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正文

语文期末复习计划作文 文案

2019-03-10 三年级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语文期末复习计划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语文期末复习计划作文  文案

语文期末复习计划作文 文案: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突破教材重难点,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引导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通过教规矩和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复习的能力和主动复习的良好习惯。
3、对教学中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新学知识。
4、讲练结合、精讲精练,轻负担、高质量。注重能力培养,使学生喜欢学语文、会学语文。
5、面向全体、不适时机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使优生更优,差生有较大进步。
二、复习内容
1、学会200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300个生字。
2、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
4、能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5、能背诵或默写所学的古诗以及课外自学的古诗。
6、能掌握《读读背背》里的成语、名言警句,以及课外的有关知识。7、能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课外读物,了解主要内容,能按要求答题。8、能听懂程度适合的短文,并按要求答题。
9、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一段话,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10、留心周围事物,初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做到语句完整通顺、感情真实、学会使用标点符号。
三、复习要点
1、全面掌握本册要求会写的300字和要求会认的200字,并能用这些字组词,写句子。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3、结合《语文园地》中出现的思维训练,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扩散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4、总结延伸阅读和习作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习作的能力。
四、复习形式
以单元复习为主,归类复习为辅,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不让学生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培养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比较轻松的度过复习阶段。
五、时间安排
6月12日——18日:分单元复习
6月19日——6月26日:归类复习
6月27日——7月3日综合复习
六、复习方法、步骤
(一)分单元复习:
在单元复习阶段,具体从以下几点展开复习;
1、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授梳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对课文中的重点文段进行细致的分析,把平时所做的试题中有关阅读材料找出来,先让学生看一遍,互相提问,然后教师提问,学生抢答。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并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意思,让学生学会把这些词句运用到自己的文段里。
4、要让学生知道一些课文的结构
(二)归类复习
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三部分。
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能正确地拼读音节。要着重复习读拼音,写词语和句子。读拼音,写词语、句子的关键,是拼读后,要先想出语义,然后正确地写出有关的汉
2、汉字
新《课程标准》对识字和写字教学都十分重视。本册要“认识常用汉字500个,其中300个左右会写”。所谓认识,就是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文中出现了很多形近字,同音字,关键要让学生理解这些字的意思,分清它们的用法。另外,还有一些多音字。
3、词语
词语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掌握的词语越多,阅读的速度就快,表达的意思就越正确。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而且大部分能在口头和书面中正确地运用。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要注意积累词汇。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对词语的积累非常重视。要求学生积累的词汇,主要是指在课文中所学到的词语。本册有很多四字词语,如:恋恋不舍,左顾右盼等,可对这些词语进行分类,帮助学生记忆,让学生理解意思,并能用这些词语写句子。
4、句子
一个句子能清楚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句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要找出课文中的例子让学生学习,并模仿这些句子自己写出一些来。
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要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把话写得生动一点。如课文《翠鸟》等课文中都有优美的比喻句,从文中找出比喻句,让学生总结比喻句的特征,并学会自己写一些简单的比喻句。
掌握一些关联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如果……那么……等,并掌握这些关联词的作用及用法,能够把它们正确地运用到句子里,使语言更加严谨。
要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病句。如:句子成分残缺、前后重复和矛盾等。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点、字、词、句等)。
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
5、标点符号
能正确地运用句号、逗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双引号,认识书名号等数书中出现的标点符号。
6、阅读
阅读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方面。课内在单元复习时已讲过,现针对课外阅读进行复习。
阅读分析在课改试卷中占有较大的比分,因此对这部分要重点讲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短文。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从文中找出句子回答问题,这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和认真思考的态度;
另外,还要锻炼学生初步的总结概括能力,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短文的内容,并能说说自己的收获。
7、习作
