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正文

部编版语文教材分析作文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文案

2019-03-13 四年级作文 类别:叙事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部编版语文教材分析作文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部编版语文教材分析作文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文案

部编版语文教材分析作文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文案:

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话故事”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2.本单元重点:
(1)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经典童话故事,充满奇思妙想,非常有趣。展示了人物的美好形象。《<宝葫芦的秘
密>(节选)》介绍了宝葫芦的故事,非常有趣、想象奇特。《巨人的花园》介绍
了巨人和孩子的故事,说明了只有学会分享,才能得到快乐、幸福的道理。《海
的女儿》描写了小人鱼为了自己心爱的王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展现了小人鱼处处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2)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课后题有“根据已有内容创编宝葫芦的故事。”习作《故事新编》重新编一个故事,可以是《龟兔赛跑》的故事,也可以是《狐假虎威》《井底之蛙》《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25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介绍了王葆和宝葫芦的故事。重点是了解宝葫芦的故事,学会创编故事。21.默读课文,说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2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26巨人的花园本文介绍了巨人花园的美丽景色,介绍了花园的多次变化。重点理解巨人花园变化的原因。21.朗读课文,找出巨人花园景色美丽的句子,了解巨人花园变化的原因。2?画出描写小男孩的句子,说说他让巨人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27海的女儿本文介绍了小人鱼亲自参加王子的婚礼,并舍弃生存的机会,放弃伤害王子,牺牲自己的故事。重点感受打动自己的语句。1用较快的速度读一读,找出打动自己的句子,并谈谈感受。习作了解如何创编故事,如何设想故事的结局和故事情节。重点是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1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自己选择的材料组织讨论、交流。互相提建议后修改。语文园地交流里话充满想象的特点,重点是学会用这种方法说话或作文。学习辨析近义词,重点是会抓住不同的景物、用不同的视角来描与同一季节。学习正确书与书签的方法,重点是美观、大方地抄写语段的能力。理解警句的大意,重点是理解和运用警句。21.学会积累好词好句。2.小组合作探究法完成练习。

部编版语文教材分析作文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文案:

一、班级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在识字写字、习作、口语交际等斱面比以前都有了很大提高,学习习惯有了好转,幵丏掌握了一些学习的斱法,表现令人满意。但部分学生丌爱学习,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亟待加强,成绩有待提高。本学期教学,应在让每个孩子都进步的基础上,继续多兲注后进生的学习。
二、教材分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亍2019年秋季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教材以与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斱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第1~4课为“自然景观”篇,课文内容大都感受大自然的美。第5~8课为“思考置疑”篇,阅读时尝试从丌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在丌断提出问题中获取新知识。第9~11课为“观察不发现”,意在激发观察不发现的关趣,体会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观察别人观察丌到的,发现别人发现丌了的。第12~15课为“神话故事”篇,意在体会神话故事的情趣盎然、奇妙,了解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读文章让学生感悟到快乐要和大家分享;要懂得为人类造福,要引导学生对并福进行理解等。第16~17课为“多彩生活”篇,意在通过童年生活小事,学习将多彩的生活小事的经过讲清楚,幵能按照一定的条理写下来。18~20课为“童年往事”篇,意在通过回忆童年生活往事,体会童年的快乐生活,更能珍惜现在的童年生活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第21~24课为“爱国立志”篇,意在让学生学习名人爱国立志的故事,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怀。第25~27课为“历史故事篇”意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道理。新部编本人教版教材同原人教课标本相比较,单元进行了深度整合,课文做了较大的调整。新选入19篇课文,其中新选原课标本2篇选学课文:《麻雀》和《延安,我把你追寻》。所选课文多是其它版本的教材上的课文,有的是将下册课文直接选入上册课文。所选入课文有:《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盘古开天地》《粗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风筝》《麻雀》《牛和鹅》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王戎丌取道旁李》《西门豹》《故事二则》等。口语交际增加了《我们不环境》《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三、本册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劢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字,养成主劢识字的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中兲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5.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不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幵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幵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6.留心周围事物,勤亍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四、改进措施
1.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维为指导,兲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关趣。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加强基础知识讪练,丼一反三,教会学生灵活运用,幵以识字写字、作文片段讪练为重点。
3.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丌随意拔高戒降低教学标准。面向全体学生,扎实地进行语言讪练。
4.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展开语言积累,学会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促进习作水平提高。
5.重视学习斱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鼓励学生敢亍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大胆想出解决问题的斱法。鼓励每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斱法。
6.老师自身积极学习业务知识不理论,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幵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经验教讪,为提高课埻效率创造必要的条件。
五、教学进度
2019--0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表
第1周8.26-8.30开学第一课1.观潮2.走月亮
第2周9.2-9.63.现代诗二首4.繁星口语交际与习作
第3周9.9-9.13语文园地一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6.蝙蝠和雷达
第4周9.16-9.20语文园地二9.古诗三首10.爬山虎的脚
第5周9.23-9.2711蟋蟀的住宅口语交际与习作三
第6周9.30-10.4国庆节
第7周10.8-10.1112盘古开天地13.精卫填海14.普罗米修斯
第8周10.14-10.1815.女娲补天习作四语文园地四
第9周10.21-10.2516.麻雀
第10周10.28-11.1期中复习考试
第11周11.4-11.817.爬天都峰、语文园地五、习作例文、习作五
第12周11.11-11.1518.牛和鹅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20.陀螺
第13周11.18-11.22口语交际与习作六、语文园地六
第14周11.25-11.2921.古诗三首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15周12.2-12.623梅兰芳蓄须24延安,我把你追寻习作七语文园地七
第16周12.9-12.13习作七语文园地七25.王戎不取道旁
第17周12.16-12.2026.西门豹治邺27.故事二则
第18周12.23-12.27口语交际与习作八语文园地八
第19周12.30-1.3期末复习
第20周1.6-1.10期末复习

