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正文

下阅读教案设计作文 阅读教案设计案例文案

2019-03-11 四年级作文 类别:叙事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下阅读教案设计作文 阅读教案设计案例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阅读教案设计作文  阅读教案设计案例文案

下阅读教案设计作文 阅读教案设计案例文案:

第18课永生的眼睛
一、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三、解决重难点的措施及方法:
通过读中感悟,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本内涵。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齐读题目。
2.本文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为题?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详细地复述课文
(2)简要地复述课文
(3)提示: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
(母亲——→父亲——→女儿)
(4)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三位亲人死后捐献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
(三)再读课文
1.分别指名读“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这三部分内容。
2.自由读课文,分组讨论:为什么写女儿温迪捐献角膜的经过要简略地写?3.指名回答。
(四)深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母亲捐献角膜
(1)默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同意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一下当时“我”的态度是怎样的?(不理解)
(2)画出父亲说的话,并出示投影:
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以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①自由读父亲说的这段话,思考:父亲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②听了父亲的话,“我”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③指导背诵这段话。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2.学习第二部分:父亲捐献角膜
(3)自由读课文,画出父亲的心愿。
出示投影:
他愉快地告诉我:“我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①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②体会父亲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愉快)
③指导背诵这段话
(2)“我“将父亲的心愿告诉了温迪,温迪有什么表现?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出示句子: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
(体现出温迪对外公的敬佩之情。)
(3)父亲也遵照遗愿捐赠了他的角膜,这使温迪有了怎样的认识?
体会最后一句话:
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还有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①指名读句子
②自己默读这句话
③体会“骄傲”指的是什么?(4)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
3.学习第三部分:女儿温迪捐赠角膜
(1)齐读“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来信的内容”
(2)理解句子,并出示投影:
我那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①指名读句子
②结合题目“永生的眼睛”来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
③请同学说一说
(3)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内容,老师适时指导
(五)回读课文内容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感想: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你一定有什么感想吧,请谈一谈。
3.讨论:①说说全文要歌颂的是什么精神?(歌颂了尽自己的一切所能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②那些句子体现了这种精神?
4.指名回答
5.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永生的眼睛
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
(不理解)——→(理解)——→(影响)(“我”的态度)

下阅读教案设计作文 阅读教案设计案例文案:

一、教材分析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着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4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二、教学目标1、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2、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3、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5、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收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三、教学安排

下阅读教案设计作文 阅读教案设计案例文案:

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
?教学目标
1.对科普作品感兴趣,能初步感知科普作品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
2.能自主阅读科普作品,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能试着用课上学过的方法去理解。
3.了解科学世界里的奥秘,乐于分享阅读感受。
?教学重难点
保持对科普作品的阅读兴趣,能初步感知科普作品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能自主阅读科普作品,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能试着用课上学过的方法去理解。
?教学策略
1.将以前学习的读整本书的方法迁移到本单元“快乐读书吧”荐读作品的阅读中去。
2.迁移前面课文中习得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写批注等。
3.利用“小贴士”的功能,指导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
4.运用“联结”策略,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籍。
?教学课时机动
第1课时
(读前指导课)
?课时目标
1.对科普作品感兴趣,能初步感知《十万个为什么》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
2.能自主阅读《十万个为什么》,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能试着用课上学过的方法去理解。
?教学过程
板块一提出问题,导入阅读主题
1.明确单元主题。
(1)课件出示单元导读:蓝天、森林、大海,过去、现在、未来,述说着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精彩……
(2)生齐读。
2.引导提出问题。
(1)师引导: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其实面对身边最为平常的事物,我们也可以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我们要喝水?为什么水能灭火?为什么水不会燃烧?……请大家也试着提一提吧!
(2)生尝试提出问题。
3.推荐科普作品。
师引导:这些平淡无奇的事物,引发了一个个“为什么”。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吧”,到科普作品中去寻找答案吧!(课件出示:读科普作品)
【设计意图】紧扣本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采用“提问”的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导入科普作品这一阅读主题自然就水到渠成。
板块二激发兴趣,感知全书梗概
1.猜测书名。
课件出示:
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卢·吉卜林
师引导:今天我们要读一本科普书籍,它的书名与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卢·吉卜林的这句话有关,你们猜猜是哪本书?(课件出示:十万个为什么)
2.导读封面。
(1)师引导:当我们捧起这本书,最先做什么事?(课件出示书籍封面)
(2)师指导阅读:请仔细阅读这本书的封面,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预设:书名、作者、译者、出版社)
(3)师相机介绍作者:米·伊林,苏联著名的科普作家,可以说是“十万个为什么”的鼻祖,他的科普作品深受我国读者喜爱。(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3.导读封底。
(1)师指导阅读:我们再一起来看看封底,你还能发现哪些信息?(生交流)(课件出示封底图片)
(2)师梳理小结:封底也有书名,还有书的价格和条形码。条形码用来存储书的相关信息,比如价格、出版社、出版日期等。
4.介绍扉页。
(1)课件出示扉页。
(2)师引导:这本书是什么时候出版的?这已经是第几次印刷?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生交流)
(3)课件出示《十万个为什么》相关资料链接。
5.阅读目录。
(1)师设置悬念: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如此吸引读者,它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书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目录。(课件出示目录内容)
(2)生自读。师引导:你从目录中发现了什么?
(3)小组交流;师指名交流。
6.简介内容。
(1)教师点拨:目录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浓缩。这是一本“边走边写的书”,伊林在他们家里走了20多步,就写了一本有趣的小书。
(2)课件出示作品内容介绍。
作品采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选取了六个“旅行站点”:自来水龙头、炉子、餐桌和炉灶、厨房锅架、碗柜、衣柜,针对每站点中常见的事物,提出了许多看似简单却不那么容易回答的问题。
7.共读结尾。
(1)师设疑:这本有趣的书结尾写了些什么呢?
(2)课件出示“屋内导游”部分:我们的旅行就要结束了……
(3)师生合作朗读:生读第1自然段,师读第2自然段,生读第3自然段……
【设计意图】引用英国作家的名言,引导学生预测书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导读封面、封底、扉页、目录、结尾,引导学生发现其中隐含的信息,初步了解整本书的大概内容及独特的写作形式。
板块三品读文段,指导阅读策略
1.预测目录内容。
(1)师引导:读了目录,你对哪个“旅行站点”感兴趣?猜猜伊林在这个站点可能会写些什么。
(2)生交流,并相机浏览相关内容,印证猜测。
2.阅读内容摘要。
(1)课件出示“屋内旅行记”部分内容。
(2)生自由朗读。
(3)师指名读,引导:读了这段文字,你们有什么感受?(课件出示:内容有趣语言生动)
3.指导阅读策略。
(1)师指导:这是一部科普读物,该怎么阅读呢?看看课本上的小贴士介绍了什么方法?课件出示小贴士。
(2)师生合作朗读。师引读“阅读科普作品的时候——”“读完后还可以想一想——”,生接读后面部分。
(3)师引导:根据你的读书经验,你认为阅读这类书籍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预设:看问题、找答案、记知识。