从习作的形式来看,有记实性的习作,写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和所想;有想像性的习作,包括看图作文、续写等。从习作的内容来看,有写人、记事(记叙一次活动)、有写景。从习作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不管哪一种命题形式,习作的内容都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一定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习作的题目和习作的所有提示。就本册的习作训练展开复习,让学生积累各种作文体裁的精彩段落和语句,并教会他们如何运用这些语句。
(三)综合复习
本阶段以练习为主,通过以上的复习和反馈,已基本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针对学生易错的题目进行练习。做一些试题,教师认真评讲,要重视讲评的作用,不能就题论题,要举一反三,展开来讲,让学生比较扎实的掌握各个类型的知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本册教材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提高计算能力,使其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进一步提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通过归纳、整理和练习,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数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以及应用意识等得到提高与发展。
3、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难点、关键
(一)复习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复习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空间观念的培养加强。
(三)复习关键
启发、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学会分析、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内容:
(一)数与代数
1、小数的初步认识,以及加减的运算。
2、两位数与两、三位数的乘法;一位数与两、三位数的除法及混合运算
3、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小时计时法。
(二)空间与图形
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进一步认识面积、面积单位及单位间的简单换算,会熟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
会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从统计图中获得信息,解决求总数、平均数的问题。
四、复习注意点
(一)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转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
(三)提优补差的措施
1、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2、复习中要实现让学生主动复习。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
3、把握好教学要求,不偏高,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精选习题,不搞题海。
4、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奖励,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5、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6、积极辅导差生,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出一些富有思考的题,让学习较好的学生达到满足。
五、复习具体措施:
1、计算部分:
A.口算与估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分钟时间练,练习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B.乘除法计算:熟练掌握稍复杂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及混合运算。
2、解决问题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中的信息。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空间与图形部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比较与综合应用,特别是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六、复习课时安排
1、数与计算1课时
2、面积1课时
3、统计与平均数问题2课时
4、复习年月日、方向与位置2课时
5、小数2课时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单元整理与复习课。教材35-37页练习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除法计算的认知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基本方法。
2、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合理性及熟练程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判断商的位数、估算近似值等练习,加深学生对除法笔算基本方法的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整理能力,提高学习自信心。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等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分工合作,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整理。
以小组为单位,用适当的方法将本单元知识作概括性整理。可以用表格、图框、文字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内容的知识结构。
提示整理知识的方法:
1、学了那些知识?按什么顺序学的?
对比教材目录,看看有没有遗漏?自己整理的内容是不是和教材安排一致?
2、例题,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
例题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内容你都理解了吗?
3、根据目录和例题,整理出本单元内容。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
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1、小组之间自己交流,相互学习。
2、师展示整理较好的,引导生系统回忆本单元知识。
1)、口算除法、估算。
2)、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二、三位数。
3)、除法验算:用乘法验算除法。
4)、除式中有0:被除数中间、末尾又0的除法;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3、对学过的内容有什么疑问?你有那些成功的体会?
三、知识巩固:
1、教材35页第1题。
生独立分析,用什么方法计算?讲评。
2、教材35页第2题。
生独立解答。问:“大约”表示什么?该用什么方法算?
3、教材35页第3题。
生解答后讲评。
4、问:这三道题有什么共同点?(都用除法算,据除法含义列式)
你分别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三题的?
说说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
四、练习与作业;
1、看谁估得快。完成练习九第1、2题。
2、列式计算。说说列式理由。完成练习九第3、6题。
3、课堂作业:竖式计算:完成练习九第4题。
4、课外作业:完成练习九第5题。
五.课堂小结:
你觉得这个单元你学到什么?
你对这个单元的那些知识还不是很清楚?
你对这个单元还有什么问题?
