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正文

参观麻糍店作文 麻糍培训文案

2019-03-09 三年级作文 类别:叙事 6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参观麻糍店作文 麻糍培训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参观麻糍店作文  麻糍培训文案

参观麻糍店作文 麻糍培训文案:

今天天是阴,可心情却是晴。我和同学金乃倩心血来潮,来到上半街的麻糍店。刚到店门前,只见个个又圆又扁的麻糍摆在板上。我上去一看,它们外面还有一层黄黄的粉,有的上面还盖着红红的“喜”印呢!我好奇地问妈妈:“这是油漆吗?”妈妈说:“这是颜料。”“那是朱红吗?”店里的奶奶走出来笑道:“朱红是有毒的,这是食红粉,是国家批准食用的颜料。”我又问奶奶:“那层黄粉是什么?”奶奶说:“以前是用松树粉,现在都用花粉来代替。”我想:蜜蜂采的花粉都这样的甜,那……我趁大家不注意,用一个手指刮了一点,放在嘴里一添,怎么不甜?怎么有点像面粉?那玩意儿不是加味又有什么用呢?一串串问题从我脑子里蹦了出来。妈妈说:你们猜猜。我和乃倩你一言,我一语,可就是猜不到。妈妈说:“嘿嘿,那是用来防止麻糍与板、麻糍与麻糍粘住用的。”我们俩拿了两个麻糍放在板上粘,麻糍上粘,真的没粘住。看来做麻糍也要懂得很多学问。这时,妈妈指着一个小扫把型的东西问:“这是什么?”我一看:用棕毛做成的,脏脏的,还放在麻糍板上。我抢着说:“这是扫把!”话音刚落,大家哈哈大笑。妈妈笑着说:“这是清理木板的刷子,怎么是扫把呢?哈哈……”说着又拿刷子用硬的一头刷给我们看。我说:“妈妈呀,刷错了!”我又把刷子反过来刷,这时店主阿姨来了。我问阿姨,阿姨说:“你妈妈错了,硬的一头是用来手拿的。”我笑妈妈不懂装懂。这时,妈妈像个小学生一样难为情地点点头说:“噢!原来是这样。”看来多问多用能长见识。接着阿姨又带我们看了石缸似的捣臼、像铁锤的捣杵,还介绍了它们的用途,只可惜我们来迟了,已经没有麻糍捣了。虽然没有看到怎样做麻糍的过程,但我们也了解到很多知识,心里同样很高兴。离开时妈妈买了几个麻糍。我天生喜爱吃糯米食,这软软的麻糍都使我馋涎欲滴了!

参观麻糍店作文 麻糍培训文案:

乾生元松子枣泥麻饼是木读的著名土特产。人们外出探亲访友,都喜欢把它当作馈赠佳品,而亲友品尝之后,总是赞不绝口。 它甜而不溢,油而不腻,香脆可口,别具风味。巴掌那么大小,圆圆的,奶黄的饼面上嵌满了金黄的芝麻。十只一筒。筒上印着灵岩风光。它真不愧为苏式糕点中的名牌特产。 据有关史料记载:生产这种麻饼的店家创始于乾隆年间,原店名为“费萃泰”,开设于木读西街。早期生产香脆饼,后改制枣泥甜饼,进而精制松子枣泥麻饼。一八八一年店名改为 “乾生元 松子枣泥麻讲原料精选,制作精工。先用怡糖、白糖、鸡蛋、菜油按适当比例调匀,拌入上白面粉,揉捏成面团,作成饼皮。再把饼皮均匀地摊在圆匾里,包上馅子。馅子的主要原料是枣泥。制取枣泥,要先剥去枣皮,将枣肉蒸熟,再碾细。除枣泥外,馅子里还有糖粉、糖猪油、糖玉玫瑰、松子仁、胡桃肉等。饼皮包上馅子后,还要用木制滚轴压成圆讲,然后撒上密密层层的上等芝麻。接着,就该烘烤了。烘烤也是一道重要的工艺。炉温必须在500℃左右,时间的掌握也要恰到好处。这样,出炉的麻饼两面均呈金黄,没有焦斑,表面平整,不翘不缩,周围还有自然形成的匀称的花纹。真所谓色、香、味俱佳。 这种麻饼还分为超级麻饼和单面麻饼两大类。超级麻饼用料尤其讲究,具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每只麻饼除了枣泥外,还有松子仁,胡桃肉之类,营养十分丰富。单面麻饼虽说比不上超级麻饼,但也很受群众欢迎,因为它经济实惠。 超级麻饼在一九八三年被评为苏州市优质糕点,远销京、沪、港、澳等地。一九八三年销售量为七十万只,一九八四年则增至一百十万只。麻饼的吃法多种多样。有些人喜欢把它一切四分着吃,象征着友谊;有些人喜欢把它一分为二吃,象征着团圆;还有些人习惯咬一口麻饼喝一口牛奶,或者吃一块苹果什么的…… 不管怎么个吃法,当品尝它的时候,脸上无不洋溢甜蜜的笑容,口里总是连声称赞:“不错,不错,果然名不虚传!”上海人还赠给它一个雅号,称之为“饼中皇后”呢。 噢,亲爱的读者,难道你不想亲口尝一尝我们家乡的土特产—木读松子枣泥麻饼吗?