(4)指导写批注。一边阅读一边写批注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读文章的时候,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都可以写批注。可以圈画相应的词句,也可以在旁边空白处写写批语。(课件出示:写批注)
4.自主选读章节。
(1)师:赶快运用学到的方法,自由读一读感兴趣的章节吧!
(2)生交流阅读章节,谈收获。
【设计意图】遵循“从整体到部分”的阅读规律,引导学生借助目录预测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指导科普作品的阅读方法。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主运用方法策略,初步感知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
板块四制订计划,指导课外阅读
1.指导制订阅读计划。
师引导: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自己大概分几周看完全书,每天看多长时间。(出示表格)
《十万个为什么》阅读计划表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
时间阅读章节阅读时间小组交流时间第1周第2周
2.指导写读书笔记。(出示表格)
师引导:在“我的思考”栏目,主要围绕两方面填写:作者的解释有道理吗?关于这个问题,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吗?
【设计意图】根据科普作品的特点来设计阅读记录单,为学生搭建课外阅读的脚手架,对后续阅读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具体的规划和指导,以此推动学生持续而深入地阅读。
第2课时
(读中推进课)
?课时目标
1.交流荐读书目的阅读方法及感受,探索科学世界里的奥秘,分享阅读的快乐。
2.初步感知科普作品的语言特色。
3.对阅读科普作品产生兴趣,能自主阅读荐读书目。
?教学过程
板块一聚焦内容,分享快乐
1.活动一:我来问,你来答。
(1)师引导:这两个星期,我们跟随米·伊林在屋子里旅行,在知识的殿堂里漫步。伊林在书中提出了许多问题,你们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2)抢答游戏。师逐一出示问题,各小组抢答。(出示课件)
(3)小组交流:生轮流提一个问题,全班抢答。
2.活动二:我来说,你来猜。
(1)师引导:伊林给我们出了多个“谜语”,你们知道这些“谜语”的谜底吗?
(2)猜谜游戏:师出示谜语,各读书小组抢答。
课件出示:
炉子烧着了,却没有火焰;空气从哪里进去,烟就从哪里出来。
3.活动三:我来导,你来演。
(1)师创设“旅行站点”,学生扮演伊林提问。
师引导:站在他家的水龙头前,他开始思考有关水的问题。(生开火车提问:水为什么能灭火?人们为什么用水来洗涤?……)走到他家的炉子旁,他开始思考有关火的问题。(生开火车提问)他家的餐桌,让他想到了许多问题。(生开火车提问)他家的厨房,又让他想到了许多问题。(生开火车提问)他家的碗柜和衣柜,也让他想到了许多问题。(生开火车提问)
(2)师过渡:你看,伊林把简单的事物想得如此有趣,让日常生活中平淡无奇的事物散发着科学的光!他还把科学知识变成了一幅幅插图,一个个故事呢!
4.活动四:看插图,配上画外音。
(1)课件出示炉子的图片,师指名讲述。
(2)课件出示镜子的图片,师指名讲述。
【设计意图】依据科普作品的文体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交流读书收获,丰富阅读体验,感受阅读的快乐。
板块二聚焦写法,品读文段
1.师引导: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与一般的科普作品不同。他的讲述娓娓动听,让我们读起来津津有味。他给内容施了什么“魔法”呢?你们发现了吗?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1)师引导生从以下3个方面交流:
①简明的叙述。
②有趣的故事。师引导:伊林擅长讲故事,书中讲述了哪些故事?
③生动的语言。
(出示几组《十万个为什么》中的文段)赏读文段。生自由读文,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示例:衬托、比喻、拟人,诗一样的语言)
(2)补充名家评论。
①师引导:我国科普作家高士其爷爷这样评价这本书。(出示课件,生齐读)
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高士其
②师引导:高尔基评价米·伊林的写作风格时说了这句话。(出示课件,生齐读)
他有着简明扼要地描述复杂现象和奥妙事物的罕见才能。——高尔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文本表达的奥妙,从关注“写什么”到关注“怎么写”,体会作品的科学性和文艺性相结合的特点;品读精彩文段,补充名家对作品的评论,加深学生对作品表达特色的理解。
板块三聚焦话题,反思评价
1.仿写书评。
(1)小组讨论:你会向你的朋友推荐这本书吗?为什么?
(2)师指名交流。
(3)写书评。
①课件出示例子。
本书的语言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作者凭借他那生花的妙笔,逐一道破生活中的小秘密,让人印象深刻。
②生自由写,写完后,师指名全班交流。
2.补充资料。
(1)师引导:《十万个为什么》写于1927年,90多年过去了,由于科学的发展,我们今天读他的作品,可能会找到一些不足之处。关于书中提出的问题,你知道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吗?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师相机补充近现代的科普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写书评及补充近现代的科普知识,引导学生对整本书的内容及写法进行思辨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板块四聚焦文体,拓展阅读
1.推荐阅读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
(1)介绍背景: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是几代人的科学启蒙作品。1961年,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诞生了,书名借用了伊林的标题。作家叶永烈撰写篇目最多,当时他还是北京大学大二的学生。他小时候就是读着伊林家厨房里的科学故事长大的。李四光、竺可桢、华罗庚、茅以升、苏步青等曾为该书第二版审稿。

