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正文

语文写作训练作文 语文写作训练序列文案

2019-03-13 三年级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语文写作训练作文 语文写作训练序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语文写作训练作文  语文写作训练序列文案

语文写作训练作文 语文写作训练序列文案: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写作的源泉是生活。小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应尽量找一些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事物让学生去写,使学生有话可写,有话要写。比如,让学生用自己的动物玩具编故事;记述自己家人在节日里的活动;记述自己听到的故事。写想象中的事物,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尝试运用新掌握的词语,教师也不必预先确定答案和具体的目标。通过这些随笔,让学生从中获得写作的乐趣和自信心。
写作训练的形式
对于三年级学生可以根据其语言发展水平结合语文教材课文内容的特点,安排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最常用的形式有下面几种。
1、仿写
仿写就是临摹,临摹可以说是学习一切新技能的不二法门。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根据自己的想法展开想象,说一说,再写一写。在学习有关动物的课文后,让同学们依照课文结构写自己或邻居饲养的小动物,写小兔子、小猫、小狗、小鸡都可以,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
2、改写
改写就是在保持原文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加工和改造。可以改变体裁,可以改变人称,也可以改变表达方式。比如,把诗歌改写短文,并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添加内容。
3、续写
所有的课文虽然都已经有了结尾,但有些课文开放式的结尾,给人留下进一步想象的余地,可以用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续写。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有很不少课文可以用来续写,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地、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至于想象的结果有无可能出现,想象的内容表达的是否准确都不重要。
以上几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形式都是以课文为蓝本,以阅读为基础,通过阅读促进写作。虽然它都是临摹的形式,但是它的重点并不完全是写作技巧的简单模仿与嫁接,而意在降低写作的难度,以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且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思维转换视角,实现思维的独特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此达到对学生的写作训练的目的。
合理利用教材,运用各种写作训练形式,在课内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十分重视的。对于三年级学生,除此之外,还要通过课外的各种写作训练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写见闻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有这样一句话:“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会有很多感人的、有趣的、高兴的事情发生。老师可以依此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三者恰当的结合就会是一篇很好的习作。老师应鼓励家长尽量为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创造条件,让周围的世界,自然界不断以鲜明的形象、画面、知觉和表象来滋养学生的意识,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见闻,为学生写作文提供“建筑材料”
2、写活动
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可以要求学生在参加重要节日或活动后写一篇习作,写自己亲身经历和自己亲眼见到的人或事。因为事情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就能有话可说,而且生动形象。老师应该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春游、秋游、参观、访问,组织开展体育竞赛、游戏等等。
3、写读后感
让三年级小学生写其“所思所想”一直是比较困难的,写读后感有助于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或者听完一次讲座、一个故事,或者看完一部电影,写出自己真实感想。
4、写日记
许多文学名人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常常归功于他们所养成的“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写日记确实对写作有好处,对修养有好处,它不仅锻炼了文笔,积累了材料,更使人养成观察、思考的好习惯。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把每天见闻、心得记录下来,写日记会对他们的写作大有帮助。对于三年级学生天天写日记会比较困难,初期可以让他们写周记,以后再逐步提高要求。
通过课内外结合,运用不同形式的练习,给学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练笔机会,三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
写作技巧的训练
小学生作文的关键在于写作的兴趣、写作材料积累和写作的技巧。前面讨论了前两个问题,本节就写作技巧的训练谈一点看法。写作需要技巧,技巧可以通过训练提高。作文教学应该重视写作技巧的训练,虽说写作的基本秘诀是广泛阅读,勤于动笔,但是小学生在初次动笔时候以及之后相当一段时期——包括三年级学生还是需要老师的指导和训练来提高技巧性。