参观麻糍店作文 麻糍培训文案:

昨天,我和妈妈一起高高兴兴地去西湖边的吴山广场玩。那儿的东西真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甜甜的麦芽糖、可怕的鬼屋、香喷喷的麦当劳……还有形形色色的古老的店铺。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吴山花鸟市场。走进市场,就有一股股花香迎面扑来,把我熏得如痴如醉。到了地下一层,我就牵着妈妈的手一起看机灵的小鱼、可爱的小兔、活泼的小松鼠、懒洋洋的小乌龟……直到把地下一层逛了个遍,我才罢休。
后来,我们又逛了二、三楼,都是卖中草药和卖玉石的和木头雕刻成的艺术品之类的。总之,今天的收获还是挺大的。
三年级:蔡蕙羽
游吴山广场

参观麻糍店作文 麻糍培训文案:

虽然大家都说如今的年味越来越淡了,但是我的外婆家的年味还是十足的,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回味无穷。
我的外婆家在萧山进化,每年正月初二,外婆家附近的吉山探梅处都要进行打麻糍的传统习俗。去年也不例外,记得那天刚吃完午饭,我们就坐上车直奔吉山探梅。来到目的地,那里人声鼎沸,原来早已进入了打麻糍的前奏。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外婆事先将淘好的糯米放在大灶上蒸成饭,但好奇的是没加锅盖敞开式的。这时站在一旁的外公告诉我将糯米蒸成饭最关键,必须保证从里到外的糯米都是熟的,所以不能加工锅盖。
大约二十分钟后,第一锅热气腾腾的糯米饭出锅了,几位经验丰富的外公将其倒入专门用来打麻糍的石捣臼中,用舂头不停地舂捣糯米饭。外公告诉我糯米饭舂捣的越糊越好,此时几位年轻力壮的阿舅也加入了其中的队伍,帮忙轮流舂捣着,大家纷纷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而站在一旁观看的小屁孩们却兴奋地不得了,因为有的还是第一次看到,嘴里还不时地呐喊着加油声。
正当大家有点体力不支的时候,其中一位外公伸手捏了捏糯米饭。这时糯米饭已成了糯米糕,粘粘的好有韧性,告诉大家可以了。
于是便迅速拿到一旁撒有炒米粉的竹扁上,三四人将糯米糕拉成圆扁形,并在上面撒上黄糖和芝麻。就这样第一锅麻糍新鲜出炉了,并用刀切成一块块的。
大家便迫不及待地拿起麻糍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似乎早已忘记了刚吃过的午饭。热乎乎的麻糍,吃在嘴里甜甜的,香香的,软软的,还蛮有嚼劲的,我瞬间双眼紧闭,心间顿时流淌着一种情浓味更浓的感觉。
看到这里,大家有没有馋涎欲滴的感觉呢?明年过年的时候可以和我一起上萧山进化参与一下打麻糍的乐趣,增加现在越来越淡的的年味色彩。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