下阅读教案设计作文 阅读教案设计案例文案:

本学期教学周为18周
一、本册学学到达到的主要学习目标
1.识字: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2.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课文的大意。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人交流图书资料。
3.口语交际: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习作: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语。
5.综合性学习: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得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具体及重难点学习目标(分散及落实在各单元、课文及语文园地的学习内容中)
(一)阅读教学:
1.着重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2.学习抓住重点(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
3.学习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
4.学习对课文的内容分加以分析和归纳,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
5.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交流阅读感受。
6.学习用圈点、批注、勾画进行阅读的方法。
(二)“我的发现”
1.认识排比句
2.养成留心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
3.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
4.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感情色彩
5.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6.认识拟人句
7.了解双引号的作用
8.学习怎样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口语交际
1.“走,我们去春游”
2.“以诚待人的事情”
3.“大自然的启示”
4.“小小新闻发布会”
5.热爱生命的故事
6.乡村生活
7.我敬佩的一个人
8.向你推荐一本书
(四)习作教学
写人、记事、写景、写感想、写体会(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1.写校园的景、物、事
2.写自己的心里话
3.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
4.看图写想象
5.写热爱生命的人和事(包括提供材料写作文)
6.写乡村生活的感受
7.写敬佩的一个人
8.自由表达
9.三次小练笔
(1)想象人物的表现
(2)读课文后的感受
(3)想象周围人的议论
10、经常记日记
(五)综合性学习
1.“大自然的启示:
2.“乡村生活”
结语:
1.本册教材在阅读和作文方面,鲜明地承载着承上启下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内容多、任务重。
如阅读教学在理解语言的内容、思想和表达方法(修辞方法)要求高、内容较深。
2.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突出重点、落实难点”,要研究学法、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三、教学要明确的方向及要把握的教学策略
(一)把握课型特征,完善教学结构。
(二)凸显单元主题,切实落实单元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的目标。
单元主题人文性目标工具性目标阅读习作一“江山如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1.写了哪些景物;怎样的特点;按怎样的顺序写;作者如何具体、形象地描绘景物(比喻、排比;想象、感受等)2.积累背诵。3.仿写语句、段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二“以诚待人”1.思考课文中讲述的这些故事,对我们做人处事有什么启示。2.搜集发生在身边的有关诚信的事例,加深认识,付诸行动。1.能复述课文讲述的故事(一件或几件)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3.学习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4.体会如何把人物的形象写具体的表达方法。1.小练笔:想象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我要把想到的写下来。2.写成长过程的心里话。三“大自然的启示”1.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2.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1.能抓住文章的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1)能抓住各部分的内容或抓住文章中的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与要点;(认识大标题下有小标题的文章结构和特点)(2)体会文章思想。2.能从内容或情感上体会些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体现在课后练习、语文园地“我的发现”)写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的自己的收集、收获、启发、设想等。四“战争与和平”了解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他们对和平的呼唤。想一想:我们能为世界和平做点什么。1.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方法,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2.进一步体会比喻句的特点,学习用恰当的比喻方法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3.能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和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如讲了哪几件事),体会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4.初步了解何为小标题,体会编写小标题的方法。5.能复述课文,讲故事。6.通过“日积月累”积累一组与战争有关的成语。紧扣本组专题的看图作文: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五“生命”搜集、了解热爱生命的故事。