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正文

下册数学年月日知识作文 数学下册年月日手抄报文案

2019-03-09 三年级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下册数学年月日知识作文 数学下册年月日手抄报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册数学年月日知识作文  数学下册年月日手抄报文案

下册数学年月日知识作文 数学下册年月日手抄报文案:

年月日单元知识整理
(1)一年有12个月。
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每年有7个大月,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每年有4个小月,是4月、6月、9月、11月。
(2)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一年中,7月和8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在年历表上第一年的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也是连续的两个大月。
(4)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
(5)日期每加7天,星期几都是相同的。
例如,6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6月8日还是星期三。
(6)2月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
2月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闰年全年有366天。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平年第1季度第2季度第3季度第4季度天数90919292半年上半年181天下半年184天
(7)
闰年第1季度第2季度第3季度第4季度天数91919292半年上半年182天下半年184天
一年有4个季度。
第一季度是1月、2月、3月;第二季度是4月、5月、6月;
第三季度是7月、8月、9月;第四季度是10月、11月、12月;
平年的上半年有181天。(提示:可以把平年的第一、二季度加起来)
闰年的上半年有182天。(提示:可以把闰年的第一、二季度加起来)
一年四季是春夏秋冬,不等于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10)平年全年有365天,有52个星期零1天,
闰年全年有366天,有52个星期零2天。
(11)常用的节日、纪念日一定要记住:
元旦:1月1日爱耳日:3月3日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
劳动节:5月1日儿童节:6月1日爱眼日:6月6日建党节:7月1日
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残疾人:12月3日爱牙日:9月20日
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
(12)如何计算某个节日多少周年?
当年年份-成立年份=()周年
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成立多少周年?
2017-1949=68周年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年成立68周年。
例2:小华今年4月3日10周岁,他是哪一年出生的?
当年年份-()周岁=出生年份
2017-10=2007年答:小华是2007年4月3日出生的。
(13)王小刚不久前过了第10个生日,可他爸爸才过了9个生日。这是因为爸爸的生日是在闰年的2月29日。
(二)24计时法
1、普通计时法:又叫12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12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必须加上大概的时间段词语(如凌晨、早上、上午、下午、晚上)
2、24时计时法:在一日(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1日=24时→今天的24时也叫明天的0时。(一天的结束也就是第二天的开始)
前12小时后12小时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0:00凌晨0:0013:00下午1:001:00凌晨1:0014:00下午2:002:00凌晨2:0015:00下午3:003:00凌晨3:0016:00下午4:004:00清晨4:0017:00下午5:005:00清晨5:0018:00傍晚6:006:00早晨6:0019:00晚上7:007:00上午7:0020:00晚上8:008:00上午8:0021:00晚上9:009:00上午9:0022:00晚上10:0010:00上午10:0023:00夜里11:0011:00上午11:0024:00夜里12:0012:00中午12:000:00是一天的开始,24:00是一天的结束。由24时记时法转换成普通记时法:添上时间名词由24时记时法转换成普通记时法:添上时间名词,将小时数减去12由普通记时法转换成24时记时法:去掉时间名词由普通记时法转换成24时记时法:去掉时间名词,将小时数加上12
3、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把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进行互化。
如: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转换方法:
(上午9时)9时(12时前时刻不变,就差“上午”两个字)
晚上9时(21时)(9+12=21时)
(下午4时)16时(16-12=4时)
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24时计时法不加。
4、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时间与时刻的不同: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例1:小明早上7时到校,下午4时离校,他一天在校时间多少小时?
早上7时是7时
下午4时是16时
16时-7时=9时
答:小明一天在校时间是9小时。
举一反三:
例2:上午第一课上课时间是8时30分,一节课40分钟,第一课什么时刻下课?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8时30分+40分钟=9时10分(1时=60分钟)
答:第一课9时10分下课。
例3:小强买了一张火车票,票上标明发车时间是16:45,从小强家到火车站要30分钟,车站规定发车前5分钟停止检票,小强最迟应在什么时间从家里出发?
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
30分+5分=35分……先求出经过时间,经过时间包括路上消耗的时间和检票时间。
16时45分-35分=16时10分
答:小强最迟应在16时10分从家里出发。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天(日)=24小时
1时=60分=3600秒1分=60秒1星期=7天

