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正文

游兰山记作文 云游兰山文案

2019-03-12 四年级作文 类别:日记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游兰山记作文 云游兰山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游兰山记作文  云游兰山文案

游兰山记作文 云游兰山文案: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这首《太湖美》,我那个年代的人,几乎都会哼两句。对于太湖的向往,也许年轻时由歌而生,扎根于心底。此后去过几个太湖周边城市,唯独没有到太湖一游。辛卯年夏之初,终于还了此愿,在太湖之滨的宜兴兰山闲逛了两日。正值梅雨季节,远眺太湖烟波浩淼,水天一色,偶有过往船只,漂渺如仙。雨中漫步湖岸,朝花滴水,汀兰香清,芳草如茵;郁郁葱葱中三步一楼,五步一馆,亭阁互现;更有锦鳞游泳,孔雀开屏,鸟鸣于林。此情此景,宛如仙境,足以怡人安神,畅叙幽情。
是日正午间,三五好友临湖听涛,忽闻方老师曰:敢下水一游否?一友欣然应答,两人掷衣于亭下,振臂搏浪而去,泳于白茫茫中。我自思忖,自幼喜水,由狗爬式入门,到仰泳、自由泳、蛙泳、蝶泳,各式略会,善潜水,以深、远为荣;然十多年未在水中畅游,今太湖击浪,敢否?能否?再看方老师,滔天白浪一点红,随波逐流自逍遥。敬意顿生,下水之意已决。入水之后,才知风高浪急,如逆水行舟,非常吃力。我只有奋勇向前,或仰或俯,离岸百余米,直到方老师呼我回游,才回头向岸。方老师说:“湖不因吾入水而盈,波不因吾出水而歇,浪不因吾赞叹而兴,岸不因吾泳而远近”,物不因人而异,人自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物我两忘,宠辱不惊。”
次日得闲,遇三事皆与鱼有关,作为钓鱼爱好者,不能不一说为快。其一临渊羡鱼。我居高临下,无意中看到塘中一黑影晃动,仔细一瞅,竟是一条约15斤左右的青鱼,优哉游哉,此时恨不能抛竿而下,与它大战三百回会。其二观人钓鱼。湖边围一长堤,分为几个塘口,有两个钓鱼发烧友在上方塘中撑伞而钓,看得我心直痒痒。其三鱼塘拖网。下方塘口两边堤上,各五六人正在拖网,听塘老板说一年只拖两次,大鱼出售,小鱼过塘,这次正巧给我们鱼疯子们赶上了。网越收越紧,鱼越跳越高,人越聚越多,我挤在最佳位置,手中卡片机咔嚓不停。有
四、五斤的白鱼(太湖三白之一,如我们所言的白条、梅白),斤半的鲫鱼,乌黑的黑鱼,十来斤的草鱼和
五、六斤的鲢鳙更是充盈网中,不计其数。在不能钓鱼的日子里,那个过瘾啊,强于解了一次毒。
太湖之滨的兰山,起于宜兴西北的铜管山脉,自西北蜿蜒向西南,东临太湖,此地湿气滋润,土壤肥沃,盛产兰花,故名兰山。兰花生于幽谷之中,清新雅洁,喻义君子,孔圣人曾曰:“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兰山二日,有泳有鱼有景有悟,不虚此行,足也!只太湖之水,清浊难分,或许,清者,可以濯吾缨,浊者,可以濯吾足也。

游兰山记作文 云游兰山文案:

春意盎然,寒冬已完全消融,燕子高兴的飞回来了,小草也破了土,冒出了鲜嫩的芽。一眼望去,那遍野的桃花开了,粉粉的,一片--真好看!在我们这一带,兴起初春时节赶木兰会,每年2月初二,在木兰山上------那是一个盛大的集会。
随着人流,上了木兰山,看,路两边已经摆满了摊,有买风筝的,有卖烧烤的,有卖玩具的,还有卖药草的……每年到这里,山上都会出现很多新玩意儿。今年也不例外。不知不觉,我走到了山腰,站在这里可以看见一大块地的桃花还有山下片片油菜花。乍看,春雨也来到了这山上,桃花的花瓣被敲打的出声,那粉嫩嫩的桃花似乎一触即碎,多脆弱!声音有些清脆。绵绵细雨过后,太阳又出来了,照在这片大地上,我从草棚跑出来,俯视着山下,远方那片菜花地出现一道彩虹,尤其美丽。在近看桃花,雨滴还残留在枝头,花瓣被浸湿了,多可爱!像年华似玉的少女,吟;‘淡淡桃花香欲染,丝丝枝带露初干。’在这儿停留些许久,走进山,有一股凉意,可总是期待更美的风景。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沿着花香来到了山顶。走近一点,有一座寺庙,他被命为木兰寺。转念一想,进去烧烧香拜拜佛。一踏进大门,就听到一声声钟响,清脆而有力,回趟在耳边。一进去就看见“文武”面目狰狞的,我有些发颤。于是赶紧走进寺庙里面,先是一座大殿,里面坐落着一座弥勒佛还有观音菩萨,看那弥勒笑得好开心,今天木兰会可真热闹啊!金殿里有一座大大的佛祖,面貌慈祥,而它身两旁,十八罗汉有的表情木然,有的很狰狞……后来就准备下山了。且慢说出我们的再见,且慢让我和它擦肩而过。看,那山,那水,那花……现在我处在山上的最高点,远边的天是灰蒙蒙的,模糊看到高楼的影子。而这边,一片花海,黄粉配合,实在有趣!顿时,我想到了我的生活,每个人到底生活在何样的世界,首先取决于他对这个人的理解,世界很大,花花绿绿,丰富多彩。站在高处望世界,是否存在着另一道风景,站得高看得远确实好。可站在这儿还是残留着一些生活的琐屑。我们往往耽于琐屑,戚戚于疥藓之患,汲汲于蝇头小利。因此失去壮阔的人生。对于它,我们怎不停下旅游的脚步欣赏呢?我要跳下山,拥抱大地,拥抱花草,拥抱我所追求的。这时我会喊上一句“我来了!”后来留下我的念想,下山了……
初二:吴增红

