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正文

人教版音乐《绿色的梦》教案作文 人教版音乐《绿色的梦》教案及反思文案

2019-03-08 三年级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人教版音乐《绿色的梦》教案作文 人教版音乐《绿色的梦》教案及反思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教版音乐《绿色的梦》教案作文  人教版音乐《绿色的梦》教案及反思文案

人教版音乐《绿色的梦》教案作文 人教版音乐《绿色的梦》教案及反思文案:

第一课时:《苗岭的早晨》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
3.了解作曲家俞逊发,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感受乐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与表达的不同的情绪。
2、学生感受民族音乐,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听赏法、引导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设备、演示文稿、Flash画面、磁带。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学生走进教室。
二、引入
知道我们刚才听的歌曲吗?
是啊,(唱)“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走进一个神秘的地方,去听听那里的音乐。
三、欣赏《苗岭的早晨》第一乐章
1.听的时候请你仔细思考,你想到了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多媒体展示苗岭风景画面(播放第一乐章音乐)。
2.谁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听了这段音乐之后的感受。
(很美……鸟叫……仿佛来到……)鼓励多种见解。是啊,我们有一个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珍惜。
3.这么美的音乐它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一遍在听的时候,看老师的手有什么变化吗?学生随教师一起用右手走旋律。
感觉到什么了吗?(音拖的长……很优美抒情……)(节奏自由、宽松)。
4.谁知道这么美的音乐是来自哪个民族吗?(苗族)这首乐曲就叫《苗岭的早晨》。知道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鼓励学生随意说出自己知道的乐器)。
教师小结并用课件展示出乐器小提琴,进行简单介绍。
5.现在让我们伴着《苗岭的早晨》第二乐章的音乐走进苗族。多媒体放映有关苗族服饰、居住、歌舞图片。
6.匆匆走了一趟苗族,谁来说说你对苗族的印象?你还知道哪些呢?(个别交流)
7.看来同学们对苗族的了解还真不少,那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具有苗族特色的歌曲,听……。多媒体播放苗族飞歌特点歌曲《小背篓》。
这首苗族歌曲给你带来的又是怎样一种感觉呢?(声音尖高……)。
8.这就是苗族的飞歌,它的音比较高、尖,节奏宽、自由(多媒体展示)。那么之前我们听的《苗岭的早晨》第一乐章的音乐和刚刚听的苗族姑娘唱的歌曲有类似吗?(有)所以它是一首具有苗族飞歌特点的乐曲。
9.多媒体播放:让我们再欣赏一遍用口笛演奏的具有苗族飞歌特点的第一乐章。演示文稿展示乐器口笛,向学生简单介绍乐器口笛。拓展有关乐器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四、欣赏《苗岭的早晨》第二乐章
1.听赏第二乐章。
你感觉第二乐章音乐和第一乐章音乐有什么不同吗?(节奏快、欢快、热闹)是啊,第二乐章的音乐甚至使我们有点想动起来的感觉。
2.你想跳一跳苗族舞吗?
(1)多媒体图文介绍芦笙、木鼓、板凳等舞蹈。
(2)再次欣赏第二乐章,看老师表演的苗族舞:示范苗族舞的扭跨、踢腿、跳跃。
(3)教学生表演苗族舞的几个动作并加入“拍一拍”。
(4)跳一跳。
在第二乐章的伴奏下,师生同舞,也可拍手表示感受。
五、听全曲
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苗族,领略了苗族的风光,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由小提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说说你的收获。
六、小结
课件出示“笛子”:同学们听过笛子演奏的《苗岭的早晨》吗?
请欣赏:苗族舞蹈《苗岭的早晨》它的伴奏音乐是用笛子演奏的,注意倾听和观赏哟!(学生听赏)
下课!
第二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少先队植树造林歌》
教学目标
1、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种树时的愉快心情及盼望小树成材的美好心愿。
2、体会连音线在歌曲中的作用。
3、用律动的方式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欣赏的乐曲《苗岭的早晨》。
竖笛练习:
2、导入新课。
3、美妙的音乐将我们带到了山清水秀的苗家山寨,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该是多么幸福。具统计,从1970年到2002年,由于地球上的森林覆盖率下降了12%,生物多样化下降了1\/3,淡水资源减少了55%。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如此严重,怎么办?
学生:保护环境
教师:举例(发散思维:绿化、种树)。
教师:谁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
学生:回答问题(提前查资料)。
3、学唱歌曲。
(1)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简要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介绍词曲作者)。
(3)学习歌谱:注意歌曲中的连线(第3、5、6、8小节)。
(4)学习歌词。
学生:分组练习。
4、创编歌曲的律动。