下册数学年月日知识作文 数学下册年月日手抄报文案:

认识年、月、日
教材第44~46页的内容。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2.掌握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每个月的天数。
3.培养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分清大月和小月。
2.能够正确说出每个月的天数。
2014年年历卡一张。
口答下列各题。
2时=()分1分=()秒1星期=()天3分=()秒
60分=()时120秒=()分5星期=()天5时=()分
老师指出任意一道题,请学生们说一说计算过程。
1.导入新课。
老师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了一些时间单位,例如:时、分、秒等,那么,你知道还有哪些时间单位吗?(学生口答)
老师: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年、月、日。(老师板书课题——年、月、日)
(1)老师出示下图。
老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幅图中圆圆的球体就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那么,你们知道一日有多长吗?(可以让学生来回答)
老师: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一日的长短就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现在你们明白了“日”的由来了吧!
(2)老师出示下图。
老师: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得知一月的长短就是月亮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现在你们知道“月”的由来了吧!
(3)老师出示下图。
老师: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得知一年的长短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365天,现在你们知道“年”的由来了吧!
2.教学年历卡。
老师出示年历卡。(2014年年历卡)
老师提问:现在,我们每位同学的手里都有一张年历卡,请你认真观察你手中的年历卡,说一说,你从上面发现了什么。
学生甲:我发现一年有12个月。
学生乙:我发现一年中有些月份有31天,有些月份有30天。
学生丙:我发现一年中唯独二月的天数和其他月份的天数不相同,2月只有28天。
学生丁:我发现每星期都是7天,周六和周日两天用红颜色标示。
老师:刚才同学们的发现都非常正确,现在让我们大家再一起回顾一下。
(1)一年有多少个月?
(2)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各有几天?
(3)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呢?
老师提问:在一年中有许多个节日,请你在今年的年历卡中分别找出儿童节、国庆节、教师节、劳动节、妇女节、元旦这些节日分别是几月几日,并说出这些节日是星期几。
老师追问:你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吗?请你用铅笔在今年的年历卡上圈出你自己的生日,说一说这一天是星期几。
学生动手操作。
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年历卡上找一找爸爸妈妈的生日,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告诉学生在爸爸妈妈生日的时候要主动说一声“生日快乐”。
3.教学大月和小月。
老师提问:刚才我们已经清楚了一年当中有12个月,而且知道了每个月的天数,下面就请同学们把每个月的天数填在表格里。(根据你手中的年历卡)
月份123456789101112天数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填好的表格,和同桌(或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老师: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称为大月。大月有哪几个月呢?请同学们大声地读出来。
学生:一年有12个月。大月(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老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那么有30天的月份呢?对了,我们习惯上把它们称为小月。小月有哪几个月呢?请同学们看着表格,大声地读出来。
学生:小月(30天):四、六、九、十一。
老师:请同学们数一数一年中大月有几个,小月有几个。读一读。
老师追问:我为什么没有听见二月呢?(因为二月是28天,所以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老师提问:现在,我们知道了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那么,有什么好办法能较快地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呢?
老师向学生介绍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请学生举起左拳,背向自己,开始数月份。拳头凸出的部分是大月,凹进去的地方则是小月,我们把二月除外,注意数八月时要从数一月的地方数起。
老师引导学生小结: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是大月,每月都有31天;四、六、九、十一是小月,每月都有30天;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1.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1)让学生查找有意义的日子是几月几日。
