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正文

环境作文 环境监测文案

2019-03-08 二年级作文 类别:其他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环境作文 环境监测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环境作文  环境监测文案

环境作文 环境监测文案:

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少用一张纸、一个塑料袋,少砍一棵树等等,这些都是节约资源的行为。人人低碳生活,不是返璞而旧,而是要人人返璞创新,也是尊重自然,使人类与自然共生共荣。环保作文: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享受着新科带来的种种欢乐。蓦然回首,身后已是无穷无尽的环境污染。小河不再清澈,天空也不再蔚蓝。环保,已是迫在眉睫。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爱护我们的家园是每一个人共同的责任。也许你会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不能左右化工企业的污染排放,也没能力去阻止那些尾气排放超标的汽车上路……对于环保,我真的无能为力。其实,当你真正的认识环保的重要性,你会发现环保就在身边,我们可以通过身边一些小事做起,将我们的环保热情汇集,同样会产生无穷的力量。
下面是一个鱼和大海的的故事,有一天,大海退潮了,沙滩上躺满了“搁浅”的鱼,眼看就要干死了。这时有一个小男孩在岸边,把鱼一条条捡起来,然后扔回大海。一个成年人走过来,不屑的说:“沙滩上有这么多鱼,就凭你,能救几条,有谁在乎呢?”小男孩捧着鱼,坚定地说:“这条在乎!”……环保,刻不容缓,需要我们从点点滴滴做起!个人的环保行动就似一盏灯,一盏灯亮了,给我们带来了些许光明,如果大家都点亮手中的那盏灯,世界将一片光明。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注意环保:听音乐把音响和电视声音开小一点,减少噪音;洗衣服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污染。交通出行方面少开私家车,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选择环保型的汽油和柴油;尽量购买本地产品,少用一次性制品;不随地扔垃圾,看到地上有废纸,弯腰将其捡起;生活垃圾合理分类,集中废旧电池,送进废旧电池回收箱,不可回收的垃圾扔进垃圾箱。路遇绿色草坪,脚下留情绕道行走;保护野生动物,不贪图美味,将其残忍剥皮吃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时刻谨记在心的。做到环保,仅仅这些是不行的,需要我们做的还有很多,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创造我们的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环保是爱护我们家园的必修课,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健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就让我们做一个孩子一样的人,一起点亮手中的灯共同前行!
在学校里,感受着校园绿色植物为我们带来的清新空气,总觉得心情要好上好多。想一想,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向高质量,高档次,高水平的方向发展了。但是,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前的青山绿水,如今已是高楼大厦。难得见到一片森林,却失望的发现旁边,是工厂高高的黑烟囱……看着一天天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束手无策。其实不然,你知道吗?在我们生活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上,有很多容易疏忽的环保细节。平日里,如果有喝过了的饮料瓶,最好不要随手扔掉。我们可以把它们集中起来,到一定的时候,就可以把收集的饮料瓶卖掉。还能收获一笔小小的零花钱。重要的是,如果把塑料瓶集中到一起处理的话,把塑料瓶送到再生工厂,经过粉碎、清洗、干燥等过程就可以得到二次塑料原料,可以制造出其他的塑料用品。这样,节约了不少的资源呢!除了最熟悉的塑料瓶,我们也要回收其他的生活垃圾。处理垃圾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垃圾的生产量每年每天都在增加,专门用于填埋的土地越来越难找到。垃圾中还有化学物质,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污染到地下水源和土地。对于垃圾,我们可以把他们利用起来,制成小工具,装饰品:用废布拼贴成手提袋,坐垫;书可以一直使用到不能继续使用为止,如果有用不上的旧书可以用于没捐活动;把废旧的电池收集起来,而且最好使用环保电池……如果你知道,回收一吨纸可以制造出八百公斤的再生纸,这相当于少砍了十七棵树。易拉罐完全可以百分之百的再利用。科学家已经研究出了通过旧的塑料制品和碳粉结合的代金属原料……如果每一个人在丢垃圾之前都可以想一想这些,无形中也减少了不少不必的浪费。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会保护资源,尤其是——水。现在,全国每天有快一吨的污水直接排入水体,三十五个重点湖泊有十七个被污染,三分之一的水体不适于灌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城市水域严重污染,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城市水源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百分之四十的水源不能饮用……我们要有节水的意识,时刻检查自己家中的自来水管道是否完好,是否漏水。少使用清洁剂,减少水的污染。如果见到水管破裂应及时拨打啊抢修电话……我们的水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的珍惜。我们要关心大气质量,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在不断的变多,各种废气,浓度越来越高……请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植树造林,保护身边的绿色植物我们的绿色守卫军!生活中的点滴都会是我们低碳生活的一部份,我们要从身边的每一个地方做起,低碳生活,每人出一份力,让生活更美好
二年级:undefined1993

环境作文 环境监测文案:

id=\"cke_pastebin\">
环境(environment)是指周围所在的条件,对不同的对象和科学学科来说,环境的内容也不同。
id=\"cke_pastebin\">
对生物学来说,环境是指生物生活周围的气候、生态系统、周围群体和其他种群。
id=\"cke_pastebin\">
对文学、历史和社会科学来说,环境指具体的人生活周围的情况和条件。
id=\"cke_pastebin\">
对建筑学来说,是指室内条件和建筑物周围的景观条件。
id=\"cke_pastebin\">
对企业和管理学来说,环境指社会和心理的条件,如工作环境等。
id=\"cke_pastebin\">
对热力学来说,是指向所研究的系统提供热或吸收热的周围所有物体。
id=\"cke_pastebin\">
对化学或生物化学来说,是指发生化学反应的溶液。
id=\"cke_pastebin\">
从环境保护的宏观角度来说,就是这个人类的家园地球。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
id=\"cke_pastebin\">
岩石圈
id=\"cke_pastebin\">
土圈(即:土壤圈)
id=\"cke_pastebin\">
水圈
id=\"cke_pastebin\">
大气圈
id=\"cke_pastebin\">
生物圈
id=\"cke_pastebin\">
和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是生物圈,从有人类以来,原始人类依靠生物圈获取食物来源,在狩猎和采集事物阶段,人类和其他动物基本一样,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占有一席位置。但人类会使用工具,会节约食物,因此人类占有优越的地位,会用有限的食物维持日益壮大的种群。
id=\"cke_pastebin\">
在人类发展到畜牧业和农业阶段,人类已经改造了生物圈,创造围绕人类自己的人工生态系统,从而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随着人类不断发展,数量增加,不断地扩大人工生态系统的范围,地球的范围是固定的,因此自然生态系统不断地缩小,许多野生生物不断地灭绝。
id=\"cke_pastebin\">
从人类开始开采矿石,使用化石燃料以来,人类的活动范围开始侵入岩石圈。人类开垦荒地,平整梯田,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大规模地开采矿石,破坏了自然界的元素平衡。
id=\"cke_pastebin\">
自20世纪后半叶,由于人类工农业蓬勃发展,大量开采水资源,过量使用化石燃料,向水体和大气中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造成大气圈和水圈的质量恶化,从而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使得环境保护事业开始出现。
id=\"cke_pastebin\">
现在随着科技能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已经延伸到地球之外的外层空间,甚至私人都有能力发射火箭。造成目前有几千件垃圾废物在外层空间围绕地球的轨道上运转,大至火箭残骸,小至空间站宇航员的排泄物,严重影响对外空的观察和卫星的发射。人类的环境已经超出了地球的范围。
id=\"cke_pastebin\">
环境(environment)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id=\"cke_pastebin\">
围绕中心事物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构成中心事物的环境。
id=\"cke_pastebin\">
我们通常所称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的环境。
id=\"cke_pastebin\">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则从法学的角度对环境概念进行阐述:“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和乡村等。”
id=\"cke_pastebin\">
第一条
为规范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解释工作(以下简称“法规解释”),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行政法规解释权限和程序问题的通知》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id=\"cke_pastebin\">
第二条
环境保护法律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者作出补充规定的问题,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办理。
id=\"cke_pastebin\">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者作出补充规定的问题,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行政法规解释权限和程序问题的通知》办理。
id=\"cke_pastebin\">
第三条
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具体适用的问题,部门规章理解和执行中的问题,以及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授权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解释的问题,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id=\"cke_pastebin\">
第四条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法规解释,具有普遍执行的效力,可作为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的执法依据,可以在有关环境法律文书中直接引用。
id=\"cke_pastebin\">
第五条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执行国家环境法规解释的情况进行监督,发现执行国家环境法规解释的具体行政行为与解释相违背的,责成其改正或者依法予以撤销。
id=\"cke_pastebin\">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应当作出法规解释:
id=\"cke_pastebin\">