我们知道,一篇文章的产生,一般来说经过搜集材料、提炼主题、构思、起草写作、修改定稿几个过程。小学生写作训练就是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学生在不断的重复中认识写作的规律,获得写作的技巧。
对于三年级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是语句通顺连贯,强调文章的立意结构、开头结尾、段落连接、过渡照应等等概念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为时尚早,这些内容可在阅读和分析课文时提及,在写作训练时不必要求。我认为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小学生的写作训练,首先是要学生养成正确的写作习惯,比如写作前写作材料的搜集,动笔前审题,构思列提纲;写作的内容要真实具体;遣词造句要仔细斟酌推敲;文章完成后要认真修改。
1、写作材料的搜集。
指导学生观察写作对象,搜集写作材料是写作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常常在组织一些活动后要求学生写关于活动的作文。活动前教师应指导学生观察和活动有关的人、事、景、物,指导学生搜集写作材料。三年级写作训练中还经常有一些写人的作文,比如“我的同学(老师、爸爸、妈妈、好朋友)”等等。小学生往往会因为写作对象比较熟悉而放松材料的搜集。教师在指导学生搜集资料时应告诉学生,写人不仅仅是描写人的外貌,重要的写人的性格特征,而人物的性格特征是通过具体的事表现出来的,写人必写事,所以我们在搜集写作对象的素材时,最好能和他\/她谈谈话,了解他\/她的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表现人的性格特征。
2、审题。
写作要有题目,学生作文也要有题目。写作必要先审题,在小学生写作训练中也要要求学生动笔前先审题,围绕题目写作。教师应指导小学生养成正确的写作习惯,不然,以后难免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
教师应当注意的是,在写作训练中设计作文题目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相联系,应让学生感到很熟悉。对于三年级学生命题应适合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题目应尽可能小而具体,让学生知道应该写什么;题目以自由命题和半命题为主,以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发挥空间。
3、构思。
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写文章前对文章的层次结构及写作顺序进行构思,列作文提纲是件难事。不少学生初写的文章一段到底,全无层次、结构、顺序可言。最初的训练还是要从阅读开始,利用教材,对课文进行分析,讲解课文的层次结构、写作顺序、开头结尾、段落大意等等,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有所认识,并在习作练习时参照并列写提纲。
4、写作。
如果前面三个步骤得当,写作并非难事。经过教师的点拨、引领,围绕题目,按照写作提纲对搜集的写作材料进行审视、整理、选择、剪裁、组合,运用适当的词语、句式表现写作对象。一般来说完成一篇作文应该没有问题。需要向学生强调的是写作内容要真实具体,只有来源于自身生活,包含真情实感的文章才会是好文章。要坚决反对通过抄袭作文选来获取好分数。
5、修改。
这一环节也常常是小学生容易忽视的。教师应要求学生完成作文后要把自己的文章反复读几遍,看看语句是否通顺,字词是否准确,有无错别字等等。要让学生养成对写完的作文进行反复修改这样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
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工具学科,写作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之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采用多种形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为学生终身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语文写作训练作文 语文写作训练序列文案:

作文专项(一)——人物描写
一、 如何审题及审题方法
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多采用命题形式。题目的意思搞清楚了,作文就能切合题意。如果题目没有看准,或者题意理解不透,写出的作文就会偏离题意,甚至文不对题。有的同学一见作文题便匆匆忙忙拿起笔就写。由于事先没有经过仔细审题,写起来非常吃力,想一点写一点,像挤牙膏似的,这样写出的文章就很难符合题目的要求,有时写了很长一篇,才发现写跑了题,作文也得不到好成绩。
★审清对象
当老师出题以后,先不要急于下笔,应该先仔细地看看题目,确切理解题目的要求。是写人,还是记事;是写景,还是状物;是日记,还是书信……这些弄清楚了,作文就有了基本的方向。
例如:有的题目很明显, 我的妈妈 、 我尊敬的老师 ----写人。 一件难忘的事 、 发生在暑假中的一件事 ----写事。 美丽的小河 校园一角 ----写景的。 可爱的小狗 我的新玩具 ----状物。 我在2066年 未来的我 -----想象文.
二、佳作欣赏
漂亮妈妈
我有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妈妈,一头乌黑的头发染上了一点红棕色。两道弯弯的眉毛,一双圆圆大大的眼睛好像会说话,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妈妈总因我的表现而改变自己。每当我考试得高分,或轮滑滑得很好时,她的脸上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但当我作业粗心或草草草了事时,妈妈就唠唠叨叨地没完没了;当我犯了错误时,妈妈就会大发雷霆。但不管怎样,在我心中,她始终是一个慈爱而又严厉的妈妈!
妈妈上班很远,要转3次汽车,她每天早走晚归,周六也要上班,她工作很努力,我知道都是为了我。妈妈放弃自己休息,还陪我下棋、看书、锻炼身体、辅导作业,我非常感激。
别看妈妈平时大大咧咧的,她的手可巧了,我的毛衣都是妈妈织的,跟买的一样,穿在身上不仅美观还特别舒适,我最喜欢穿了。
妈妈也有让我不满的时候,有时因为没有达到妈妈的要求,她就会狠狠地打我,虽然她有时是用装满水的瓶子砸我,我当然不服气,可奶奶说:“妈妈是望子成龙!”还教育我今后要听话,别让妈妈生气。我也只好乖乖地认了。
尽管如此,我还是为有这样的妈妈感到高兴和自豪!我爱我的妈妈!