(2)让学生在年历上圈出来。
(3)帮助没有完成的学生。
2.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1)学生在组内讨论。
(2)全班订正。
3.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1)学生查找资料。
(2)学生计算。
(3)全班订正。
4.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
(1)学生单独完成。
(2)全班订正。
5.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的第5题。
(1)让学生查找年历。
(2)说说元旦是星期几。
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的第6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10月1日中国共产党生日:7月1日
中国教师节:9月10日中国植树节:3月12日交流略
2.六一儿童节:星期一五一国际劳动节:星期五三八妇女节:星期日
3.19491012049101
4.(1)7862(2)3042
5.星期五
思维训练
国际残疾人日:12月3日全国爱耳日:3月3日全国爱眼日:6月6日
全国爱牙日:9月20日
认识年、月、日
时间单位:年、月、日。
一年有12个月,把有31天的月份称为大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把有30天的月份称为小月(四、六、九、十一)。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
1.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几乎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是有差异的。而且学生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也是非系统的、模糊的,甚至有错误的理解,但是都为他们学习年、月、日打下了基础。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老师首先安排学生观察年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年历中发现各月的天数,从而探索出大月、小月。
2.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体会思考的快乐。本节课,老师首先让学生收集了丰富的材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去发现知识,让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产生思维的碰撞,去深化理解知识;接着让学生创作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学生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像诗人一样创作出了歌诀,像数学家一样发现了用拳头记忆的方法,他们经历了再创造的过程。
3.重视情感体验,拓宽学生的视野。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大胆地打开门窗,让现实生活的“灿烂阳光”照亮我们的数学课堂,让数学学习活动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更加贴近生活,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是从生活中走来、在生活中发展、为生活服务的,从而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生活现象,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题呈现了比较直观的年历,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年历,并回答问题。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每个月有多少天,教材介绍了拳头点数法,生动活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借助于平时对时间的直接经验和想象力,把抽象的时间和具体的事件联系在一起。46页的“想想做做”,让学生从年历上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几月几日,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中国教师节是几月几日,中国植树节是几月几日,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逐步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
为什么八月有31天?大月小月的由来?
人们都有这样的常识,阳历有大、小月之分,即阳历月份有这样的规定:“4月、6月、9月及11月有30天,其余的月份有31天,2月例外,只有28天。”月份的大小,始于罗马帝国凯撒时代。当时凯撒派人修订历法,制定了儒略历法,决定凡有特别宗教意义的月份31天,不重要的月份30天。因此,取名门神的1月,以战神为名的3月,为表示尊敬凯撒大帝而取名的7月,都有31天。因为2月是处死犯人的月份,属不吉的时间,所以只有29天。凯撒大帝的继任人奥古斯的生日在8月。为了和凯撒等同起来,他要求把8月也加成31天。为了要使8月有31天,他便从2月再借来一天,把2月减少到28天。又为避免3个大月的月份连在一起,又规定9月及11月各有30天,把10月及12月加长到31天。