第1、2小节拉手原地点踏步;第3、4小节双手上举摆动;第5、6小节一人蹲一人站站立,摆头;第7、8小节双人拉手转圈,最后一小节造型。
教学评价
1、是否能熟练、完整地演唱歌曲。
2、歌曲中连音线的唱法
3、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
第三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正确地聆听音乐的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模唱乐曲的主题旋律,并通过多次聆听准确辨别五次变奏。
教学过程
1、初听全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2、再听全曲:你知道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主奏的吗?
3、介绍主奏乐器:木琴。
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木琴的相关资料和图片,有条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资料,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分段欣赏。
(1)引子:感受木琴音色特点。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这段音乐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想象,描述出鸟鸣、流水,自由的节奏表现了一幅山林日出的景象。)
(2)主题听赏:出示主题谱例,旋律记忆。
A、主题:乐曲的速度?力度?情绪?
B、出示谱例:模唱记忆主题。
C、揭示课题《小松树》。
(3)再听全曲;这个旋律总共出现了几次?它们都是用木琴演奏的吗?
(4)再听全曲:当听到用木琴演奏的乐段举手表示。它们和第一次出一的旋律有变化吗?有什么不同?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区分第二变奏的加花和第四变奏的变速。)
(5)再听全曲:还有几个乐段不是用木琴演奏的?它们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听辨和小组讨论总结出正确答案)
5、完整聆听,整体把握乐曲的情绪。
6、学唱歌曲:出示歌篇,演唱歌词。
7、分小组讨论运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现乐曲。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舞蹈、歌唱、绘画、打击乐伴奏的方式表现乐曲。)
教学评价
1、学生参与的程度和参参与率。
2、模唱主题的准确程度和听辨奏的准确度。
3、能否与他人合作,运用歌唱、舞蹈、绘画或打击乐的形式表现乐器。
第四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音乐情景剧:《森林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看图了解故事情节。
2、用沮丧、无可奈何的心情演唱歌曲《为得了》,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及表现力。
3、用图画、表演、配乐、朗诵、打击乐、歌舞的开式表同《森林的故事》。
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师生课前查阅关于森林的资料)。
教师:谁能把自己找到的关于森林的图片或其他资料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学生:出示生长茂密的森林图片并给大家介绍。
教师:据一份可告材料报告,在过去的1970年到2002年间,地球上的森林覆盖率下降了12%。;在此生物多样化下降了1\/3,淡水资源减少了55%。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图片给大家看。出示荒漠的图片。我们听到了触目惊心的数字,真为人类生存的环境而担忧。是吗?大家还能举出哪些例子来?
学生:森林火灾、滥确滥伐、动物种类的消失等。
教师:生态平衡被打破,终将会威胁到我们人类,多么可怕,作为人类应怎样做呢?
学生:种树造林。
教师:就像歌曲《少先队员植树造林歌》中唱的那样,用我们的力量给祖国的绿化事业,让城市、乡村、田野到处充满生机勃勃的绿色,那该多好呀!
2、出示本单元中的五张图片。
教师:这五张图连在一起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故事的梗概。
教师:没想到森林里的动物们也会遭到失去家园的动难,一会儿我们要将这个故事编成音乐剧,让更多的朋友们知道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大家愿意吗?看哪个组同学最成功。
3、学唱歌曲部分。
教师:在演出之前,我们一起先来学唱歌曲《不得了》。
出示歌曲,播放歌曲录音,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及音乐形象。
教师:指导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歌曲。你们觉得动物们唱这首歌时的心情怎么样?
学生:伤心、着急等。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是怎样表现这种着急的心情的。
教师:歌曲的特点就是2/4、3/4拍交替运用。而且我们发现每拍后面都有八分休止符,让我们感到动物们的语气是那样急切。间奏的引入好像是描写动物们慌乱的脚步声。三个乐句一层一层跌落,表现了动物的伤心、无可奈何的样子。结束句突然出现了一个四拍的长音,并且稳稳的落在了66\/50\/\/上,首尾呼应,结束歌曲。
学生:尝试完整地演唱。分组唱熟歌词。尽量做到形象生动。
4、分组设计活动,表现情景剧《森林的故事》。
教师提供素材:各种动物的头饰、打击乐器(沙锤、双响筒、铃鼓、碰钟、响板、小笛子等),音响资料等。
5、各组展示。
教师:请观看的同学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课堂小结:演音乐剧是对大家表演才能的一次锻炼,关于演情景剧大家有没有想变的?
学生自由发言。
注:本课可以用两课时完成,排练的过程很得要,表演要层次清楚,不拖拉。
金榜VIP已享免费阅读及下载

人教版音乐《绿色的梦》教案作文 人教版音乐《绿色的梦》教案及反思文案:

\"给我们的大地一片绿色,让我们的大地更加洁净。\"这就是我的梦想,我想这也是全地球人的梦想。
以前的地球绿树成荫,百花齐放,地上的小草如一块块翡翠,小鸟在天空自由自在飞着,唱着多么好听的曲子哇!天空上一片雪白雪白的云朵,天空如清水洗过的宝蓝石,多么美啊!小河清澈见底,鱼虾在水里嬉戏玩耍。空气中也弥漫着一阵阵清香,让人心旷神怡。小动物们在森林里奔跑,喝水,那真是一副美丽又生机勃勃的画面啊!
可是现在呢,人类为了金钱,为了利益,一直在破坏大自然,破坏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人类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水,废渣破坏了小河,原本清澈的河水已经被染黑了,小河里的鱼虾都翻着肚皮;小草也被人们烧光了,大自然缺少了生机勃勃;天空不再湛蓝,反而像披了一块乌黑乌黑的破布,空气中漂浮着难闻的气味,污染严重,让人心惊胆战,人们出门都要戴着口罩。还有那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也因为人类的利益不断杀戮,变得越来越稀少了。我们的地球和以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这都是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的呀!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在海边观赏日出的时候,一阵阵臭气扑面而来,你舒服吗?当你在草地上休息时,旁边一股股鱼虾的臭味向你袭来,你多么扫兴!当你在路边散步时,一阵阵汽车的尾气扑向你,你心情如何呢?
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能重现一个绿色的天地,为了我心中那个绿色的梦,我作为一名小学生,呼吁大家:一、不要乱丢乱扔垃圾,保护环境,从自我做起。二、如果发现有人污染环境,随意排放废气,废水,废渣,要向有关部门报告。三、节约用水用电,绿色出行,能走路就不要骑车,能骑车就不要乘公交,能乘公交就不要开车。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保护地球,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吧!

人教版音乐《绿色的梦》教案作文 人教版音乐《绿色的梦》教案及反思文案:

在绿色的森林里,有几座漂亮的小房子。那里住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红的是小白兔的,绿的是小花狗的,黄的是小鸭的——房子前边是一条小河,河水清澈,碧绿。小动物们都爱喝小河里的水。可是有一天,小狐狸从这里路过,把香蕉皮扔进了小河。小河生气地说:“你这样破坏我美丽的模样,以后你们就喝不到甜甜的水了。”小狐狸不屑一顾地说:“扔个香蕉皮,没什么了不起的!”说完就大摇大摆地走了。从此,小兔扔个萝卜根呀,小猴扔个西瓜皮呀等等,小河苦劝了无数遍,可是他们都不在乎。小河伤心极了,每天以泪洗面。有一天,小花狗从这儿经过,听见小河呜呜的哭声,就关心地问:“小河姐姐,你为什么哭得这样伤心呀?”小河哭着说:“你闻闻,什么味?”小花狗凑近一闻,哎呀,一股酸臭味,不由得后退一步:“你怎么变得这么臭呀?”小河停下哭声,哽咽地说道:“小狐狸他们,他们不爱护我,乱扔垃圾,我,我就变臭了。”小花狗劝说道:“小河姐姐,你不用伤心难过了,我来帮助你。”

人教版音乐《绿色的梦》教案作文 人教版音乐《绿色的梦》教案及反思文案:

春日,踏着嫩绿的草芽儿,拖着被夕阳拉得变形的身影,我来到故乡的小溪旁,寻找那曾经失落的梦。
和风潇洒的三月,春的一丝温馨溶化了我那冰冻的思绪一我们用片片竹叶精心制成的小舟是绿的,捐消的流水是绿的,孩童的梦也是绿色的。于是,十几只绿色的小舟,带着我们绿色的憧憬,去圣爱伦!去好望角!去黄金海岸!去北冰洋!去南极洲!
我追赶着奔腾的小舟,欢呼着,狂笑着,但还没等我清醒过来,一个旋涡却把我的小舟卷进一个风平浪静的小港湾。眼看着伙伴们的小舟绕过旋涡,冲向远方,我几次想追赶远去的伙伴,可是,一见那可怕的旋涡,我胆怯了,退缩了——
哦,小溪流,你可知道我童年那绿色的梦正丢失在你的怀抱中。
今日,带着玫瑰色的梦幻,故地重游。我尽力地寻找那绿色小舟的影子。终于,我找到了!在那条柳丝上初绽的点点黄绿。不就是吗?
我思索着。
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感情浓烈,如火山喷发,汩汩而出,能深深打动读者。切合实际,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人教版音乐《绿色的梦》教案》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人教版音乐《绿色的梦》教案》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音乐《绿色的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人教版音乐《绿色的梦》教案》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