[词汇积累]
●眉毛:
浓黑 细长 浓重 墨黑 粗长 剑眉 秀眉 柳叶眉 眉如新月 眉如春山 眉清目秀 愁眉不展 柳眉倒竖 慈眉善目 贼眉鼠眼 剑眉倒竖 青眉如黛 长眉似雪  双眉高挑
●眼睛:
凤眼 杏眼 俊目 秀目 朗目 星眸  眯缝眼 杏儿眼 丹凤眼 水汪汪 圆溜溜 滴溜溜
●眼神:
失望 慈祥 敏锐 呆滞 凝视 眺望 秋波 明亮 温柔 赞许 狡诈 专注 双目似箭 双目传神 两眼如灯 两眼发呆 两眼放光 眼若流星 眸清似水
水汪汪的 圆溜溜的 滴溜溜的 乌溜溜的 盈盈秋水 清澈明亮 乌黑有神
●头发:
卷发 银发 鹤发 刘海 辫子 发辫 乌黑 乌亮 整齐 凌乱 蓬松 粗硬 披肩发 羊角辫 蝴蝶髻  刘海儿 刺猬头 白发如银 白发斑斑 鹤发童颜 长辫垂胸 乌黑油亮  乌发如云 两鬓苍苍 白发如霜  蓄着分头 剪着平头
●脸庞
白净 红润 苍白 灰白 清瘦 憔悴 俏丽 端庄 秀丽 文静 英俊 严峻 动人 妩媚 可爱 慈祥 蜡黄 红扑扑 胖乎乎 粉嘟嘟 黑黝黝 面如土色 脸色红润 脸色白皙 面如晚霞 满面春风 满面红光 脸庞清秀 皱纹纵横
皱纹密布 刻满皱纹 饱经风霜 瓜子脸 冬瓜脸  苹果脸 娃娃脸 鸭蛋脸  粉红含春 笑脸相迎 皮泡脸肿 青面獠牙 两颊绯红 颧骨高耸 黑里透红 涂脂抹粉
●体形
苗条 丰满 丰腴 魁梧 结实 强壮 匀称 标致 精悍 粗犷 笨重 消瘦 细挑 富态
富相 臃肿 干瘪 黑瘦 强健 刚健 单薄 憔悴 虎背熊腰 高大魁伟
●神态
激动 喜悦 感激 欣慰 欢喜 欣喜 得意 惊讶 安详 坦然 腼腆 害羞 冷淡 慈祥
妩媚 愤怒 失神 发呆 悲哀 愧疚 懊恼 阴险 狡黠 慌乱  冷冰冰 羞答答 气呼呼 笑盈盈 乐呵呵 兴冲冲 喜洋洋 怒冲冲 笑眯眯 悠然自得 笑逐言开 满面春风 谈笑风声 义愤填膺 气势汹汹 失魂落魄 垂头丧气 气急败坏 愁眉苦脸 没精打采 若无其事
神采奕奕 神态自若 从容不迫
[精彩语段]
1、 她那张活泼的笑脸,像春天里娇艳的鲜花在开放。
2、 他那红嘟嘟的脸蛋闪着光亮,像九月里熟透了的苹果一样。
3、 霞光映射着她的脸蛋,透出粉盈盈的红色,像涂上了一层胭脂。
4、 他的脸阴沉得十分难看,仿佛被寒霜打了的茄叶一样,又黑又紫。
5、 她的大眼睛也一下子变的明亮了,脸色就像春天的晴空那么明朗。
6、 她那红润的瓜子脸,经那夕阳红光映照,更显得特别的鲜艳,简直就像一朵迎着三月朝阳带着露珠盛开的桃花。一个小巧笔直的鼻子,一个圆圆的像生气似的嘟着小嘴。她的气色不太好,总是有些苍白
7、站在穿衣镜前,我看见了镜子里面的我:个子不高,齐耳短发乌黑发亮。圆圆的小脸蛋,红苹果似的,正甜甜的微笑着,略张的嘴内露出几颗不整齐的小白牙。
8、爷爷老了,波浪爬上了他的额头,渐渐又爬满了他的脸。望着这张脸,我想起了千年古树。
9、这个孩子面皮微黑,满脸雀斑,好象皮肤里掺着火药末似的。
10、这个圆头圆脑的家伙,吊眼皮,朝天鼻,眉毛稀稀拉拉,一副滑稽相。
11、这个俊俏的小姑娘,两条羊角辫上扎着一对绿色的蝴蝶结。浓黑的眉毛下闪着两颗宝石般的大眼睛。你看她一点也不害羞,大大方方地走到地毯中央,伴随着优美的乐曲,轻轻举起双臂,摇动腰身,踏着碎步翩翩起舞。
12、弟弟那张小嘴巴,蕴藏着丰富的表情:高兴时,他会咧开嘴,扮鬼脸;生气时,他就撅起嘴,那嘴巴高得能挂个小油壶……就是这张嘴,有时能气得人火冒三丈,有时能逗得人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13、姥姥已是年近60岁的人了,由于她整日不停地操劳,用小说上的一句话来形容,“银丝已悄悄地爬上了两鬓”,不过,姥姥的白发,比起同年龄的奶奶、姥姥们还是最少的。从姥姥那浓浓的眉毛下,看看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那整齐的牙齿,就知道姥姥是一位健康的老人,显得十分年轻。
[写作思路]
第一段:写你熟悉的这个人的外貌和性格。
第二段:写一件令你最难忘或感动的事情。
第三段:写你对他的评价或你的想法。
三、练一练
(作文标题:写给我最XX的XX)
提纲:1、 这个人是什么样子的?
2、 什么时候?在哪里?发生一件什么事?
3、 事情过程中出现什么状况?(意外?奇怪的?有趣的?好玩的?值得思考的?)
4、 事情结果如何?或通过这件事对这个熟悉的人的认识?(可爱、严厉、马虎、急躁等)

语文写作训练作文 语文写作训练序列文案:

一、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记叙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 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3. 动作描写
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
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4.心理描写
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活“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 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
(2)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3)字里行间,流露着“想”。
(4)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二、怎样写事
