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正文

人教版数学知识点经典早读作文 人教版数学知识点经典早读答案文案

2019-03-07 四年级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人教版数学知识点经典早读作文 人教版数学知识点经典早读答案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教版数学知识点经典早读作文  人教版数学知识点经典早读答案文案

人教版数学知识点经典早读作文 人教版数学知识点经典早读答案文案:

北乡小学数学四(2)早读经典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我国的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
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2、万以内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万以内数的写法:
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
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7、表示物体个数:123456…….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百亿是一千亿。
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
先分级,再从级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10、亿以上数的写法:
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11、“亿”做单位的数: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找到亿位和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
12、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
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1、(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较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公顷”→测量菜地、果园、广场占地面积;
“平方千米”→测量城市、省份土地面积
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1、直线、射线、角
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没端点,是无限长的。
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如:记作:∠1,读作:角1。
2、角大小和度量:
把圆平分成360份,将其中一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l度。记做1°
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中心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3、角的分类:
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一和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1平角=180°1周角=360°一周角=2平角=4直角
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
4、画角步骤:
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封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在量角器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一幅三角板能拼出的角有30°、45°、60°、90°、75°(45°+30°)、120°(90°+30°)、105°(45°+60°)、135°(45°+90°)、150°(60°+90°)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①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②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与哪个数相乘,积的个位就与哪个数对齐);
③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④计算过程中有进位的,计算时要把进位加上。
2、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①先把因数末尾的0前面的数相乘(写竖式时,将0前面的数对齐);
②再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
③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相应个数的0
3、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4、关系式: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印数,叫做总价。
单价×数量=时间
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速度×时间=路程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垂直与平行:
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若直线a与b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②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若直线a与b互相垂直,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
2、画垂线:
①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靠近直线上的点,然后用笔沿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直线。
②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另一条边靠近直线外的点,然后用笔沿这条边画直线。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3、画平行线:
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来画平行线,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直线,再把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这时沿直尺平移三角尺,再画一条直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画出一条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因此可以用画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画。
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再过线段端点画一条2厘米的垂线;再过另一个点也画一条2厘米的垂线;连接两个端点。
4、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且相等。
平行四边形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两条腰相等的梯形,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
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
根据乘除法的关系用乘法算除法。还可以根据表内除法计算。
2、估算除法:
把算式中不是整十的数用“四舍五入”法估算成整十数,在进行口算。
3、笔算除法: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前两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
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可以把除数看做和它接近的整十来试商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在哪一位上面;
2、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不同点:
除数是两位数: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三位数;
除数是一位数: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1位数,如果前1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两位数;
4、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优化
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从数学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和策略。
1、烙饼类问题策略:
在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的情况下:
①烙3张饼: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
②烙多张饼: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个2个的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最节省时间。
烙饼的时间=个数×一个面的时间(最节省时间)
2、沏茶类问题策略: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3、排队论问题策略: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
4、“田忌赛马”问题策略: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三场两胜,田忌胜出。