感受生命的美好,珍惜、热爱生命1.能把具体的人和事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道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2.继续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3.学会抓重点勾画句子,将自己的读书感受简略地批注在书上。4.积累课文的精彩语段、热爱生命名言警句。1.小练笔:把学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能仿照作者的写作方法,把自己对生命的感受写下来。)2.专题学习的故事、收获、感受。内容具体,写出真实的感受.六“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走进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精彩句段,围绕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1.巩固写景文章的读书方法: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方法读课文;能抓住景物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2.体会用拟人句描写景物的描写特点,体会表达效果和表达方法,尝试仿写。3.积累描写田园景色的四字词语。4.尝试仿写《乡下人家》中生动、形象的描写的精彩句子或语段(如颜色描写,乡下动物动作描写;运用“对比”描写方法;场景描写)结合综合性学习及口语交际,写有关农村的景物和生活的见闻。七“认准目标,不懈努力”领悟学习做事要有执着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1.能讲述单元课文中的成功故事。2.能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谈自己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3.体会引号的作用。4.初步学习观察和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初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及人物外语言、动作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方法;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5.积累形容人的精神和意志的成语。1.小练笔:我好像看到了围观的人议论的情景,我想把它写下来。(《鱼游到了纸上》2.“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八“故事长廊”1.了解故事的各种形式,感受故事的魅力。2.爱读故事、会讲故事(复述)。3.学习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4.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5.背诵“日积月累”中的歇后语。
三、把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和要求,教给学生相应的阅读策略。
四、优化教学方法,有效地突破重难点,落实教学目标。
(一)词语教学:加强多样化的理解、积累和运用性的综合性训练。
如近义词、反义词的比较;删(换)词语的比较;词语的归类;结合情景,想象词语,使之具体化;提供一个新的语段,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迁移运用这些词语;用几个词语连缀成几句话等。
例:《桂林山水》
1.图文结合理解“屏障、兀立、嶙峋”等词语的意思,并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具体的描述。
2.把下列词语按提示分类。
波澜壮阔绿树红花峰峦雄伟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红叶似火危峰兀立水平如镜
山:
水:
树:
例:《七月的天山》
1.摘抄描写景物色彩的词语
例:《尊严》
1.照例子,写词语。
饥寒交迫
狼吞虎咽
2.仔细观察左侧的图画,再用下面提供的词语选两三个写几句话。
(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狼吞虎咽)
例:《自然之道》
1.(选做题)文中有许多好词,让我们运用这些词来写一个体育课上的情景吧!(可以选择一两个,如果能多用几个就更棒了!)
踌躇不前欲出又止争先恐后鱼贯而出结伴而出气喘吁吁无遮无拦
(二)句子和语句教学:本学期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
其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句子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要切实研究方法,具体引导,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方法。(抓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和理解;结合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
例:《中彩那天》
1.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第一步: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要理解这个这个了句子,首先要找出关键词“”。
第二步:抓住这个关键词,你能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吗?
第三步:我能自己回答:
2.“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第一步:结合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
第二步:结合实际生活来理解
新闻链接:某彩票投注站员工受客人委托买了一张彩票,意外中了头奖。尽管客人已经不记得这件事,但这位员工却主动把巨额彩票送还。结果她失去了得到几百万的机会,却得到了众人的称赞。不久,这个彩票站的生意变得非常红火。这位员工的义举,正是得到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心灵的宁静和快乐,还得到了别人的信任。
第三步:说说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其次加强句子的积累和运用性训练。积累和仿写句式(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一定结构的句式如总分、并列、递进、转折等)。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等。
例:《记金花的双龙洞》
1.随着山势,溪流时而,时而,时而,时而,溪声也时时。
(作者不仅运用了相同的句式,并且巧妙地运用了两对反义词准确地表达溪流的形和声。)
仿写句子:
①天上的云朵时而聚,时而,时而停,时而,活像一群淘气的绵羊。