写事要求清楚、具体。一件事情的发生,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记叙文六要素”。把这六个方面写清楚了,才能让读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同时,还要寓理于事,即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在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其中,“经过”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小学生的作文里,“经过”部分写得不具体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小学生的继续文不感人,平淡乏味,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记事的记叙文可分两种:写事和写活动。
(一)怎样写事
一是把“经过”部分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写得清楚。写的时候多文几个“后来怎样”,文章就具体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面要细致描绘,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
三是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
(二)怎样写活动 活动都是有目的、有形式、有过程的。搞什么活动?为什么搞活动?则眼搞活动?活动的结果怎样?都要写清楚。写活动也要求写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开始、经过、结果写出来。 在整个活动当中,不是写一个人,二是写一群人;不是用一两件事来写人物,而是通过写一个活动场面,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写活动的记叙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有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过程和重要场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写活动的文章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活动的经过,二是自己的感受。如果写“参观”活动,就要用“观一处,感一处”的方法。写整个活动的过程,要用顺叙法,即按活动的先后顺序,把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的经过和结果依次写出来。
三、怎样写景
描写景物,表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域风貌,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大自然的奇妙,是记叙文的又一个重要类型。写景的记叙文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景物指提供人观赏的风景、建筑等;广义的景物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自然环境和身会环境。换句话说,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光、建筑物、动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写,所描写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这是写景记叙文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区别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有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介绍、环境描写,但它们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内容,是为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为渲染气氛服务的。同理,写景记叙文里也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但都是为写景服务的。
其次,写景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物感情抒发表达出来的。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即所谓直抒胸臆,也可以通过写景表达出来,即所谓寓请于景;还可以在景物描写中蕴涵自己的主观感受,即所谓情景交融。要注意景物描写必须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不能孤立地、无目的地写景。
怎样写好写景的记叙文?