人教版数学知识点经典早读作文 人教版数学知识点经典早读答案文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8)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a=0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
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7、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
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叫做减法的性质。用字母表示:a-b-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a×b)×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25×78×8的简算
3、乘法分配律:
(1)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a+b)×c=a×c+b×c(a-b)×c=a×c-b×c
(2)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减。用字母表示:(a-b)×c=a×c-b×c。
(3)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除,再把所得的商相加。用字母表示:(a+b)÷c=a÷c+b÷c。
(4)两个数的差除以一个数,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除,再把所得的商相减。用字母表示:(a-b)÷c=a÷c-b÷c。
4、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①类型一:(a+b)×c=a×c+b×c(a-b)×c=a×c-b×c
②类型二:a×c+b×c=(a+b)×ca×c-b×c=(a-b)×c
③类型三:a×99+a=a×(99+1)a×b-a=a×(b-1)
④类型四:a×99a×102
=a×(100-1)=a×(100+2)
=a×100-a×1=a×100+a×2
5、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叫做除法的性质。用字母表示:a÷b÷c=a÷(b×c)。
6、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乘)或者缩小(除以)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叫做商不变性质。用字母表示:a÷b=(a×c)÷(b×c),a÷b=(a÷c)÷(b÷c)。
三、简便计算
1.连加的简便计算:①使用加法结合律(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2.连减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如:106-26-74=106-(26+74)
②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如126-(26+74)=126-26-74
3.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
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加数、减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加,也可以先减)
例如:123+38-23=123-23+38146-78+54=146+54-78
4.连乘的简便计算:看见25就去找4,看见125就去找8;
使用乘法结合律:把常见的数结合在一起25与4;125与8;125与80等
5.连除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除以几个数就等于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②除以几个数的积就等于连续除以这几个数。
6.乘、除混合的简便计算:
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因数、除数可以交换位置。(可以先乘,也可以先除)例如:27×13÷9=27÷9×13
四、连除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a÷b÷c=a÷(b×c)
1、常见乘法计算:25×4=100125×8=1000
2、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3、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50+98+50488+40+60
=50+50+98=488+(40+60)
=100+98=488+100
=198=588
4、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5、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25×56×499×125×8
=25×4×56=99×(125×8)
=100×56=99×1000
=5600=99000
6、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7、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
65+28+35+7225×125×4×8
=(65+35)+(28+72)=(25×4)×(125×8)
=100+100=100×1000
=200=100000
8、乘法分配律简算例子:
(1)、分解式(2)、合并式(3)、特殊1
25×(40+4)135×12—135×299×256+256
=25×40+25×4=135×(12—2)=99×256+256×1
=1000+100=135×10=256×(99+1)
=1100=1350=256×100=25600
(4)、特殊2(5)、特殊3(6)、特殊4
45×10299×2635×8+35×6—4×35
=45×(100+2)=(100—1)×26=35×(8+6—4)
=45×100+45×2=100×26—1×26=35×10
=4500+90=2600—26=350
=4590=2574
9、连续减法简便运算例子:
528—65—35528—89—128528—(150+128)
=528—(65+35)=528—128—89=528—128—150
=528—100=400—89=400—150
=428=311=250
10、连续除法简便运算例子:
3200÷25÷4
=3200÷(25×4)
=3200÷100
=32
11、其它简便运算例子:
256—58+44250÷8×4
=256+44—58=250×4÷8
=300—58=1000÷8
12、有关简算的拓展:
102×38-38×2125×25×32125×883.25+1.98+10.32-1.9837×96+37×3+370.6+0.4-0.6+0.438×99+99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3、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4、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6、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个位和十分位的进率是10。
7、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读法),再读小数点,再读小数部分。读小数部8
9、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写法),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
9、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数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计数单位…万千百十一(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
(1)6.378的计数单位是0.001。(最低位的计数单位是整个数的计数单位)
(2)6.378中有6个一,3个十分之一(0.1),7个百分之一(0.01),8个千分之一(0.001)。
(3)6.378中有(6378)个千分之一(0.001)。
(4)9.426中的4表示4个十分之一(0.1)[4在十分位]
10、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注意: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取近似数时有一些末尾的“0”不能去掉。作用可以化简小数等。
11、小数的大小比较:(1)先比较整数部分;(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12、小数点的移动
小数点向右移: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千分之一;……
13、生活中常用的单位:
质量: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长度: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面积: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人民币: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单位换算:
(1)大(高级)单位转化成小(低)级单位=======乘以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
(2)小(低级)单位转化成大(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
把大(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小(低级)单位的名数要乘进率,把小(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大(高级)单位的名数要除以进率。复名数改写成小数时,大(高级)单位的数不变,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小(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大(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部分。如:1米2厘米=1.02米。也可以先把复名数改写成小(低级)单位的名数,再改写成小数。如1米2厘米=102厘米=1.02米。
14、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要把小数部分省略,要看十分位,如果十分位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五则舍。
(2)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把第一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二位,如果第二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3)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就要把第二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三位,如果第三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4)为了读写的方便,常常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向左移4位,即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往左移8位即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注意:带上单位。然后再根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即可。
(5)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减法:
1、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结果是小数的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整数的小数点在个位右下角。
2、竖式计算以及验算。注意横式上要写上答案,不要写成验算的结果。
3、整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简算)
4、小数和整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计数单位读法写法比较大小运算定律加减法整数个、十、百、千…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写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比较下一位,依此类推a+b=b+a(a+b)+c=a+(b+c)a-b-b=a-(b+c)a-b-c=a-c-b没有括号的,按照从左往右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小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读法读。再读小数点。最后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先写整数部分,按整数写法读。再在个位右下角点出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同上同上同上
第五单元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或重合),叫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3条高。重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3、三角形的特性:1、物理特性:稳定性。如:自行车的三角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
4、边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可表示成三角形ABC。
6、三角形的分类:
按照角大小来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按照边长短来分:三边不等的△,等腰△(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
等边△的三边相等,每个角是60度。(顶角、底角、腰、底的概念)
7、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8、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9、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10、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最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最多有1个钝角。
1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12、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3、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4、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有关度数的计算以及格式。
15、图形的拼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6、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7、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
18、用2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19、可以进行密铺的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正六边形等。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已知鸡、兔的总只数和脚数,求鸡、兔各几只。
1.列表法2.假设法:假设全是脚少的鸡,求出的是兔子。
3.方程法:设脚多的兔为X只,则鸡总只数-X只。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的意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折痕的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轴对称的特征: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都重合。
4、轴对称的图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1、长方形2、等边三角形3、正方形4、圆形有无(5)数条对称轴。
5、平移的意义:物体或图形沿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6、平移后图形的每个点与原图形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7、怎样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在原图上标出关键点——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连点成图
第八单元: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1、求平均数的方法:
将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商就是平均数。它既可以描述一种数据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标准。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2.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1)把复式统计表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2)用“”和“”表示两种不同的人或事物;
在横轴上确定每组数据相应的位置、宽度和间隔,
再根据纵轴的长度确定直条的单位长度,画出不同颜色的直条。
3.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方法同上,只是横轴和纵轴内容交换一下。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一般是不一样的。
2、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
3、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速度×时间=路程。
4、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单价×数量=总价。