下册数学年月日知识作文 数学下册年月日手抄报文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1)
“了解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通过生活经历和日历卡片了解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大月份、流产的知识,并记住每个月和年的天数。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独立探索,发现一年中有几个月和流产,在合作和交流中发现二月的特殊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
过程和方法:
1.在自我探索一月、七月和一月之间关系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为简单的归纳和推理选择有用的信息。
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课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一月的时间观念,并渗透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求知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时间单位年、月、日,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困难]
找到并掌握大月亮和小月亮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介绍
1.猜谜:奇怪的是,一个东西诞生了。
他穿着300多件衣服,每天脱下一件,年底留下一件皮革。
老师说了谜语,学生猜了出来。揭开“日历”之谜。
2.我们生活中每天都有许多事情发生,也有许多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请仔细看屏幕上的这些图片。你知道这些照片上画的是什么有意义的日子吗?(显示主题地图)
1949年10月1日国庆节XXXX7月13日,中国成功申办奥运会3月12日植树节6月1日国际儿童节
这些都是以年、月和日表示的时间单位。除了我们知道的时间和分钟,常用的时间单位包括我们今天必须学习的年、月和日。(设定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引入话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爱国情操,让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基础上,介绍年、月、日的知识。
第二,独立调查、合作和交流
1、知道年、月、日
(1)课件展示XXXX年历卡片。
(2)观察课件显示的是哪一年的日历卡。
(3)分别查找10月1日、7月13日、3月12日和6月1日,看看每一天是什么日子?
(4)老师:今年的日历卡有很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请在日历上寻找问题的答案。
老师在黑板上写道:(1)一年有几个月?
(2)哪个月是31天?(3)哪个月是30天?(4)二月有几天?(5)一年有几天?
(5)学生自主合作与交流
(6)分组报告结果:一年12个月;
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和十二月都是31天。四月、六月、九月和十一月都是30天。二月有28天。
一年有365天。
2、知道大月份,流产。
通过仔细观察,我们有了许多新发现,增加了我们的知识。传统上,我们称31天的月份为大月份,30天的月份为小月份。老师:哪两个月是连续的月份?(7月和8月)
老师:二月是一个大月份还是一个小月份?(这既不是一个大月份,也不是一个小月份。二月的天数少于大月和小月,所以二月被称为特殊月或平月。)
老师:一年有几个月?多少次流产?想想是否有一个好方法来记住它。(独立思考后的小组交流)反馈:?
(2)每个人都记得自己的头。你听说过“拳头记忆”吗?这本书介绍了“第一符号”。打开课本的第48页,先自己学,然后和你的同桌谈谈。
在投影中展示左拳图片,指向左拳图片并和学生一起数。
巩固问题:拳头凸起的部分表示每月有多少天?每个月有几天?哪个月被排除在外?
(学生自己学习,在同一张桌子上交流,并通过全班的反馈投影展示“第一记忆法”)(3)他们还可以创作歌谣来帮助记忆:(课件展示歌谣)
歌谣的记忆:一天、三天、五天、七天、八天、十天、三十一天都不坏。歌谣的记忆:七个月在心里,七个在前面,八个在后面;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其他月份是流产。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现有经验,提供观察材料,组织学习活动,激活现有经验,引导发现规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让学生独立演示左拳记忆法,以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记忆。运用押韵记忆的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判断一个月是大月份还是小月份以及天数。押韵朗朗上口,易于背诵和记忆,生动有趣,从而加深理解和巩固记忆。
3.计算一年中的天数。
老师:一年有几天?
(1)集团沟通与合作计算全年天数。(2)学生报告并上台计算过程。
(3)集体检查:(1)31+28+31+30+31+30+31+31+31+30+31+31+30+30+30+31=365天
(2)31×7+30×4+28=365天
三、巩固练习(1)填一填
1.一年有()个月,包括()个月、()个月、()天和()天。
2.五月的最后一天是()九月的最后一天是()
3.在XXXX,小明连续两个月呆在奶奶家,整整62天。这两个月是(和)。
4.小李连续两个月呆在奶奶家。她可能呆在奶奶家写下了我的生日,比教师节晚了一天。
我出生在一年中最后一次流产的第一天。我出生在9月30日的第二天。我出生在8月1日的前一天。我的生日比教师节晚一天。我的生日是植树节后的第五天。
我妈妈出生在一年的最后一个月的第一天。我父亲出生在今年上半年最后一次堕胎的最后一天。(3)判断
1.一年365天。()2,25个月大于2年零5个月。
3.1996年可以被4整除,所以1996年是闰年。)1900年可以被4整除,所以1900年是闰年。(5)24个月是两年。四月和五月有61天。()
(7)5月30日,XXXX是星期一,6月1日是星期二。(8)闰年有366天。我父亲4月31日去杭州出差了。()
(月)日)
10)2100÷4=525,所以2100是闰年。()
11)暑假在七月和八月持续62天。()
观察XXXX日历。
六一儿童节是一周()。(2)4月有()周和()天。
1.一年有()个月,其中大月份有()个月,小月份有()个月。2.8月1日的前一天是()月。6月30日之后的第二天是()月。
三月和五月的最后一天是()日。十一月的最后一天是()日。4、24个月=()年。
一年有()个月。1年3个月=()个月。(2)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和十二月有()天。3)4月、6月、9月和11月每个月有()天。二月有()天。(5)全年有()天。一年有()个季度。
第一节有()第二节有()第三节有()第四节有()
肖强刚满12岁,只有3个生日。你知道他什么时候出生的吗?
小红在她奶奶家连续呆了62天,整整两个月。你知道她去她祖母家两个月了吗?
第四,家庭作业。
收集XXXX的日历,找出你知道的节日,看看今天是什么日子。五.摘要
1.通过这一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集团报告)
2.时间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希望学生们珍惜时间,每天学习新知识,每个月都有大收获,每年都有大进步。六、预览24小时计时法