第二课时
一、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1.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寻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利用实物投影仪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对展示的作品做评价。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如本书第13页知识结构图)。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
(1)口算除法、估算
(2)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两、三位数
(3)除法的验算:利用乘法验算除法
(4)除式中的零:被除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
3.提出问题和介绍经验
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向同伴介绍的?”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1.出示教科书第35页第1~3题(或让学生翻开书自读这3题)。然后让学生独立作业,可直接写在书上。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这3个问题的解答有什么共同点?(都用除法计算,根据除法含义直接列式。)
(2)你是用什么方式来完成这3道题的计算的?(第1题用口算,第2题用估算,第3题用笔算。)
(3)说一说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
2.请学生当小老师,由小老师点名让3~6名学生上台说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作业或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对他们的说算理过程进行评价
3.解决具体问题。
一、填空。
1、9320÷49,把49看作()来试商,商的最高位在被除数的()位上,商是()位数。
2、150÷23,可以这样想:把23看作20来试商,商()与23相乘得(),()比150多11,说明商偏大,改商()。
3、两个数的商是16,如果除数和被除数都同时除以4,商是();被除数除以4,除数不变,商是();除数乘4,被除数不变,商是()。
4、()÷27=4……15100÷()=17……15
5、在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0×()<12870×()<230
80×()<70030×()<98
6、估算下面各题。
427÷7≈160÷5≈4319÷6≈
4015÷8≈5900÷6≈812÷4≈
7、两位数除三位数,商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两位数除四位数,商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8、“四舍”法试商时,初商易(),要调();
“五入”法试商时,初商易(),要调();
商与除数的积比被除数大,说明商()了,余数比除数(),说明商小了。
二、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650÷5=480÷6=96÷6=
840÷42=770÷77=15×6=
720÷20=560÷40=910÷70=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170×50=750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至少是三位数。
()3、1561÷23=67……10
()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以是两位数。
()5、知道一袋面粉的重量和袋数,可以求出面粉的总重量。
四、脱式计算。
2157-26×375088÷(293-134)
(1283+4345)÷426375÷25×28
五、笔算下列各题。
8280÷269016÷493628÷12
8624÷51=8690÷56=
验算:验算:
六、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39倍是7800,这个数是多少?
2、最小的四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的多少倍?
3、一个数除以27,商是235,余数是2,求这个数。
七、应用题。
1、一个车间生产了6000条毛巾,每80条装一箱,可以装多少箱?
2、一个打字员每分钟能打95字,一份文稿打了15分钟,还剩下720字。这份文稿一共有多少字?
3、甲乙两城相距225千米,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5千米?(提出问题再解答)
4、用12去除一个数,得到的商是32,余数是6,如果用15去除这个数,结果是多少?
5、一个工人30天共生产零件840个,平均每天生产多少?
6、某商店运来4500本练习本,卖了14天后,还剩594本,平均每天卖多少本?
7、一车西红柿重407千克,一筐茄子重37千克,多少筐茄子和一车西红柿的重量相等?
8、一个花篮编制专业户26天共编了251个花篮,比原计划多编了17个,原计划每天编花篮多少个?
9、王家村修一条长880米的长渠,已经修了12天,还要修220米。平均每天修多少米?还要修多少天?
10、张师傅要加式2500个零件,已经加工了820个,剩下的要在16天做完,平均每天做多少个?
