了!福倒(到)了”,以图吉祥好运。
参考答案
一、A.衰老(suāi)B.稀罕(hān)C.执拗(yòu)D.筛选(sāi)
二、酬谢叮嘱迟延蒲扇崩塌游泳妻子结婚
三、1.A2.C3.C4.C
四、Nnianɡ酉7①
五、林杰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六、1.这个好机会你怎么能错过呢?2.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他,他没必要恋恋不舍。3.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没有自由。
七、1.C2.心地善良、勤劳能干心地善良、心灵手巧
八、1.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只有牺牲自己。2.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说出了他听到的动物们说的话。3.舍己为人
九、1.心理动作B2.惩罚:女娲娘娘往秦始皇脸上吐了一口唾沫,被唾的地方竟然生起疮来,又痒又痛,烂得非常厉害。办法:秦始皇去娘娘庙焚香,非常虔诚。这样一连七七四十九天。3.用温泉冲洗疮痂4.女娲娘娘从怀里取出一个瓶子,用树枝蘸了些瓶里的水向骊山洒去,骊山下便出现了热气腾腾的温泉。秦始皇用温泉冲洗疮痂,时间不长,脸便渐渐好了。从此以后,骊山华清池的温泉也就为世人所知,远近闻名了。
十、【写作指导】1.先概括出段落大意,然后把段意连起来加以归纳整理,概括出主要内容。2.根据主要内容判断哪些内容必须保留,哪些内容可以删去,注意不要改变故事的原意。3.把长句子缩成短句子,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或者用自己的话把故事中具体的描写改得更简洁。

语文测试卷作文 语文测试卷家长写分析文案: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1.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让生闷气的人quándǎ()沙袋去xièfèn(),虽然沙袋留下一个个小坑,但人的情绪却qiàqià()好转了。
2.比赛现场,有léiɡǔ()的,有nàhǎn()的,午饭时间到了,大家似乎也没感到jī'è()。
3.dùjì()别人是不对的,爱使yīnmóuɡuǐjì()也是不对的,要做一个堂堂正正,大公wúsī()的人。
二、请选择最恰当的答案,把序号填写在后面的括号里。(12分)
1.选出每组中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4分)
(1)A.都督(dōudǔ)B.弓弩(ɡōnɡnú)C.丞相(chénɡxiànɡ)()
(2)A.抡起(lūnqǐ)B.簌簌(sùsù)C.血泊(xuèbó)()
(3)A.迸裂(bìnɡliè)B.镌刻(juānkè)C.瞑目(mǐnɡmù)()
(4)A.忌讳(jìhuì)B.袭击(xǐjī)C.绞杀(jiāoshā)()
2.以下词语搭配全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军情紧急酒力发生芝兰相衬树木遮阴
B.轻易出动齐声高喊虎豹为群獐鹿为友
C.说下军令状靠近水寨插在腰间寻看源流
D.一个红日一个山神庙一块仙石一盘熟菜
3.以下对古典名著中的词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榜文:旧时官府张贴的文告。相当于现在的“通知”。
B.驿站: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相当于现在的“酒店”
C.官府:指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相当于现在的“政府”。
D.钱铺:以物品作抵押物,按物的实际价值打折扣借钱,并约期赎回的店铺。相当于现在的“当铺”。
4.以下对词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请勿自误。——请不要自己耽误自己,不要自己害自己。
B.却把大虫吓唬我?——却让大虫把我吓住了?