人教版数学知识点经典早读作文 人教版数学知识点经典早读答案文案: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4.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在每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5.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6.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7.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8.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一、填空题。
1.按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个数位是一级,分别是()级、()级、()级……
2.“某服装城有108名营销人员,每天的销售额约413000元”,这段话里,()是精确数,()是近似数。
3.在数字7和8中间添()个0就是七千万零八。
4.840030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它是由()个百万,()个十万和()个百组成的。
5.在数位顺序表中,右起第五位是()位,第()位是亿位。
6.把186790000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四舍五入到亿位是()亿。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最少是五位数。()
2.一个整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后约等于35万,这个数最大是354999。()
3.一个六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十万位。()
4.读620000700时,能读出2个“零”。()
5.已知世界上蝴蝶的种类有17000种左右,17000是一个近似数。()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下面的数中,3在万位上的是()。
A.730200B.303030C.63300
2.下面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A.99090B.90909C.99900
3.表示计数单位的是()。
A.万位B.万级C.万
4.三千八百五十万里有()0。
A.3个B.7个C.5个
5.把1031600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A.10万B.103万C.1032万
五、下面是某年我国一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用“四舍五入”法把它们精确到万人。
省份
人口数\/人
人口数\/万人
山东省
90793100
浙江省
46769800
湖南省
644007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44893700
云南省
42879000
六、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故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0000多平方米。
读作:
2.某超市一月份共售出货物15040208件。
读作:
3.中国国家大剧院是一座银色的巨大建筑,总建筑面积达165000平方米。
读作:
七、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北京奥运会的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建筑面积是二十五万八千平方米。
写作:
2.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行星——木星的赤道直径是一亿四千二百八十万米。
写作:
3.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四十四万平方米。
写作:
以“万”为单位记作:
八、将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68500000000=
702000000000=
100000000000=
300500000000=
十、解决问题。
1.某企业2014年的销售额情况如下:
第一季度:2200000元
第二季度:5079400元
第三季度:10219000元
第四季度:5060000元
(1)销售情况最好的是第()季度。
(2)把四个季度的销售额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用2,2,2,0,0,0,0按要求组数,并读一读。
(1)最大的七位数。
读作:。
(2)最小的七位数。
读作:。
3.一个七位数,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都不相同,且和为36,这个七位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1.4个万亿2.1084130003.6
4.七百万8435.万九
6.18679万2
二、1.√2.√3.√4.?5.√
三、1.A2.C3.C4.C5.B
四、
五、90794677644044894288
六、1.七十二万2.一千五百零四万零二百零八
3.十六万五千
七、1.2580002.1428000003.44000044万
八、685亿7020亿1000亿3005亿
九、0~4中任意一个40~9中任意一个
0~5中任意一个
十、1.(1)三
(2)10219000507940050600002200000
2.(1)2220000二百二十二万
(2)2000022二百万零二十二
3.最大:9876510最小:1056789