2.课文是按游览顺序写的。要弄清楚游览顺序,可以寻找作者留下的线索——过渡句。过渡句有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的作用。如:“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你还能找到这样的句子吗?摘抄其中两个过渡句。


你能根据过渡句画一个游览图吗?
(三)理清条理,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中年段重难点)
1.关注方法的引导,关注学困生。
如故事性强的课文,加强进行复述训练。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给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列一个提纲,然后根据提纲复述故事内容,关注学生在复述过程中的语言质量,并有意识地提示运用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语。
2.本册教材在语文园地八“我的发现”总结如何抓课文主要最常用的方法,但训练不是在第八单元才开始。
3.应在每个单元开展训练。
4.引导学生掌握不同单元的文体或课文特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反复的训练。
写景游记;科普类;叙事性文章;说明性文章;含有几件事或几方面内容或大标题含小标题的课文(如“大自然的启示”、“夜鹰的歌声年”、“小英雄雨来”“生命生命”
5.不要过于追求主要内容概括得特别简练;抓住主要内容的方法不只一种,允许学生用既行之有效、又适合自己需要的方法。
(1)扣住课题归纳
(2)联系课文重点归纳(如“蝙蝠和雷达”)
例:《蝙蝠和雷达》
科普类的文章条理性强,所以用列表的方式来归纳、整理思路是个很好的方法。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2、根据表格内容简要地复述课文,再简要地写写课文的主要内容。
12大自然的启示
一、让我们运用不同的方法,概括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1.请用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的方法概括《“打扫”森林》的主要内容。
2.请用直接引用原文的方法概括《人类的老师》的主要内容。
3.大家来小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几种常用方法有
13《夜莺的歌声》
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以空行为标志,写了三部分内容。请以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握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再仿照例子补充小标题。
例:一、以歌声诱敌上勾
二、以歌声
三、以歌声
14《小英雄雨来》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文后请完成以下记录。
1.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请把六部分的内容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假如觉得有困难,可再读课文,逐一概括出每部分的内容。)