C.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许多猴子听说了,都没有敢违抗的了。
D.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怕忌讳。——现在拿走人家的,也不怕倒霉。
5.以下句子中,描写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武松心里想道:“我就把这只死大虫拖下冈去。”
B.武松回到青石上坐了半歇,想道:“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还是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
C.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
D.武松自言自语道:“哪儿有什么大虫!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
三、词句练习。(12分)
1.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①神机()算②喜不自()③抓耳()腮
(1)把词语补充完整。(3分)
(2)①形容人的聪明智慧。描写同一内容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分)
(3)②③分别描写人的________、________。我能用其中的一个词写句子: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个句子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__。我也能写写某一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四、积累与运用。(12分)
1.用恰当的词语形容以下人物的特点。(3分)
周瑜:_______________武松:_______________石猴:_______________
2.寂静的夜晚,月亮爬上山头,惊动了山林中的鸟儿。“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描写的就是这样的情景。(2分)
3.同学们打算将《草船借箭》编成课本剧,请你帮大家准备准备吧!(7分)
第一步:改编——设计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等。)(3分)
第二步:排练——①分好角色,要求演员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进行排练,制作或选用________,还可以配上音乐。(2分)
五、阅读理解。(24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大雾漫天”描写的是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________________,预测准确。(1分)
2.根据文段内容,填写恰当的成语或俗语。(4分)
(1)“诸葛亮笑着说”,这是诸葛亮自信的笑,笑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__
____,笑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______。(填成语)(2分)
(2)“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进一步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的性格了如指掌。这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俗语)(2分)
3.分析句子,写出诸葛亮的用意。(4分)
(1)“擂鼓呐喊”,既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又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既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又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操知道上当后,会说些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2分)
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
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可是要渡过大江,非坐船不可。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连起来,铺上木板,就像平地一样。他只等兵士练好了在水上打仗的本领,就下令渡江。
周瑜手下有一员老将,叫黄盖。他对周瑜说:“曹军号称八十万,我军才三万,相差太远了。跟他们长期相持下去,对我们没有好处。我看他们船尾接船头,船头接船尾,只要用火攻,他们想逃也逃不了。”
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可是这一仗怎么打,还得想个计策。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向周瑜说了一遍。周瑜听了非常满意,叫他这么办。
黄盖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说东吴兵少,抵挡不住八十万大军。周瑜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他愿脱离东吴,带兵士和粮草,投降曹操。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不得了。
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不一会儿已经来到了江心,船头上分明写着一个“黄”字。曹操笑着说:“黄盖没有失信,果然来投降了。”
不错,趁着东南风来的正是黄盖的船,一共二十条,都用幔子遮着,里面不是兵士,也不是粮食,而是芦苇,上面铺着火硝、硫黄。还有几条小船拴在大船后面。
黄盖的船把帆扬足,快得像离弦的箭。周瑜带着兵船跟在后面。曹操只道是黄盖来投降了,高兴还来不及,哪儿想到防备。
黄盖的船离曹操的船队不到二里了,黄盖叫兵士把二十船芦苇一起点着,大家上了小船,解了缆绳,让这二十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曹操的船队。曹操的战船被铁索连着,没法散开,一下子都着了火。火又窜上岸去,岸上的兵营也烧了起来。
火光照得满天通红,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岸。哭声喊声混成一片,曹操的人马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曹操坐小船逃上江岸,忽听得背后鼓声震天,周瑜的兵追来了。曹操见手下的兵将丢盔弃甲,无心应战,只得带了他们从华容道逃跑。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含义。(2分)
调兵遣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计其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多次提到“东南风”,在“东南风很急”的情况下进攻是因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文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是_________,他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分)
4.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盖的信非常关键。黄盖怎么写这封信,才能使曹操相信?尝试写出信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习作。(30分)
寒假中,你读了哪些课外书?哪一本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你写一篇读后感吧!
要求:1.题目自拟,把自己的感受写清楚。
2.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恰当运用标点符号,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1.拳打泄愤恰恰2.擂鼓呐喊饥饿3.妒忌阴谋诡计无私
二、1.(1)C(2)B(3)B(4)A
2.B3.C4.A5.D
三、1.(1)①妙②胜③挠
(2)示例:料事如神足智多谋(3)心理动作示例:那怪石千姿百态,有的像美猴王抓耳挠腮,有的像额头丰满的老寿星。
2.诸葛亮示例:她瘦瘦的脸,小眼眯成一条缝,嘴唇很薄,穿着一件刚到膝盖的连衣裙,光脚穿着一双塑料凉鞋。
四、1.示例:心胸狭隘有勇有谋胆大机灵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台词动作表情记住台词道具
五、(一)1.天文气象
2.(1)胸有成竹信心百倍(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3.(1)虚张声势告诉曹军射箭的方向
(2)统一行动,避免走散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大
4.示例:孔明果然神机妙算,都怪我太多疑了。
(二)1.调动兵力、将领,泛指调配人力。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2.周瑜的兵在南岸,顺着东南风,所以不管是向曹操的兵射箭还是进攻都占有优势
3.示例:黄盖足智多谋
4.示例: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周瑜令黄盖诈降,曹操中计,黄盖率军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溃败。
5.示例:丞相,我知道您是一位才智过人、文武双全的大将军。周瑜自不量力,硬要跟您交战。贵军八十万大军,周瑜才三万,这不是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吗?如果我继续跟随周瑜,必然死无葬身之地!我愿意脱离东吴投靠您。请您无论如何也要收下我!