(一)要写出有特色的景物
一般来说,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样都是公园,但每个公园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例如,北海公园的白塔、九龙壁、颐和园的香阁、十七孔桥;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回音壁;紫竹院公园的竹子;香山公园的红叶等。同样是山,我国的四大名山各领风骚,独具特色。同样是水,长江、黄河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文明数千载。或烟波浩渺、横无涯际;或奔腾咆哮、气势磅礴。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鲜明的特点闻名于世,只有把它们的独特之处描绘出来,才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二)要学会观察
写景作文和看图作文有相似之处,都是以观察作为写作的前提。观察景物与观察图画不同,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也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观察点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学家苏轼有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观赏庐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三)要借助想象和联想
在写景的时候,如果只描写景物的外在特征是不够的,还要写出景物的内在特征。而内在特征有时难以描绘,折旧需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即借助相关、相似,甚至相反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突出所写景物的特点。 其中,联想是最大特点是由此及彼,它可以跨越时间的界限,可以冲决空间的阻隔,他可以使文章的思路开阔,让景物描写更形象、更感人,更能出神入化地反映出景物的内在特征。 例如李白的 望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运用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既写出了庐山瀑布落差之大的特征,给人留下难忘印象。
(四)写景要抒情
写景,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更是作者主观感情的外观。景是外在的,情是内在的,正所谓“情随物迁,辞以情发”。景是情产生的基础,情是景的产物。因此,要求小学生不要单纯写景,而是要借助景物,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当然,这种感情必须发自内心,而不是无病呻吟。
五、怎样状物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一)怎样写物品
1.抓住特征
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因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也会有某些席位的区别,也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蛛蛛物品的特点写,就是抓住了这一物品是区别于另一物品的地方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1)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写。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
(3)有的物品,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内里的顺序。
3.状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展开想象和联想,不仅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还可以开拓作品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二)怎样写动物
大多数小学生都喜爱小动物,看了以后总想把它们写出来来。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写好描写小动物的作文呢?
1.写外形
首先,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一般是写小动物的静态。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其次,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三是按顺序:先整体一再局部一最后整体。概括写整体,具体写局部,用总分关系的句群。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特别要注意提醒小学生“像——”、“犹如——”、“仿佛——”等喻词的使用。
2.写习性
写小动物,还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习性,这些是小动物的动态方面。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等。
小动物也 感情、情绪,这要靠小学生从它们的叫声和动作中,用拟人的方法去体会和想象,这样就能写出小动物的性格,显示出它们的活泼和可爱,实际上也就写出了小学生自己的感情。
(三)怎样写植物
提起植物,小学生的脑海力会出现许多花草树木的样子,但是要将平时熟悉的植物写成作文,很多同学却感到很难,有的觉得无话可写,有的三言两语就写完了。怎样才能写好植物呢?首先,写前要细心观察所写的植物,并做观察记录。观察时,先看整体的形状(外形)特征;再看颜色、枝叶的细部特征及生长环境,并把所看到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其次,安排好写作顺序。
1.可以从整体到局部
先写植物的整体特征,再写它的局部特征。例如以主干、枝、叶、花、果等为序,并突出写其中的一两部分。另外写的时候,要求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详细地描绘、刻画。例如描写树叶,就写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给人的感觉等;描写花,就写它们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临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很多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直至衰亡,每个时期的形态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3.写观察日记
可以用写观察日记的方法。来描述某种植物在一段时间里的生长、发育情况。
4.以四时变化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割据特色,所以,还可以其四时的变换顺序。
5.托物抒怀,借物咏志
写植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外形和色彩的描写上,还应该在文章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用这种方法,要借助例文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在描摹植物形态的同时,赋予它们一定的象征意义。
六、怎样写游记
在节假日,小学生在父母和老的在节假日,小学生在父母和老师的带领下,到公园和游览区欣赏景物、陶冶性情。如果将游览时看到的景物,所听到的声音,所产生的联想,所获得的感受,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有感情地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游记。写游记有如下一些要求。
