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正文

留守儿童作文 留守儿童的定义文案

2019-03-14 一年级作文 类别:记叙文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留守儿童作文 留守儿童的定义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留守儿童作文  留守儿童的定义文案

留守儿童作文 留守儿童的定义文案:

关爱留守儿童,从我做起
当前,受城乡差别及先进地区利益的驱动,在我们农村外出打工、经商等离乡现象。离乡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子女安置在其所在的处所,只能将其留在家中,由夫妻一方留下照顾。如果夫妻双双外出的家庭则将子女托付给老人或者亲人朋友照顾。由此,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时期的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在行为上表现出程度各异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了一系列“留守儿童综合症”。哪家父母不喜欢儿女绕膝?哪个孩子不渴望父母施爱?城里宝贝儿也好,农村娃娃也罢,只要是儿童就会依赖于父母,需要父母从情感到物质上的呵护与照料,天下父母也没有谁不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人之天性。但是受户籍、经济、居住等条件的制约,许多农村儿童却不能随父母前往打工地点一起生活。目前,农村“留守”家庭已相当普遍;在有的地区,父母双亲外出而与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共同生活的留守儿童达7成之多。这是中国转型期的一大景观。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尽管家长在外打工挣钱能为他们在吃饭、穿衣、上学等方面带来一定保障,但由于交流、联络极为有限,孩子们实际上也失去了最为宝贵的父母疼爱。许多农民工为了节省往返路费、多赚些钱,一两年不回家己十分普遍,有的孩子甚至数年见不到爹娘。在漫长的期盼与等待中,爸爸妈妈对许多孩子而言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个称谓,记忆中父母的音容逐渐消逝殆尽。不仅如此,由于祖父母或其他共同生活的亲属精力不足、责任心有限、重养轻教等问题的存在,使正处于身心成长最重要阶段的留守孩子普遍存在孤僻、交际自控能力差、自由散漫等心理障碍或缺陷,甚至感觉遭到遗弃,对社会产生逆反心理和仇视态度。这直接导致一些留守儿童中出现小偷小摸、打架、玩游戏机成瘾、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由于犯错后缺乏管教,屡范屡不改。
9月,新学期开学了。我刚刚送走了一批学生,重新接了一个班级——一年级二班。在新生报名表中,我发现了一张特殊的表格,上面显示这个孩子有着特殊的成长环境和身份,他就是我们班上唯一一名留守儿童——韦传洋。
(一) 成长环境
韦传洋,男,8岁,现为南京市某小学二(2)班学生,性格活泼外向,爱玩爱笑,喜欢学习,也喜欢帮助别人,有一颗善良的心和积极进取的面貌,学习成绩也比较优秀。上课时能遵守纪律,常常主动发言,动脑筋想问题,回家后也能主动完成家庭作业。他的父母在南京打工,偶尔才回家看望孩子,平时只能靠电话联系。他的生活全靠爷爷奶奶照顾,但爷爷奶奶的年龄也大了,不能接送孩子上学,只能依靠学校的校车接送。平日里,能在学习上帮助和辅导他的只有邻居家的大姐姐。
平心而论,韦传洋比一般留守儿童相比,有很多很多的优点,学习的积极性和行为的控制能力特别棒,所以当我看到他的优点后,我很高兴,原本因担心而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二) 发现的问题
一段时间以后,我渐渐了解了这个孩子的特点,在看到优点的同时我也看到了他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习惯的养成和性格的完善。
1、可塑性较强,可自制力也很差。孩子的天性就是反反复复,能在成人的引导下表现出最优秀的一面,同样,缺乏成人适当的约束和科学的引导,极易受到不良风气的诱惑和影响,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有一次体育课,孩子们都在运动场上跟着体育老师活动,我在教室里批改作业,突然间,一个身影进了教室,翻动小朋友的书包,一连翻动了好几个书包。一开始,我以为时哪个粗心的孩子忘了什么东西回来拿,没有在意。后来,他翻动坐在后面小朋友的书包时,我才发现不对劲。我叫住了韦传洋,他看见我,神情有点不自然,涨红着脸,手直往身后藏,我让他把藏的东西拿出来,原来是一本新作业本。问问原因,他才说是自己拿别人的本子。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是因为别人偷了他的本子,他才去偷其他小朋友的本子。听到这个原因,我不由得为他惋惜,一个老师眼中优秀的学生,竟然为了这个去做坏事。我告诉他,不要为了一本本子而丢掉自己优秀的本质,更不能因为别人能做坏事自己也能做坏事。如果真的没有作业本,可以向老师要本子,千万不能学坏,不能以恶小而为之。
2、缺乏监督,不能持之以恒。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与引导。但是他的父母远在城市打工,对其错误行为无法及时给予纠正,同时中小学周围林立的网吧、游戏厅,对于那些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来说诱惑多多。
因为要乘坐学校的校车,韦传洋放学后要留在学校等待校车,从放学到校车到校的这一个半小时里,他怎样安排这段空余时间呢?观察了几天,我发现他先把作业写完,再和其他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后来的几天,放学后就看不到他的身影了,正当我为他担心时,他总能在校车到校的那个时间出现在我的眼前,连着三个星期都是这样。有一天我问他,他到哪儿玩去了。他低着头不肯看我,旁边的小伙伴插嘴说:“韦传洋到小商店去看电视了!”我听了很生气,不仅仅为了他的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如果放任这样松散,那么,他还是我眼中的学生吗?3、隔代抚养的溺爱危机。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代替了父母的角色来照顾韦传洋,希望将生活中缺失的父爱母爱全部补偿给他,所以,对他比较溺爱。在家中,对他的行为不会加以指导,更不会提出批评。而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他,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还造成了性格上的缺陷,比如说:自私、缺乏自信、缺乏判断能力。