游兰山记作文 云游兰山文案:

我们下了车,感觉眼前有一个庞然大物在灰蒙蒙的雾色中看着我,那就是皋兰山。皋兰山北坡到处是灌木丛林,亭台楼阁,蜿蜒的小路上,爬山的人像蚂蚁一样眇小。皋兰山形若蟠龙,高厚蜿蜒。似一座天然的、壁立的画屏。 进了五泉山大门,霍去病戎马铜像映入我的眼帘。传说霍去病西征到兰州,赶上黄河冰封,战士喝不上水,他就在皋兰山北坡山根下用铜鞭戳出五眼清泉,五泉山因此而得名。 再向里走,我看到孔子行教巨大铜像。不由我想起了《论语》,让我产生了对他的敬意,向他鞠了一个躬。 穿过莲花池,走过一个个亭台,进入一座座楼阁,沿着上山的台阶,一会儿的功夫,我们就到了半山腰。再向上走,就没有石阶路了。看到崎岖的羊肠小道,一段消逝一段儿出现,有人在前方放声大喊“啊……”。 到了山顶上,我松了一口气,要了一杯冬果梨汤,好甜好香好解渴啊。 皋兰山顶向南,是一片片不规则的蔬菜,果树和庄稼地,是像楼一样的梯田。山上的树林像伏兵、像岗哨。远处的山就像一群巨象,在雾里若隐若现。 向北鸟瞰兰州城,林立的高楼尽收眼底,游乐场,动物园就在下边。远处,天空雾蒙蒙的,道路,建筑浸泡在乳白色的烟雾中。分不清那儿是天,那儿是地了。

游兰山记作文 云游兰山文案:

去年元旦,爸爸妈妈曾带我去兰亭,很可惜,因为去晚了,兰亭关门了,月亮下的白墙引起了我的遐思。于是在这天高云淡的金秋,我们又来到兰亭。
进入白墙,幽静的小路两旁是大片的竹林,与我曾经看到过的生长在山野之中的竹子不同,这里的竹子不那么粗壮、高大,但更显更优雅而有气质。这就是《兰亭集序》中说的“茂林修竹”吧。
再往前走,只见一池碧水上悠闲地浮着几只白鹅,树木倒影在水面上,别具情趣。池子旁边一亭一碑,碑上书“鹅池”二字。仔细一看,这两个字一个笔画细一个笔画粗。妈妈让我猜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是王羲之写了“鹅”字后去做其他事情了,然后回来写了“池”字。妈妈说我猜对了一半,传说是王羲之写了“鹅”字之后,听到接圣旨的呼声,就跑去接旨了。儿子王献之看到了父亲写的“鹅”字,就提笔写了个“池”字,所以这块碑也被称为父子碑。
继续向前,就是流觞亭,亭前有弯弯曲曲的水沟,水在沟里缓缓流过,这就是有名的曲水吧!《兰亭集序》中“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因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的画面形象地浮现在眼前。让我不禁想到,倘若那盛满酒的耳杯停在我的面前,我一不会喝酒、二不会写诗,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呢。
逛完右军祠,看了《兰亭集序》各种摹拓的版本后,在瓷砚馆门口,我们看到一位保安叔叔在地上练习写《兰亭集序》,因为写得漂亮,引来众人围观、拍照。我觉得这是我今天看到的写得最好看的《兰亭集序》。爸爸说他这辈子能练到这位保安叔叔的水平就很不错了,还说他就像《天龙八部》里那位武功高强的扫地僧。
我喜欢兰亭,她是那么的宁静、雅致,景点不多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用心感悟。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游兰山记》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兰山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游兰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