下册数学年月日知识作文 数学下册年月日手抄报文案:

第六单元《年、月、日》
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年、月、日》
单元教材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低年级的小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为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像力。因此教材注意选取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有意义的日子引入,让学生初步认识年、月、日,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然后利用年历和月历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探索和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每个月有多少天,教材介绍了拳头点数法和记大月的歌诀。另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小组合作活动的场景,互相猜猜生日是哪一天。
24时计时法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广泛采用着,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教材中还介绍了一些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并渗透着时间和时刻不同含义的教学内容。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
2、加强对钟面的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一日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面外圈与内圈的数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24时计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直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相结合,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从而体会时间的可贵和学习的乐趣。
单元重难点
1、掌握年、月、日等方面的知识,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1时刻。
2、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及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感知知识,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单元课时安排:
年、月、日…………………………1课时
24时计时法…………………………2课时
实践活动:制作年历………………1课时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学内容: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
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
联系儿童的生活认识小数,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数的知识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元教学重难点
小数的读、写法;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的含义的理解。
联系现实背景,结合具体内容,帮助理解小数含义。
单元课时安排
认识小数…………………………3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课时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内容: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有以下特点。
1.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解决问题,《标准》中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是:“能在教师引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本单元教材努力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造条件。
首先,教材以学校生动活泼的内容为素材,展示实际活动中的计算问题。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教材从学校生活选材,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的理解。同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解决问题,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从数学角度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其次,教材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练习二十三的16道习题,反映多方面的具体情境和问题。有小学生自己的活动事例,跑步锻炼、游泳、贴照片、划船;有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家庭产生垃圾、一座楼房里的住户、一家人去参观,儿童剧场的演出……还有餐饮服务、运输、整理图书、饲养猩猩、啄木鸟和青蛙捉害虫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各方面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生产、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使学生多次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受到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教材呈现了解决问题的内容,注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每一个例题展示了不同学生想出的不同解决办法,使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练习中的习题,有的情景图中蕴涵有解决问题的多种信息,揭示了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选择信息,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第3题,学生可以从先算出每层多少瓶入手解决问题,也可以从先算出每摞多少瓶入手解决问题,还可以……完全取决于学生观察思考的角度。这些习题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寻找一种或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发展创新意识。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寻找一种或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发展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解决和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难点: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关键: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懂得每一步算式解决了什么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解决问题5课时
实践活动:设计校园1课时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单元教材分析:
和前几册教材的思路相同,本册教材除了在有关单元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外,还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来介绍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本单元主要是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和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例如,学生在学习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这样表示出的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又如,我们学习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
本单元的例1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
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例2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集合,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难点:用集合圈(韦恩图)表示事物(元素)。
关键:充分利用学具、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课时安排
数学广角2课时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下册数学年月日知识》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下册数学年月日知识》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下册数学年月日知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