(一)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出法规解释请示的;
id=\"cke_pastebin\">
(二)其他国家机关建议或者商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作出法规解释的;
id=\"cke_pastebin\">
(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根据环境行政执法工作的实际情况,认为需要作出法规解释的;
id=\"cke_pastebin\">
(四)需要作出法规解释的其他情形。
id=\"cke_pastebin\">
第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报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作出法规解释时,除提出请示解释的问题外,应当同时提出本部门的意见,并附送有关本案的主要背景材料。
报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作出法规解释的请示,应当一事一请示。
id=\"cke_pastebin\">
第八条
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作出法规解释,应当以正式文件提出请示,以其他形式提出的请示,不作为办理法规解释的依据。
id=\"cke_pastebin\">
第九条
省级以下的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为需要报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作出法规解释的,应当按程序报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决定,并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出请示;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请示的,应当抄送被越过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id=\"cke_pastebin\">
第十条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法规部门管理和组织办理法规解释。
id=\"cke_pastebin\">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司(办)配合法规部门办理涉及其职责范围的法规解释。
id=\"cke_pastebin\">
第十一条
法规解释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id=\"cke_pastebin\">
(一)根据本办法第六条所列情形,法规部门确定法规解释项目;
id=\"cke_pastebin\">
(二)法规部门组织研究提出法规解释草案,涉及核安全法规解释的问题,由总局核安全部门提出解释草案;
id=\"cke_pastebin\">
(三)法规部门组织论证,必要时可征求国家有关机关的意见,提出法规解释送审稿;
id=\"cke_pastebin\">
(四)按照程序将解释送审稿报总局局长签发。
id=\"cke_pastebin\">
第十二条
对已经确定的法规解释项目,应当在两个月内完成。
id=\"cke_pastebin\">
对于重大和复杂问题的解释,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id=\"cke_pastebin\">
第十三条
法规解释文件分别使用以下形式:
id=\"cke_pastebin\">
(一)对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的解释,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的形式作出;
id=\"cke_pastebin\">
(二)对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的解释,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函的形式作出。
id=\"cke_pastebin\">
第十四条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作出的法规解释,除发送提出请示的部门外,可视情况在全国公开发行的主要环境报刊上公布,必要时抄送国家有关机关。
id=\"cke_pastebin\">
第十五条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原国家环境保护局作出的法规解释,如与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或者部门规章不一致的,原已作出的法规解释自动失效。
id=\"cke_pastebin\">
第十六条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应适时对法规解释文件进行清理。对需要修改、补充或者废止的法规解释,参照本办法有关制定解释的程序办理。
id=\"cke_pastebin\">
第十七条
环境保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并由总局标准部门参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组织办理。
id=\"cke_pastebin\">
第十八条
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请示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建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的问题,如不属于环境保护法规解释的范围,由有关司(办)按职责分工办理。
id=\"cke_pastebin\">
第十九条
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地方标准的解释,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的权限,参照本办法办理。
id=\"cke_pastebin\">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id=\"cke_pastebin\">
其他定义: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环境为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丰富的资源和必要的条件.