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计划
一、单元主题:保护周围的环境
二、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本单元的字、词课文内容以及“总--分”的构段方式。本组的四篇课文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复习时提醒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顺
2、通过复习,进行适度拓展,增加积累,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语文园地”中,教材在学生开展的调查活动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和此次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学习活动。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复习内容:
四、复习要点
1、全面掌握本单元要求会写的字和要求会认的字,并能用这些字组词,写句子。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3、结合《语文园地》中出现的思维训练,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扩散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4、总结延伸阅读和习作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习作的能力。
五、复习形式
以单元复习为主,归类复习为辅,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不让学生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培养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比较轻松的度过六、复习方法、步骤
(一)分单元复习。(二)归类复习(三)综合测评
七、复习过程:
第一课时
5、翠鸟
一、文章中心三、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对翠鸟(外形)、(动作)的描写,表达了对翠鸟的(喜爱),同时教育我们要(爱护小动物)。
二、翠鸟的特点:
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
翠鸟的特点是从外形上和动作上两个方面来写的。翠鸟外形上的特点包括:颜色非常鲜艳,体态小巧玲珑以上外形上的特点都属于静态的描写。动作上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鸣声清脆;飞的速度极快,翠鸟机灵,它的反应特别迅速。
三、介绍翠鸟的颜色时写作顺序是:先写头,后写背上,再写腹部。
四、下面每组句子中,哪句写的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1、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第二句的好处:。“爱贴着水面疾飞”比“爱在水面上飞”更能准确、生动地体现出翠鸟动作轻盈、迅捷的特点
2、翠鸟离开苇杆,很快的飞过去。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
第二句的好处:a、“蹬开”比“离开”更具体,将翠鸟离开苇秆时的动作、神态、速度生动地描绘了出来;b、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翠鸟的速度之快。
五、把课文中对翠鸟外型描写的语句抄写下来,认真体会作者的写法。
6、燕子
一、这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二、解释词语的意思
饥寒交迫: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气温骤降:气温突然猛烈下降。
启程:就是出发上路。
三、课文中心:
有一年春天,欧洲的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它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
四、写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特别-----()疲劳-----()
温暖-----()舒适-----()
五、重点语句
1、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从上面的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纷纷、冒着、顶着、踏着、四处”这些词语,表明人们得知燕子的危险情况后内心的焦急之情,以及人们不畏恶劣天气拯救燕子的高贵品质。
2、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从“冻得通红、僵硬”“一点也不在乎”可以体会到贝蒂(不畏艰难,救护动物)精神。
六、泡泡语: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能够作出这个决定真了不起。
理解:作为政府,能够下这样的命令关心一群遇难的燕子,的确难能可贵,因为这件事情与国家的其他大事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二、课文中心
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
三、词语解释
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裸露:没有遮盖或遮蔽
四、重点语句体会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梨),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这里的两个“谁”值得特别注意,“谁”不作为疑问代词,是“任指”,表示没有例外,两个“谁”字连用,表明这里的人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去山上砍树非常随便。“拎”字,从字面上与“拿、带”一致,但为什么不可以换成后两者呢?这个“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非常随意的心态,它把人们那种把砍树没当作一回事的心态淋漓尽致地勾画了出来。
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两个“不断”,它们表明了对森林的破坏还在继续。最后的省略号意味深长,它虽然省掉了文字的说明,但是比文字的说明更有韵味——对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这里的两个“不断”和一个省略号,动态地、含蓄地表明了“过度”砍伐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
五、泡泡语:我知道“大雨没喘气”的意思
这里的“大雨没喘气儿”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大雨连续不断、几天没停。

语文期末复习计划作文 文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比较浮躁。大部分学生学习需督促,习惯不太好,学习也不太自觉。学习没有计划,没有目标,随波逐流。基本上要老师亲力引导,明确学习任务,再大力检查督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由于课程较多,时间较紧,学生基础不太扎实,生字词不过关,积累也较少,训练量,训练的题型也较少。由于刚正式进行阅读和习作的训练,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成就感,还存在畏惧的心理,学生在阅读量及阅读、写作能力上都显示薄弱,甚至有看不懂题意,考试作文不下笔的现象。且后进生较多,学生之间的差距较大,班级之间的差距也较大。