(一)写游记必须写清游踪
要记住从什么地方到了什么地方,每个地方的名称,以及每个地方的方位。这样读者才能搞清楚你先到什么地方。后到什么地方,才能确定你所要描述的景物的具体位置以及它的特征,唤起读者对你所游览之处的神往之情。同时,也使文章福有条理,层次清晰。
(二)要留心观察
观察是写好游记的基础。游览时,不能走马观花,要仔细观察。所谓仔细观察,就是要看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是怎样的,静态下什么样,动态下又是什么样,等等。只有这样,在写作时可选的材料才多,才便于把景物写具体、写出特点来。另外,在观察的时候,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或由近及远,又远到近;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里到外,从外到里;或从中间到两边,从两边到中间;或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按照这样顺序去观察,彩绘全面,描写时彩绘有条理。
(三)要做记录
学生游览的时候,看的东西多,去的地方也比较广,一时很难记住,就是当时记住了,过后也难免遗忘,不利于组织作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游览时要求学生带上笔和本,边观察、边记录,随看随记,就不会忘记了,写作文的时候还便于选择。另外,公园和修蓝区的有些景物带有介绍。例如,辞经管是何时建造的,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占地面积是多少,包含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等等。这些资料很有可能成为学生作文时的宝贵材料,应该要学生记录下来。 在游览之后,要求学生及时地把自己观察到的和记录的材料整理归类,看看哪些是属于作文需要的材料,哪些需要详写,哪些需要略写,做到心中有书,为下一步作文做好准备工作。可以要求学生按照下面的表格整理材料。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语文写作训练作文 语文写作训练序列文案:

如何辅导三年级学生写作文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写作文,对作文有畏难情绪,这是可想而知的。在教学研究中,我逐步探索出了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一些方法。
一、抓好三年级学生“段”的训练
1.围绕中心句,进行一段话的练习
有些句子能概括全段的内容,若抓住这些句子就能带动全篇。例如,《可爱的大熊猫》第一段的第一句“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奇动物”是本段的中心句,我引导学生找一找,围绕这句话作者分别写了大熊猫的哪些方面。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能找到,分别写了大熊猫的身子、尾巴、皮毛、四肢、耳朵、眼睛等内容。授完本段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作文《我家的小狗》《我家的小猫》等,按照先总写后分写的方法进行段的训练。
2.总结构段规律,进行“段”的写作训练
如,《西藏高原》,作者围绕西藏高原景色的美丽和富饶可爱,先总写“西藏高原”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然后分述这里的天空、高原、湖泊分别是怎样的美丽神奇;这里的药材、矿藏、森林、牛羊等物产是多么丰富。最后水到渠成,总结出“祖国的西藏,真是一个富饶可爱的地方”。学过这篇课文后,我不失时机地布置作文《美丽的上河城》,让学生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进行分段写作练习。
再如《家乡的红橘》,课文以时间顺序介绍了家乡红橘生长情况,先写初春时的橘子树,接着写四、五月的花,再写秋天未成熟的果实,最后写十一月时成熟了的果实。条理清晰,内容完整。课下,我布置小练笔《家乡的苹果》《家乡的石榴》等,按时间的顺序分段写水果。
3.由“仿”到“创”,写好一段话
作为小学生,由“仿作”到“创作”,这是实现作文知识迁移的一条重要途径。“仿”的任务主要是学习运用与范文相类似的题材,使学生从中领悟写作技巧。例如,《我们的学校》先介绍了学校的位置与周围的环境,描绘了学校的美丽;然后描写了学生上课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最后写山里的孩子像春笋一样茁壮成长。学生学完这课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仿写《我们的学校》,有实际的例文做帮助,学生写起来就有章可循。
4.重视积累、加强交流,使句段表达更有文采
积累是表达的基础,为了扩大学生的积累量,我常写出十几个词,要学生写一段话用上这些词。后来,我引导他们分门别类地积累学过的词,这应是学生词句训练的一条途径。
学生的习作往往三言两语,几笔带过,内容空泛,一点“美”的地方都没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拿到投影仪上播放,让大家看看,应该把哪些地方补写清楚,然后开展扩写文章比赛。改作文时,我力求面批面改,直接指出作文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让学生修改或重写。渐渐地,学生作文有看头了,他们脸上也有笑容了。
二、在阅读中学写作文,做到读说结合,读写结合
语文课本上选的文章,有很强的思想性、趣味性,同时也有可供模仿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是学好作文的必经之路。
1.创设情境练说话
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想象较为丰富。如果教师充分利用课本上的画,或绘制彩画,或利用多媒体放映图片,并设计相配套的系列启发提问,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入境入情,学生就有话可说。
如,我在教《父子骑驴》时,让学生边听课文朗读,边看书上的插图,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想象回答:(1)图上有哪些人,主要人物是谁?(2)看看他们所处的环境和动作,想想他们在说什么?(3)结合书上内容,体会文章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改变角度学表达
当学生已有说几句连贯话的基础后,我常常引导学生,运用改变叙事角度、调换故事顺序等方式,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
例如,《三袋麦子》这篇课文讲述了三个动物对三袋麦子不同的处理方式及最后不同的结果,赞扬了小猴做事有思想、有远见,同时,也教育我们,做事情要从长计议,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讲完这篇课文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比方说:小猴把土地爷爷送的麦子早早吃光了,相反小牛把土地爷爷送的麦子都种到地里,来年有了大丰收,小猴没有吃的了,那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一句话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有的说小猴点子多,会骗小牛的麦子吃;有的说小猴到小牛家借麦子吃,并下定决心向小牛学习,来年种麦子……
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三年级作文教学更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习作途径,让学生由“仿”到“创”,多积累、多读书,乐于在自作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