id=\"cke_pastebin\">
另外定义: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id=\"cke_pastebin\">
环境定义
id=\"cke_pastebin\">
针对环境运动对环境一词大多定义在自然保护领域而使公众难于参与的现象,近年来,国际环境教育界提出了新颖而科学的“环境定义”,主要有两要点:
id=\"cke_pastebin\">
1)
人以外的一切就是环境;
id=\"cke_pastebin\">
2)
每个人都是他人环境的组成部分。
id=\"cke_pastebin\">
这一定义有利于公众理解环境问题与自己的关系,从而激发人们去为保护环境而脚踏实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id=\"cke_pastebin\">
地球环境需要人类珍惜的资源主要有以下四类:
id=\"cke_pastebin\">
1)
三大生命要素:空气、水和土壤;
id=\"cke_pastebin\">
2)
六种自然资源:矿产、森林、淡水、土地、生物物种、化石燃料(石油、煤炭和天然气);
id=\"cke_pastebin\">
3)
两类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荒野、灌丛等)与水生生态系统(如湿地、湖泊、河流、海洋等);
id=\"cke_pastebin\">
4)
多样景观资源:如山势、水流、本土动植物种类、自然与文化历史遗迹等。
id=\"cke_pastebin\">
保护好环境与资源,对本民族和世界发展有以下重要的连锁关系:
id=\"cke_pastebin\">
没有污染,才有生理健康;
id=\"cke_pastebin\">
有资源,才有生存和就业基础;
id=\"cke_pastebin\">
有就业,才有教育;
id=\"cke_pastebin\">
有教育,才有社会的遵纪守法;
id=\"cke_pastebin\">
有守法,才有社会安全;
id=\"cke_pastebin\">
有安全,才有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互助;
id=\"cke_pastebin\">
有互助,才有社会友爱,老人和孤儿不孤独;
id=\"cke_pastebin\">
有友爱,才有民族和睦;
id=\"cke_pastebin\">
有和睦,才有长久的和平;
id=\"cke_pastebin\">
有和平,才能杜绝战争;
id=\"cke_pastebin\">
没有战争,才能最好地保护地球,使全人类实现持续发展。

环境作文 环境监测文案:

环境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具体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环境保护就是利用现代科学和理论与方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环境问题,是保护、改善和创造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 所以我们要爱护环境。

环境作文 环境监测文案:

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我们涉及的主要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生存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非人类创造的物质所构成的地理空间。阳光、空气、水、土壤、野生动植物等自然物质与一定的地理条件结合,就形成了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所建造的人为环境,如城市、农村、工矿区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人和环境的关系称为环境道德。在我国环保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于1990年9月成为维也纳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约国。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和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污染有各种类型:
按环境要素分:
大气污染:尘粒、废气(SO2、NOX、CO2、CH4)、光化学烟雾(NOX和烃类在阳光照射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甲醛(装修材料散发气)。
水体污染:酸雨、重金属、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
土壤污染:白色污染(塑料、几百年难分解,可降解塑料)、废旧电池污染。
食品污染:食品可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类食品的统称,绝对不含有害物质,与食品颜色无必然联系。也有人把绿色食品定义为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蓝色食品是由海洋提供的食品,如海带、海参、紫菜等。白色食品是通过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如食醋等。例如:“瘦肉精”能加速动物生长速度,瘦肉相对增加,但有很强烈的副作用,出现中毒性心悸,肌肉食颤动,手抖,头晕,乏力,心律失常,低血钾。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音、放射性、热、电磁波等)、能源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图片资料:震耳欲聋的马达声通宵达旦的卡拉OK
污染源:是造成环境的污染物的发生源,通常是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的总称。
污染物:是指进入环境后能使环境的组成、结构、性质、状态乃至功能产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物质。可分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所引起的污染,如SO2、NOX、CO2、CO等,二次污染物指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或一物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物质,如XO3、H2SO4、HNO3等。
空气质量周报(或日报)
主要内容为:空气污染指数(是指将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值简化为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空气质量级别和首要污染物。
污染指数的分级标准:①污染指数在50以下对应的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即优:②50—100,二级,良③100—200,三级,轻度污染:④200—300,四级,中度污染;⑤300以上,五级,重度污染。