二、复习内容及目标:
1、目标:巩固强化、查漏补缺,提高班级,年级的整体水平
2、内容:
【积累】
1.正确认读374个生字,听写本册中248个生字。
2、8个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处处留心的相关内容。
3、课文中的四个字的词语和课后要求背诵的段落和古诗。默写
【阅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优美语段或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学习分析自然段,初步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阅读内容,能初步对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想象文本所描绘的情境,知道阅读内容的大意。
【习作】
1.学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做到文通句顺。
2.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能用课文中出现的构段方式来写作。
(如:围绕中心句写一段通顺的话;在对话片断描写中提示语运用要贴切……)
4.能编写有意义的童话故事。
三、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生字词、古诗、读读背背及对课文的理解和对重点段落的分析。
难点:阅读理解、作文
四、复习措施
1、知识归类,形成体系
对复习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比较科学的、易于复习的体系,向40分钟要质量。
2、注重基础
对于基础知识,要让每一位学生掌握好,要争取在基础知识上不丢分,不失分。
3、精讲精练
训练题要精选、题型要广,注意学生自主练习与统一讲授相结合。
4、迎试方法训练
在平时加强对学生一些应试方法的训练,如审题、读题、检查等等。
5、因材施教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优生要强化训练,中等生要培优,学困生要进行个别辅导。
6、复习方法:采用单元和专题相结合的方法。
五、复习时间安排
6月15日第一单元和多音字
6月16日第二单元和近反义词
6月17日第三单元和词义标点
6月18日第四单元和句型
6月19日第五单元和阅读
6月22日第六单元和作文
6月23日第七、八单元和综合
6月24日模拟考试,考试讲评自我针对复习
六、复习教案的备课要求
1、备课内容:以两个单元为一组,备三课时。
第一课时为语基部分(字词、句型及积累),
第二课时为阅读部分(课内重点段式、段落及课外相关段落的阅读拓展),
第三课时为作文(两个习作的点评,优秀习作的欣赏,类似作文题的拓展写作)。另外,每一课时必须附有练习卷。
2、完成时间:6月15日。(电子稿)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突破教材重难点,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引导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通过教规矩和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复习的能力和主动复习的良好习惯。
3、对教学中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新学知识。
4、讲练结合、精讲精练,轻负担、高质量。注重能力培养,使学生喜欢学语文、会学语文。
5、面向全体、不适时机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使优生更优,差生有较大进步。
复习内容:
1、学会200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300个生字。
2、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
4、能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5、能背诵或默写所学的古诗以及课外自学的古诗。
6、能掌握《读读背背》里的成语、名言警句,以及课外的有关知识。
7、能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课外读物,了解主要内容,能按要求答题。
8、能听懂程度适合的短文,并按要求答题。
9、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一段话,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10、留心周围事物,初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做到语句完整通顺、感情真实、学会使用标点符号。
二、复习要点
1、全面掌握本册要求会写的300字和要求会认的200字,并能用这些字组词,写句子。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3、结合《语文园地》中出现的思维训练,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扩散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4、总结延伸阅读和习作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习作的能力。
三、复习形式
以单元复习为主,归类复习为辅,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不让学生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培养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比较轻松的度过复习阶段。
四、复习方法、步骤
(一)单元复习,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逐组课文地进行复习。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复习,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不仅要明确编者选编这一组课文的意图,而且要找出每篇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在单元复习阶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复习;
1、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授梳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对课文中的重点文段进行细致的分析,把平时所做的试题中有关阅读材料找出来,先让学生看一遍,互相提问,然后教师提问,学生抢答。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并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意思,让学生学会把这些词句运用到自己的文段里。
4、要让学生知道一些课文的结构
(二)归类复习
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三部分。
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能正确地拼读音节。要着重复习读拼音,写词语和句子。读拼音,写词语、句子的关键,是拼读后,要先想出语义,然后正确地写出有关的汉字。
2、汉字