一年级上学期我让他负责班级牛奶发放的工作,他都能很不错的完成这项工作,同时我也发现他特别喜欢自己一个人在奶箱中挑挑拣拣,重要挑出自己最喜欢的那盒牛奶。其实,每天发放的牛奶口味、包装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要反复的挑呢?问他才知道:他想把自己挑剩的牛奶给别人。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也明白关爱他人的道理,可实际为什么他不能做到这点呢?
(三)、解决的方法
1、优化家庭育人环境。
首先父母要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摆脱陈旧的思想观念,认为只要把钱交给学校,教育就完全是学校的事。要重视子女,完整的家庭结构是子女教育和成长最为有利的环境。我与韦传洋的父母取得联系,希望他们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要履行相应的职责,不要一味的将孩子的教育问题推给学校,推给老人。同时希望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乐土1、经常打电话与韦传洋进行情感交流,倾听他的心声,询问他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的点滴进步,使他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2、全力支持教育,随时保持与老师的联系,了解韦传洋在校的学习情况,并对他进行及时的引导和教育;3、是要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虽然我们经常说不能在物
质上过多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是我希望父母能够经常带孩子出去开开眼界,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做到严与爱的结合。
2、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学校的老师普遍认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存在困难,4\/5的老师认为“父母出去打工的孩子比父母在家的孩子难教育”;同时有3\/4的老师认为“父母出去到工以后孩子的品德差了”,在学校不守纪律、调皮捣蛋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
我的想法不仅仅认同于上述的观点,我认为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大,他们只是没有良好的榜样和正确的引导,只要他们有前进的目标,他们就会做得更好。要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思想变化,增加情感,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还要不断主动与家长建立不间断的联系,共同关注还在的成长,发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充分激发其学习的愿望和动机。
另外本校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室,并配备了心理教师,倾听他们的烦恼,帮助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碰到的苦恼和困难。从而解决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3、优化社会育人环境。
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得到了社会的关注,社会舆论和政府职能部门已经意识到要关注这个社会焦点,比如:民间组织送温暖、对口结对帮扶、团聚夏令营、民工子弟学校、父母子女电话热线、留守家长培训等活动,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开展。但这些措施只能是权宜之计,要想真正解决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怀及支持。
中国自古有重家的传统,家是人们心灵的归宿,是社会稳定的最基础单位,但当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所造成的父母与孩子分离的局面使得传统的血缘关系和家庭纽带快速淡化。而这一代在缺少父爱母爱、靠自己照顾自己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是构成我们这个国家未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他们的身心在成长过程中因没有得到爱的呵护而留下阴影,其危害不能想象。因此,我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更好的向和谐美满的方向发展,尽快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使两千万留守儿童不致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

留守儿童作文 留守儿童的定义文案:

留守儿童作文 留守儿童的定义文案:

留守儿童作文 留守儿童的定义文案: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留守儿童》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留守儿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留守儿童》吧