人教版数学知识点经典早读作文 人教版数学知识点经典早读答案文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整数部分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
2、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5、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
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
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3,4,5,6,7,8,9,10,…….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2、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3、从大单位变到小单位,乘以进率。如6公顷=()平方米。
从小单位变到大单位,除以进率。如600公顷=()平方千米。
4、国土面积(中国、省、市、区等)、海洋面积等特别大的面积适合用平方千米。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
广场、校园等稍大土地面积适合用公顷。如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4();
操场、教室等较小的面积适合用平方米。如一个教室的面积约60();
5、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1、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只有一个端点。
线段:不能延伸,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2、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名称形状端点延伸线段直的2不能射线直的1一端直线直的0两端
3、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4、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度,记做1°。
5、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与叉开的大小有关系,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6、度量角的工具叫量角器。
7、量角的步骤:
①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8、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9、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1平角=180°
10、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1周角=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1直角=90°
11、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2、画角的步骤:
(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上找到要画的角的度数(如65°)的地方,并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13、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个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14、用三角板可以画的角:180°165°150°135°120°105°90°75°60°45°30°15°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3、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价钱,叫做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4、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速度×时间=路程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5、速度单位通常有:千米\/时、米\/分、米\/秒等。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4、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长度都相等。或者说: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经过直线上一点(或外一点)作垂线,可以画一条。
5、同一平面内,与同一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6、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7、一个长方形,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可以拉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但是周长不变。
8、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容易变形。例如:伸缩门、升降机
9、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无数条高。
10、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特点: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1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特点:有一条腰就是梯形的高。
12、从梯形上底任取一个点,向下底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13、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14、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15、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和是360°。
16、四边形小结: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去0法: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相同个数的0,商不变。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商。
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和商的变化相同。
除数和商的变化相反。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4、除数×商+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直观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大小,便于比较。
2、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条形图一格表示几,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
1、沏茶问题:
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1)明确完成一项工作要做哪些事情;(2)明确每项事情各需要多少时间;(3)合理安排工作的顺序,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2、烙饼问题:烙饼的最优方案是每一次尽可能的让锅里按要求放最多的饼,这样既没有浪费资源,又节省时间。
3、对策论问题:解决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策略,要学会寻找最优方案。可以用列举法选择最优方案。
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
一、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制度规定了办公室卫生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及检查与考核。
2.此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办公室卫生的管理
二、定义
1.公共区域:包括办公室走道、会议室、卫生间,每天由行政文员进行清扫;
2.个人区域:包括个人办公桌及办公区域由各部门工作人员每天自行清扫。
1.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公共区域及个人区域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
2)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3)保持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4)保持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
5)保持卫生间、洗手池内无污垢,经常保持清洁,毛巾放在固定(或隐蔽)的地方。
6)保持卫生工具用后及时清洁整理,保持清洁、摆放整齐。7)垃圾篓摆放紧靠卫生间并及时清理,无溢满现象。
2.办公用品的卫生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办公桌面:办公桌面只能摆放必需物品,其它物品应放在个人抽屉,暂不需要的物品就摆回柜子里,不用的物品要及时清理掉。
2)办公文件、票据:办公文件、票据等应分类放进文件夹、文件盒中,并整齐的摆放至办公桌左上角上。3)办公小用品如笔、尺、橡皮檫、订书机、启丁器等,应放在办公桌一侧,要从哪取使用完后放到原位。4)电脑:电脑键盘要保持干净,下班或是离开公司前电脑要关机。5)报刊:报刊应摆放到报刊架上,要定时清理过期报刊。
6)饮食水机、灯具、打印机、传真机、文具柜等摆放要整齐,保持表面无污垢,无灰尘,蜘蛛网等,办公室内电器线走向要美观,规范,并用护钉固定不可乱搭接临时线。7)新进设备的包装和报废设备以及不用的杂物应按规定的程序及时予以清除。3.个人卫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垃圾。
2)下班后要整理办公桌上的用品,放罢整齐。
3)禁止在办公区域抽烟。4)下班后先检查各自办公区域的门窗是否锁好,将一切电源切断后即可离开。
5)办公室门口及窗外不得丢弃废纸、烟头、倾倒剩茶。
4.总经理办公室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1)保持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2)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3)保持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4)保持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
三、检查及考核每天由领导检查公共区域的环境,如有发现不符合以上要求,罚10元\/次。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人教版数学知识点经典早读》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数学知识点经典早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人教版数学知识点经典早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