我国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SO2、NOX和总悬浮颗粒物。
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马斯河谷事件
1930年12月1日——12月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该工业区处于狭窄的盆地中,12月1——5日发生气温逆转,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三天后有人发病,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多诺拉事件
1948年10月26日——10月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该镇处于河谷,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分地区受反报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日持续有雾,使大氯污染物地近地层积累。SO2及其氧化物作用的产物与大氯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发病者5911人,占全镇人口43%,病状是眼痛,喉痛、流鼻涕、干咳、头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人。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NOX、CO。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公里长的盆地中,汽车排出的废气的日光作用下,形成以O3为主的光化学烟雾。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日——8日英国伦敦市全镇为浓雾覆盖,4天中残废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0人,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的三倍;1岁以下约为平时的二倍,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死亡是事件的前一周同期人数的9.3倍。
四日市哮喘事件
日本四日市,1955年以来,该市石油炼制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空气。重金属微粒与SO2形成硫酸烟雾。1961年哮喘病发作,1967年一些患者不堪忍受而自杀。1972年该市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人,死亡十多人。
米糠油事件
1968年3月,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生产米糠油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由于生产管理不善,混入米糠油,食用后中毒,患病者超过1400人,至7、8月份超过13000人,16人死亡。
水俣病事件
20世纪50年代发生地日本熊本县水俣市的水俣病,就是因水俣市一家化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甲基汞,废水排入港湾,经食物链富集到鱼、贝体中。人吃了鱼,贝而中毒。水俣病患者语言不清,走路不稳,四肢麻木,严重的眼睛失明,吞咽困难,甚至死亡,中毒283人,60人死亡。
1963年——1979年三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研究环境问题涉及地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美学、伦理学等多种学科。化学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环境污染主要由化学污染物造成的,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很多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化学的方法。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主题。千百年来,在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中,环境问题一直是伴随着人类的活动而产生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选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类则是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的活动造成的污染,也就是环境污染的问题。
人类的生产活动是围绕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进行的,矿藏的开采,各种金属的冶炼,都是取其中一部分加以利用,其余部分作为废物抛弃。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由于世界人口数量不多,生产规模不大,人类抛向自然界的废物毕竟数量较少,大自然有足够的时间和容量将其分解、稀释、净化。那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不太大,在环境自净能力范围之内,即使发生污染问题也是局部性的。
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飞跃进步,工农业生产迅猛发展,人类每年都有数以几十亿吨计的废物抛弃到环境中,日积月累,终于达到大自然再也消化吸收不了的程度(所谓的环境自净能力)。全世界每年消耗掉的化石燃料,20世纪初不足15亿吨,到70年代已增至70亿吨——80亿吨。人类每年都在实验室制造出成千上万种新化学品,并投入环境后,在环境中扩散、迁移、积累和转化。南极大陆冰原覆盖层、荒无人烟,但从处息在那里的企鹅体内也检测出滴滴涕;在北极附近格陵兰的冰盖层中,近几十年来,铅和汞的含量不断上升。因此可以说,污染无所有在,世界上几无净土。
由于原生环境的消失、人类的捕杀和环境污染,世界上植物和动物遗传资源急剧减少,成千上万的物种已经灭绝,将无法再生,无法弥补。
文字资料:1984年12月,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设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的毒氯泄漏事件,造成2000人死亡,乌克兰基辅北部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放射性物质大量外泄,造成31人死亡,237人受放射性伤害,13万居民紧急疏散。
一“酸雨”的危害与防治
文字资料:酸雨的成因主要是空气中SO2和氮的氧化物(NOX),它们主要来自于煤的燃烧,硫酸和硝酸工作未被处理的尾气,以及汽车尾气等。酸雨里含有许多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多数是硫酸和硝酸,通常以硫酸为主,90%来源于煤的燃烧。