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dùjì()chéngfá()léigǔ()
nàhǎn()xiōngtáng()quántou()
wěituō()shūruǎn()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8分)
饮马(yǐnyìn)擂台(léilèi)
都督(dūdōu)折腾(zhēzhé)
了解(leliǎo)遂愿(suísuì)
刚劲(jìnjìng)血泊(pōbó)
三、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6分)
1.喜不自胜()
A.赢,胜利,跟“败”“负”相对B.优美的C.能担任,能承受
2.神机妙算()
A.时机,机会B.心思,念头C.计谋
3.阴谋诡计()
A.主意,计谋B.图谋,谋求C.商议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
1.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
2.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改为陈述句)
3.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4.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缩句)
五、精彩回放。(9分)
1.《水浒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我知道里面著名的故事:、、。
2.《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话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的主要人物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其中“、、”等故事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
3.人闲桂花落,。,时鸣春涧中。
六、课内阅读。(10分)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奖赏—()接受—()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2分)
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2分)
(1)周瑜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
(2)“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这句话可以看出周瑜并不想为难诸葛亮。()
4.填空。
(1)周瑜很高兴,他高兴的原因是。(2分)
(2)从“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可以看出诸葛亮。(2分)
七、课外阅读。(17分)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zhù)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来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得动他。”说得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饭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的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短文写的是()的场面。(3分)
A.刘姥姥进大观园
B.贾母请刘姥姥吃饭
C.林黛玉进大观园
2.众人为什么“先是发怔”,后来又为什么“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写的是和有意拿取乐,目的是为了讨好,让大家开开心。(3分)
4.短文着重描写了、、、、、
、、这些人笑时的情形。(8分)
八、习作。(30分)
同学们,你喜欢《武松打虎》里的武松吗?他敢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真勇敢呀!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场面很精彩,下面就让我们把这篇课文进行缩写吧,记得要留住精彩内容哟!
第二单元提升练习答案
一、妒忌惩罚擂鼓呐喊胸膛拳头委托疏软
二、画出:yìnlèidūzhēliǎosuìjìngpō
三、1.C2.C3.A
四、1.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比不上诸葛亮。
2.各享成家之福,要拜我为王。
3.小明最近学习很努力,果然考了一个好成绩。
4.草把子上插满了箭。
五、1.施耐庵武松打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2.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偷吃人参果
3.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六、1.惩罚推却2.我不敢跟都督开玩笑。
3.(1)√(2)?
4.(1)周瑜以为自己奸计得逞(2)对顺利交箭胸有成竹
七、1.B2.众人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后来一琢磨,觉得刘姥姥的话有趣极了,才会哈哈大笑起来。3.凤姐鸳鸯刘姥姥贾母
4.湘云黛玉宝玉贾母
王夫人薛姨妈探春惜春
八、提示:
1.缩写时要按照原文顺序。
2.缩写时要有详有略,主要的部分详写,次要的部分略写。
3.缩写要保持故事情节的完整性。
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训练营(37分)
1.用“\/”划掉加点字的错误读音。(6分)
镌刻(juānjuàn)迸裂(bìnɡbènɡ)姊妹(zhǐzǐ)
踉跄(cānɡqiànɡ)幔子(mànwàn)顽劣(lièlüè)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语文测试卷》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语文测试卷》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测试卷》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语文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