2.我用分钟完成默读课文。
3.请尝试用小标题概括课文各部分的内容。
(1)(2)
(3)(4)
(5)(6)
4.把你最受感动的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讲给别人听,并请他(她)给你的复述作评价。
(四)加强说写结合、读写结合的练习设计。
(五)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五、教学设计参考
第一组:走进千山万水,感受山光水色
略读课《七月的天山》
一、导入情境
1、单元导读、课文导读提示语。
2、介绍自己游玩过的地方。
3、师生交流介绍有关新疆和天山的文字、图片或影片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后,检查字词。
2、七月的天山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从文中你看到了些什么?
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学生交流处读感受,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受
1、再读课文,在读中注意抓住观察点的变化,可以用笔把这样
的词语、句子勾画出来。
2、师:在天山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景象也是各不相同的,请你选择
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细细地读一读,看看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给你留下怎么样的印象。
学习提示:作者写了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的?
重点品读:作者有顺序地观察、写作的方法;
品味作者丰富的想像、确切的比喻和恰如其分的形容。
四、积累运用,发于笔端
1、生展示自己喜欢的句子。
2、学习作者的写法,把自己去过的地方介绍给大家。
第二组:以诚待人
略读课:《将心比心》
一、谈话导入
1、通过本单元前面三篇课文的学习,你积累了哪些词语、句子
或者段落,我们交流一下。
2、谁能说一说前面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是谁呢?
为什么?在单元的最后一篇独立阅读课文里,我们将更多地依靠
自己的学习去了解一个新故事,结交一些新朋友,得到一些新的
感悟。(板书:故事朋友感悟)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导语,看看学习这篇文章着重要解决哪些问题,用铅笔做好记号。
(1)母亲是怎样对待别人的
(2)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3)和同学一块交流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看法
2、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顺、读通、读正确。抽读。
3、全班交流。
(1)同学们注意到了吗,这个故事其实蕴含了两件事,谁来说说
那两件事?可是阅读提示中,编者只提到了“母亲是怎样对待别人的”
你怎么理解这个提问?是啊,母亲怎样对待别人显然是这个故事的重
点情节,所以,编者抓了重点情节、重点人物来提问。
(2)谁能简要地说说母亲是怎样对待那个屡次扎错针的实习护士
请个同学通过朗读来为我们再现一下当时的情境。
(3)自己小声读一读,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了感动?
(4)换位体验:假如你是那个第一次给病人扎针的护士,假如你是
那个手上被扎出青包的病人,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有怎样
的心理活动?
(5)你从两个“平静”里体会到什么?(眼神语气)
(6)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也读到了这个朴素的真理?
4、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认为将心比心是什么意思?
还可以用于语言表示将心比心。
换把椅子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其实,刚才我们说的这些内容正是母亲朴素的想法,也正是课文
最后一段话的意思,建议同学们把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一读,把它
记在心里。
6、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的故事,认识了一些新的朋友,更重要的
是,我们从中又获得了一些新的感悟,我们的世界,就是这样一点
一点变得丰富起来的。
7、拓展阅读《宽恕等在桥的另一边》
第三组:大自然的启示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黄河在咆哮——走近黄河,黄河知识知多少
1、多媒体课件播放黄河录像,让学生猜猜是我国的哪一条河。
2、你能背诵哪些关于黄河的诗句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千里黄河此一弯,寒风激浪射潼关。——唐太宗
3、黄河知识知多少?你对黄河还有哪些了解?简单汇报课前惧的有关黄河的资料。
4、提示课题。从课题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二、到底是谁惹的祸——自学课文,自读自悟
1、浏览课文,总体感知。
(1)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文章大概介绍了什么?
2、默读课文,提出疑问。问题可以围绕题目与课文内容提出来,
教师要关于引导学生疏理问题,师生共同确定重点问题,如:
(1)多灾多难的黄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2)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隐患?
(3)黄河变坏的原因是什么?
(4)怎样才能把黄河治理好?
(5)黄河的变化给人类什么启示?
3、浏览、默读、朗读、自学、自查、自悟。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查字典理解:摇篮、悬河、生息繁衍、忧患、植被、水土流失。
(3)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两方面原因的关系怎样?
(4)科学家设计的治理方案是什么?
(5)缓和变化给人类的教训是什么?
(6)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4、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上面的问题,圈点勾画,批注感受,
再在小范围内交流。
三、黄河,想说爱你真的好难——围绕重点,全班交流
1、分节读课文,概括每小节的意思,再把每小节的意思连起来,
就可整理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
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
了治理黄河的方案。)
2、全班交流,读中点拨,解决问题。围绕重点问题组织全班交流
问题、朗读重点句段、点拨理解难点,结合资料袋畅谈阅读感受
和体会。
3、联系周围生活实际,提出解决方案。
四、黄河,你牵动着我的心——总结课文,感情朗读
1、你觉得这篇文章的作者在写的时候对黄河是带着一种什么的感情来写的?
2、指导朗读,引导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五、别说你的眼泪无所谓——拓展延伸,课外探究
1、联系课后“资料袋”,你觉得如何能治理好黄河?请你为“保护母亲河”出谋划策。
2、有条件引导学生浏览下面网页:
htt\/\/\/yxj701-04.9\/\/\/huang-he-webquest\/。
第二课时
一、爱你没商量——复习检查交流]
1、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你觉得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你学到了哪些。
3、交流课外对黄河的探究情况。汇报一下,当前我国对治理
黄河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还存在哪些问题。通过研究,你还
有什么好的点子。
二、“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读写结合,习作训练
1、学了课本你有什么启示?
可以让学生畅谈从文中受到的启示,如:我们要保护大自然,
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要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大自然;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保护好
生态环境,才能有幸福美好的发展前景,才能为子孙后代造福;
保护环境,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等等。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下阅读教案设计》作文,希望在写《下阅读教案设计》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下阅读教案设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