新《课程标准》对识字和写字教学都十分重视。本册要“认识常用汉字500个,其中300个左右会写”。所谓认识,就是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文中出现了很多形近字,同音字,关键要让学生理解这些字的意思,分清它们的用法。另外,还有一些多音字。
3、词语
词语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掌握的词语越多,阅读的速度就快,表达的意思就越正确。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而且大部分能在口头和书面中正确地运用。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要注意积累词汇。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对词语的积累非常重视。要求学生积累的词汇,主要是指在课文中所学到的词语。本册有很多四字词语,如:恋恋不舍,左顾右盼等,可对这些词语进行分类,帮助学生记忆,让学生理解意思,并能用这些词语写句子。
4、句子
一个句子能清楚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句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要找出课文中的例子让学生学习,并模仿这些句子自己写出一些来。
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要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把话写得生动一点。如课文《翠鸟》等课文中都有优美的比喻句,从文中找出比喻句,让学生总结比喻句的特征,并学会自己写一些简单的比喻句。
掌握一些关联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如果……那么……等,并掌握这些关联词的作用及用法,能够把它们正确地运用到句子里,使语言更加严谨。
要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病句。如:句子成分残缺、前后重复和矛盾等。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点、字、词、句等)。
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
5、标点符号
能正确地运用句号、逗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双引号,认识书名号等数书中出现的标点符号。
阅读
阅读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方面。课内在单元复习时已讲过,现针对课外阅读进行复习。
阅读分析在课改试卷中占有较大的比分,因此对这部分要重点讲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短文。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从文中找出句子回答问题,这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和认真思考的态度;
另外,还要锻炼学生初步的总结概括能力,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短文的内容,并能说说自己的收获。
习作
从习作的形式来看,有记实性的习作,写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和所想;有想像性的习作,包括看图作文、续写等。从习作的内容来看,有写人、记事(记叙一次活动)、有写景。从习作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不管哪一种命题形式,习作的内容都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一定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习作的题目和习作的所有提示。就本册的习作训练展开复习,让学生积累各种作文体裁的精彩段落和语句,并教会他们如何运用这些语句。
(三)综合复习
本阶段以练习为主,通过以上的复习和反馈,已基本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针对学生易错的题目进行练习。做一些试题,教师认真评讲,要重视讲评的作用,不能就题论题,要举一反三,展开来讲,让学生比较扎实的掌握各个类型的知识。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复习,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充满信心的迎接考试的到来,一定能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语文期末复习计划作文 文案:

期末考试的脚步渐渐来临。在这段有限的时间里,我要加紧复习,迎接期末考试的到来。
语文方面,我要多在阅读上下工夫,要多做一些有关阅读的试卷,这样我的阅读水平才会有所提高。另外,我对生字的掌握还不是特别好,这段时间,我要让妈妈每天对我进行听写。另外我还要多读书,读好书,这样生字的积累和词汇量的掌握才会越来越丰富!
数学方面,我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细心。所以,我要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并加强对概念和公式的理解运用。
英语方面,我对单词的掌握还是不够。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要多读、多记、多写、多背、多说。今后,我要把我掌握的学习英语的技巧熟练地运用到学习当中,那么我的英语成绩一定会越来越高。
希望这次期末考试我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事件虽小,但反映出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语文期末复习计划作文 文案:

语文 重点字词与文学常识:2课时
平时每课都要画出重点识记字词,要求抄写。
文学常识可在复习时再与学生一起温习一遍,要求学生记忆。
宜用测试的方法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2、阅读:6课时,形式:练习,讲练结合。
练习出处:晋江市期末复习提纲十重点篇目练习册中的阅读练习十自拟一张若干题的检测题。
讲评方法:①三种练习用不同方法:晋江市的:宜边做边讲,不宜先分发练习,课外完成。重在指导阅读方法,尤其是在原文中找答案的方法。而练习册中的宜讲评。
②重点篇目要求学生回去复习笔记。
3、作文:4课时,内容:如何写好记叙文。
①开头、结尾
②审题
③选材
④布置回去看作文选,宜最终选定3-4篇文章为范本,如题目开头,结尾、材料等重点学习,稍作识记。
4、文言文:4课时
1)重点抓“之”“而”两个文言虚词,文言实词以文下注释为重点。
2)晋江市复习提纲。
四、其他内容:
1)对对子,这是目前较无办法的:1课时。
2)名著。1课时,老师归纳,平时布置学生作业积累。
3)文言句子停顿。目前老师正迷感。
4)平时试卷(期中、单元、练习)等的错误部分。
5)背诵:
①归纳本册中重点识记理解背诵的内容(文言十现代文)出题小测
②重点测试易写错之字。
五、关于考试
1、用笔用黑色小笔,笔画力求清晰,字迹宜端正。
2、总评分:练字 (10) +作文(20)+期中(10)+期末(40)+平时课堂表现(10)+平时作业\/与单元测试(10)。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语文期末复习计划》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期末复习计划》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语文期末复习计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