文字资料:由于酸雨产生,以及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世界上面积最大热带雨林区亚马逊热带林近十年已有40万平方公里夷为平地。世界粮农组织估计到2000年,全球每年将流失土地240亿吨。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许多的生物种类将濒危和灭绝。
图片资料:2000年前雅典人创造的希腊巴台农神庙的建筑和价值连城的雕塑被严重侵蚀。
图片资料:我国故宫里的由花岗石和汉白玉雕刻成的盘龙柱受到酸雨的严重侵蚀,已面目全非,模糊不清。
在触目惊心的事实面前,同学们展开讨论,由感而发,畅所欲言,都认为整治酸雨保护环境势在必行,也立志要勤奋学习,要用自己的知识去改变污染的环境,去保护环境。
附表:我国工业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影响
二、臭氧层破坏
大气中离地面17—18km为对流层,22—27km为平流层,臭氧层处于大气平流层,O3能吸取太阳光线中大部分的紫外线。
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有制冷剂CF2XL2等氟氯为烃和NO等氮的氯化物。如CF2CL2的破坏机理为:
cf2cl2+hr→cl+cf2clo3+cl→clo+o2o+clo→cl+o2
总反应为:o+o3→o2+o2
活性氯(Cl)仍保留在环境中继续发生循环反应,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大气在臭氧层的破坏或损害,将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大量增加,损害动植物的基本结构,降低宵作物的产量,危害海洋生命,使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异强烈的紫外线辐射还能降低人体的免疫机能,诱发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
三、温室效应
CO2、O3、CX4等气体虽不影响太阳对地球表面的辐射,但能阻碍由地面反射回高空的红外辐射,这就像地球罩上一层保温膜,使地球表面的气温增加,产生“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给人类生活会带来很大影响。可能导致地球两极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世界上许多城市。此外,地球表面气温升高,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也会发生变化,导致土地沙漠化。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消耗的共同影响下,还会造成气候的反常,如厄尔尼诺现象等,导致动物反常迁移,植物反常生长,甚至动植物种类的消失等。
图片资料:①两极冰川融化②土地沙漠化
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片资料:老人与孙子
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创造富裕生活的同时,不能以牺牲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作为代价。为了人类自身,为了了解后代的生存,通过许许多多的曲折和磨难,人类终于从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念中醒悟过来,认识到两者协调统一的可能性,终于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必须爱护地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并开创了一条人类通向未来的新的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
20世纪80年代是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发生飞跃的阶段。1987年4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有所损害,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人类在与自然界进行漫长斗争的时候,虽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然而,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到了今天,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越来越频繁,环境与生态的危机也越来越剧烈和深刻了。
图片资料:①土地沙漠化②洪涝灾害③沙尘暴
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依照下列原则来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1、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粮食、衣服、住房、就业等)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
2、人口发展要与生态系统变化着的生产潜力相协调;
3、像森林和鱼类这样的可再生资源,其利用率必须在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内,使其不会耗竭;
4、像化石燃料和矿物这样不可再生资源,其消耗的速度应考虑资源的有限性,以确保在得到可接受的替代物之前,资源不会枯竭;
5、不应当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水、土壤和生物,要把对大气质量、水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6、物种的丧失会大大地限制后代人的选择机会,所以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好物种。
环境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成为当代环境与发展关系中的主导潮流,作为一种新的观念和发展道路被人们广泛接受。
本地区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品种和回收价值
文字资料:研究表明,铝制易拉罐可在野外存200—500年不变,塑料制品可存留450年,玻璃可存留400年以上。
废旧电池、煤灰、建筑渣土、果皮、菜叶、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应首先分类回收其中可利用的废旧物资,如废纸、废金属、旧织物、玻璃等,然后再进行以下处理:
垃圾:①垃圾填埋:既可处置废弃物又可复土造地
②垃圾焚化:原体积大大缩小,便于填埋,同时消灭了各种病原体
③垃圾压缩处理:减小体积,便于运输和填埋。近年来,高压制成的垃圾块用作填海材料。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环境》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环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