部编版语文教材分析作文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文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两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学会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是怎样按照一定顺序来写的,学会抓住重点景物去写。
2.本单元重点:
(1)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本单元的两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都很适合小学生阅读。《海上日出》是按照太阳变化的顺序写的: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的,按照:外洞-洞口-孔隙-内洞-出洞的顺序写的。
(2)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作者围绕“游览的顺序”选取了外洞、孔隙、内洞等景物来写的,并在这篇课文学会绘制游览路线图。在习作例文中,又一次强调制定游览路线图,习作中再次强调先画出游览路线图,再抓住重点景物,把自己游览的过程写下来。
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16.海上日出作者围绕“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出了日出时太阳变化的过程。重点是看看课文是怎样按照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具体写到了哪些景物。21.默读课文,说说日出时的景象。2.分析课文,知道作者按什么顺序生动地描写了海上日出这一景象的。17.记金华的双龙洞本课围绕“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游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孔隙、内洞的景物。21.先整体感知,画出课文游览路线图。2.分析内容,看看作者选取的景物有哪些,哪些又是重点写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了解“写景物的顺序”有哪两种;学会将重要的景物写详细、写具体。根据示意图画出参观路线;试着按照一定顺序写出观察到的附近景物。1学生讨论“写景物按照一定顺序”有哪些方法,还要抓住重点景物写。习作例文教学《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说说作者是怎样按照一定的游览路线图展开对景物的描写的。1结合批注学习《颐和园》,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七月的天山》。习作:游按照一定的游览路线图,抓住重点景物,写游览过的景物,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习作。1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自己定制的游览路线图写游览过的一处景物。选出材料后交流,互相提建议后修改。
结束-------------------------

部编版语文教材分析作文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文案:

《古诗词三首》说课稿
一、说教材
《宿新市徐公店》是本课的第一首诗,这首诗画面明丽,情感欢悦,语言形象,音韵畅达,描写了春末夏初时农村的田园风光和儿童捕蝶嬉戏的动人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乡野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写的一首田园诗。诗中通过描写色彩鲜明的风景,展现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烘托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抒发了作者对夏季田园景物的喜爱。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和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诗句意思。
4.结合关键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诗人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明确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因此,我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结合关键诗句描绘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诗人的情感作为学习重点,其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诗人的情感也是学习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现代教育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通过朗读、对话等途径,引领学生触摸文本、走进文本。因此,在学法上我主要让学生阅读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做到“以读促情、以读促悟”。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由学生对农村的印象谈起,引入课题。首先拉近学生与诗词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我随堂检查生字词情况,指导书写。
(三)理解《宿新市徐公店》,感受意境
1.师简介作者。
2.学生诵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3.师引导学习一、二句。
4.小组合作学习三、四句,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诗意。
出示情境图片,小组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儿童?
理解“急、追”体会儿童的神态和心理,通过“无处寻”想象画面。
5.入情入境,体会情感。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6.小练笔:请你试着将后两句描述成一个具体的场景,可以从动作、表情、声音、心理等方面来表现画面。
学生根据理解,练习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背诵古诗。
7.归纳主旨:这首诗描写了春末夏初时农村的田园风光和儿童捕蝶嬉戏的动人情景,表现了诗人对乡野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品悟诗情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指导正音。(强调“兴”的读音)
2.解诗题,知诗人。
3.看注释,解诗意。
研读三、四句,感悟人勤。(“日长篱落无人过”侧面表现了农民的勤劳。)
体会写法。(以动衬静: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4.感情朗读,背诵。
5.归纳主旨:本诗通过描写色彩鲜明的风景,展现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烘托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抒发了作者对夏季田园景物的喜爱与对农民辛苦生活的同情。
(5)学习《清平乐·村居》
1.解题,知诗人。课件出示对词及辛弃疾的介绍。
2.正音,明词意。
3.合作学习,理解词意。
4.赏析悟情。
引导想象翁媪对话,体会生活美好。
重点指导理解“卧”“最喜”,想象小儿的天真可爱以及作者对他的喜爱。
简介作者生活背景,引导学生体会向往之情。
感情朗读、背诵。
5.归纳主旨:《清平乐?村居》中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本课的两首古诗,一首词,都描写了田园风光,表现了对乡村景色、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我抓住诗词中描写的景物及表现其特点的重点字词进行板书,提挈古诗内容,便于学生记忆、背诵。每首诗都有对其写景抒情的概括,简洁明了,朗朗上口,便于学生理解。
1古诗词三首
静:篱落、一径、树头田园春光:幽静安逸
动:儿童黄蝶菜花儿童:天真活泼
景梅子杏子麦花菜花
人无人过蛱蝶飞
乡村美景溪上青草
翁媪对话醉里相媚好
大儿锄豆图溪东
中儿编织图正织
小儿卧剥图最喜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部编版语文教材分析》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部编版语文教材分析》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语文教材分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部编版语文教材分析》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